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论: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

文摘   2024-08-15 17:04   广东  








中医经典是历代医家智慧的结晶,是中医界珍贵的宝藏,它们跨越了时空,至今仍对我们的医学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问止中医的办公室里,随处可见摘自中医经典的名言警句。我们问止的青年医师,以这些名言为镜,自勉前行,不断追求医术与医德的精进。


接下来小文带着大家,一起来学习我们问止中医精选的历代经典古籍的名言警句,今天先来看一下其中关于脾胃的医训格言。



01
问止中医「医训格言」列举


01 脾以健而运,胃以通为补。健脾宜升,通胃宜降。


清代·罗浩《医经余论》


此名言强调了顺应脾胃生理功能及生理特性的重要性。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饮食入口,经过食道,容纳于胃,依靠胃的腐熟作用,再下行入小肠,再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其清者为水谷之精微,通过脾的运化而营养全身。故“脾以健而运,胃以通为补”。



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升降相因,故称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将水谷之精微上输心肺,化生气血;胃主降浊,则水谷及其槽粕得以下行,便于消化吸收和排泄。脾升胃降,相反相成,共同完成对水谷的腐熟与运化。故说“健脾宜升,通胃宜降”。



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影响水谷转输和水液代谢。胃的受纳、腐熟功能失职,则无法将腐熟后的物质下行小肠,导致清浊不分,出现纳呆、腹胀、肠鸣、泄泻等症状。


若脾气不升,则水谷精微不能运化,可出现腹胀泄泻等证;若脾气下陷,则可见脱肛、久泄或阴挺等病症。如果胃失通降,则可出现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等症;若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


02 凡治百病,先观胃气之有无,次察生死之变化,所至重者,唯中气耳,可不谨乎?


明·周之幹《慎斋遗书》


此名言强调了审查胃气对疾病预后判断的重要性。脾胃位处中焦,为后天之本,消化水谷精微而化生气血,故胃气或中气的盛衰,可揭示生机的盈亏。所以在辨证施治的时候,当先观察胃气的的盛衰有无。脉象、舌象等都是观察胃气的常见方法。


脉象从容,和缓有力,不快不慢,为有胃气之脉。真脏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脉象,为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的征象,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



《素问·平人气象论》言:“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脉失从容和缓之象,真脏脉外现,是胃气已尽,提示了病情较重,预后不良。五脏精气衰竭,胃气将绝,而会显现出无胃、无神、无根的脉气,尤其没有从容和缓之象。


舌象有胃气,表明正气未衰,病情较轻,或病情虽重,但预后良好;舌象表现无胃气者,多提示正气已虚,病情较重,或不易恢复,预后较差。


▲ 舌淡红,苔薄白,有胃气


▲ 舌淡红,苔薄白,有胃气


▲ 舌淡红,苔薄白,有胃气


中医认为舌苔为胃气所生,因此可以通过观察舌苔来观察胃气的情况,尤其是要观察舌苔是否有根,有根苔是有胃气的征象。无根苔提示胃气衰败,是无胃气的征象。若舌苔骤然退去,光洁如镜者为光剥苔,是胃阴胃气俱损的危重现象,提示着预后不良;若见到舌如去膜猪腰子样、镜面状、烘糕样等,是胃气渐绝,提示着病多凶险。


▲ 镜面舌,无胃气


▲ 镜面舌,无胃气


▲ 舌无苔,无胃气


03 凡知《素》《难》大旨者,察安危全在于胃气。


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本句提示,凡是能得《素问》《难经》旨要、精髓的人,都应该认识到胃气对预后安危的重要性,所以判断预后当考察胃气的存亡。


《素问·玉机真藏论》言:“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素问·平人气象论》又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难经》言:“谷入于胃,乃传于五脏六腑,五脏六腑皆受于气。”皆提示了胃气对五脏六腑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日常生活中要远离伤及胃气的因素。


其一,饮食不当即伤脾胃。食量过大、喜食肥腻、饮食偏凉、进食太快,以及不吃早餐、晚餐过量,都可能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调。


其二,思虑过度而伤脾胃。其实不仅是思虑过度,其他剧烈的情绪变化,也会导致气机运行受阻,从而对脾胃、对气血的运行产生影响。


其三,劳倦损伤脾胃。现代人普遍运动不足,久坐久躺,过逸少动,致脾虚气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气机不畅致气滞血瘀、水湿痰饮内生,则肌肉、四肢失养,软弱无力,甚至痿废不用,食少胸闷等。



04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此说明了胃气对生死存亡有着指标性的意义。胃气的盛衰有无,直接关乎生死存亡,胃气的有无或者强弱,可以作为判断预后凶吉的重要依据。胃气尚存者,病虽重而仍有生机;胃气难以为继者,病虽轻而预后不良。


气充足是机体健康的体现,如果一个人的胃气没有了,则代表着其脾胃功能已尽,气血生化乏源,人体就失去基础物质的濡养,久而久之,自然就会油尽灯枯。



所以对于危重病患者而言,胃气是能否恢复生机的重要因素。若患者出现不思饮食的表现时就要注意了,这就是胃气虚弱的表现,如果不及时调理患者的胃气,使其产生进食的欲望,那么其康复过程就会变得十分漫长而艰难。


05 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明·李中梓《医宗必读》


胃气非常重要,治疗疾病时,应当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护胃气。否则胃气伤败,消化吸收功能衰弱,那无论投什么药都不会起效,病也难以挽回。


《史记·扁鹊传》中就记载了“六不治”:“骄恣不论於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適,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其中的第五条“形羸不能服药”,就是胃气衰败的体现。胃气衰败,药物即使顺利入口,也无法被脾胃吸收,药效也无法起作用,想要挽回生命就已经是回天乏术了。



这种情况多见于肿瘤晚期的患者,尤其是经过了西医放化疗,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带来较大的副作用。肿瘤的发生本身就伴有机体正气的不足,再加上放疗的副作用和化疗的毒性反应,患者很容易正气大亏,胃气衰败,导致“人瘤两亡”。


06 凡欲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赖胃气生,药赖胃气行。因此凡是治病,必须时时顾护胃气,务必攻邪而不伤胃气,养正则首养胃气。


早在《伤寒论》中,医圣仲景就提示了我们要顾护胃气。其从理法到方药,处处以脾胃为本,可谓每一方、每一证都蕴含着“保胃气,存津液”的思想。比如理中丸、小建中汤、大建中汤等,都是补养脾胃的名方。有人统计过《伤寒论》113方中,仲景用甘草71方,用大枣40方,人参50方,生姜、大枣共用者37方,可从中观其对保养胃气的重视。



同时,对于阳明腑实痞、满、燥、实、坚之邪热燥结中焦、正盛邪实之证,仲景则急投大承气汤、小承气汤来急下存阴,保护胃气。对于汗、吐、下或太过所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强调要顾护胃气,并把祛邪而不伤正作为治病的准则。对于只知攻邪而不顾脾胃者,当引以为戒。


07 虚人患积者,必先补其虚,理其脾,增其饮食,然后用药攻其积,斯为善治。


清·程国彭《医学心悟》


身上长积块了,理当用药攻之。但对于体虚之人有积,若此时用峻药攻其积,必然会更伤其气血,加重病情。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先补其气血,调理其脾胃,增加饮食营养物质的摄入,使脾胃健运,气血充足,然后才开始用峻药攻积,这才是治疗积证的方法。


这就如同肿瘤跟脾胃的关系,肿瘤属于积证的范畴。肿瘤主要由热、湿、郁、毒、瘀、痰等引起,但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病因素,就是正气虚弱。《黄帝内经·素问》讲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肿瘤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我们治疗的时候除了要对体内的热、湿、郁、毒、瘀、痰、湿等邪实施以攻伐之外,还得针对正气不足的情况兼以扶正健脾益气之品。而对于肿瘤病人正气甚虚不耐攻伐者,攻伐难免会使患者病情加重,此时就需要先扶正健脾益气,等到其正气足以耐受攻伐时,再予以攻法。



近代名医张锡纯在治疗肿瘤时,就非常注重固护脾胃、保胃气。组方用药常是攻补兼施,常以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健脾益气之品,配合上三棱、莪术等破瘀消癥的药物,在祛邪的同时又注意固护胃气,祛邪而不伤正,补而不留滞。


同时其用药常是药专力猛,直取病所,又注意保护胃气。在三棱、莪术不奏效的时候,大胆使用水蛭粉破瘀消癥,防止瘀癥日久更难消。并在使用破血力量较强的药物时,也不忘时时顾护气血,不贪图一时之功。


上述这些名言警句,都强调了保胃气的重要性,那所谓的“胃气”又指的是什么呢?


02
何为胃气?


《黄帝内经·素问》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为水谷之海,五脏六腑都赖于胃气的滋养。


在中医古籍中,胃气的内涵不一。



一可指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即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水谷,又以降为顺,以通为用。这些功能和特性的统称,谓之胃气。


二泛指人体的精气、水谷之气。李东垣的《脾胃论》中说到“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饮食物皆入胃,通过吸收转化为水谷精微,再由脾之运化而营养全身。而其中转化而成的水谷精微物质,则称为胃气。



三指脾胃功能在脉象上的反映,即脉有从容和缓之象。因为脾胃有消化饮食,摄取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的重要作用,而水谷精微又是通过经脉输送的,故胃气的盛衰有无,可以从脉象表现出来。临床以和缓有力,不快不慢者,为有胃气之脉。


但尽管胃气的内涵不一,其中有着一定的关联,那就是都是以胃的消化功能为基础。


03
治病当以保胃气为先


人的生命活动以气血为物质基础,气血是由水谷所化生,而水谷化生气血必须依赖胃的受纳和腐熟的功能。


胃气强,则水谷易进,气血化源不断,生机旺盛;胃气败,则水谷难入,气血无以化生,生机衰竭。因此我们对治疾病,当以顾护胃气为先。



保胃气的思想就贯穿了《伤寒论》全书,医圣处处以养和胃气为第一要义,为医临证须臾不可离此理念。对于急危病症,更是必先救胃气,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


下面简单介绍三个常见的保胃气方法,并通过名家医案来进一步分享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


01 急下存阴保胃气


急下存阴,也称为急下存津。是指在热性病过程中,由于津液日夜耗损,急需用泻下药通大便,泻去实热,以保存津液的方法。常见于热结阳明证,症见壮热、烦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或干黑起刺,脉沉实有力等。此时若投以清热养阴之剂,无异于“扬汤止沸”,所以当用攻下热结之法,使燥屎去则热不独存,是攻下热结即为保存津液。保得胃津,方能保住胃气,胃津不在,则胃气无存。



临床常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承气辈,来迅速通便泻热,清除燥结,以保存津液,同时须中病即止,以防过剂伤正。


医案举隅


高某,女,3岁半,1976年7月15日初诊。患儿高热烦躁,惊厥3小时,下痢赤白1天。前医已投葛根芩连汤加味1剂,效果欠佳,巡回医疗时遇诊。诊时见:患儿发热,体温41.5℃,烦躁哭闹不休,神昏惊厥,呕吐频频,下痢赤白无度,小便赤少,舌红、苔黄厚,脉滑数,指纹暗紫直达命关。


此乃毒邪内闭之疫毒痢。急投清热解毒、泻腑开窍之剂,在前医葛根芩连汤方中加生大黄。方药组成:生大黄、黄连各6g,葛根、金银花、赤芍、地锦草、马齿苋、僵蚕、地龙各10g,钩藤30g,甘草3g,羚羊角1g(另煎兑服)。水煎,频频喂服。


▲ 大黄


▲ 黄连


▲ 葛根


次日再诊:体温降至37.8℃,服药4小时泻出奇臭粪便数次,烦躁呕吐减轻,惊厥已止,神志清醒,舌红苔黄,脉数。原方生大黄改为酒大黄4g,再进3剂。后用生脉饮合六君子汤调理半月痊愈。


按:疫毒痢内闭之证,病情急险,失治、误治均危及生命。前医施治重在扬汤止沸,故效果不佳。郑师借原方加生大黄一味,通因通用,抽薪止沸,急下存阴,既可防止外脱,又顷刻间热退惊止而正安。大黄功不可没。(以上摘自《郑家本医集》)


02 甘寒益胃阴


甘寒益胃阴,此法出自叶天士之手,叶天士临床重视胃阴的保护,对于胃阴受损者,助津液以保胃气,提倡用甘平或者甘凉濡润为主的濡养胃阴之法。


常用甘寒之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石斛、甘蔗汁、梨汁等滋胃阴,并配合上扁豆、甘草等益胃,加强复阴的功效。



医案举隅


张某,女,42岁。1975年4月29日初诊病。食欲不振,每日只能吃300克主食,食后脘腹胀满不适,口干口渴,伴有轻度头晕,耳鸣,眼糊,心慌,气短,睡眠不安,乱梦纷纭,浑身疲乏无力,手心烧,手汗多,大便干,小便如常。


发病已10余年。经西医检查,诊断为胃下垂,合神经衰弱。因久治不愈,身体日趋消瘦,精神逐渐萎。诊其苔薄白燥,脉沉细弱。此为脾胃阴液亏损,肝阳已见偏亢之兆。


治法:益阴养胃,辅以安神平肝。处方:怀山药、莲子、鸡内金、陈皮、谷芽、石斛、麦冬、玉竹、地骨皮、远志、炒枣仁、菊花、珍珠母、蒺藜,水煎服。


▲ 怀山药


▲ 莲子


▲ 鸡内金


5月5日二诊:服上方4剂,食欲增进,每日能吃350克主食,口干、口渴减轻,大便转正常,睡眠安宁,做梦减少,仍手心烧及手汗多,余无不适。苔薄白而不燥,脉沉弱。原方继服4剂。


5月18日三诊:服上方后,患者精神振作,多年来未有饿意,药后恢复了。饮食增进,睡眠安定,大便正常,头晕、耳鸣、心慌等均未发作,只有手心烧,晨起口仍稍干,再遵原意,服2剂以巩固疗效。


处方:怀山药、莲子、陈皮、鸡内金、辽沙参、石斛、麦冬、玉竹、地骨皮、当归、远志、炒枣仁、粉甘草,水煎服。水煎服2剂后,诸症均安。(以上摘自《张子琳医疗经验选集》)


▲ 石斛


03 祛邪兼扶正健中


祛邪,即祛除邪气,临床上常用的有汗、吐、下、清热、活血、利湿等方法。对于感受外邪,邪盛为主,正虚不甚,邪气影响脾胃纳运者,祛邪即可保胃气。


但对于正气已虚,邪气盛的情况,在祛邪的同时,当配合上扶正之法。如解表的同时兼顾益气,清热的同时兼滋养阴液,这样能防止出现正虚不耐攻伐,更伤胃气的情况。且益气养阴,脾胃健运,也能增加祛邪外出的力量。



医案举隅


徐某,男,65岁,2004年7月29日初诊。患者有慢性乙肝病史多年,2004年5月体检发现左肝6.5cm×5.5cm肿块,2004年6月3日于某肿瘤医院手术切除左肝及胆囊,术后甲胎蛋白(AFP)从26μg/L上升至377μg/L,昨日复查AFP 928μg/L。患者目前自觉尚好,眠食俱佳,肝区不痛,二便正常,尿黄。周仲瑛教授辨证为湿热毒瘀互结,气阴两伤;治拟益气养阴,清化湿热毒邪。


处方:炙鳖甲(先煎)15g,太子参12g,天门冬、麦门冬各10g,枸杞子10g,仙鹤草15g,炙女贞子10g,旱莲草10g,生地黄12g,川石斛10g,白花蛇舌草20g,半枝莲20g,漏芦15g,山慈菇15g,莪术6g,八月札12g,炙鸡内金10g,蜀羊泉20g,土鳖虫5g。


▲ 天门冬


▲ 麦门冬


▲ 太子参


2004年9月27日复诊:自觉症状不显,食纳良好,二便正常。复查AFP 17.2μg/L,乙肝“二对半”病毒指标“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后继续服用中药调理巩固。(以上摘自《国医大师周仲瑛学术经验传承撷要》)


04
结语


讨论了保胃气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应用后,不难发现,胃气不仅关乎疾病的进退和愈后,也关乎机体的健康及长寿,可谓是维系生命的关键因素。


中医大脑在此理念的影响下,收录了非常多的脾胃病症词条、经典方、时方、验方、药对、外治法、食疗、医嘱等,问止医生们也在“治脾胃以安五脏”、“胃气为本”、“脾胃为本”等理念指导下,运用中医大脑保胃气方药救治了一批又一批难治的疑难危重症患者。



历代中医经典中顾护脾胃、保护胃气的医训格言,为当今临床治证和养生之道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引导和经验借鉴,启迪今医在辨治疾病时,处处留心胃气。


保得一分胃气,便有一分生机!



• • •  END  •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