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想的储蓄额,是有点后悔的那种|财务自由实证 #63

财富   2024-07-04 14:01   德国  
月初刚做完再平衡,继续买入长钱、主动基金和海外投资(定投我会结合到再平衡一起做)。然后去有知有行打卡上墙,突然发现这天上墙的小伙伴只有寥寥 20 多人了 👇 记得以往都是几十上百的

和伙伴们聊了几句,「A 股情绪又冰点了……」。

这几年 A 股的投资体验很差,我的实证账户收益曲线也不太理想。但换个角度想想,我发现也是正是实证的意义之一。就像当初写《工薪族财务自由说明书》时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事实上,人们只是在成功以后,才去编造那些他们成功的理由,从而给人一个印象,仿佛他们的成功是必然的。

相比于已经知道结果再去回忆,像现在这样对未来的不确定、过程的酸甜苦辣才占到了真实体验的大多数

……

这期实证想和大伙聊两个思考:

1、我做过一次估算,过往 A 股熊市最大跌幅有多少,多久可能重回新高?(最大回撤 >40%,重回新高可能要 5~7 年,底部成交量不到 3000 亿)

至少目前来看,现在还在 A 股的历史规律范围内,希望这些数据能减少一些大家的失控感

而且换个角度想想,这也说明目前我们遇到的这些,是有可能提前准备的。

2、但反差的是,我当时不愿意相信这些数字,找了很多理由「不会这么差吧」。没想到,后来真就有这么差……

这是对我启发更大的部分——我们不可能每次都提前预料困难和意外,那应该如何为它们做好准备?

有价值的不仅是记录困难本身,也是记录我们对困难的应对,留待未来检验。

……

我观察到的三个历史数据

1、最大回撤。

2015 年后那轮熊市,中证偏股基金指数的最大回撤是 40%。2022年,我当时用「GDP + 3%」作为股票市场的基础收益率,对比 2018 年后偏股基金的实际涨幅,估算出来如果均值回归最大回撤也是 40%(巧合)。

截止到现在,A 股的最低点是今年 2 月,中证偏股基金指数最大回撤 48%,中证全指的最大回撤是 39%。比历史回撤大了一些,但也没到颠覆的程度。

2、重回新高的时间。

偏股混合基金(主动基金)收复 2007 年高点用了 7 年,收复 2015 年高点用了 5 年

目前我们距离 2021 年 2 月主动基金的高点过去了 3 年零 4 个月。虽然体感上已经是很长一段时间了,但这也只走完了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3、熊市底部成交量

这两天 A 股的单日成交量掉到了 6000 亿,感觉已经很低了。但实际上 2018 年 12 月,A 股整月的平均成交量只有 2500 亿。考虑到 A 股过去 6 年的总市值增长,换算过来相当于今天的 4000 亿。

这部分想和大家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愿意客观了解历史,是有可能为当下的状况做好准备的。这是我们未来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

……

不过回到现实,为熊市做好准备最好的时机是牛市里、然后是熊市初,但这时我们受到周围乐观情绪的影响,反而最难做到这件事儿。我也是,当时看到了这样的数字,但即便如此还是更愿意相信「不会这么糟」。

所以,如果我们没能提前预料困难和意外,那应该如何为它们做好准备?

我的一个思考就是安全边际。作为普通人我们可能做不到预知未来,但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但我知道如果发生意外,这么做到时候会让自己更安全

这是可以给财务自由规划的 6 层安全边际

  1. 给预期收益打个折,用更低的收益率做规划;

  2. 留够至少 3 年家庭开销的备用金;

  3. 缴社保,配置完备的保险;

  4. 生活方式尽可能灵活,可以开销大,但要减得下来(以房贷、卡债为反例);

  5. 保持收入多元化,不能只有主动收入,也不能只有被动收入。这也能增加财务的反脆弱;

  6. Gap Year 心态,降低预期。没人能决定未来一辈子,带着 Gap Year 的心态,当自己不得不回来的时候,会容易接受得多。

后来我又叠了两层:

  1. 不是闲钱不投资——「闲钱」的重点在于,不要在上面寄托太多改善生活的希望。把改善生活的希望变成我们当下的努力和行动,而不是「等这笔钱赚了以后我要……」,否则人会很痛苦;

  2. 更合理的资产配置、均衡分散,海外投资仓位这段时间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如何通过投资获得(相对)稳定的现金流

虽然我的预期没太靠谱,但幸运的是,这些安全边际给了我足够的保护。

……

当时聊到安全边际大家讨论的一个点是,这会不会太多了?留 3 年甚至 7 年的备用金不投资,分散持有,买很多保险,交几十年后才会用上的社保,这会不会影响收益?

但现在来看,这些安全边际反而保护了我们的收益,尽可能降低我们底部被迫卖出的风险。

我和也太偶尔会聊起一件事儿——因为考虑到各种安全边际,我们的房子有点买小了(月供 500 欧,当时的想法是不要比房租贵),有时会显得局促——有点后悔,会想「按照自己的经济状况,也许当时可以买大一点」。

但也让我想起 Morgan Housel 在《一如既往》中的一句话, 最理想的储蓄额,就是有点后悔的那种(后悔自己存多了)。就像保险的保费被浪费掉,安全边际最终没有用上,这可能反而是最幸运的事儿。

PS:突然想到,关于要不要「储蓄到后悔」这和话题,很适合和「死前把钱花光」放在一起考虑呢。相互矛盾的道理有很多,找到那个平衡点才能「知道很多道理来过好这一生」。


实证账户更新

记账工具来自有知有行

被动收入观察 👇 从投资中获得的「累计被动收入」目前还在「累计日常开销」曲线的下方,耐心等待回归

注:这张图的思路来自第 30 期实证。家庭开支曲线里,我没有算买房首付、一次性税费和部分硬装的钱。剩下大家能想到、想不到的,房贷月供、家具、家电、旅行、保险、医疗什么的,每一笔都算进去了。

……

最后例行提醒大伙,财务自由的投资和被动收入虽然看起来性感,但「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本金和收益只是自由路上的「果」,主业努力多赚钱、理性消费少挥霍,以此积累本金,再加上不被短期涨跌干扰、坚持投资才是背后的「因」

投资复利只是我们获得被动收入的方式,而不是致富的秘密。

在财务自由实证的最初两年,我写得最多的也不是如何投资,而是如何少在投资上花时间,好能多花时间关注主业,同时理性控制开销,尽快攒钱。

假如有 10 万本金,就算投资翻倍也才赚了 10 万。而投资翻倍极其困难,巴菲特的年化收益也才 20%。相比之下,在职场上努力提升,让收入再增加 10 万则要靠谱得多。

对财务自由而言,“钱生钱”做到 80 分足矣,剩下的精力还是应该关注赚钱和省钱这些“人生钱"。

关于这份实证

普通人通过工资理财也能实现财务自由,这是这些年我一直在践行的理念。从最初懵懵懂懂到 2017 年制定具体的财务计划,再到如今渐渐靠近终点,已经走了五六年。

为了能够更加透明、中立地实证普通人财务自由的可能性,从 2019 年开始我决定公开自己的财务进度,成为这个系列内容「财务自由实证」。

不追求大富大贵,但求能够不再纠结生计这些琐碎问题,在重大选择面前获得更多的人生选项,不再瞻前顾后。

有兴趣参考这个实证的朋友建议先看看之前的引导篇,制定自己的财务自由计划一起财务自由。以往的干货精华也都有汇总 👇

我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 30 岁前积累到 预计家庭年度开支的 10 倍(但后来发现钱不需要那么多,开销变少,本金变成了 20 倍),作为创造被动收入的本金。依靠这些本金实现长期 10+% 的年化投资收益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不再依赖上班工资生活,有底气去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儿。

(我的具体目标数字是 500 万,但这个数字大家没必要参考,还是要以自己的生活开销为准)

财务自由路上一些重要节点:

  • 2017 年,计划正式开始,同年获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

  • 2018 年,A 股熊市大跌,出现“钻石坑”机会;

  • 2019 年,开始财务自由公开实证(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系列);

  • 2020 年,新冠股灾,自由之路上的又一个关键机会;

  • 2021 年,自由目标基本达成,开始向新的节奏过渡;

  • 2022 年,遭遇自由后的第一次账户大幅回撤,但也是港股 6 年后、A 股 3.5 年后的又一次钻石坑,期待后续……

  • 也是同年,我搬去二线过想要的生活了买房钱从计划中扣除(自住房我会看作消费而不是资产)

慢慢播种,等待市场回归~

也谈钱
一枚工程师的财务自由日志,工资理财也能财务自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