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腥的汉字:写作的本质是符号触发

文摘   2024-12-04 15:10   重庆  

20111月,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杰克·特劳特的代表作《定位》,这本书的副标题很有UC震惊部的味道: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

这本洋洋洒洒写了几百页的书,其实在我看来,核心就一句话:

通过关键符号占领用户心智高地。

作者的观点其实很有意思,就是文字,本质就是一种符号,符号是没有意义的,意义是人为赋予的,你要找到那个关键符号,作为触发点

说人话就是,你要知道,受众的破防点在哪里。为什么有的话隔靴搔痒,无人在意,而有的话一下子能入人心,让人想删微信当场绝交。

其实汉语本质上也是甲骨文演变来的文字符号,很多意思和古代早就大不相同了,所以现代汉语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共同体的符号,基本上逐渐失去了最原始最初的意思。

所以写作的本质,就是理解文化共同体的触发点和受众的心智模型,而不是纠结词句的来源和意义,内容要跨过文字符号,直抵心智。

比如“万”这个字,在我们印象里是数量词,一万、两万,甚至古诗里也是: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但其实,“万”这个字,在最初的象形字里指的是蝎子

后面被借用来指代了数词。

还有老登,“”这个字,本来指的是五谷丰登、登高山,这种上供向上的意思,但后来的网络用语和词语发明根本看不出原始的影子。

但这种词又可以广泛传播得到理解,等于说只是借用了它们文字符号的壳,赋予了一层新的含义。

其实这类内容还好,只是变变花样。而很多我们熟悉,甚至觉得友爱的词,其实一开始有着非常血腥的含义。

比如“”这个词,本意是奴隶,最开始的甲骨文和金文,意即为奴隶在屋内操劳。后来奴隶头就被称为宰,后面帝制体系建立,帮皇帝管天下的人,又被引申为宰相和宰辅。

比如“”字,最开始的意思,就是用一只手抓住女奴,控制女奴隶。女奴被控制了,就安定了,引申为“稳定”,而后又被陆机在《文赋》里延伸为“恰当”或“合适”。陆机的原话是:“或妥帖而易施”。

妻子的“”,甲骨文里面,代表着面部朝下跪着的一个妇女,头上的那几画是代表头发,右边是一只手,手揪着她的头发,控制她,俘虏她。这也代表了上古“捉女为妻”的风俗。

人民的“”字,本意就是奴隶,在金文里,我们明显可以看到,它的字画构成是一把锥子扎进一只眼睛,这就是上古时期,特别是商朝,抓住奴隶,就要把它的一只眼睛刺瞎。但今天随着语言发展,民就没这个意思了。

”字,本意也是抓住一只手抓住奴隶,获得俘虏。因为后来“”字看不出原有的含义,就加了个单人旁,成了“”。因为上古时期,俘虏是资产,交换战俘必须要讲信用,“”字就延伸出了“信用”的意思。比如《诗经·大雅·下武》写的:成王之孚。说的就是成王的信用。

后来又引申为了“为人所信服”的意思,到今天还在用,就是我们常说的,深众望。

”字在甲骨文里的意思就是,用长柄戈,刺瞎奴隶的一只眼睛,它最开始的意思就是男奴隶。因为它和抓俘虏相关,所以就经常组词为“臧获”,比如《汉书·司马迁传》就这样,这个词指的就是击败敌人把他掳成奴隶。

一旦打败敌人,抓了俘虏,天下不就太平了吗?后来就引申为“善”和“安定”的意思。

”字,在甲骨文里就是奴隶的意思,字形就是竖起来的眼睛,表明人侧面低头,眼睛才能竖起来,这就是奴隶的形象。在古汉语里,臣一般指下贱的人。

”字表示的就是女奴隶,这个字在甲骨文里,字型的意思就是,这里跪着一个女奴隶,然后用一把平头铲刀,给她上黥刑,也就说头上刺字,代表这是我的女奴隶。

《书经·费誓》里写过这样一个词:臣妾逋逃。它的原意,其实不是说什么皇帝大臣妃子跑路,说的是男奴隶和女奴隶跑了,赶紧追。

因为女奴隶地位非常低,所以在旧社会就被引申为男人的“”,这就是后来“”字的使用场景。但后来唐朝之后,又成了妇女的自谦之词。比如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字在古汉语里,指的也是奴隶,金文里,上半部分指的是刀具,下半部分是目,也就是眼睛。也就是说,用刀刺瞎奴隶的一只眼睛。后来就延伸为小奴隶,成为了童仆。

其实还有很多地方蛮有意思的,但是囿于篇幅就不展开了,比如“”这个字,最开始是一种兵器,甚至可以指代母亲。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很多字词的真实意思,和最初的意思截然不同了。我们给文字符号,塞入了新的内涵,文字是一种文化共同体的延伸。

上古汉语为什么带有血腥残忍的一面,这和当时的社会风气相关,比如商朝的时候,经常打仗,会俘获很多俘虏,而且喜欢搞人殉,人祭,所以甲骨文里留下了大量的相关字形字体,后世的人继承传承下来,就演变成了我们今天的含义。

其实汉语受到欧化,甚至日化的影响也比较大。我们熟悉的很多词,其实就是从日语来的。

比如道具,来自日语dogu舞台,来自日语butai派出所,来自日语hashutsujo。还有什么化妆品、玩具、交通、经验这些词,其实都是日语来的。

芭蕾舞来自法语华尔街来自英语毛瑟枪来自德语伏特加来自俄语。而罗汉来自梵语贝勒、包衣来自满语

所以汉语一直是在和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和各国的文化交流演变的。

写这么多,我想表达的就是,文字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共同体的演化符号,我们是用这样一种文字符号,扣动观众的情绪扳机。

不要过分纠结于具体的字义词义和所谓的规范表达,就像维特根斯坦说的一样,我们要跨过文字符号,直达受众的心智,触达情绪,用思想和思想直接交流,而不是用文字符号,进行隔膜式表达

我对这点非常感兴趣,也结合工作经验作了一番功夫的考证研究,具体内容就是文案画笔系列,在我知识星球的“认知写作训练营”里面有完整的内容更新,欢迎一起写作升级。

付兄的心事
短视频内容行业编导/文案/策划。曾打造亿级流量,单月变现销量破百万。孵化多个百万级IP,执笔多个百万级账号内容策划写作。单篇原创内容上过抖音热搜。未来愿为各行各业专业人士,有志于打造个人IP的创业者赋能。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再赢一次的机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