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手工饼干礼盒(下)

文摘   2024-07-28 21:58   浙江  

一日,正在心中高唱:“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接到了徐明的微信,说是那饼干盒盖上“龙年大旺”周边有春联,她已收集了三则。我赶紧拿起手边的饼干盖,果真有对联和横批,那横批还是有上、下之分的。将这些对联录之以下:(一)上联:“睡一觉,海阔天空”,下联:“躺一下,风平浪静”,上横批:“人心欢畅”,下横批:“神龙摆尾”;(二)上联:“一顺百顺”,下联:“财运长龙”,上横批:“龙年如意”,下横批:“大吉”;(三)上联:“好事连连”,下联:“富贵双全”,上横批:“龙来运转,龙运当头”,下横批:“祥瑞”;(四)上联:“大有作为”,下联:“雍龙华贵”,上横批:“龙头老大”,下横批:“福禄”。春联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传统春联有着固定的左(上)右(下)对联加上横批的门联形成,以及家中在厨房、粮囤、猪圈、花木等处贴单联的类型。这写在饼干盒盖上的春联对联和对联加下横批,乃亦有两个上横批的形式,无疑是春联类型和形式上的突破,而运用谐音展示的对新年生活的美好追求,也体现了当下民众的一种普遍心态。从某种角度看,这饼干盒上的春联,也是定制者所呈现的新新人类们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现代化传承与时尚文化发展吧!
春联为楹联中的一个门类,因其在新春时节所写,所贴,表达着对新的一年的祝愿,故名:春联。春联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朝。那时,人们会在红色桃木板上,分别或刻或画上两位除妖赶魔驱鬼的大神——神荼、郁垒的画像,在除夕前分别挂在家宅大门两边,与通宵燃烧的火堆,在火堆中燃烧的竹子爆裂后发出的“劈、啪”声一起,吓走除夕之夜到来的怕红、怕火、怕爆竹声的,名为“年”的山兽,保护阖家平安。这或刻或画着神荼、郁垒两位大神的红色桃木板,就是“桃符”。汉末时期,桃符上两位大神的画像逐渐被文字姓名所代替,两块桃符上分别或刻或书写神荼、郁垒两个大字了。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造纸业的发展,以及纸张消费的扩展,在宋代,纸制的春联逐渐代替了木刻的桃符。然而,春联用纸仍沿用了桃木板的红色,(直至今天仍如此),而春联的用词也日趋对仗化、韵律化、诗词化。春联在明朝得到了广泛推广和普及。明初,太祖朱元璋登基,建都建康(今南京)后,喜欢红红火火过大年的他,下诏令全城家家户户必须在春节期间,在门上贴上春联,并亲自巡城检查。一日,他见到一户人家未贴春联,问之,得知这家以阉猪为业,不知如何写合适的春联。朱元璋听后,立即亲手书写一副赠之:“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从此,新春期间写春联,贴春联,以春联祝愿新的一年,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自发的社会行为,乃至形成一种社会风尚。

据主流观点,距今一千多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主孟昶所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具有正真意义的春联。而在清代,春联的形式、内容及相关规定不断完善,从一种社会风尚发展成为一种社会习俗。之后随着这一习俗的进一步凝聚、深化、有意义化,春联最终成为一种具有相关系统性、规范性及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文化——春联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
旧时,每当新年即将来临,贴或挂春联就成为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门上要贴或挂对联,相关物件上要贴单联。比如,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猪圈旁贴:“六畜兴旺”、书箱上贴“魁星高照”、针线蓝上贴:“心灵手巧”、灶台上贴:“丰衣足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贴或挂春联时,家中总是一片喜庆热闹。因为文盲率高,当时,给别人写春联是落第秀才、落魄文人、测字先生等识字会文者年收入的一大来源。而请不起或请不到写春联的家庭,则往往在红纸上,用锅底灰在红纸上印黑团或碗底圈足印作为春联,贴于门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者学校教育的普及民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经济条件的改善,以黑团或碗底印代替文字的春联绝迹,但对许多人来说,写春联仍是一件难事。因此直至本世纪(二十一世纪)初,在政府组织的“三下乡”(医疗、教育、文化领域组织人员下乡,为农民服务)中,文化人,乃至书法家在新春期间,下乡为农民书写春联——送春联下乡,仍是文化下乡的重要组成部份。近十几年来,随着印刷业的不断发展、市场化的不断广泛深入、人民经济条件的进一步改善,新春时节,购买或被赠送(如随订阅的报刊的赠送)印刷的春联已是常事,只是春联原有的规范和意义不断发生变化。如今,人们更多的只在家宅大门上贴春联;书法爱好者的写春联,大多也只是在于满足对书法的爱好。而今年(2024年)所得私人定制饼干之饼干盒上的春联,更是对传统春联形式范式上的大突破。借用几年前的一个流行语,想来,这也是春联及春联文化的一种与时俱进吧。
顺便多说几句,春联中有不少是以茶为内容的。我的大学同学、茶友、茶生活论坛微信公众号现任主编陈明女士用心收集和编撰了这些茶春联,分别在农历兔年(2023年)和龙年(2024年)即将来临之前,发表在茶生活微信公众号上。茶意与诗情蕴于一体,欢迎有兴趣的读者前往一观。

本文由仲震先生帮助文字录入,特此表示感谢!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若您对茶生活有兴趣,欢迎来稿。

来稿请投论坛邮箱:

 cshlt@sina.com



茶生活论坛
开展茶学术研究与探索,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极推进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举办各类茶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