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吝啬为什么令人厌恶? VOL.1462

文化   2024-10-13 13:22   上海  

这本小说大概是我中学读的为数不多的大部头,语文读本里面包含了这部中长篇,小的时候父母总是说这是“闲书”,又是故事,没必要花钱买,故事读完就“没有”了。


这个想法和老箍桶匠葛朗台一样,精神文明和服务是不值得消费的,物质和有实体的东西值得买一买,消费的东西少买,尽可能买实惠的,投资的东西要多买,要用商人的思路买。


葛朗台老头最早的身份是一个箍桶匠,在法国乡村做葡萄酒木桶的,他善于经商后来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市长,又非常善于投资,于是积累了巨大的财富。


大家都很熟知的故事是老头喜欢在秘密的地窖里数金币感到快慰,除此以外老头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是,他家的一切吃穿用度,都是“配额”制度,蜡烛和粮食是锁起来的,每天早上他会配给仆人、老婆女儿,家里人的内衣要老婆和女儿就着白天昏暗的光线缝制,吃的东西大多是他土地上的农户送来。


老头之所以成为一种吝啬的文化象征,是因为他在两个极端都做得非常棒,一端是敛财,一端是节约。


而小说为什么以女儿欧也妮的名义来命名呢?因为小说围绕的是欧也妮的人生悲剧,从某种角度来说葛朗台老头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他渴望看到财富的积累,死的时候是做到了,几乎就是一个只进不出的貔犰。老葛朗台的总是念叨钱要是既能花了换到东西又留在口袋里该多好。


而欧也妮的人生是如何破产的呢?


她还是年轻姑娘的时候,爸爸把她的婚姻大事作为砝码,城里的律师家和银行家家庭是竞争富豪千金的对手,老头利用婚事运筹帷幄从两个家庭中尽可能榨取好处。


结果欧也妮爱上了堂哥夏尔,在巴黎破产而饮弹自尽的大伯的独生儿子。这个人来自于和她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欧也妮爱上了这个浮华的花花公子,还将自己所有的金币给了夏尔(属于她但是每年父亲都要在元旦的时候拿出来检阅一次),可以说就是属于这个姑娘的不多的财富。夏尔拿着欧也妮的钱上路去印度淘金。


老头发现女儿的金币都“出走”给爱情以后,大发雷霆,将女儿锁在房间里以面包和水度日,妻子心担忧女儿再加上天气严寒而受了风寒去世。老头与女儿和解的契机也是因为钱——妻子死后女儿有权继承妻子的一半财产。


老头将女儿一步步培养成打理钱财的高手后,最终也去世了,堂哥夏尔小有成绩的回来了,纨绔子弟花花公子自然有了新的恋情。


一直苦等的欧也妮的爱情破产了,她最后草率地嫁给了律师,维持有名无实的婚姻,继续过着俭省而清贫的余生。


吝啬为什么令人厌恶?


首先,人人爱财,这是千军万马要过的独木桥的那个独木桥。财富可以成为衡量成功的量化的标杆,数字最好进行比较,敛财和抠门是最强的利器。


其次,每个人都有衡量吝啬的一套方法,没有人可以定义得清楚什么是吝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吝啬,比如,没有法律规定不花10%的财产赡养父母就是吝啬。直面和自己散财或者说礼尚往来的标准有巨大差异的人(通常是比自己抠门),我们就容易生气,原因也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吃亏了。


最后,吝啬加上任一别的缺点都能造成膨胀的效果,吝啬加上虚伪就是那种光大嘴炮没实际行动的效果,吝啬加上自私就是机关算尽一毛不拔的效果,吝啬加上虚荣就是为了活给别人看而将自己榨干的效果……当然,大部分缺点都有加成放大的功能,而往往吝啬看上去对别人有影响所以容易被拿出来鞭笞。


巴尔扎克真的想表达的东西,再走出去了一步,就是吝啬者最后坑的是自己,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吝啬者走入一条越来越狭窄的道路,不仅是说会被他者拒之以门外,更可悲的是所有的精力和视野都会限制在抠门上,无时无刻不在算计,很难享受生活。


巴尔扎克的能力在于他能塑造非常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成为了一些人性缺点的代名词,但是这也是一个作家无法两全的地方,故事追求戏剧效果,人物追求鲜亮夸张,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变得有限。


没人觉得自己吝啬,因为感觉自己没有吝啬到葛朗台的那个地步。这也就是同时代作家中,巴尔扎克在我心目中比司汤达弱一些的地方,好的文学应该再多一些看起来不了了之的浪漫和空间,其人物性格应该更自然。


故事读完不会“没有”,只有我们尊重在精神生活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少一些所谓变现、商业化、商品化的想法,我们才可能不是盘剥自己和他人的葛朗台。




慢生活画廊
年轻,从苏醒时慢慢生活。——一个年轻人自己的原创文字、图片发行平台。分享生活、阅读、成长的体验。你可以是读者,更可以是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