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访谈:AI时代,一切都将回到原点,重估一切价值!

文摘   2024-12-16 14:45   重庆  

前两天,英伟达CEO黄仁勋接受了一个采访,主持人问他:

如果在AI时代谈论教育,我们应该关注什么?

黄仁勋不假思索地回答:

教育中的基础技能非常重要。

因为AI可以帮你干几乎任何事,甚至帮你编程和写论文,也就是说,那些所谓复杂的智力劳动,AI都可以帮你干了。

但这一切有一个前提,你需要有逻辑、清晰地表达你的需求。

如果你只是说,哎呀,chatgpt,我想要做个游戏,就是什么特效好。

AI生成不出来的,你的论述过于模糊,在语言学的范畴里,模糊的话语有无限的外延,没人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所以语文、数学、逻辑,甚至包括哲学,历史都变得额外的重要。

你能把AI用多好,最终取决于你的底蕴和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你必须具备一些背景知识或者基础知识

比如经济学中有个概念叫科斯定律,讲的是某件事,谁付出的代价最小,这件事就应该谁去做。

典型的场景就是大学,室友都在打游戏,你一个人去吃饭,人家让你顺便带个饭,因为你带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如果你知道,你很容易直接问出答案:

但如果你不知道这个词,你很难问出具体的内容。

你需要在一堆碎片化和似是而非的信息中挖掘,如果你不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和基础知识,很难找到答案,并且会被带着走。

所以,对于基本功强的人,AI是超级赋能的工具,而对于只背了一圈名词,啥都不懂的人来说,AI只是一个高科技的玩具。

这两种人的差距会在未来被拉得越来越大。

你不必知道具体怎么做,但至少,你需要知道你该问什么,而且给了你答案后,你应该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判断对不对。

所以通识教育、基础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彻底弄懂每一个细分的概念,然后把它们编织成网络,这才是学习的关键。

就像我经常吐槽我的同行一样,就文案这个东西,不要说原创了,90%的人通顺地写五句话,没有语法错误都做不到。

因为基本功太差了,他们还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如果AI写作真的能淘汰文案和内容行业从业者,应该就是这批人了。

其实我觉得,AI写作,根本不可能淘汰真正写稿的人,这倒不是我是从业者,利益相关云云。

市面上所有的AI工具我都用过,当然套皮接API接口不算哈。

它们写的东西,其实是不能直接用的,或许说论文按格式可以用用,但放在自媒体上是用不了的。

现在还能有点用,就类似于直播电商刚出来的时候,市场对新媒介充满了新鲜感,加上大量的投资鼓起了泡沫。

一方面是内容太呆板了,你用AI生成内容,想提示词和修改用的精力,比自己写费劲多了;

另一方面是,哪怕AI可以生成合适的内容,这批内容投放到市场,人群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瞬间同质化信息爆炸高度饱和,大家都挣不到钱了。

所以随着AI生成的内容越来越普及,纯粹人写的流畅内容,反而会得到更多的青睐。

就像人造美女多了,大家还是喜欢自然美女一样。

现在写东西写多了,我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写文章,本质就立意传递思想,而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打字游戏

我只是借用文字这一连串的编码,传递我的想法,字里行间,应该流淌着我内心涌动的思潮,这才是写作的真正目的。

而AI现阶段,还是在文字的编码层面进行排列组合,并没有深入到“意”的层面。

就像李小龙的武术哲学,以手指月一样,手指只是指向月亮的工具,月亮才是真正的目标。

不要把形式当成了本质,要寻找招式和文字底下蕴含的情感潜流,那些看不见的,说不出来的,才是最可贵的。

就像《三体》里韦德说的一样:不要错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只是说受限于时空的二维体系,这种“”需要用文字或视频符号的形式传递和呈现而已。

所以纠结字词没有太大的意义,最终的结果就是以手抓水,你明明可以感受到河水的流动,但你伸手就是抓不住它。

因为文化和情感是河流,你只能顺着河流游动,而不是尝试控制它。

对当下的接纳,就是自我的开始。

付兄的心事
短视频内容行业编导/文案/策划。曾打造亿级流量,单月变现销量破百万。孵化多个百万级IP,执笔多个百万级账号内容策划写作。单篇原创内容上过抖音热搜。未来愿为各行各业专业人士,有志于打造个人IP的创业者赋能。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再赢一次的机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