态度反转了

财富   2024-05-22 23:28   德国  

我第一次接触社保、了解退休金制度,是在已经深度老龄化的德国。所以一度我对「缴社保」相当悲观——我的未来规划里,完全没考虑退休金带来的现金流。心理上就当这笔钱没了,到时候能拿回来 1 分钱都是净赚。

这就是过去几年我的心态,尤其是看到这张德国的统计和预测:

👆 在德国,2008 年,每 3.1 个劳动力供养一位退休老人。到了 2020 年,降到 2.5 个劳动力供养一位退休老人。到了 2060 年,可能就只有 1.3 个……「老龄化这么严重,到时候多半拿不回自己的钱」

以上信息,也是我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读到的。

但是最近,我翻了更多不太有人关注的第一手数据,去定量关注老龄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我的想法开始有了变化。

社保,比我的第一印象靠谱许多。

……

最近有知有行的伙伴们做了个新功能——养老金计算器——根据自己过往的缴费历史,估算未来的领取金额,帮助大家更好做养老金规划。做得非常细致。

后来读 @老钱 的分享才知道,这个功能他们开发了半年:

有知有行的这个养老金计算器我期待了很久,因为我知道这东西他们整个产品团队足足磨了 6 个月,挨个排查各个省份的社保规则和查询方式,所有假设都有依据,并且给出了详细解释和计算公式。

详细的一步步计算过程大家可以参考老钱这篇原文:退休工资每月2.9W!我没疯!这个功能考虑了不同省份的数据、个人的真实缴费历史、未来预估也有理有据(也可以自己调节)。反正我是没看过比这个更细致、可信的工具。

看了朋友们的数据、身边家人的测算,我最直观的感觉——能领到的比我以为的要多,而且多不少(这可能和我预期实在太低也有关 😂)

这一下让我有了兴趣,想去实际了解下德国的社保体系、真实数据,不再只是听别人告诉我如何如何。

而且,德国目前的人口年龄分布,和中国 2050 预测的人口分布有些相似。看德国过去 20、30 年的社保记录,是不是也能一定程度上预示我们未来的 20、30 年?

👆 德国过去 30 年人口结构变化

德国的退休金计算方法

作为背景信息,方便后续理解。不感兴趣也可以快速跳过看后面的思考。

德国退休金是单纯积分制,只有统筹账户、没有个人账户

每年新增积分 = 我们今年的缴费基数 ÷ 全体缴社保人口的平均缴费基数

注:德国企业、职工不可自行选择缴费基数,在超过缴费基数上限以前,缴费基数就是税前工资。所以社会平均缴费基数 ≈ 社会平均工资,并且剔除了超高收入带来的「被平均」,比较有参考性。

比如 2023 年缴社保的人中,平均缴费基数是 43142 欧元:

  • 如果我今年的税前工资也是这个数,今年就积 1 分;如果是 40000 欧元,就积 0.93 分。

  • 如果一个人过去每年都刚好赚社会平均缴费基数,工作 40 年,退休时就有 40 积分(开始领取退休金后积分不再变化)。

然后德国养老金会每年公布 1 积分每月可以领多少钱 👇

比如 2023 年 7 月到 2024 年 6 月,1 积分 = 37.6 欧元/月(2024 年 7 月起会增加 4.57%)

  • 如果一个人退休时有 40 积分,现在就能每月领取 40x37.6€ = 1504€;

  • 这相当于当前社会平均工资的 35%。

我统计了西德 1 积分领取金额在 2002-2024 年的变化 👇(更长的统计数据也有,但之前货币单位是马克,不太好比较)

而我突然想到,只要对比这些年里每个积分领取的退休金 vs 社会平均缴费基数增长,就能大体看出老龄化对退休金的实质影响 👇

画完这张图,我挺意外的。过去 20 年,德国每积分领取退休金增长了 45.4%,平均缴费基数(≈ 剔除超高收入后的平均社会工资)增长了 50.7%。老龄化确实有影响,但影响比我以为的要小得多。即便在老龄化持续发展的德国,退休金还是大体跟上了社会平均工资增长。依然是「能领到的比我以为的要多」。

我发现一个先前被我忽视的很重要的前提——未来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外推,我们会受到老龄化影响,但人们也会行动起来寻找出路、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的「问题」,反而最后可能就不是问题了。

一笔能跟上社会平均工资的钱

回看以前的想法,我发现自己只关注了其中一点——养老金的替代率。在德国,一个年收入等于社会平均工资、工作 40 年的人,退休时能领到的钱只有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 35%(对比税后会多一些,但也不超过一半)。

这个代替率确实相当低,一般来说,达到 55% 才算安全线,达到 70% 才能保证退休后实现和工作时相当的生活水平。在德国只靠法定退休金的话,日子会很难。这可能是大家对退休金感到悲观的原因之一。

但我却也忽视了另一个重要事实——在所有我们普通人可以接触到的理财方式里,没有任何一种可以实现像退休金这样稳步跟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的。这是社保独有的制度优势。

换个角度,如果把社保缴费,看成一笔跟社会工资同步增长的钱,那么在我们的资产配置里加上退休金这种长期投资,是不是也挺棒的?

而且再考虑到国内退休金特有的个人账户的历史收益 👇 这可能比不少家庭理财投资的收益还高,并且还是在目前为止没有一年亏损的情况下实现的

看完这些数据,我觉得自己对社保的看法反转了:

  • 退休金体系确实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 但这绝不等于,没有它就会更好。老龄化对退休金的冲击,也不像看起来那么可怕。

所以我现在多了一点乐观,开始主动考虑做相关规划。不过依然不变的是,我还是会把预期放得特别低,继续把缴社保的钱当作是没了。完全假设没有社保来规划自己未来的财富,如果这样都能行,那不管未来是什么结果都只会更好。

还有几个问题

最后这里还有几个我注意到讨论比较多的问题,也分享一点想法,供大家参考。

1、怎么看网上流传退休金只能领到几千块的案例?

退休金多少,看的不是别人的工资,而是自己的过往工资。可能一线工作的小伙伴工资过万,看几千块的退休金少得可怜。但仔细看这些领取退休金的人的过往缴费历史,他们通常退休前工资也只是几千块,代替率反而是比较高的。

关注养老更多还是看「替代率」,而非绝对的金额高低(这点对财务自由计划也很有启发诶。对退休而言,可能只要以往 70% 的开支,就能维持相同的生活水平了)

2、老龄化加剧,以后社保就发不出来钱了。

至少从德国的情况来看,退休金不但正常发放,而且涨幅也大体跟上了社会平均工资增长。未来不是当前问题的简单线性外推。

3、通胀很高,未来这些钱就不是钱了。

这些说法有些矛盾:

  • 一说投资过去如何、预期如何,他们就会说「这是过去的数据,不能代表未来」

  • 但一说通胀如何,他们立刻就会告诉你「20 年前的 XX 万现在只值……」

问题在于,如果经济增速下来了,投资收益的预期要下降,那么我们还可能按照过去的通胀预估未来吗?大家以前总吐槽通胀里不包含房价上涨,所以「真实通胀要高得多」,现在房价也下来了,要不要算进通胀里?

经济增速、工资上涨、投资收益、通货膨胀,他们长期而言是正相关的。

4、看完社保数据,我突然还有个体会——我们脑海中的那些「自己的想法」,到底真是自己基于客观事实得出的结论,还是只是机械地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很多关于社保的想法,甚至都不是我自己的。

所以大伙也别光听我说,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亲自算一算 👇

也谈钱
一枚工程师的财务自由日志,工资理财也能财务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