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说难也难,说简单其实也简单,在我看来就一句话:学习往下,资料往上。
但很多人,我觉得卡在了中间。同时看了一堆假书,浪费了自己的时间。
学习往下的意思就是说,学任何知识,练任何技能,都要从学科底层找规律,而不是直接看那个交叉学科和韭菜畅销书。
比如你要学自媒体,或者说新媒体的文案写作,那么就不要去找什么《爆款文案》、《七天打造爆款》这种书看,没用,割韭菜,这就是中间部分的书。
你要不断地往下看。
去看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了解电影编剧和剧本的底层写作逻辑是怎么样的;你要去看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了解人类心智模式的底层规律;你要去看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了解人类心智模型能接受的语言模式是怎么样的。
了解这些后,你还要继续往下。
了解古希腊的口述传统,《苏格拉底的申辩》里面的叙述逻辑是怎么展开的;了解《唐诗宋词》和《论语》,好的汉语表达方式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还往下的话,就要看看《语法学》的基本逻辑和规律,一连串本身无意义的字符,是怎么通过共同的文化底蕴,串词成句,叠床架屋,构造出复杂文义内涵的。
《传播学》告诉了我们,内容传播的基本逻辑到底是怎么样的;而《心理学》告诉了我们大众有哪些不可撼动的认知锚点。
甚至继续往下,当你了解了《信息论》和《符号学》,你会发现文案的本质就是信息通过特定符号,按某种既有范式的编码。
当你洞悉了编码的规则和传播的逻辑,就能利用互联网数字的杠杆,引爆流行。
当然,这下面还藏了一层,就是大众的情绪,你的文字符号编码,必须毫无耗损地直入人心,触动受众的情绪,让他产生神经元的刺激反射行为,落到具体的动作上,就是点赞收藏转发等等。
而大众的情绪又分了很多层,你需要通过《脑科学》、《生理学》和《动机与人格》这些书去慢慢厘清,找到那个广泛而又准确的痛点频谱。
世界明显是有边界的,再大的笼子也是笼子。
人眼是怎么看见世界的?就是可见光范畴内的电磁波频率,对视网膜视锥细胞的刺激,传输信息到神经元网络,神经元对肌肉放电控制行为。
这一连串的生理反应机制,是可以通过短视频二维屏幕上的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实现的。
视觉符号分为两类,一类是画面视觉,比如长腿美女;另一类是符号视觉,就是文字符号的基本表征。
所以戳底了说,如何控制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使人产生基于符号的刺激反射行为,就是所有内容从业者干的事情。
如果这一行有底层逻辑,我觉得这才是底层逻辑。
那些网红的畅销书,都是假书,你一看一亿本也没有什么用。不吹嘘地说,市面上著名的新媒体读物我基本都看过,是真没用。
包括那些民国的老爷爷写的,什么叶圣陶、夏丏尊的《文心》与《国文八百课》,都是片汤话。
王鼎钧的书有点用,对于基本的叙事手法和结构有所普及,但效果也仅限于此了。
好多人从业人员,还是试图在文字的范畴里解释文字,通过某种特定符号的规范来力求完美,这本身就是水中捞月。
打动人的东西注定不在文字的范畴里,它在生活隐秘的角落里,它在不可言说的思想缝隙中。
体验生活这个说法也不对,效率太低,太慢,而且大多数人的生活是很乏味的。所以通过读经典来领悟人生,深入潜意识找到情绪的扳机点,或许是能把一辈子当十辈子活的秘法。
所以在我看来,你学习,就要往下学,而不是人云亦云买本《秒赞》自我安慰。
但是你做内容,写东西,那就反着来了,你得往上攀。
你的资料必须是一手的,甚至原创的。
原创和一手的意思,并不是说必须你第一个去考古拓碑,只要你想做的内容,你做的那个平台没有就行了。
比如你做视频号,你就去视频号搜搜,有没有,如果没有,那你就是原创了。如果有,做的很垃圾,你能有效地提高质量,那你也是原创。
互联网信息远远没有饱和,特别是短视频领域,绝大多数人都是简单地搬运抄袭,你只要认真踏实做点新东西出来,你也可以当那个被选中的人。
在资料搜集方面,最好往上一层。
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做短视频,就别看短视频了,怎么也逛一下知乎和公众号。
当然抄知乎也不是好办法,一方面别人会维权,另一方面这个法子烂大街了。
最好就是找点专著、论文看看,然后整合一些比较一手的材料,围绕受众的痛点捏一个话题,当然一次性命中肯定不可能,你多捏几次不就命中了。
这一行绝大多数人的极限,就是抄一下热门书籍了,比如《金榜题名之后》,如果你能拉一点论文和专著,比如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大概率是会爆杀他们。
不要信那些毫无底蕴却流量看似很好的东西,基本上都有鬼,比如刷赞刷阅读。我就见过一个大师为了卖课,说自己直播带货和做内容多牛比,确实你看他数据很好。
那你知道他的数据咋来的吗?花了五万块投流来的。
只要能忽悠几个人狠狠割韭菜他就回本了嘛。
当你在书籍和文献的资料之海中上下求索,在人迹罕至之地发现那片孤独的绿洲,你将会听到来自内心深处那股,使命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