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引发社关注和争议的“姜萍事件”有了最新进展。
11月3日,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组委会发布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有关情况说明称,在本届竞赛中,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王某某和其指导的学生入围决赛,引发社会关注。根据决赛阅卷结果,二人未获奖。据调查了解,王某某在预选赛中对其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
同日,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发布情况通报称,据调查了解,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预选赛中,该校教师王某某对指导的学生提供帮助,违反了预选赛关于“禁止与他人讨论”的规则。给予王某某诫勉谈话处理,取消本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入围学生“系老师提供帮助” 多方权威性遭质疑
组委会情况说明和校方情况通报,看似为6月以来的争议画上了句号,却同时引发舆论对竞赛主办方、涉事学校、盲目报道此事的媒体等多方面的批评。
《北京晚报》评论认为,既是科学竞赛,无论大小性质,本应是严肃的,赛制若拉胯,既是对投机取巧者的纵容,也是对公平竞赛者的不公,最终影响比赛的公正性与公信力。更强调,“姜萍事件”落幕,赛事举办方要认真反思,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要引以为戒。若因一项民间赛事,最终伤了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数学的热情,那就得不偿失了。
大众新闻强调,警惕虚假报道损伤媒体公信力。事实证明,越是励志越是正能量的故事,媒体更应该去层层核实,因为报道一旦存有误差甚至是反差,带来的对公信力的反噬可能就越大。在这个不断反转的后真相时代,媒体唯有不断吸取经验教训,以定力和专业守护好自己的公信力。开屏新闻指出,对于姜萍事件,确实很多人尤其是诸多媒体要反思,面对热点事件、热点人物,要守住专业素养底线,不能在流量诱惑下,刻意迎合大众情绪,从而丢失专业判断力。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防止看到正能量新闻就过于兴奋,抵制不住造神冲动,盲目跟风,甚至成为假新闻的推手。
《湖南日报》强调,每当有类似的新闻出现,媒体和社交平台往往会争相报道,一些无良自媒体甚至通过夸大其词吸引眼球。这种过度炒作的浮躁风气,不仅容易让公众产生迷思,还会助长社会浮躁风气,而忽视了培养、挖掘人才的科学规律。此外,有网民也提出,此事侧面也反映出一些教育单位的功利心态,如果入围成绩公布之初,学校方面能保持严谨心态,认真核实,也能避免事态的扩大。
媒体认为“对成绩的质疑和争议”已预示结局
预选赛成绩公布后,17岁中专女生闯进全球数学竞赛决赛引发轰动,“天才少女”“数学奇才”等标签,及“打破偏见的中专生”“战胜名校生”等光环,将事件热度不断推升到新高度。
该事件形成热搜话题后,不少专业人士下场“打假”,给出了姜萍造假的证据,更引发真假的争论。据媒体报道,从6月遭遇质疑起,赛事组委会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质疑,包括连“启动调查”的回应也没有。其间,有37名该项赛事的参赛者联名请愿公开姜萍的初赛试卷,也没有得到回应。为获得“真相”,还有网友直接去涟水县人民政府信箱中投信件,针质疑涟水中等专业学校面对舆论关切长时间不回应。
春城时评指出,面对这个结果,吃瓜群众表情各异。有人震惊,有人叹息,更多的人是一种“早就知道这样”的释然。其实早在事情发展到下半场,质疑声已四起,结局就已呼之欲出。
重大、热点事件涉事方更应倾听舆论声音
每当重大事件或热点事件发生,倾听舆论声音,是涉事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更是做好舆情工作的前提。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从“姜萍事件”事发,到现在过了4个多月时间,才给出这一调查结果,也需要竞赛组委会检讨对待质疑曾经傲慢的态度。如果竞赛组委会在宣传时能进行核查,在有质疑时能进行快速回应,也不至于让舆论发酵。可以说,这是一起早就可以平息的,甚至根本不应该发生的舆论风波。
上游新闻也指出媒体在报道时,“即便当初达摩院掌握着独家消息源,媒体也可以在后续的面对面采访中再次求证,而不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更要在热点面前保持冷静,不为流量所诱惑,不向期待去低头,而是用专业精神去重复做着求证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