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我看来,自媒体领域的投流大师,多半是“骗子”,不是说他一定想着骗钱,故意做局埋坑,而是他们那套基本没有用,甚至起反作用。
你的投流成本,其实就是在补贴平台的流量费用。你花十万投流,不如花九万做内容,剩一万挑着投,效果反而会更好。
这玩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之前的搜索引擎SEO算法优化,就是竞价排名,比如你百度搜一个东西,弹一个相关的广告,别人点了,信了,买了,就成交转化。特别是那种医疗相关的是吧。
然后名声搞臭了,就进阶到所谓的自媒体付费投流了。
说实话,在我看来,花钱买流量是一件非常low的事,这证明所有人都在逃避内容创作这个最难的事,指望随便洗洗稿就能解决问题,怎么可能呢,红利期也不可能啊。
其实失败是极其宝贵的信息反馈,应该纳入下一次数据流优化复盘反馈。因为它帮你消除了一些信息的不确定性,告诉你哪些话题和内容行,或者不行。
结果投流大师觉得数据不好,一投流,把100点赞的内容氪金成1000赞,把垃圾内容拉到平庸的轨道,有什么意义呢?你反而失去了市场的真实反馈,你不知道内容到底行还是不行,问题在哪里。
可能有人觉得,这样很多观众会觉得你点赞多,你牛,跟风点赞啥的。但是内容没撑上去,高认知的目标用户根本不会买单,一些逮啥都点赞的大爷大妈,给你评论区比一水儿的大拇指,有什么意思呢?
热衷投流,用花钱买流量的方式获客,本质上就是不愿意面对内容的失败。而拒绝承认失败,会让自己滑入更大的深渊。
本来数据不好,或者内容不太好,你撑过前期那个关键节点,第一波起来就完了,但选择氪金走捷径,势必无法长久。
在这个时代,简单的用户画像是没用的。
比如我调查你家缺个电视机,看看城市,男女,甚至消费力报告,我就预测你缺一台电视,我就花重金给你推电视广告。
这种单薄而又贫瘠的用户画像,充满了韭菜大师的妄想。
它有用吗?没有用,给平台送钱而已。
因为很多人家里没电视,是用的激光投影仪,直接看4K大片;还有的人是因电脑和手机足够了,不需要电视了,客厅空间反而大。
这波人会买你推的电视吗?人家真的要买,也是买个小米100寸的玩switch游戏,或者索尼大屏看高画质电影。而这两个产品大多数人也推不了啊!
所谓的投流平衡比,比如投100块挣110块,净挣十块,美滋滋。这其实是我三年前玩的东西了。
比如大师一上就有效果,其实是透支原本粉丝的信任度和账号价值实现的,如果他们拿个小白号可以投出来我还是服的,但我没见过,经常乱碰一下就违规,然后就GG。
我就没看见过有垂类账号,仅靠投流这种手段能做到3万粉丝以上的。经常是这样,费力巴哈地洗稿,用跳大神式的所谓投流框架,哐哐投钱,各种类型一阵乱试,折腾四五年也就一两万粉丝。
投流来的粉丝也不是精准粉丝,而且在短视频领域,你不是靠内容吸引的人,人家和你的链接不深的,对你的信任感不强的。这反而是弯路。
投流是放大,而不是内容本身。
不要把手段当成目的,你的目的是要流量吗?你的目的是挣钱啊,找到精准需求的粉丝,卖货变现啊。
所以流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满屏都是刺激人眼球的腹肌帅哥和黑丝美女,所有做内容的人,都必须回答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
观众有什么理由看你的内容?
回答不出来这个问题,或者答错了这个问题,那道无形的天花板就在你头顶了,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所有的产品,都要加上一个打动人心的内容,就像普拉达的尼龙背包,那个降落伞故事一样。
要做硬广就贴电梯广告;做直销就老老实实打骚扰电话;做内容营销就老老实实写内容。
风口不可能一直存在,但是需求永存。
这行没有捷径可言,或者说普通人走不起。
做内容的第一步,永远是策划先行,通过精准的受众分析和多维的用户画像,定义出他们心智空间的边界。然后用高于均值的视觉符号和文字符号,密集地轰炸,经过有限次尝试后,毒圈不断缩小,等待引爆点的链式反应。
诺伯特·维纳,在《控制论》中先见性的观点就是,决策不是单次的,它是一个动态调试的过程,每一次信息反馈都要修正你先前的判断,然后逐渐逼近正确的目标。
而韭菜大师的投流,本质上就是拒绝承认内容的失败,忽略了内容底层构建的完备性,最终一步步滑向流量的“嚎哭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