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寻踪、返乡谒祖:林大栋博士向“世界客都”梅州捐赠价值100万元的中医大脑

文摘   健康   2024-08-15 17:04   广东  

2024年7月22日,台湾旅美乡贤林大栋博士首次回到故乡梅州,并进行公益捐赠,同时参与了多项文化活动。


我们在梅县区卫生健康局举行了捐赠仪式,林大栋博士代表问止中医向梅州市梅县区卫生健康局捐赠价值100万元的中医大脑。



林大栋博士是客家人,而梅州被尊为“世界客都”,是维系全球客家人情感认同和文化根基的精神家园。林大栋博士情系故土,以捐赠中医大脑的方式助力家乡中医药事业发展。



小文也在林博士的返乡谒祖见闻中对“客家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下面就以时间为线,带大家串联本次林博士“血脉寻踪”的历程。


01
何为客家人
客,从何而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他开始南征北战,他首先派兵六十万人“南征百越”。


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嬴政又派五十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逐渐习惯了当地生活。后来秦朝灭亡后,两批南下的中原秦兵就留在了当地繁衍生息,这可谓是最早的一批“客家人”。


关于“客家”一词的起源,一种广为流传的观点是,客家这一称谓源于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给客制度”及唐宋时期的“客户”制度;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客家是因古代客家先民迁居粤闽赣等地后,与当地土著居民交流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体系,被称作客家文化,所以这些迁居者也就被称为客家人。


客家的“客”,是相对于“主”的一种对称,即外来人的意思。“客而家焉”,做客他方并以此为家,即为客家。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所以“客家”不是民族概念也不是地域范畴(身份证上也不会写),而是一种“民系”。


所谓“民系”,是指一个民族内部的分支,这些分支在语言、文化、习俗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和独特性。


也就是说“客家人”的客家二字,指的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更通俗易懂的解释:客家人指的是自秦、汉,直到唐宋元明清的漫长历史时期里,因躲避战火、政权交替等种种原因,而从北方迁移到南方的人。


“人慌慌而游走,风飒飒以南迁”,举家携儿带女,跨黄河、过长江,万里迁徙,天远路长。


据历史考证,客家先民有过五次大规模的南迁。时至今日,客家人的足迹早已遍布全球各地,据统计,全球约有8000万客家人,约5000万人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四川、海南、湖南、浙江、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约1500万人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讲客家话,认同客家文化,是识别客家人的主要标准。


02
一百三十余年后
异乡游子回到梅州


林大栋博士出生并在中国台湾长大,生活在台湾南部的一个客家庄里面,家乡高雄县美浓镇(现在改制为高雄市美浓区)就是一个纯正的客家小镇,街头巷尾人人都讲着客家话。


林博士的家族是从广东省搬迁过来的,但忙于生活、事业、学业,林博士之前从未踏上过故土,脑海中的故土印象只停留在模糊的梅县蕉岭镇附近。



广布在梅州的林姓家祠成百上千,在问止中医的客家同事和家乡的亲友帮助之下,林博士确定故土的位置是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的巴庄村,找到了家族宗祠的所在。


林大栋博士:对照了族谱上的长辈姓名之后,终于确定了老家的所在,一百多年前我的先祖第十二世的瑞源公和他的弟弟离开了家乡,经过松口上船到汕头,最后从汕头出海,越过了当时的人称之为黑水沟的台湾海峡,经历了和大自然生死的搏斗,最后在台湾南部的高雄海边进入下淡水河的河道,一路往上至阿里港,从阿里港再来到群山环抱的美浓镇,在新天地中开山垦地,就成了新的台湾移民。



“客家”这个称谓不仅仅是对迁徙历史的描述,更是对客家人坚韧不拔、勤劳智慧精神的赞誉。


无论身处何地,客家人都能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文化自信,将华夏文明薪火相传。


在2024年7月20日、21日的精一书院开学典礼结束后,林老师思乡心切,我们便在22日就马不停蹄地前往了“世界客都”——梅州。



03
捐赠中医大脑
助力梅县中医事业发展


2024年7月22日,我们到达了梅州之行的第一站——梅州市梅县区卫生健康局,并在此进行了中医大脑捐赠仪式,包括梅县区政协副主席林作鹏、梅县区卫生健康局局长廖劲松等多位领导干部出席。具体出席活动的人员如下——


梅县区政协:林作鹏副主席

梅县区人民政府:古海朋三级主任科员

梅县区委统战部:谢雪华副部长

梅县区华侨联合会:朱晓云主席

梅县区卫生健康局:廖劲松局长

梅县区卫生健康局:钟建新副局长

梅县区卫生健康局:李文勇 医政股负责人

梅县区卫生健康局:温卫华 规划与信息股股长

粤东医院:曾海锋 信息科科员

梅县区中医医院:冯华坚院长

梅县区妇幼保健院:洪伟松党支部副书记

梅县区畲江镇中心卫生院:黄以庭院长

梅县区松口镇中心卫生院:李春辉院长

梅县区南口镇中心卫生院:陈敏君院长

梅县区松源镇中心卫生院:陈启标院长

梅县区丙村镇中心卫生院:黄大可院长


林大栋博士代表问止中医在现场进行了捐赠,并合影留念。



捐赠仪式之后,我们到了梅州市的中医医院进行临床实地操作辅导。林大栋博士指导医生录入真实临床案例,中医大脑与医院诊断对比展示,辅导医生使用中医大脑。



中医大脑能够从真实的诊疗案例及随访结果中汲取经验,学习新的临床技能,不断提升其辅助诊疗的精准度。我们探索中医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之路,希望能为患者带来更高水平的卓越疗效,也通过中医大脑赋能的方式解决优秀中医师人才资源不足的现实矛盾,并通过捐赠中医大脑助力梅州中医医疗高质量发展。


与历次的中医大脑捐赠一样,捐赠仅仅是助力的开始。2024年8月1日,我们在梅县卫健局组织安排下,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中医医院医技楼四楼会议室,对来自梅县中医医院等区县内各医疗机构中医科骨干医师进行了问止中医大脑的专业培训。



梅县区卫生健康局医政股负责人李文勇、梅县区中医医院副院长池滔参与了本次培训,现场参加培训医生近30名。


从问止中医大脑系统概述以及功能介绍开始,我们为大家分享了系统注册、基本操作指导,并进行了问诊流程演练以及案例实操分析,带来了中医大脑的使用心得分享。



04
首次回乡
慎终追远,祠堂祭祖


捐赠结束后稍作休息,经过北上进山再进山,7月23日林大栋博士终于回到了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石扇镇巴庄村的林氏祖堂。


门口早已一大批人等候多时,乡亲们早已拉好了横幅,敲锣打鼓,在红红火火的爆竹声中欢迎林大栋博士。



林博士在日记中写道:“燃放鞭炮和冲天炮来欢迎我这个小人物。终于,开始祭拜了我家开基祖第一世林百一郎公,这是来到广东的林家第一代初祖,而我已经是第十九世,也是台湾的第八世子孙。”


在祠堂中,林大栋博士与族人一同敬献香火、叩拜祖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中国人自古就有祭祀祖先的习俗,以示饮水思源、不忘根本。而客家先民从中原一带辗转南,开基立业、开枝散叶,进而衍播四海。


筚路蓝缕中,他们聚族为群、守望相助,始终固守着慎终追远、报本反始的初心美德。祭祖,就成为客家人凝聚亲情、追思祖德的重要礼仪习俗。



祭拜完之后,林大栋博士一行人来到开基祖林百一郎公的墓地前祭拜,林博士进行了三跪九叩的古礼,这是一百多年之后子孙的敬意。


即使现在很多的礼仪讲究少了、简化了,但林大栋博士依然庄重的完成了行礼过程。优秀的文化还需传承,方能对得起我们五千年文明的历史。



05
探寻客家文化
感悟历史底蕴


梅州是明清以来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发地,是全球最有代表性的客家人聚居地,被誉为“世界客都”。


这里拥有底蕴丰厚的客家文化,也有着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返乡一次不易,我们前往中国客家博物馆、叶剑英纪念园、中国移民纪念广场等地参观,感悟客家文化的历史底蕴。


阳光、绿树、老建筑,人文、历史、岁月传承。一座客家博物馆,道尽客家情怀。


大门两层牌坊结构的圆形大门形似客家土楼,门口的“饮水思源井”则寓意着客家人不能“忘本”。



博物馆主馆的一楼大厅,是个大大的“亻厓”字。它是客家话中第一人称“我”的意思,就像一个人走到了悬崖边,不再有回头路,只能一往直前,去开辟一方新天地。



叶剑英纪念馆内基本陈列为叶剑英生平事迹陈列,着重表现了开国元勋叶剑英在革命危难时刻,为党和人民所做的伟大贡献,充分展现了叶剑英元帅伟大光辉的一生及其丰功伟绩。



中国移民纪念广场在梅州松口镇,是为纪念19、20世纪离开中国前往印度洋群岛的中国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纪念海外华人“印度洋之路”项目,选择梅县区松口镇建设移民纪念广场。


广场上的移民纪念碑,是2004年联合国为纪念海外华人,先后在全球7个地方立的,这7个地方包括马达加斯加、巴西的圣保罗等,松口镇是中国唯一的立碑点。


宋代伊始,特别是清末民国初期,松口成为梅州,乃至闽粤赣客家人向海外迁徙的重要驿站、世界客侨“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客家人“印度洋之路”的第一港。


这里水路交通方便,松口港曾经是广东内河第二大港,不仅仅是广东的客家人,连临近的福建、江西客家人也来松口乘船。


目前松口镇约有7万人,而旅居海外的侨胞有8万多人,可以说松口镇几乎家家户户都跟国外有联系。华侨中有一个叫李沐文的,16岁从松口镇下南洋,在南洋生了个儿子叫李云龙,李云龙的儿子叫李进坤,李进坤的儿子叫李光耀,即新加坡国父。



06
特色传统民居
客家围龙屋


围龙屋,好风光,   

倚山面水竹绕墙。   

严冬暖,酷暑凉,   

厢廊厅井好堂皇。   

客家族,源远长,   

迁自中原颍水旁。   

历千辛,经万苦,   

穿州过省到南方……


——《客家童谣》


围龙屋是一种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 客家围龙屋


▲ 北京的“四合院”


▲ 陕西的“窑洞”


▲ 广西的“杆栏式”


▲ 云南的“一颗印”


这里的学问实在太多,也很有意思,所以小文多花些笔墨和大家讲一讲。


客家围龙屋又称为客家围拢屋、转龙屋等,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现存的围龙屋基本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因为岭南地形多丘陵,所以围龙屋一般建于缓土坡,或依山而建。


建屋之前先要“觅龙”,而“龙”就是山脉的行止起伏。


来龙要山势奔驰远赴,而山之人首处要山碧水环,左右盘旋以形成曲折的入口,这样才是好龙。


自屋后向屋前,地势由高至低。整体形状似椭圆形,中轴对称,布局可分为前、中、后三大部分。


最前面是一个半圆形的水塘,客家人称之为“龙池”或“月池”。



塘之蓄水,足以荫地脉、养真气。


开挖水塘也很有讲究:江河近绕处不能挖塘;水塘不能上小下大,如漏斗状;不能小塘连串如锁链状,宅前也不能开方形塘(如同照镜,不吉)。池塘离住宅要有3至5米以上,否则招灾。


中间部分是方形的建筑体,由门口的禾坪和各堂院组成;禾坪农闲时是人们唠嗑话家常的娱乐空间,农忙时又是晾晒谷物的场地。


最后面是一个半圆形的围屋,通常围屋前布有半月形的“化胎”,化胎是是围龙屋中隆起的部分,像孕妇凸起的腹部,象征孕育子孙后代的胚胎,故称化胎。围屋后布有半环状的“风水林”。



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围龙式围屋整体呈圆形,犹如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寓有天圆地方的意义。围龙是指位于围龙屋后部的半圆环状的建筑,小型围龙屋只有一层围龙,大型围龙屋有四五层围龙,少数围龙屋甚至有六层围龙。


整栋围龙屋顺着地势前低后高,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排污,因此即使居住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也不显沉闷。


而“月池”布局在建筑的前端,位于山麓,地势低平,又常是地下水的涌出之处,方便储水。



围龙屋通过选址和中心点立极,将每间房屋、灶房、井位等都纳入到风水的二十四山方位当中,吉凶可见;并按家族地位辈份分居,有条有序。


堂屋位于围龙屋的中心附近,是围龙屋的核心部分,通常有上下堂或上中下三堂。厅堂之间有天井,起到采光和收集雨水的作用。


排水称出水,生活用水排放到天井里,再通过地下的暗道汇聚到外面的池塘里,按风水理论“不直横出,而是曲折弯转而出。”



水属于阴,为阳气赖与生化之母;水又属于财,乃富蔗之征,所以用曲缓方式聚水,寓意正气财寿而不散。天井的设计与吐纳阴阳之气的总脉口有关。这关系到财禄之所,生命之枢机。


其实以现代的眼光看,风水的诸多内容可以用科学语言来解释。


选宅的宗旨就是追求房宅建筑选址的方位布局与周围环境大自然的协调统一,以保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和,所谓“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比如童山之忌,所谓的童山就是荒山,风水学认为不宜居住在童山或童山脚下,用大家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荒山没有树木,这种山在大雨之时很容易发生泥石流,容易造成房屋破坏。


07
四海皆是客
哪里都是家


一座围龙屋就是一部客家史。而守正创新、勇于开拓的客家人并没有固守在围龙屋。


客家先民跨过山河,为了适应新家园的生活,将中原文化与各地原住民文化糅合、取长,吸收到客地的生活中。


客家人,一路奔走,一路壮大,四海皆为“客”,哪里都是家。



如今的像林大栋博士这样的客家人仍然在与周围文化不断碰触、交融,在曲折往复中向上生长,塑造着属于客家民系的新文化,推动着华夏文明的繁衍生息。


愿借此文,让大家简要了解客家的民俗历史。


也希望以中医大脑的支持,助力推动梅州中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国之瑰宝传承隽永,弘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



• • •  END  •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