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这张图是因为,ta 更能展现一笔投资完整的样子。一笔投资可以同时具备
长期的投资价值
和持有十几年依然亏钱
我们今天看到的美股,只是历史周期中的一小段。这是《有效资产配置》中的一段记录,和我们现在经历的情况很像:
在1989~1998 年这 10 年间,(美股)Barra 大市值成长股指数取得了年平均 21.35% 的惊人收益率……反映外国股票表现的 EAFE 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是 5.54%。
过去 10 年间的经验使很多人坚信……美国股票收益率高于外国股票……我们已经看过完整的历史数据,看来这些假设无一正确。
(2000 年后其他市场开始领先美股,保持了 9 年。后来周期再次轮回,美股又一次领先至今)
美股的周期更长,一段大行情可以持续 10 年甚至更久,更接近楼市的周期。但周期长不等于没有周期。
我自己依然持有美股,而且还在每月定投。分享这段只是希望大家在投资时有个更理性的预期。
痛苦其实不是来自收益差(chà),而是来自预期差(chā)。同样 2% 的收益,货币基金和股票的感受完全不同。再好的投资,如果预期太高结果也可能痛苦。
……
昨天文章分享了一张有知有行中国资产年报的配图,大盘股、小盘股或是 A 股整体,大致跟上了人均 GDP 增速 👇
有小伙伴提出质疑说,「那上证 3000 点是怎么回事儿?」
上证是 A 股流传最广的指数。但我们不妨换个观察视角——人的行动往往比观点更诚实。如果上证真能代表 A 股收益,为什么大家会买沪深 300、中证 500,却没人买上证综指指数基金?
510330,这是一只沪深 300 ETF,不少读者可能都持有。同类基金全市场有 242 个;
512500,这是一只中证 500 ETF,肯定有读者也持有。同类基金全市场有 221 个;
但我要说 510210 呢?我敢说没几个读者会买这只 ETF,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这是全市场仅有的一只上证综指 ETF。
用上证讨论 A 股走势是一回事儿。你要说「沪深三百 3500 点」,没人明白你在说啥。但一说「上证 3000 点」,大家立刻就懂了。
但真拿自己的钱买入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关于上证的编制问题,图比较长,我放在末尾了)
最近刚好读到这段话 👇 关于「社会认同谬误」
上证就是个例子。
通常作为一个旁观者,如果看到大盘股、小盘股、A 股整体数据都大致跟上了人均 GDP 增速,却发现上证跟不上。通常反应应该是上证这个「个例」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但也是因为上证 3000 点这个共识太深入人心,以至于我们会下意识觉得这就是真理,反而去质疑其他更普遍的数据。
而且这段话刚好也说到「将目光放长远」有利于我们看清更多事实,和前面美股的图也很配
………
昨天还刷到一条新闻 👇 国有四大行股价历史新高
想起嘉禾老师 3 年前银行股谷底写的一篇文章《看好银行的 9 个理由》(原文 https://xueqiu.com/1340904670/206410353 )。当时大家对银行的主流看法还是「银行资产有问题」,给银行低估找原因👇 这是当时的首赞留言
后来,银行又跌了 1 年,更多人觉得「便宜有便宜的问题」
但现在回头看,银行还是那个银行。
一笔未来的好投资,在当时看来也可能像在捡垃圾。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我发现嘉禾老师不少帖子都可以用两句话概括「我今天又双叒叕挨骂了」「我不会投资,我就是个卖出书的」
但也要补充一句,好投资像在捡垃圾,但垃圾不一定就是好投资。判断一笔投资并非过去几年涨跌多少这么简单。选到一笔过去的好投资很容易,但选到一笔未来的好投资很难。
我承认自己还是难有这种先见之明,但至少可以先做到均衡配置、降低预期。为均值回归做好准备的同时,也别先把自己熬崩溃了。
财务自由:我的财务自由实证之路
投资笔记:十年之约,躺赚不难
抵御风险:6 月保险最推荐
干货汇总:财务自由路上应该了解的每一个问题
PS:关于上证指数的编制问题和后来的修正,我最近被安利了秘塔搜索,正好试试~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横屏阅读,回答还挺全的
上证指数历史上的编制有些问题,在 2020 年修正后好了很多,但不巧又赶上了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