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到一个好东西——2023 年最新版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这个指南发表在《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其实主要是写给医生看的,不属于通俗科普。
但指南开头的一段声明却给我了很大启发——理解靠谱的医生、营养师们是如何思考的,那些反复横跳的观点又是怎么来的?
相比于什么好、什么不好这样简单粗暴的建议,这份指南是这么说的
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定义表述如下:
I 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或有效的治疗或操作,推荐使用。
II 类:有用和/或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治疗或操作。
IIa 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应用这些治疗或操作是合理的。
II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和/或有效,可考虑应用。
III 类: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治疗或操作,不推荐使用。
那么这个建议分级又是怎么来的呢?紧接着指南又谈到了「证据力度」
证据水平 A:证据基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RCT) 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证据基于单项 RCT 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基于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和注册研究结果。
以上都是指南里的原文。是不是巨严谨?
和我们日常聊天、公众号里读到的很多科普很不一样,正式的医学指南、营养建议里「推荐」「建议」「可能」都是严肃的表达,不能随便写的。
如果我们在了解各种信息时把建议分级、证据力度这两个指标考虑进来,实际上 I 级推荐、A 级证据力度的建议都是相当靠谱的,极少出现逆转:
而我们读到的很多反复横跳的观点,通常出现在 B、C 级证据,和 IIb 以下级建议上。这本来就是没有充分研究的领域,被推翻实属正常。但很多人考虑问题时没有建议分级、证据力度这样的视角,把这些建议直接当做真理拿来用,才导致了后面的诸多问题。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读医学指南,但我相信对每个伙伴来说,从建议分级、证据力度这两个角度考虑问题,都会很有帮助。
「医学 2.0 重要的是医生,医学 3.0 重要的是自己」
这句话是孟岩和顾中一聊《超越百岁》这本书时提到的。
最近的几个经历让我越来越能体会到其中的区别。相比于等别人告诉我们,主动提问和寻找答案帮助大得多。
1、我看过很多医生、读过很多内容,但至今极少有人在给出建议时会主动说明这个建议的分级和证据力度(包括我自己 😳)。但自己主动出击,阅读更严谨的文献,就可以补全这部分信息。
只是被动等待医生的「建议」,前几年我把胆固醇指标越吃越高。去年我行动起来自己学习营养学、高血脂干预方法,一个月就把胆固醇指标吃回了正常值。今年我又去做了体检,还在正常范围内。
2、这次体检,读过《超越百岁》以后我自费查了 apoB 和 Lp(a),这是两个比较新的检查血脂的指标。但当我提出要查这两项时,护士一脸疑惑,说不确定能不能查。幸好我提前做过功课,我说能查,你在系统里找找。然后,果然可以(之后措手不及地又被多抽了一管血 )
对了,apoB 和 Lp(a) 属于 IIa 级建议,「应用这些治疗或操作是合理的」。证据水平是 C,目前研究还不充分。
3、现在已经有了《中国血脂管理指南》这样系统的干预方法,从风险评估、到管理方法、再到针对不同人的分级用药体系(生活方式处方 → 他汀 → 联合胆固醇抑制剂 → 联合 PCSK 9 抑制剂),甚至详细到「他汀晚上服用效果更好(虽然好得不多)」这样的建议。
但当我爸妈去医院检查时,即便查到了高血脂也依然没有得到系统的评估和建议,两眼一抹黑……
突然对指南中的一个数据有了更直观的感受——「18 岁以上成人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 35.6%」,超过三分之一。但同时「35 岁以上成人对血脂异常的知晓率仅为 16.1%」,对此采取行动的比例就更低了。
4、知识星球里,之前一起读《超越百岁》的伙伴问了我一个书中作者的做法:
作者彼得·阿提亚通过服用他汀类药物,将低密度脂蛋白降到 20-30mg/dl,是不是太极端了啊 😳,我的这个指标大约是 2-3mmol/L,换算过来大约76-114mg/dl。
有了心血管风险评估、建议分级、证据力度这几个工具,面对这样的建议我也不那么迷惑了:
不同的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不同,干预目标也就不一样。我们需要考虑自己的风险分级和作者是否一样?不同等级的建议、不同的证据力度,风险收益比也不同,我们还要考虑自己是否像作者那样愿意尝试可能没有的新方法?
我会发现,医学建议是个非常严谨的体系,每个方法都有明确的前提和限制。作者作为专业医学人士,在做选择时大概率已经有了全面考虑。但作为普通人,在参考之前我们必须先把背后的前提限制搞清楚。
……
在健康问题上,我们「自己」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倒不是说我们要给自己看病,而是有了这些了解,我们才能更好和医生沟通、理解专业人士的真实想法、判断自己与对方的理念是否一致(就像选择投资的主理人一样)。
这个视角放在其他领域可能也适用。至少先对没有明确建议分级、证据力度的建议保持怀疑,也能减少很多日常的焦虑了。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抵御风险:5 月保险最推荐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