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美在数据规则、芯片战争和 AI治理三个关键战线上展开的科技战略博弈愈加白热化。美国通过投资控制、出口管制、审查机制立法等多重手段,逐渐织就一张制约中国技术进步的网,以维护其国家主权和安全。而中国则通过扩大国内发展努力和游说国际伙伴关系来减轻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并积极应对美国的施厌。
双方对于全球经济、未来科技发展“领跑权”的平奋正日益激烈。上述博弈的核心逻辑来自于技术水平对于国家力量的对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高技术企业等非国家行为体在大国战略博弈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以及与技术因素高度相关的联盟或阵营构建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因此,中国应以加强科技创新、谋求自力更生作为应对挑战的主旋律,并坚持以积极态度对待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通过自身发展应对博弈,同时争取合作与竞争的平衡。
【关键词】中美科技博弈;地缘政治;数据规则;芯片战争;AI治理
报告首发于《中国评论》(CSSCI) 2024年第6期
《中国评论》
CHINA REVIEW
自 2024年2月28日拜登签署《禁止受注国家获取美国人大量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以来,美国在跨境数据流动方面频繁对华出招:3月1日,美商务部宣布对内嵌信息通信技术或服务的智能网联汽车启动国家安全审查;3月5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争特别委员会”公布的一项立法提案要求中国公司字节跳动在 165 天之内剥离旗下短视频应用程序TikTok,而这并非 TikTok 第一次遭到美方施压;3月6日,有利于美方在生物制领域对华产品:企业与技术进行打压的《生物安全法案》以 11:1的投票结果获得通过。议案中,华大基因、华大智造、药明康德等实体被点名。
从上述一系列紧密出台的措施来看,拜登任内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所提到的“中国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挑战”这一点正在得到具体展现,即美国正在全力实施竞争性对华战略。进而言之,前述举措均离不开以下三方面的核心认知与逻辑:第一,技术水平对于国家力量的对比具有关键性的影响;第二,高技术企业等社会行为体在大国战略博弈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第三,与技术因素高度相关的联盟或阵营构建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随着冷战后全球化的推进,经济与地缘政治的深入互动使地缘经济成为重要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地缘科技则聚焦技术因素与地缘政治、大国竞争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审视国际关系特别是中美博弈提供了新的视角。[1]
一、地缘科技博弈三大战线:数据规则、芯片战争与 Al 治理
美国上述于 2024 年年初实施的举措所体现的“逆全球化”思潮,只是其推动大国竞争的一系列动作中的一小部分,但也足以帮助我们观察到美国在对华技术竞争方面日益增强的紧迫感。宏观视角来看,美国已经通过投资控制、出口管制、审查机制、立法等多重手段,在 AI治理、芯片战争.数据规则三大领域逐渐织就一张制约中国技术进步的网,反映出美国打着国家主权与安全旗号对华科技发展围追堵截,日益走向单边主义与保守的立场。尽管两国在发展理念和治理框架上存在很大差异,但为了应对来自美国几乎是全方位的制裁,中美之问的技术竞争不断升级,在关键科技领域内展开激烈争套,以乎取塑造全球技术格局、影响国际规范和治理框架的话语权。
1.数据规则竞技场:美国调整策略强化数据保护壁垒
跨境数据流动已成为国际商业和创新不可或缺的领域。随着敷字经济的不断成熟,数据流动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家安全和经济政策的密查。自戴琪宣布美国在 WTO框架内放弃支持跨境数自由流动起,美国也一改以往立场,转而强调数据隐私保护,限制跨境数据流通,美国正持续加快推进数据战略转型,强化数据保护壁垒。一直以来,美在数据主权方面的战略都坚持着开放的熊度,采取“数据自由流动+扩张域外管辖”的模式。然而,近几年的公开信息表明,美方的这一熊度正在发生变化。一方面,通过与盟友建立合作机制管理数据流动,加大力度主导国际数据规则制定:2023年7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官宣通遇的欧盟-美国数据隐私框架的充分性决定,标志着因2020年7月欧盟法院判决“隐私盾”框架无效而受阻的跨大西洋数据流动重新恢复[2],欧美间出现了新的敷据框架,试圈通遇建立合作机制来管理数据流动,而非仅限于自身的数据主权。另一方面,则加强对中国相关座业的密查,严格限制个人数据跨国售输。2024年2月28日,拜署的《禁止受关注家取美国人大量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行政命令更是以“更好保护美国人的个人数据安全为由,站稳了美方立场的转变。
该项行政令影响园非常广泛,除了关注数据跨 境流动本身,还管制大量涉及“潜在的数据流动”的行为,适用于受限主体对美国的投资活动、商务活动及其在美国设立的主体在美国本土的经营活动;在司法部同同时发布的事实清单中,明确将中国列人“受关注家”之首,标志着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受关注国家的国家安全管制措施的又一次升级。[3]紧接着,美商务部就以内嵌中国信息通信技术或服务的智能网联汽车会通过收集“敏感数据”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于3月1日对该类来自中国的汽车动家安全查,对这份新行政令作出响应。上述一系列举动不仅表明美国对个人数据安全防护的高度重祝,也揭示了美国在全球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意图和目的。这些举措并非偶然或意外,而是基于美国的家利益和全球战略考虑的必然选择与之相应,中国也在积极推进数据跨境规则的结构性变化,重祝数据跨境流动。为响应全球数据格局预期所发生的重大变化,2024年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数据跨境流动的重要性,并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互利共赢列为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一。实际上,早在2022年9月始施行的《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法》就强调统筹兼顾“发展”与“安全”;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展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要求深化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就在2023年9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关于《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对数据跨境(出境)治理体制机制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进一步规范和促追数据依法有序自由流动,与此前规定相比,管理色彩稍显弱化。该征求意见稿规定了五个不需要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的情形,从规范和促进的角度对体制机制进行了结构性改变。[4]
2.芯片战争前线:美国借国家安全之名围堵中国
国家安全是美国对华在各前沿科技领域步步紧逼的重要理由。作为重事和民用技术的基础半导体行业则被视为美国对华科技竞争关键点。对于此,布林肯和雷蒙多等美官员已经明确表示,由于合理的重事应用和相关的地缘政治利害关系,有必要阻止高端半导体流向中国。
美国以维持技术领先地位为主要目标,以国家安全为名加大对华制裁力度。其一方面斥巨资激励本土半导体产业研发投资,以增强本土技术的竞争力,旨在重塑其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的位置;另一方面,则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出台CHIPS法案国家安全条款、严密监控对华实体投资、强调半导体对国家安全的战略意义、升级对华半导体的出口管制、深化半导体供应链与国防工业基础调查以及携手盟友开发下一代半导体技术等一系列多元举措,展开了在技术、政策和市场多层面的对华竞争。其以国家安全为名,不断加大对我国芯片产业的制裁力度,目标直指削弱乃至抑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阻碍中国科技进步的步伐,以保持自身的技术领先地位。
中国则以实现自力更生为重要追求,以驾驭与美国在技术竞赛中的紧张关系。其一,在美携手盟友限制中国芯片进步的同时,中国也正通过扩大国内发展努力和游说国际伙伴关系来减轻对西方技术的依赖。其二,在实施出口限制后英伟达(Nvidia)和AMD等美国半体公司被禁止与中国交易其以人工智能为重点的芯片,中国半导体制造能力明显减速。为应对类似问题,加强我国基础设施并减少对外国中小企业的依赖,国内对半导体相关项目的投资激增,总额高达2900亿美元。简言之,全方位的控制措施和错综复杂的竞争动熊刺激了全球半导体价值链的重新定位,因为国家和公司都不得不考虑对美的依赖性,而努力寻求使其供应链和技术伙伴关系多样化。简言之中国在面对外部压力时表现出了韧性,强调计算基础设施对技术自给自足的重要性。
3.AI治理舞台:美国力图引领全球规则制定
全球范围内,AI的竞争将进一步升级为系统性的、对于行业领跑权的竞争。美国一贯将自身定位为全球AI治理领域的领导者,但在近年来受到了来自中国的挑战。一方面,美国一直对中国在技术方面的崛起持谨慎熊度,家安全和竞争的角度来看待中国。另一方面,中国希望到2030年塑造全球规范并成为人工智能的领导者,寻求在该领域建立全球治理框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正如中国所期望的那样,中国确实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着进步。来自Tortoise Intelligence的一项研究左证了这一点,该机构表明,美国和中国的人工智能在研究、编程平台、投资和政府支出等方面居于全球领先水平。此外,据2023年报道,中国在 37项关键技术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势。可以想见,尽管两国的AI治理框架深受各自理念和战略目标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距,但雨都在积极采取措施,以保持或提升各自的竞争力。美国政府以童固其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为制裁意图。其不仅通过行政命令、OMB指导原则、白宫AI权利法案及美家技研究院(NIST)发布的AI风险管理框架、行业企业的自愿承诺等系列措施,持续构筑全球AI政策的领导地位[5],还以此为依托推进外交政策,擘画未来国家治理的战略蓝图。具体而言,早在2019年8月由NIST发布的《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联邦参与开发技术标准和相关工具的计划》报告中就强调了美国在AI领域的领导者角色并且显示,在推动美国联邦政府内部的人工智能治理战略方面,几乎每个联邦机构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而拜登于2023年10月30日署的名为《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更是指示,所有类型的政府机构确保美国在技术开发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要求各机构制定标准,以确保数据隐私和网络安全、防止歧视、加强公平性、密切监控快速增长行业的竞争格局。
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工治理则以增强自身算力为应对策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对内,在技术方面大量研发投资表明了中国缩小技术鸿沟的雄心壮志,特别是专注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绿色技术着力于解决“卡脖子”问题,显示出中国解决核心技术短板、以自身发展应对外来愿力的决心;在道德伦理方面,则探索构建符合国情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以应对人工智能发展中的科技偷理舆法律问题。对外,则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强调安全可控、私保护、公平和非歧视等原则,旨在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共同福祉,符合人类伦理规范,符合国际法规则:符合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简言之,中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多方共治的原则。
二、观察中美博弈白热化的三个维度:核心领域、科技领跑权与价值观
来自上述三方面的施压、对抗以及由此形成的竞争局面,并非仅限于特定行业的问题。这种影响已经扩展到全球价值链、地缘政治联盟和国际秩序的关键地缘战略策略层面。这种变化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格局的思考和关注。以下三个维度可以用来观察当前中美博弈的白热化现状:是博弈核心领域的转变;二是科技领域的角逐; 三是价值观的冲突。
1.中美间的博弈核心正从经济领域转向经济与前沿科技两个领域。近年来,美国对华政策正加速变化,尤其以科技脱钧为甚。美国科技创新政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一直对中国科技创新政策持批评熊度的信息技术舆创新基金会的创始人兼总裁罗伯特·阿特金森就曾在其文章中表示“加速美阈”是不够的,同时也需要“放慢中国”美国需要限制中国从工业竞争中获利的能力,否则难以避免其在先进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受损,“美国很可能会失去其技术经济的领先地位”。他指出:“时间站在中一边,因为它比美国进步得更快,也因为创新产业的性质--竞争优势的增强可能导致泱定性的转折点。”[6]
有评论者称:“罗伯特的担忧深刻地反映出中国日益增长的综合实力已经迫使西方精英不得不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保持自己国家的地位不至于坠落”,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前述三个关键战线的竞乎愈发白热化,美国可能期望通过采取“小院高墙”的手段加大与中国部分“脱”的力度,从而同时实现限制中国关键能力的发展与影响未来全球经济格局的双重目标。但实际上,“世界上不止中美两个国家”--“如果不允许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售非敏感商品,就会把中国市场拱手让给美国的竞争对手,从而减少美国公司的收入。” 不论是 2018 中美贸易战,还是目前在数规则领域正在发生的数字贸易战,都正体现着双方对于全球经济、未来科技发展“领跑”的争夺。
基于此,地缘政治格局也正在被重塑。美国通过利用其技术领导地位和与盟友的联系,旨在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制衡中国崛起的技术全球秩序。政策和联盟的引人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战略:不仅要限制中国的技术进步,还要通过技术优势加强美国的地缘政治态势。例如,在芯片战争前线,欧洲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商甚至警告称,美发布《芯片和科学法案》,是让企业在中美两国站队,这将扰乱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3.中美技术争端背后的价值观冲突愈发明显。虽仍然不及 2018年发生的贸易战,但中美科技争的烈度无疑正在持续上升,并且呈现出全面性、结构性和长期性的特征。近年来,美国频频采取措施对中国科技企业“卡脖子”,显示出美国对中国科技实力增长的担受,以及对自身技术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考虑。这种做法以及中国所作出的反应,反映了中美在科技竞争中对技术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不同价值观。
对于现有国际规则和自由贸易体系,美国通过《未来产业法案》等政策,对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实施严苛的安全密查,试固推动中美高科技领域脱钧,限制中国企业多与全球供应链,这反映了美国对于维护其主导地位和保护国内产业的强烈需求。与此相反,中则展现了对外关放合作和多边主义的价值观。通过寻求多边合作和科技外交来构建良性竞合关系,积倡导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动参与际合作与交流,主张全球共同应对挑战,以期推动全球数字治理体系完善,实现共享共赢的发展目标。
三、应对中美地缘科技战略体系博弈的中国考虑
如今,中美之间的地缘科技战略体系博弈愈加激烈。面对来自美国的频繁施压,中国应综合施策、多维应对,其中,以加强科技创新、谋求自力更生作为应对挑战的主旋律,并坚持以积极态度对待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通过自身发展应对博弈,同时争取合作与竞争的平衡。
首先,洞见战略机遇,变外部挑战为发展动力,大国竞争往往也是“遥遥领先”的催化剂。“技术水平的高下对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具有决定性影响,也体现着与发展模式、创新生态系统相关的国家软实力”,也因此,中国在科技领域数据主权问题上一贯采取强硬立场,在西方的施压下屡屡冲破重围,取得技术进展。中国文化大学全球商务学位学程兼任副教授杜震华接受媒体专访时就以华为利用了7纳米技术的芯片“麒麟9000S”为例表示,“中国面临美打压,技术突破更快,美国反而不见得有利,恐怕还要付出代价、失去广大的市场。”[7]
其次,坚持追求合作,以共赢心态拥抱全球数字市场新格局,两国既是对手也是潜在合作者。尽管中美之间的关系虽然充满了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意识形态斗争,但需要强调的是,全球经济是相互依存、交织的,在坚持独立自主应对挑战的同时, 也愿以积极的心态寻求合作可能性。正如202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时指出的,“大国竞争不是这个时代的底色,解决不了中美两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我们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机遇。”
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大背景下,中美共同肩负着为人类追步展现担当的责任。2013年以来,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上升趋势。《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3)》指出,数字正成为全球产业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引擎,而在全球围内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数字市场。因此,中国仍应当在推动自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经济创新的同时,坚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数字合作与交流,在与世界融合中保持中国特色,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确保家利益和促谁全球技术合作之问的平衡,以大国姿态助力全球经济稳健增长与繁荣。
参考文献:
[1]赵明昊.地缘科技视角下的中美博弈[EB/0L].(2024-03-04)[2024-03-06].https://mp.weixin.qq.com/s/8-LteqlyhaHudRL4NSyY8Q
[2]刘典.北约峰会前欧盟给拜登送见面礼,意在孤立中?[EB/0L].(2023-07-14)[2024-03-06].https://www.guancha.cn/LiuDian/2023 0714 700835.shtml
[3]李瑞,贾申,徐晨,等.深度解读美国数据安全监管机制重大变化:判断公式、关键要点、模拟案例及影响分析[EB/0L].(2024-03-06)[2024-03-07].https://mp.weixin.qq.com/s/yng6gT1FxTa6eXTf4ud8Pw.
[4]刘典.数据跨境流动新规发布,释放了什么重要信[EB/0L].(2023-10-18)[2024-03-07].https://mp.weixin.qq.com/s/dWRxTxYHI7 RJgApJYRrxw.
[5]Alan Charles Raul,Alexandra Mushka.The U.S. Plansto 'Lead the Way’ on Global AI Policy[EB/0L].(2024-02-13)[2024-03-07].https://www.lawfaremedia.org/article/the-u.s.-plans-to-lead-the-way-on-global-ai-policy.
[6]罗伯特·阿特金森.美国光提升竞争力不够,还需要“放慢中国 18条”[EB/0L].章如峰,译.(2023-09-27)[2024-03-07].https://www.guancha.cn/RobertAtkinson/202309 27 710147_s.shtml.
[7]张颖齐.杜震华语中评:美国圈堵何益?中国进步更快[N/0L].中国评论新闱网,2023-09-30[2024-03-07l.http://www.crntt.com/doc/106717/6/2/106776215.html
作者 | 刘典
编辑 | 刘文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