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库】央视曝光熏硫磺现场 枸杞知名产区打响声誉“保卫战”

科技   2024-09-05 19:47   上海  




9月1日,央视报道,在枸杞知名产区,存在商户通过不法手段提升枸杞的品相的现象。地方政府表示,将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新华社评论文章指出,此次涉事地政府及时回应关切,坦诚面对问题的积极态度,是个好的开始。




事件概况
央视曝光枸杞产区“熏硫磺”现场
9月1日20时,央视财经报道,在青海格尔木、甘肃靖远等地,部分商户为了提升枸杞的品相,追求更高的利润,不惜铤而走险,违规使用焦亚硫酸钠或使用工业硫磺熏制的方法给枸杞“提色增艳”。记者购买到的11个枸杞样本送检,结果全部不合格。
9月2日9时,甘肃省靖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报,靖远县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枸杞种植加工环节的相关问题,对于违规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同时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枸杞生产加工销售问题专项排查,调查处置结果将及时向全社会公布。
9月2日15时,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通报,已迅速成立工作专班进行核查,对于违法责任人将依法严惩。后续调查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传播分析
话题展示加工细节 助推信息发酵
据新浪舆情通统计,9月1日20时至9月3日12时,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5.21万条。多个话题登上百度、微博、网易等平台热点榜单,侧面说明相关话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从“‘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曝光”事件的全网信息走势图可见,9月1日20时,央视财经发布报道后,引起部分舆论关注。
2日6时许,新浪财经等多家媒体转发报道,助推信息量上升;9时许,靖远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发布通报,推动信息量持续攀升,#硫超标枸杞加工现场:被熏到泪流不止# #记者曝光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等话题登上百度、微博等平台热点榜单,助推信息发酵,相关信息量于当日14时达到峰值4270条;15时,格尔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回应信息后,信息量持续回落。
3日6时许,央视新闻等媒体转发官方通报,带动信息量回升,8时许,全网信息量达到次高峰1652条,随后信息量呈整体下降的态势。
舆论情绪
官方通报未能扭转舆论情绪走势
该事件的敏感信息占比为94.92%,舆论负面情绪显著。经分析,舆论中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谴责违法商户“利欲熏心”、质疑监管部门失职等。
由敏感信息占比走势图可见,自央视财经曝光“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后,该事件整体呈现出较高的舆论风险性。9月2日9时、15时,靖远县、格尔木市两地相继发布“成立调查组”“彻查”的通报,敏感信息占比并未明显降低,舆论负面情绪依然较高,说明舆论负面情绪依旧强烈。
舆论观点
近半数网民表示震惊、恐惧和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网民观点抽样结果显示,
25.63%的网民表示震惊和恐惧,对媒体曝光出的“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对“硫超标”枸杞带来的危害表示恐惧。
23.85%的网民谴责违法商户,认为无良商户给枸杞“熏硫磺”“利欲熏心”“不择手段”。
19.16%的网民对食品安全表示担忧枸杞作为养生佳品竟成了“有毒物”,网民对食品安全表示失望和担忧。
17.82%的网民质疑监管部门乏力网民发出“链条松动”“责任缺失”“监管无力”等声音质疑相关部门监管缺位
8.47%的网民呼吁严惩违法者,网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肃处理此事,严惩不良商家。
5.07%的网民讨论食品行业标准、食品选择等其他观点,如讨论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希望制定更加严格的行业标准、探讨如何选择健康安全的枸杞等。

舆论风险
事件造成多方面声誉受损
事件涉及食品安全,舆论负面情绪较高。分析舆论观点显示,舆论对枸杞生产企业及监管部门存在不满情绪,并对枸杞能否安全食用表示担忧,已对当地枸杞产业及监管部门的声誉造成影响。
央媒曝光引发连锁反应 事件形成负面社会影响
“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经央媒曝光,其他主流媒体及自媒体陆续跟进,形成连锁反应,在网络快速发酵,带动出较高的舆论声势,激发了公众的多元负面情绪。该事件的社会负面影响被不断放大,形成对两地相关部门强大的舆论压力。
“养生”枸杞成健康威胁 食品安全不信任感加剧
在此次事件中,本是“养生佳品”的枸杞,却在加工的过程中被添加硫磺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将造成威胁,这与公众对健康的期待大相径庭。该事件让本就突出的“滥用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问题再度进入舆论视野,使舆论对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加剧。
“硫超标”枸杞照见“监管无力” 监管部门公信力受损
舆论将硫磺枸杞的矛头指向当地监管部门,一方面,媒体镜头中,“硫超标”枸杞熏制“大行其道”,舆论质疑监管部门是“不知”还是“不为”,此种“纵容之态”恐壮大了违法商户的“底气”。另一方面,有媒体指出,当地枸杞加工环节熏硫磺的问题“打而不绝”“屡屡出现”,质疑当地存在着相当大的监管漏洞,当地政府部门公信力受损。
品牌信誉度受损 地方经济及形象或受牵连
作为全国知名的“枸杞重镇”“枸杞之乡”,甘肃和青海两地对于枸杞产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据报道,靖远枸杞成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西州“柴达木枸杞”全产业链产值则逾百亿,消费者之所以青睐两地的枸杞,是出于对名品的信任。而此次“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被曝光,势必影响枸杞产品的销售,对品牌信誉造成损伤,对地方经济和形象带来不良影响。

媒体观点
加强监管力度 让产业行稳致远
部分媒体认为,此次“硫超标”枸杞加工黑幕被曝光,实则暴露出了食品安全监管的不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枸杞加工行业的监管力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新华社:培育一个农产品品牌,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工夫,需要几代人洒下无数的汗水。但几个不法商贩、几户短视农民,就足以让整个产业蒙尘、让全体杞农受损,甚至毁掉一个品牌。
人民日报:依法治理,举一反三,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招牌毁在少数人手里。进一步织牢织密食品安全网,呵护“舌尖上的安全”,让产业行稳致远,铺就群众致富路。
光明日报:此次“枸杞危机”也暴露了监管链条的粗疏之处,相信这也是不法商家肆无忌惮的“底气”所在。希望更多地方能“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深刻汲取教训,靠前一步发现问题、补齐短板,让监管时刻在线,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澎湃新闻:从长远来看,地方监管部门也一定要打起精神,做好日常监管,形成执法震慑。千千万万农民用辛勤劳动托起的枸杞产业,不能让个别短视的黑心商家给砸了招牌、坏了口碑。
红网:枸杞本是养生佳品,却成了害人的“毒品”,凸显了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滞后与不足。每当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事发地一般都会高度重视并表示将彻查追责,这种应对方式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然而,曝光后才行动,显示一些地方在食品安全监管上的被动。
潮新闻:实际上,关于加工枸杞,什么可以用什么不可以添加,现有的法规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为什么违规加工的事在某些地方成了行业普遍现象?为什么央视的记者到当地一查就查到了,而当地的监管部门事先对此却没有动作?是不知还是不为?
专家观点
不能代表枸杞普遍现状

中药专家称硫磺枸杞可致慢性中毒;食品科学与营养专家认为报道中的枸杞生产状况并不能代表我国的普遍现状,建议消费者科学规避劣质产品。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中心主任、副教授杨青山:如果长期食用焦亚硫酸钠浸泡过的枸杞还可能会对肝脏、肾脏等器官有一定的损害,严重的会造成急性中毒,容易引起肝肾损伤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硫磺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大量食用或者长期食用硫磺熏过的枸杞,可能会引起慢性中毒,导致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症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报道中所揭露的问题枸杞,来源主要是低端、采用原始加工工艺的小作坊。报道中的枸杞生产状况并不能代表我国的普遍现状,随着技术发展,只有少部分商家沿用原始的自然风干方式,绝大多数的枸杞制作工艺已经升级换代。如果对枸杞仍存顾虑,可通过认准品牌、选对产品、合理食用等方式规避劣质产品。
END



微热点WRD
微热点,基于海量全媒体数据,致力于打造热点发现-热点分析-传播效果评估-热点事件案例库的媒体传播大数据应用平台,用大数据解读热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