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了两周动态血糖仪

财富   2024-06-19 14:00   德国  
《超越百岁》里有一段关于霍桑效应的描写:

「CGM(动态血糖仪)有力地激活了“霍桑效应”(Hawthorne efect),这是一种长期观察到的现象,即人们知道自己成为观察对象时,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能实时看到自己的血糖变化,很多生活习惯就会自发出现积极的改变

是真的!

先吃了一顿巨美味的抄手 👇(碳蛋脂比例合理,膳食纤维充足,我算过了)

然后再看到这爆炸的血糖 👇

就是会不自觉地想到底发生了什么,哪里有误区,下次吃东西前也会再掂量掂量(不过抄手是个例外,掂量过了,下次还想吃 🤣)

能实时看到血糖波动的感觉,和听别人讲不同食物的 GI 升糖指数、胰岛素敏感性的感觉,对改变生活习惯的影响力能差 100 倍

佩戴体验:针头那么长……

德国最近有活动,我申请了 freestyle libre3 的免费 2 周试用(一个传感器寿命刚好 2 周)

然后我也提前做了些功课,在网上找了其他博主的佩戴教学,一切顺利。直到……我看到传感器背后的针头,居然这么长 😱 要不是已经申请了,我可能真会劝退。

本来还抱着一点希望「针头长是看视频显的」,然后看到实物,最后的希望也破灭……只好面对现实,猛一咬牙……

诶?咋一点都不疼 😳 其实过程超快,根本无感。

不过戴上以后,第一天偶尔活动时还是会有感觉的,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说明书建议「睡前佩戴」,这样就可以利用睡觉时间度过适应期。

但现实是,作为新手我第一晚根本没睡好,白天晚上没差。之前有读者提到不能往血糖仪这一侧侧卧,加上我也担心血糖仪不牢靠、掉下来,然后针头朝上、我再一翻身……不敢想了。这一宿我摸了十几次,「嗯,还在」。

结果好巧不巧,早上就在床单上发现一点血迹。但我一摸血糖仪还在,最后发现睡前把背后的痘痘抓破了。这闹的 

事实上,后面的经验是

  • (提前清洁皮肤、酒精消毒以后)传感器粘得很牢靠,每天运动 + 洗澡,不但没掉,2 周后把它摘下来还费了一番功夫;

  • 摘下来我发现针头入体后会软化,就和住院时的注射针头一样,不再扎人了。其实掉了也不危险;

  • 侧卧压在上面也没事儿。前几天我还注意一下睡觉姿势,后面就完全无所谓了。

健康人为啥要戴动态血糖仪?

之前有读者留言问我,为啥没病还想试试,动态血糖仪不都是给糖尿病人用的吗?

《超越百岁》的作者用坐火车举了个例子:

我认为它(糖尿病)只是「铁路线」上的最后一站,途中会经过其他几个站点,包括高胰岛素血症、前驱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如果你发现自己处于这条铁路线上的任何地方,即使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早期阶段,你也很可能是在通往其他三种“骑士”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一种或多种的途中。

——《超越百岁》

我们要做的,不是等到终点才后悔莫及,而是如果发现自己在这趟火车上,及时下车(改善生活习惯)。

今天,超过 11% 的美国成年人(九分之一)都患有临床 2 型糖尿病,其中包括超过 29% 的65岁以上成年人。另有 38% 的美国成年人(超过三分之一)至少符合前驱糖尿病的一项标准。

书里有一张我很喜欢的图 👇

得益于医学进步,我们的平均寿命显著增加。但如果我们把生活质量也考虑进来,看「健康寿命」,等到成为「病人」再开始治疗,虽然也能延长寿命,但已经很难让生活质量回到从前了。

最近我刚好也在看 2023 版的《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其中一项更新就是把对儿童的饮食建议也加入了指南。之前在冯雪的《心脑血管健康课》中也读到,「如果有人在五十岁时不幸发生了心梗,那么大约从二十多岁时,他的血管壁上,就已经开始生长出第一个“斑块”」,猝死是个慢性病。

提起预防的重要性,很多人点头,嗯,预防更重要,我们花在预防上的时间太少了。

但当我真的行动起来关注预防时,家人的第一句话是不耐烦的「哎呀,你用不着……」 😅 怎么又在搞事情

摘掉血糖仪后,留下的变化

给大伙分享一些我的发现。相比于起初的好奇、看到数据的震撼,可能结合摘掉血糖仪以后留下的变化谈,会更有意义。

1、对血糖而言,食物搭配没有食物本身重要

我一直觉得多吃蔬菜、粗粮升糖就会更低。但实际上没啥用,有改善但不多。甚至有些粗粮自己升糖也不低,比如煮熟的燕麦、糙米(粗粮、全麦不一定升糖都低,这是我最震惊的发现之一)。如果一餐以米饭为主食,即使是粗粮饭(白米加燕麦、荞麦、藜麦),搭配蔬菜、脂肪都很难降低升糖 👇 

但如果把主食换成意面,血糖波动立马就小多了 👇

我后来才知道,意面是升糖最低的面食之一,GI 只有 30~40,包括非全麦的。挂面的升糖比意面高了一点,大约 50,但也算低的。

也是摘掉血糖仪以后我们家留下的变化之一——更多吃(意)面,更少吃米(前提是我俩都没有麸质过敏)

  • 面的蛋白质含量比米高;

  • 面的膳食纤维比米多;

  • 煮面还不用专门的锅子,节约厨房台面;

  • 德国面比米便宜;

升糖还比米饭低,想想真是没天理 😂

……

2、我放弃 16-8 断食了。可以的话每天早起先吃点东西,并且把部分碳水(比如水果、甜点)分散到一天餐间。

其实读完《超越百岁》我就明白了,断食并不能让人长寿,只是减缓了不健康饮食的负面影响而已。如果本来饮食健康,断食就没什么帮助了,反而只留下了副作用——更差的免疫力,更高的营养不良风险。

这次体验动态血糖仪,看到集中饮食带来的大幅血糖波动,就更觉得断食没必要了。带血糖仪的最后一天我去吃了顿自助,这也算是 16-8 断食对血糖影响的极端例子了——集中时间大量进食,然后一度饭干出三个波峰,餐后连续几个小时血糖都在高位 👇

倒也从血糖的角度验证了这句建议——如果吃得很饱,最好 3~4 个小时后再运动,消化真的需要这么久。突然想起来以前中学体育课的时候,特别容易岔气,但长大以后却很少有了。现在我有跑步经验终于知道为啥了,没消化完就运动经常会这样。

……

3、不过反过来,我对早餐的态度也更松弛了,有条件可以吃,但不吃也没什么。很意外,自己其实不吃早饭上午血糖也很平稳,就算吃了早饭血糖也是快速回到吃以前的水平👇

所以不用担心不吃早饭影响上午的状态,早饭的心理因素大于实际影响,看破也就没有执念了。

哦哦对了,但如果前一晚睡得不好、早上有起床气,最好还是吃点早餐,心情立刻就会好很多,亲测~ 《人生十二法则》的作者对所有病人的建议都是先「规律起床,起来就吃早饭」,大部分人的情绪问题都会得到明显缓解。

……

4、健康人不会仅因为吃甜食得糖尿病

看看我吃甜点和正餐的血糖对比 👇 还记得开头的抄手不,当时完整一天是这样的

虽然除了食物本身还有时间的原因——同样的食物晚饭血糖波动会更大——但总的来说,正餐对血糖的影响通常比零食、甜点大得多,正餐我们会吃得更多。

而且默沙东诊疗手册里是这么写的——「吃甜食不会导致您患上糖尿病。但吃得太多,您会明显超重,从而导致您患上 2 型糖尿病」。 2 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30 岁以上、运动不足(1 型糖尿病主要是基因,没法预防,这里就不讨论了)

从现有的医学证据来看,身材正常、日常运动、膳食均衡的人,不会仅因为爱吃甜食、多吃碳水就得糖尿病。所以对于血糖问题,我是辩证看的:

  • 如果两种方式对我生活差不多,那我选血糖波动更小的那个,比如吃面还是吃米;

  • 但没必要仅仅为了血糖让自己过得很艰难。

作为健康人,相比苛求什么食物 GI 更低,当务之急是出门跑两步、积极管理体重。

动态血糖仪到底准不准?

不同品牌、不同个体,差异还挺大的。

我用下来感觉还算靠谱,正好期间有过体检,血糖 82 mg/dl,动态血糖仪当时的数据是 95 mg/dl。偏高一点,但在可接受范围内。

但也有小伙伴和我同期入的血糖仪(不同品牌),一会儿整天低血糖,一会儿比指尖采血数值高出一倍(后来厂商发了个新的)。

我也因此更理解了动态血糖仪的重要声明,不可仅以动态血糖仪数据做糖尿病诊断。像我申请的动态血糖仪试用,正统的用法其实是由医生开处方、校准数据、远程监控,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

个人看血糖仪的数据只能做「相对比较」,比如哪种食物血糖波动更小、今天空腹血糖有没有比平时高(压力反应的表现,皮质醇会提高血糖水平)等等。不能直接拿来诊断,大家切记!

「知识的缝隙」

说起来这次戴血糖仪还有个意外感受——更意识到「知识的缝隙」多么普遍。

有了动态血糖仪数据,我当然第一时间就是关注「正常范围」应该是多少?然后去网上查询,提及最多的标准就是:空腹 60~100 mg/dl,餐后 90~140 mg/dl。

然后再一看我的图:

分分钟超过 140 mg/dl,一瞬间我都真实感受到高血糖导致的眩晕症状了 😵‍💫(心理作用)

但后来才知道,餐后血糖 90~140 mg/dl 有个隐含的前提——餐后 2 小时指尖采血,并没有考虑波峰数据。

再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关于动态血糖仪的医学建议标准,范围比指尖采血要大得多——高风险人群,至少 50% 的时间血糖控制在 70~180 mg/dl 范围内。确诊糖尿病患者,至少 70% 的时间在 70~180 mg/dl 的范围内。

这么一看,我就又很健康了(即便考虑测量误差) 👇

然后回头再看《超越百岁》里关于血糖的章节,才发现这样知识的缝隙比比皆是。只是阅读、没有实践时,很多东西并没有真懂

也谈钱
一枚工程师的财务自由日志,工资理财也能财务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