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来说,写作其实并不是挣钱的家伙什,当然在具体工作中,它也有这一层功能。不过写作对我来说,真正的作用,其实是自救。
实事求是地说,营销号那套我还是非常熟的,刚毕业的时候,迫于生计去干了一段时间,在西瓜平台,现在还有好多千万播放的内容,是我写的。
那搬运抄袭对我来说,不是信手拈来嘛,之前有段时间做IP天天洗稿,这我也很熟。
但我不抄不搬,高强度更公众号,也不同步其他平台发,也不整营销号那套,当然偶尔还是会标题党一下。我其实没想着薅粉挣钱,我是在自救。
因为平时看了太多东西,脑子超载了,需要把它们一点点腾出来,优化算法,重新压缩储存,而不是散成一团。同时遇到了很多事,我从来没遇到过,我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就是你思考某个事,就想不出答案,比如什么文字才是好文字,什么文字才能吸引人。
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你会发现,你触及了黑暗的无人区。如果说在浅层和中层,还有许多稀疏的路灯给你指路,但一旦深入,你会发现,就像潜水到了深海,一片黑暗、一片混沌。
我发现我只懂某个细分领域的内容,而解决某些问题,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知识,比如《信息论》、《控制论》、《脑神经科学》、《修辞学》,甚至口腔发音的规律也有影响。
这时候我就非常难受,同时也非常恐惧,趴在桌子上死活也想不通。
所以我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加保留地全部写出来,这好像是我唯一能做的事情了。
有段时间,我的状态非常糟,心像碎了一块,经常会有一股强烈的恐惧感,从心里猝然喷发到全身,码字的时候手止不住的颤抖。
为什么?
我不知道。
那继续写吧。
然后在各个平台坚持写了几十万字,知乎写了一百多万字,我发现我自动好了,而且,恐惧变成了快感。
我逐步放弃了完美的追求,开始享受写作的这个过程。
一股舒适感包裹着我,就像春光和煦的下午,和三两好友,享受着溪边草坪的野餐。
原来我不太信内隐知识这回事的,就是很多知识无法言传,只能在肌肉记忆中反复习得。
现在我信了,因为有时候写了个爆款,我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写出来的。
因为写的东西变多了,我发现我对语言更敏感了,英语水平还提高了,原来我还要刻意看一下语法构成,现在,我能感受它的句式之美了,也许语言的底层是共通的吧。
比如这句话,一看就非常严谨,细致中有股爽感:
In the afternoon when the sunlight throws the shadows into that socket,
(翻译:下午,阳光把影子投射到那个凹槽里)
这是额外的收获吧。
现在回想起来,我刚入行的时候,内容写得非常垃圾,天天被骂,现在好了一点。
当时非常焦虑,不知道怎么写才算好,网上一顿搜,发现大家都在割韭菜。买了几本类似《爆款文案》的书看,才知道大家都在回避写作的问题,当然运营也没讲清楚。
孤立无援,那只有靠自己了。
所以我终于沉下心来,戒了游戏,读罗伯特·麦基的《故事》,读史蒂芬·平克的《风格感觉》,还有《作文七巧》和《美国大学语文写作》这些离流量和钱很远的书,看了一圈后,突然有一刻顿悟了。
自媒体的本质是说人话,而人话不是口语,而是认知科学里的古典风格,是电影里的台词,是要回归古希腊式的口述传统。
悟到了这一层,我才觉得我真正入门了,当然,离精通还有距离。
时至今日,我的N多同行,还在口语上打转。
由此,我慢慢感悟到,一个人的成长在于,他是不是能直面对恐惧,承认自己的错误,沉下心来做事。
之前我看影视飓风TIM的采访,他说他之前有一段时间非常焦虑,伴随着有严重的抽动症。而且非常害怕开除人,开之前会在办公室坐两天,手心滴一大滩汗。
我没他那么成功,但是经历有相似之处,我之前非常害怕和人吵架,别人一骂我,我就呆若木鸡,不知道怎么办了,慌张得想跑。
比如我以前买东西的时候,经常被大妈训,但现在她骂我,我会盯着她说:
你这个煞笔,你要怎么样?
她们插队我会挡住她,让她一边去。
其实你永远是有选择的。
释放攻击性后,我觉得我反而活得更有力量了。
奴隶制度能存在的前提,是有人愿意当奴隶。
比如干自媒体,是正确的选择吗?
我觉得这世界上并没有正确的选择
而是我们努力,使得我们的选择,变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