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 | 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1415-1914

财富   2024-08-01 09:00   重庆  


     在西方帝国的崛起史上,普鲁士的崛起与其他国家有着显著的差异,从1415年腓特烈六世作为选帝侯到勃兰登堡开始,霍亨索伦家族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统治。从选帝侯到普鲁士国王,再由普鲁士国王进阶为德意志皇帝。在资源困乏、气候恶劣的土地上,霍亨索伦家族依靠一串能力杰出的统治者和高效精确的行政机器才得以完成统一德国的壮举。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翰·马里奥特和格兰特·罗伯逊在《帝国的崛起--从普鲁士到德意志 1415-1914》中以通俗的语言阐述了勃兰登堡--普鲁士崛起和发展的故事。在写作方法上,作者认为:历史研究最重要、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人物与事件的历史意义和贡献。二人并没有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历史事件进行罗列,而是以人物与事件间的内在特征为出发点,以影响普鲁士走向的四大时期(大选帝侯时期、腓特烈大帝时期、施泰因时期和俾斯麦时期)为线索,将普鲁士在499年间发生的重大事情予以呈现。在书中,作者认为普鲁士崛起的原因得益于开明的君主专制和高效的行政机器,因此,君主专制与行政体制的构建就成为了影响普鲁士历史的决定性因素。



     大选帝侯的道路探索


     “大选帝侯”即腓特烈·威廉(1640-1688在位)。大选帝侯的前任君主是乔治·威廉,他将普鲁士带向的不是广阔的天地,而是欧洲“三十年战争”的深渊。本书从多方面视角展现了大选帝侯统治时期普鲁士在内政、外交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1640年摆在大选帝侯面前的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普鲁士,书中谈到,大选帝侯继位后的首要任务是结束战争,然而,结束的代价同样是残酷的。因此大选帝侯不得不在百废待兴的普鲁士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恰恰围绕了专制与君主。自大选帝侯开始,普鲁士逐渐走上“开明的君主专制”道路,他本人也被视为普鲁士开明君主专制主义的奠基人。




     腓特烈大帝构建开明专制


     腓特烈大帝(1740-1786在位)是霍亨索伦家族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在他统治时期,西里西亚公国被纳入普鲁士版图;军队改革稳步推进;重商主义的倾向为普鲁士制造了大量财富,这些施政措施使得普鲁士从德意志小国摇身一变成为了欧洲强国。



     腓特烈大帝是开明的普鲁士君主专制主义的代表性人物。国家军队、官僚机构和开明君主三者有机结合于一人。在民族主义、君主立宪、代议制和平等观念迅速发展的时代,高度集中的体制扼杀了个人的积极性,在腓特烈大帝去世之后,普鲁士既无精力充沛的统治者,也无卓越的法家拂士,最终在拿破仑统治的法国面前不堪一击。



     施泰因改革僵死行政体制


     海里因希·弗里德里希·卡尔·冯·施泰因男爵于1807年担任普鲁士首相。在耶拿战役后,普鲁士不仅丧失了近一半的国土,还背负巨额赔款。普鲁士处于亡国和财政崩溃的边缘。



     在书中,作者直接指出:这一时期的普鲁士成也腓特烈大帝、败也腓特烈大帝。在腓特烈大帝的统治下,行政体制只是运转的机器,君主是机器的操纵者。高效运转的机器一旦缺乏了明智的操纵者就陷入了崩溃。施泰因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和沙恩霍斯特等一批有志之士在道德、教育、财政、政治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重塑了普鲁士的政治体制。他们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了普鲁士的官僚体制,确保国家的力量不受王朝变迁的影响。1808年,在拿破仑的干涉下,施泰因改革仅进行一半就被迫停止。无法否认的是,改革在极短的时间内已经为灭亡边缘的普鲁士输入了新的力量。



   俾斯麦尝试君主立宪


     奥托·爱德华·利奥波德·冯·俾斯麦先后担任普鲁士驻法兰克福邦联议会代表、驻彼得堡大师、驻巴黎大使、普鲁士首相、北德意志邦联首相以及后来的德意志帝国首相,直到1890年被新任德皇威廉二世抛弃。在他任期内,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统一,并在帝国境内建立起一套高效运转的君主立宪制。


     普鲁士的上述成就既要得益于俾斯麦杰出的外交能力,也要靠铁与血的政策。1864年的《维也纳合约》,普鲁士得到石勒苏益格和劳恩堡;1866年的《布拉格条约》,普鲁士将奥地利从邦联中驱逐,并于次年成立北德意志邦联。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普鲁士在色当战役中大胜;1871年,随着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新成立的德意志帝国取代北德意志邦联,在《法兰克福条约》中夺回除贝尔福和洛林东以外的整个阿尔萨斯以及梅斯和斯特拉斯堡(条约规定,法国归还说德语的地区),至此,普鲁士完成了统一德意志的目标。



     新颁布的《宪法》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是帝国议会除了开会以外并无实质性的权力,也就是说帝国君主立宪制的内核仍旧是君主而非立宪。在文中,作者直接指出了帝国的本质:不是普鲁士的德意志化,而是德意志的普鲁士化的。德意志帝国不过是普鲁士在领土上的扩展,国家仍旧保持了普鲁士过去留存的开明的君主体制。



     领土扩张压力与加速扩张


     除此之外,埋藏在本书中的另一条线索便是领土扩张与战争。领土扩张意味着能够从新的领土上获取更多的人口和资源,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中保持优势,甚至直接决定战争的胜负。


     作者在书中没有直接回答领土扩张与和平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但是透过全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这499年的历史中,普鲁士的各种斗争归根结底都体现为对领土的争夺,尤其体现为对人口众多和资源丰富的土地之间的争夺,在那个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人口资源是一切斗争的前提和基础,可是,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发展压力直接导致帝国加快扩张的步伐。扩张的结果不是和平,而是继续扩张,如此说来,仿佛只有停止扩张才能够实现和平,可是在那个列国竞争的年代又怎么停止呢?


     在德意志帝国成立之后,德国在经济、贸易等方面迅速发展,俾斯麦清楚的看到了这背后所存在的危机,但是在他亲手参与创建的体制中,他也无能为力。随着威廉二世的继位,发展所同步带来的巨大压力促使帝国走上了全球扩张道路,直致一战的爆发..........



     开明专制的机遇和风险


     本书的作者是两位英国人,他们以相对客观的视角叙述了普鲁士的这段历史。在书中,二人既赞扬了历史人物的伟大,也指出了他们的局限性。同时,本书完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开明的君主和高效的行政体制所蕴含的机遇与风险。在一穷二白的勃兰登堡,内部资源的高效整合的确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可是,在能人志士的统治下,国家可以纵身一跃成为霸主;在昏庸无能的人手中,它也可以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每一次权力的巅峰都意味着帝国的衰弱,每一次的衰弱也会成为加强权力的理由,如此交替反复,唯一不变的是对个体的否定与对自由的掠夺。


     在书的最后,作者指出,开明的专制主义与高效的行政体制最终发展成为了军国主义。在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今天,军国主义已被永远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可是,对军国主义的认知和了解还远远不够,德国的崛起以及日本的崛起难道只是历史的侥幸吗?这个答案只有深入那段历史才能知道。


文字 | 郭宇浩

编辑 | 张婧琦


经略网刊
想象下一个五百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