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库】景区禁止游客吃泡面 地方文旅“待客之道”引舆论争议

科技   2024-09-25 19:00   上海  

9月20日,网民发布视频称,在景区游玩时,被禁止食用自带泡面,然而景区内却高价售卖。21日,景区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情况属实,已责令经营企业立即停业整顿,景区将免费提供开水和场所,并统一收集和规范垃圾处理。对此事,媒体评论认为,要摒弃“管制思维”,回到以“游客为本”。各地文旅部门花大力气热情迎客的同时,重视每一位游客的体验,应该成为各地文旅的优选推广方案。


01 事件概况

游客曝光景区禁食自带泡面
9月20日9时,网民发布视频(已删除)称,自己在5A级景区甘孜州稻城亚丁游玩时,被禁止食用自带泡面,因“泡面的汤水污染环境”,然而景区内却能购买售价22元的用水泡的热干面,同款热干面在山下超市仅售8元。随后网民又发现景区保洁人员将面汤随意倒入景区草地。
9月20日21时,新京报报道,甘孜州稻城亚丁景区工作人员称,亚丁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泡面汤水会污染环境,所以环保部门有规定。甘孜州稻城生态环境局表示,并未对景区作禁止游客吃泡面的规定,只要求保护区内不能有污染项目。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回应,已知晓此事,已成立工作组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9月21日1时,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经调查,视频中反映销售热干面和环卫员不按规定处理面汤的情况属实。景区对经营公司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责令经营企业立即停业整顿。针对游客自带方便面,景区将免费提供开水和场所,统一收集和规范垃圾处理。
02 传播分析

媒体评论、热点话题带动信息量二次攀升
根据新浪舆情通统计,9月20日9时至23日14时,事件全网信息量为1.61万条,客户端信息量为6376条,占比39.58%,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
从“景区禁止游客吃泡面”舆论传播走势可见,9月20日,网友发布视频后并未立即引发舆论关注。
次日,多部门回应及景区发布情况通报后,舆论关注度逐渐上升,澎湃新闻、新京报等多个媒体转发报道带动信息传播,相关信息量于当日11时达峰值1227条,后信息量走势回落。
9月22日,极目新闻等多个媒体发文评论,#禁止吃泡面景区如此治污难服众#等话题登上多平台热点榜单,相关信息量于当日8时达次峰值1149条,后信息量呈下降趋势。

事件多个话题登上百度、头条、网易、微博等平台热点榜单,侧面说明话题引发舆论较多关注。
03 舆论情绪

官方通报有效缓解舆论质疑

经统计,事件的敏感信息占比达87.45%,舆论负面情绪显著。经分析,舆论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于不满景区“双重标准”,质疑景区侵害游客合法权益。
由敏感信息占比趋势图可见,20日,网友发视频曝料该事件后,舆论质疑涉事景区“双重标准”“强制消费”,敏感信息占比迅速上升,最高升至91.87%;
21日,稻城亚丁景区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后,敏感信息占比逐渐下降,侧面说明官方通报有效缓解了舆论质疑。


04 舆论分析

超三成网民质疑景区以环保之名“强制消费”

据网民观点抽样结果显示,质疑景区“强制消费”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3.98%,这部分网民不满景区的“一刀切”禁令,认为其以环保之名增加收益,保洁人员将面汤倒入草坪更与“环保”自相矛盾。
关联讨论其他景区“泡面禁令”的网民占比为19.96%,居第二位,这部分网民列举国内不允许吃泡面的景区,讨论“禁吃泡面”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表示不会去涉事景区游玩的网民占比为14.63%,这部分网民表示,借着冠冕堂皇的理由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的景区“不去也罢”。
13.71%的网民呼吁游客加强自律意识,认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还有部分网民认可涉事景区管理局的回应态度,认为在通报中承诺将为自带方便面的游客提供开水和场所,其积极改正的态度值得肯定,此类声音占比为9.5%
05 媒体观点

摒弃“管制思维”,提高服务意识
部分媒体认为,以环保为名实行“泡面禁令”难以服众,景区应摒弃“管制思维”,简单粗暴地禁止,与各地文旅部门花大力气热情迎客的做法背道而驰。
潮新闻保护环境是应有之义,但不能忽略了游客的实际需求和体验,甚至以环保之名攫取利益。环保与商业利益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体。真正的环保,应当是在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合理引导游客行为,而非简单粗暴地禁止某些行为。
梅州日报如果景区内没有提供足够的餐饮选择或者价格过高,那么禁止泡面这一规定就应该被视为霸王条款而被取缔。全民旅游时代,某些景区就别自作聪明了,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红网:此次泡面事件,除环保外,还有一大问题是值得思考的:长期以来,景区有没有提供便宜快捷的餐饮服务?实际上,游客们食用自带泡面,也是对景区餐饮价格过高的抵制。所以,景区管理还应再多些人性化措施,有必要提供相对便宜快捷的替代产品,满足一部分游客的需求。
新黄河:禁止游客吃泡面,景区却自卖泡面且高达22元一盒,不免让人怀疑到底是环境保护,还是利益保护?不是景区不能吃泡面,只是游客不能吃自己带的泡面,这是什么逻辑?只顾眼前利益,不管景区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长远利益,这种顾此失彼的规定,给游客添堵,也有损景区的体面。
工人日报解决景区餐饮与景区环保的矛盾,仅靠给游客设障不仅行不通,还可能涉嫌侵犯游客正当权益。将服务做细、将“导航”做精,才是更明智之举。
光明网简单粗暴地禁止吃泡面,通常意味着景区的管理也比较粗放。当游客没有太多餐饮选择的时候,当然就会去“冲撞”景区的泡面禁令;相反,景区如果多为游客着想,多提升自己的管理运营水平,多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餐饮选择,那游客就会乐于配合景区的管理,从而达到景区和游客的双赢。
新京报:景区不能因噎废食,简单粗暴地将其“一刀切”禁止,这不是景区待客应有的态度。景区是公共场所,要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更好满足广大游客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尤其需要摒弃“管制思维”,回到以“游客为本”。
极目新闻解决吃泡面带来的污染问题,不能一味靠堵,还要靠疏。如果景区能有物美价廉的食品代替泡面的需求,就能减少游客对泡面的依赖。
南方都市报:文旅行业正在全面复苏之中,一些不合时宜的规定清理得越早越彻底,越容易在行业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理解和信任。
上观新闻:在当下内卷的旅游大环境中,几块钱泡面引发的蝴蝶效应,极有可能影响当地文旅部门的总体印象分。因此,各地文旅部门花大力气热情迎客的同时,务必让每一个景区提高服务意识。从细微处重视每一位游客的体验,这应该成为各地文旅的优选推广方案。
往期推荐:





【案例库】小学通知家长捐赠空调 引发“派捐”等多重争议


【案例库】央视曝光熏硫磺现场 枸杞知名产区打响声誉“保卫战”


【案例库】 央视曝光“幽灵外卖” 食品安全被指遇“审核失灵”


微热点WRD
微热点,基于海量全媒体数据,致力于打造热点发现-热点分析-传播效果评估-热点事件案例库的媒体传播大数据应用平台,用大数据解读热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