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唐祖宣受邀赴京出席中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
2024年11月16日,一场汇聚了数字医疗、中医药信息化、中医临床等领域顶尖专家学者的盛会——“中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论坛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问止中医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发起,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中医人工智能产业的现状与未来,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2024年11月16日,首届中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问止中医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共同举办。自2023年7月15日,问止中医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并共建“中医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以来,双方紧密合作,不断探索中医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
此次论坛的举办,正是这一合作成果的集中展示,旨在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推动中医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中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水平。
原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高福朝部长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张涛院长 原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原民革中央专职副主席何丕洁主席 国医大师唐祖宣大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著名锯琴、二胡演奏家于锡文将军 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社会服务部原部长、中医药文化大会执行主席刘峻杰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卫生部首长保健办公室主任薛廷民主任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王映辉书记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会长李敬华会长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融合促进分会会长周白宇会长 《神医》编剧、制片人及电视纪录片《中医大观》制片人肖霖生先生 CCTV养生频道创办人于智先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张立梅女士
来自全国中医药行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共计12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现场进行了国医大师唐祖宣人工智能中医传承工作室的揭牌仪式,问止中医首席医疗官林大栋博士与国医大师唐祖宣,共同为传承工作室揭牌。
我们揭开的,不仅是一块牌匾,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致敬与未来传承的庄严承诺。随着人工智能中医传承工作室的揭牌,我们将迎来更多关于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精彩故事。
这一工作室的成立,标志着中医人工智能在文化传承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承和发扬老一辈中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01
唐祖宣大师是全国唯一来自县级医院的国医大师。1958年起,医潜乡里65年;年逾八旬,未脱离临床一线。
唐祖宣大师的授业恩师是经方派名医,常以“不为良相,则为良医”的古训督促他学习。言传身教之下,唐祖宣大师无论治病救人还是科研攻关,都牢记做“大医”的志向,投身杏林六十余年如一日,初衷不改、孜孜不倦。
唐祖宣大师曾表示:“我学医的过程,就是苦读、多问、勤读和善思,也成了我读书的座右铭。”
在半个多世纪的基层临床与科研实践中,唐祖宣大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运用温阳疗法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在防治四肢血管病、治疗老年病等方面也建树独到。
他整理的文章《茯苓四逆汤的运用经验》,及治疗脱疽的《治疗脱疽的经验体会》分别在《中医杂志》1965年的第1期、第9期发表,引起中医界和大量患者的关注。
他研制的治疗血栓病的中药《脉络舒通》被国家批准为三类新药。他的研究成果1978年获河南省重大科技成果奖、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入选第二届“国医大师”,2019年9月29日唐祖宣被授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称号 ,2019年10月,入选“中国好人榜”。
02
自1981年以来,唐祖宣大师曾任县、市、省和第七、八、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人大代表履职期间中,唐祖宣肩负中医药发展的期望,勇于担当,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奔走疾呼数十年不间断。
他提出有关中医药事业方面的议案、建议522件,在助推国家中医药大政方针制定、建立健全各级中医药管理机构、发展基层中医药事业和中医教育科研、传承工作中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基层行医30余年后,唐祖宣大师开始对中医药古籍文献进行挖掘,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进行归类梳理。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探索、总结,学术著作相继问世,带领团队已出版著作129部、9000多万字。
“我一辈子做了两件事,一是当中医大夫,二是做人大代表。不论是当中医医生,还是做人大代表,我都在为发扬光大中医药事业而努力。”唐祖宣如是说。
如今唐老年逾耄耋,也已卸任全国人大代表,但他依然关注中医药文化传承,将责任扛在肩头,以饱满的热情,执着的精神,奋斗在中医药事业的第一线。
他收徒从不设教条门槛,除了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医院院长,还有多名有一技之长的民间中医,更有来自美国、瑞典、加拿大的外国中医。
唐祖宣曾为问止中医出版的《中医大脑重症医案集》作序。
中医是一门最为古老的学问,人工智能是21世纪最前沿的技术,似乎两者毫无交集,但是,在看到《AI岐黄——中医大脑重症医案集》这本书的时候,我意识到,一个崭新的时代无疑已经到来。 《黄帝内经》是中医最核心的经典,但与人工智能联系最为密切的经典是《伤寒杂病论》这本彪炳千秋的中医临床著作。在历史的长河中,凭其成就的大医数不胜数,凭借其中所载的经方,后世医家衍生出了很多方剂,对治千变万化的疾病。这点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其实很像,千变万化的各种高科技产品归根结底都来自少数天才科学家创立的数理化基础公式,后世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衍化新的科技。
正因为具备这种严谨的逻辑架构,伤寒经方才可能与人工智能结合,毕竟,人工智能最擅长的就是高速逻辑分析。说到底,中医人工智能就是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数据库,其中储存着经过大样本检验的各种高置信度关联数据。从某组主症出发,可以找到一系列与之相关联的药物组合,这个关联路径背后的逻辑链奠基于对伤寒经方的解析,完善于历代医家海量临床实践。 在本书中,有很多成功的重症诊疗案例,都是因为医生成功抓取了主症,忽略了与疾病本质低关联度的各种检查指标,找到了大概率通往病机的大门,人工智能掌握的诊疗数据才能有用武之地。而在现代医学界,有一批人也开始意识到,目前的生理、病理、药理的基础理论是有局限的,以此建立的临床诊疗路径并不一定可靠,于是催生了循证医学,其实就是希望用大样本实验找到那些与疾病本质关联度更高的诊疗路径。
为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中医大脑,问止中医希望能与老一辈国医大师建立传承工作室。
唐祖宣大师表示:“我将与工作室同仁们通力合作,在传承中医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将我们老一辈的宝贵经验和知识优化纳入人工智能中医大脑,并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
03
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与中医学的推理过程展现出共通之处,两者都聚焦于整体性、倡导开放性与动态性、珍视实践经验、并注重预测与逻辑推理。
中医教育体系独具特色,其深厚的传承根基尤为突出,着重于治疗智慧的代代相传。知名老中医的学术见解与临床心得,在学术领域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学习这些名医的经验成为中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
医生在掌握基础理论之后,需在临床实践中持续提炼与升华,继承并发展名医的宝贵经验。然而,经验传授的个性化特征、师徒传承的效率局限,以及个体知识积累的差异,构成了中医人才培育路径上的障碍。
技术革新之下,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运用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在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方面。通过将尖端技术与名医经验的融合,显著提升了传承效率。专家系统的引入,在与中医药结合治疗特定疾病时,其效果已逼近中医专家的诊疗水准,极大地促进了名老中医经验的广泛传播。
借助AI技术,我们能够整合各名老中医的学术精髓与诊疗经验,构建出“中医智能大脑”这样的学习及辅助诊疗工具。这不仅帮助学习者通过智能算法模拟中医诊断疾病的思考路径,还极大地丰富了学习的层次与范围,促进了中医理论的标准化与客观化研究,为中医临床决策提供了智能化的信息支撑。
唐祖宣大师与问止中医携手共建的人工智能中医传承工作室,更是将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应用人工智能中医大脑,不仅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唐祖宣大师的学术思想,更可以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为可赋能于青年医师的中医智能诊疗思路,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在揭牌仪式现场的致辞分享中,唐祖宣大师谈到:
新时代的钟声已经敲响,人才培养方法也需与时俱进。人工智能的兴起,让我们可以将老一辈名医大师的临床经验、毕生所学,集成到一套智能系统中。
每位大师都有不同的专长,比如我擅长心脑血管病和老年病,李佃贵大师独辟新径创“浊毒论”。我们很难让一个医生掌握所有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而人工智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让医师不再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去学习和积累经验,成才率大大提高。
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和中医工作者,我长期工作在县级医院。在偏远、农村地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始终严峻。这对中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加坚定了我要为中医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问止中医是中医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导者,原创研发了中医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中医大脑。中医大脑集成了历代中医名家智慧经验,在过去五年的临床中,在治疗各种复杂有挑战的疑难重症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我曾为问止中医出版的《中医大脑重症医案集》作序。为进一步优化人工智能中医大脑,问止中医希望能与我们老一辈国医大师建立传承工作室,我将与工作室同仁们通力合作,在传承中医的工作中全力以赴,将我们老一辈的宝贵经验和知识优化纳入人工智能中医大脑,并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
期待与问止中医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围绕我本人学术思想传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实践。共同努力,训练出更优秀的人工智能中医大脑,也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中医人才。
唐祖宣大师是一位伟大的医者,他的事迹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敬佩,更激励着我们努力追求卓越。
文末,向所有深耕临床的老一辈中医人致敬。他们的努力让中医在时代的发展中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终汇聚成大江大河,爆发出震撼山海的磅礴力量。
以中医药振兴浪潮激荡民族复兴伟业,大潮既起,势不可挡。
希望能有更多的伙伴为了中医的发展而努力,我们一起高歌奋进,开拓中医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 •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