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自媒体诞生很久了,但很多人还是不太理解这个行当和公司类型,这样说吧,自媒体公司和MCN机构,你按销售公司理解就对了。
销售公司人员流动性是不是很大?自媒体公司人员流动性也大;
销售公司是不是没有自己的壁垒?自媒体公司也没有啥壁垒,抖音这种APP又不是它们自研的;
销售公司是不是没有自己的产品,过分依赖渠道?大多数自媒体公司也没有产品,也只是依赖于流量补贴和客资转介绍。
所以,自媒体公司和MCN机构,就是微商放大化的销售公司。
整个互联网,或者抖音、视频号之类的,你可以想象为一个超级大的超市或者市场,每天无数的人涌进来,然后又涌出去。
你注册一个账号,就是在超市里有一个货架或者摊位。
只不过和物理世界不同的是,虚拟世界没有实体,大家像幽灵一样闪来闪去,穿墙而过,虚拟“货架”密密麻麻地延伸,可以有上亿个。
这时候,注意力就成了宝贵的资源,谁能吸引注意力,谁就能通过流量获利。
不过绝大多数没有产品的账号,能带的产品非常有限,就是普通的日化用品,因为特定的化工原料、工业产品,根本不需要走直播带货和线上流量的路径,因为人家有专门的对接渠道。
所以在我看来,绝大多数做内容的账号,都是拼多多、京东这些企业,市场营销部门的延伸。
内容营销,成本在内容上。很多骚操作只是一时有效果,但其实无法持续获利。比如群发私信,批量输出垃圾内容。
这其实就是在浪费平台宝贵的宽带资源,一旦算法规则一变,平台一打压,那就关门吗?
这种操作方式,在我看来,不如直接打骚扰电话,效果可能好点。
很多人迷信付费投流,但这其实并没什么卵用。我之前记得我给某公司做了个号,也有几万粉丝,他去付费投流,看起来短期有效果,但其实是在透支账号粉丝的信任基础。果然,透支完了账号就死了。
有本事拿个小白号去投,不要让我们给你肝一堆内容了,再去摘桃子。
其实现在的自媒体,已经进入了内容大饱和时代了,一方面新的内容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原来沉淀的内容数量越来越多。
而人的注意力是极其有限的,这是一对天然的矛盾。
比如小红书这种种草大本营,数据还相对真实、克制,但根据新书的数据统计,按照当前用户的发布频率,一周内的种草笔记超过了50万篇,1个月超过300万篇,3个月则超过1100万篇。
内容已经爆炸了,缺乏前置策划的廉价内容,在数字时代已经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这1100万篇内容,90%是没有人看的,1%会相对小爆,9%中规中矩。
这和流媒体市场一样,娱乐市场检测机构Luminate做过一个统计,2022年,流媒体上检测的1.58亿首歌曲中,有6710万首播放量少于10,3800万首的播放量为0,这两者加起来,占到了歌曲总数的66%。
而前3000首最流行的歌曲,占总歌曲数量不到0.002%,流量占比却达到了24%。
所以未来,一定是爆款的时代。
还有个东西,我称之为文案悖论,就是在市场这么内卷的情况下,想找一个能写出流量的人,那么他的水平肯定是前1%,因为流量分布规律就是这样。
但公司大概率是没办法给他匹配的待遇和环节的,因为短视频不仅仅是写稿。
他们的价值被低估了。
而前1%做内容的文科生,其实培养成本是非常高的。
比如我前两天买了五本认知科学方面的书,就花了三百多块钱,这还是只是买书的金钱成本,还不算阅读、笔记、整合、输出的时间成本。
而且你也不是看几本书就有效果,还得日积月累,不断练习。
现在整个市场,就我看到的,大多数公司还是没把内容营销整明白,原来还可以靠简单洗洗稿赚点浮粉,但随着内容饱和,这条路越来越难了。
我觉得2025年就是变革元年。很多账号透支完粉丝信任,不提供价值,钱烧完了之后,就要迎来停更潮了。
策划、运营、写作,本来就是分开的,非要捏到一起交到某个人手里去做,没有流程切分,然后这个人还要背锅。
等于说这个人扛了前端流量的全环节,但他又没有高薪小领导的收入和资源支持,势必是看不到短期的爆发式效果的。
懂行的人基本上就不会去这种岗位,除非他要刷一下履历,或者去拓展一下职业视野。
所以真正符合许多公司要求的人,是非常少的,而同时,如果他们真的水平达标,自己就能干个差不多的收入,更没必要去搞办公室政治了。
如果有人天天嚷嚷,我只差一个写手,就瞬间起飞美滋滋,我的建议是: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