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女星赵露思患抑郁症的新闻冲上热搜,原来看似光鲜亮丽的女神,也有和职场打工人一样不公平和委屈。
被人骂、被人打、被索取巨额分手费,最后难受得像有虫子在身上爬。
打工没必要太认真,不要把别人的话和看法太当回事。
当然,我揣测一下,大概是内部的利益分配出了问题,大家闹掰了。我其实不怎么关心流量明星,我甚至都不玩微博,但从全网的推送量来看,后面肯定是有无形的大手在推的。
造星也是一个有成本的系统工程,当然,这个就不是今天聊的重点了。
为什么说打工不要太认真?
因为你努不努力,跟你挣不挣钱,以及公司的业绩,大概率是没有关系的。
就以大多数公司的商业模式而言,能挣多少钱,本质上看这个行业的泡沫有多大,泡沫大的时候大家都是捡钱,就像电影解说随便抄一坨剧情发上去都有人看,能挣钱一样。
或者说看老板如何忽悠投资人的钱,比如前几天那个破产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是吧?我一朋友有一次就去这些新能源车企办业务,那食堂叫一个豪华,补贴力度叫一个高,反正也不是花自己的钱。
在这种情况下,你天天摸鱼也没关系。你努力,其实也没什么效果。
当然,还有很多公司,就是承接政府的订单,政府甩个单子过来,够吃好几年了。所以找政府拿订单才重要,其他环节也不是很重要,验收不也是某几个特定的人来验收吗?这不是就有办法了吗?
关系变现,资源变现。
其实我在自媒体行业待了这么些年,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就是几乎所有公司,它的业务模式都不太清楚。
或者你觉得看起来很清晰,这一步薅流量,下一步承接,最后变现之类的。但你仔细扒开看,你就会发现整体的流程下存在着大量的黑箱地带,而整个业务流程的大厦,就是建立在几个毫不靠谱的假设上的。
比如内容营销,用流量拉客资变现是吧,那你就要做流量。那怎么做流量呢,那就是内容+投流。到这一步其实还没啥问题。
再往下,怎么做内容,我看到的所有人几乎都是这样,找对标,抄爆款。
后面我会单独写一篇文章讲这个事,为什么找对标,抄爆款必死。
干了好几年了,我很有感触的一点就是,如果一个账号,开始无差异地洗稿和抄爆款,那么几个月后一定就暴死。
我就没见过例外,除非是高水平的洗。但高水平的洗,洗稿人的水平,得比原创作者高两个级别,都有这水平了,那你为啥不原创呢,数据会更好。
其实洗稿最好的方式,就是对标账号写得比较差,但提供的信息质量比较高,你帮他捏一捏,捋一捋结构,效果就比他好,我之前经常干这种事。
如何让内容关联到精准受众,实现产品变现,是整个内容营销里最关键的环节。
但90%公司的业务模式,这一块都是模糊的,它其实有个复杂的链条,但最终就被简化为了找对标,抄爆款这个幼稚的口号。
真正正确的业务逻辑就像手提食用油桶一样,你使劲了,握住了食用油桶那个把,就一定可以拎起来,这才叫真实的逻辑。
所以他们业务模式最核心的那一块,是不靠谱的、是模糊的、是建立在流沙上的。
说实话,我看到真正能比较完美解决这个问题的,只有影视飓风、小约翰可汗、李蠕蠕、王七叶等少数几个大V。
说起来也奇怪,能解决这个问题的,都成了数百万上千万的大V,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账号,过一段时间自然就消失了。
其实的话,在私企打工,迟早都是要辞职的,所以太拼命没意思。你给国家拼命,为了维持体制的凝聚力,肯定还是要给你兜底的,各种配套福利都会有。
但你在私企给小老板拼命有何意思呢?就像我上面说的,你拼不拼其实结果都差不多,而且互联网行业更是这样,一个爆款就能打爆,不在策划上费劲,干那么多体力活,有啥意思呢?
体制外工作的意义是给你积累经验,顺便挣点钱,而不是付出健康的代价去和高薪小领导PUA。
如果不能积累经验和成长,那就要考虑换了。
等你经验积累到一个程度,可以闭环一个项目的时候,就能沉淀出一个产品用互联网杠杆撬动它了。
这时候你就会获得超额收益,同时钱也会主动找到你,我看到好几个例子了。
所以在我看来,这才是体制外打工唯一正确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