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五毛钱可以买到快乐吗? VOL.1461

文化   2024-10-10 21:58   上海  
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能购买得到的快乐和奢侈相关的程度还挺高的,刚开始上班的时候是2008年,号称是金融危机,会计师事务所的加班费一分钱拿不到不说,每年被迫休无薪假,一个月工资是税后3300块,穷本来就不快乐,外加除了上班以外还要考注册会计师,头发是掉了一茬又一茬,那个时候四块钱买一瓶水溶C100是快乐,三十二块钱买一杯星巴克是奢侈。
有人说要请你喝一杯星巴克,谈的肯定是大事,不是钱的事,就是情爱的事,只可惜那时候我也没有这些事要谈。
到了2024年,物价暴涨,星巴克竟然没有涨价,虽然咖啡豆是越用越烂,我甚至因此得罪了一个初中同学,他给了我一张券说是要在上海用,我婉拒了,说星巴克的咖啡我不想喝。自以为这是态度,结果别人视作自以为是,以为我已经浮华到要喝五十块钱甚至一百块钱一杯的咖啡,事实就是我们家现在一年四季手冲,豆子都是自己炒的,一百多块钱买一公斤豆子,可以喝一个多月,每天成本三块钱不到。
那五毛钱还能买到快乐吗?竟然真的被我找到了,因盘点小时候的一些“骗局”引发的。小时候的骗局系列,有几个,大白说是吃耳屎会耳朵聋,我听过的是下牙掉了没有扔到房顶会长不出下牙,以及泡泡糖如果咽到肚子里肠子会黏在一起,会引发死掉。
心理学角度来说,对死亡的认知是从童年就开始的,最后贯穿人的一生,无可避免,大家谈死色变,我问什么是死,父母说,就是见不到爸爸妈妈。即使如此,我爸从小对我的教育,也是技能培养大过感受觉知,他给我买了一整盒泡泡糖(100颗),认为吃了一百颗,总能学会吹泡泡,想想简直是刀口舔血,一边是黏了肠子要死,一边是毫无用处的技能的培养,不过话说回来,大部分的技能,甚至包括注册会计师的证书,到了一定的时候,也和吹泡泡的技能一样,仅供自娱自乐。
每日发一颗,每日操练个把小时。一百颗之内我肯定是学会了,不仅学会了吹,还学会了吹大了以后靠吸泡泡来制造盛大的弹响效果。之后,一边珍惜技能,一边珍惜道具,于是增加了很多人生的体验——
嚼了超过一定时间以后,它会呈现一种肌无力的效果,胶体软绵,黏性不受控制,该黏成泡泡的时候疲软,而不该粘在嘴上的时候又乱留下痕迹。这种事情和大部分关系类似,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夫妻再好,也要有口角,如胶似漆,听起来美好,有的时候胶要么乱粘,漆要么乱涂。
如果想要尽可能长久地享受一颗泡泡糖带来的快乐,有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按下暂停键”——停放在口腔之外,比如如果中间要经历一个中饭,就把它拿出来停在一个只有自己知道的地方,吃完中饭以后,保证口腔稍微干净一点再重新享用,起初时会有点生涩——暂停了的泡泡糖会呈现一种僵死状态,但是有活力的口腔酶,会让他们重现活力。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
“暂停法”在零食匮乏的年代能延续快乐,我拥有那一百颗泡泡糖是在幼儿园的时候,按理讲我应该是每日放学的时候才能得到一颗,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那日在中饭前就吃到了(是不是头一天的“暂停”样本就不得而知),为了延续快乐,午休时我将它“停放”在了胸口的衣服上,因其和衣服互相吸引。
那个年代很流行一种衣服——纱衣,我感觉每个小孩都有,就是那种工厂用的劳保纱线手套拆了以后织成的内衣,不保暖也不贴身,好处是等身体长大了以后,可以拆了再补点手套进去再织得更大一点,我本来觉得用来停放泡泡糖是极好的,结果,我忘了停放在领口的泡泡糖。
父母洗衣服的时候,百思不得其解,黑色的黏性的一团,到底是什么?!我自然是什么都不会说的,只是多了一个经验——停久了再加上洗衣粉肥皂的努力,它会变硬,丧失大部分的弹力,这也许是小时候最早了解的化学,一个东西加另外一个东西等于一个新的东西。
我本来不想买那么多泡泡糖的,大部分小时候的快乐到了长大再体验都有很多尴尬,比如用尿和泥,现在都用来比喻做公司做项目不动脑子像摆家家酒。但是奈何现在已经没有便利店可以买到原汁原味的泡泡糖了,没人再喜爱吹泡泡的传统技能,大家追求的是口气清新这种更体面的效能。
泡泡糖经过了那么多年的便签,除了包装上面的穿红色弹力服装的人(像天线宝宝和奥特曼的小孩从一个中年人变成了一个年轻人以外,口味还是那么几个,价钱从一块钱三片到了一块钱两片。
我问大白会不会吹泡泡糖,他说,你猜,如果我能吹你给我多少钱,不过看起来你得先卖一颗给我来证明给你看。
好消息是,是个三十多年,我还会吹。

慢生活画廊
年轻,从苏醒时慢慢生活。——一个年轻人自己的原创文字、图片发行平台。分享生活、阅读、成长的体验。你可以是读者,更可以是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