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画画课,有个同学旅游回来,收集了很多佛像的素材,我因在看《中国石窟简史》,就特别关注佛祖的穿着打扮,就问,你的这个佛祖袍子里面穿的是什么?有同学就笑,善意地觉得我的想法颇为猥琐,其实佛祖穿什么、以及面相特征本身包含着不同时期的艺术审美问题。
寺庙是在东南亚旅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受到印度佛教影响较深的中国,我们更有着灿烂的石窟和寺庙文化。常青老师的《中国石窟简史》写得比较严谨,按照时间顺序讲了石窟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和变化。这本书的读者是对石窟文化有兴趣的人,包含了宗教、哲学、艺术及风俗几个角度的讨论。严谨、简略、客观,有学者风范但是并不枯燥无聊。
石窟最早用来做什么的?它们是不是一次建成的?石窟主要有什么分类?
“石窟寺是提供给僧侣们修行、以达到人与佛之间进行灵魂交流的重要所在,地理位置一般选在远离尘世间的干扰、环境优美、便于僧侣们精心修行又接近交通要道、生活方便、便于香客们虔心朝拜的地区。”
石窟发挥着两个比较重大的功能,一个是供奉佛祖,一个是提供清幽的坐禅环境。于是有一个分类方式是根据功能分,例如以供奉大型佛像为主的塔庙窟或者佛殿窟,以供僧侣坐禅为主的小型禅窟,等等。
而作为观佛的游客来讲,会比较关心石窟的造型以及绘画艺术,从这个角度来讲,书籍对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做了简要的总结。
龙门建在质地坚硬的寒武、奥陶纪石灰岩上,表面可以雕刻出比较精细的花纹;云冈建在松散的侏罗纪砂岩上,雕凿起来比石灰岩容易,于是容易有宏伟的大型洞窟;莫高窟所在的鸣沙山是由第四纪初期的沉积物酒泉砾石层组成的大小不等的鹅卵石和沙土的混凝物,石子坚硬但是彼此之间的黏力不大,凿窟难度不大,但是无法做纹样雕刻,于是工匠在砾岩上抹了层泥,再制作泥塑像或绘壁画。
大部分石窟都不是一次建成的,经历了历朝历代的扩建和修改。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有什么区别?
乘是指道路、承载,大乘是相对于小乘而言的,公元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于是将传统的佛教称为小乘。大乘关注的是拯救众生,而小乘关注的是个人的解脱,很重视信徒们的个人修行,他们主张要断除烦恼、远离社会、出家过禁欲的生活来争取到个人的解脱。
而这和石窟文化有什么关系呢?在于石窟寺为修行坐禅者提供了空间与偶像。
坐禅,是指思维修和静虑,排除一切杂念,把思想集中在佛身上,最后达到与佛合二为一。而坐禅的第一步就是观佛,即观看想象佛身上的一切好处,烧香散花来供养佛像,观想佛在世时的生平事迹,了解释伽牟尼前生所行的善事。很多石窟壁画就是这类善事的记载。
最早期的印度教美术中,并不出现佛的形象,只是用象征物来表现佛,原始佛教与部派教认为释伽牟尼是脱离了轮回的超人间的特殊存在,是不能用真实的形象表现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去日本旅游,会发现很多佛龛中并无佛身的出现。
随着石窟文化的兴起,在我国不同朝代的石窟寺庙中出现了佛身和很多不同类别的雕饰,众多人物形象中,我们免不了要问——
佛祖、菩萨和罗汉分别是什么?
佛祖是释伽牟尼,而菩萨的意思是“使众生觉悟”,地位高于罗汉,仅次于佛,职责是帮助佛解救苦海中的芸芸众生,将他们引到极乐世界中去。当一个人遇到苦难时,只要叫一声观世音的名字,菩萨立即能“观其音声”。
在很多佛教故事中,菩萨会负责将佛祖的信念转达给众生,例如佛祖进入涅槃状态时,信众们感到悲痛欲绝,菩萨会告诉众生涅槃是高于生死的不生不灭。
罗汉是指那些修行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遭受生死轮回之苦的人。
既然佛祖是同一个人,为什么形象却经历了那么多变化呢,这不得不聊聊——
石像的服装和样貌经历过了哪些变迁?
佛教文化是在与希腊文明的碰撞中产生的,于是最早人们用希腊艺术中阿波罗的形象来表现释伽牟尼。
犍陀罗石雕立佛像(3世纪。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这种佛像在体型和面相上完全是希腊式的,仅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表现出佛经上说的佛的一些超人特征,如头上刻出肉髻、眉间有白毫、长臂过膝等。佛的服装有两种,一种穿着长长的通肩(圆领包双肩)大衣,很像一位古希腊时代的智者(如上图);一种穿袒裸右肩的大衣,具有印度亚热带地区服饰的特点。这种最早的佛像多发现于犍陀罗地区,人们习惯称这种希腊与印度文化相结合的雕刻艺术为犍陀罗艺术。
佛教在进入中国以后,从十六朝时期开始,就有了自身文化的个性。
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第169窟第7号立佛彩塑(西秦建弘元年,420年)
两身穿着通肩式大衣的立佛像,衣服紧贴着身体,衬托出优美而又健壮的形体,上面的衣纹也是粗细相间的阴刻线,在胸前排列成U字形。佛的双脚分开,身体直直地站立着,两臂弯曲向前伸。雕塑艺术,正引进着印度对早期秣菟罗艺术加以改进而更加完美的新造像艺术。
进入了北魏以后,印度而来的佛祖已经完全改变了穿着打扮——褒衣博带,更加符合汉族的审美。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1窟西壁七佛局部
以往的袒右肩、通肩两种从印度传来的服装退居次要位置,一种宽大的长袍被穿在了印度来的佛陀身上。帔帛从双肩处披下,遮盖着双肩与胸的大部分,在腹前交叉。有的在帔帛之前还披挂着长璎珞,在腹前交叉并穿一圆形饰物。这种服装样式更符合汉族人的审美观,人们不喜欢在他人面前过多地展露自己的身体,也就不愿意看到裸露肌肤过多的神像。人们习惯把这种服装称作“褒衣博带”式。褒,指衣襟宽大。褒衣博带,是说这种衣服有宽大的衣襟、广博的衣带。
可是到了东魏时期,人们又认为过于汉化的服饰,会模糊世俗和出家人之间的界线,于是佛祖的服装又发生了改变,更接近传自印度的原型——
四川成都万佛寺出土的梁中大通元年(529)鄱阳王世子梁武帝孙益州刺史萧范之侍从造释迦立像(四川博物院藏)
而很快佛教就成为了统治者的工具,帝王将相开始将自己的形象融入佛祖的雕塑,以供人朝拜,武则天就是这样一个皇帝。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卢舍那大像龛主佛与左弟子、左菩萨(唐上元二年,675年)
卢舍那是“光明遍照”的意思,报身佛是表示证得了绝对的真理,获得了佛果,显示了佛智慧的佛身。他同法身的毗卢遮那、应身的释迦牟尼并称为三身(即三种佛身)。这确实是件不同凡响、别出心裁的艺术作品。唐代众多的佛像面部,都多少有些相似的特征,而这件卢舍那佛却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佛像,它的面部被赋予了更多的女性特征,具有理想化了的人的属性。有的学者认为,这尊卢舍那大佛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武则天形象的写照,或者说就是武则天的模拟像。这
武则天在这个时期正需要树立自己的威望,更希望臣民们都对她绝对忠诚,所以她完全有理由这样做,何况不论怎样去观察这尊大佛,他都很像是一位慈祥的母亲。后来武则天当了皇帝,给自己起名“武曌”,“曌”与卢舍那恰好是同一意思,这不正好说明武则天要借助卢舍那佛智慧的光芒去普照四方吗?
而到了晚唐时期,玄宗和太宗都不信佛,这个时期的佛教文化虽然没有得到太大的发展,然而晚唐审美偏好近乎臃肿的人物形象,却在佛祖的面庞上得以体现,也因此发展了新的绘画题材——仕女图。
唐长安城大安国寺遗址出土的白石菩萨头像(唐玄宗时期,712—756年。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而再往后的佛教文化,都更接近世俗生活,再加之元朝开国皇帝更加看重藏传佛教,石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遏制。
这本书可以说整理了整个石窟文化和艺术发展的脉络,书籍的末尾还附有丰富的学习材料以及整个中国石窟的分布表,大家完全可以将书籍当作一本字典来用,欣赏之余可以多掌握一些石窟知识加以品评。多一点了解,就有可能多一种品评的角度,也增加游览时的趣味性,观佛本身也就会更接近于佛家所本预期的对善与崇高的尊敬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