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采访遇袭 粗暴应对增大舆情失控风险

科技   2024-12-03 19:00   上海  

11月14日16时,微信公众号“媒派”曝料称,在安徽合新高铁中铁七局施工现场,《经济参考报》两名记者被袭击,手机被抢夺。当日20时,“中铁七局集团”微信公众号声明称,已第一时间派出工作组赴现场配合调查。随后“中国记协”微信公众号发文称,遇袭记者人身安全,手机已退回。 

事件引发舆论谴责 记者“被打”成关注焦点

爆料信息称,记者被袭击的起因疑似10月12日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刊发重磅调查报道《弹性垫层“一割就开”,合新铁路建设材料“以次充好”存安全隐患》。这篇文章揭露了合新铁路(合肥至新沂)多家施工单位为节省成本,以次充好,违规将“三元乙丙橡胶弹性垫层”偷换为不符合铁路行业标准的“再生胶仿制品”,这些仿冒品性能远低于设计要求,存在安全隐患。“媒派”爆料称,在安徽合新高铁中铁七局施工现场,著名调查记者、经参调查室主任王文志和经济参考报高级记者程子龙被袭击,除手机被抢夺外,王文志右手受伤。

事件曝光后,多个话题登上百度、头条、快手、微博等平台热点榜单,记者“被打”“遇袭”“被袭击”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经统计,事件的敏感信息占比达95.73%,舆论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谴责施暴者野蛮行为,不满舆论监督权被践踏等方面 

涉事方对记者滥用暴力 令舆情“火上浇油”

部分媒体表示,对记者滥用暴力,是对舆论监督的野蛮挑衅,当地应尽快调查,给舆论监督以充分的支持和保障。遇到问题一味地瞒、堵,只会让企业付出更惨重的代价。

极目新闻评论称,对采访横加阻拦,不仅是对记者个人权益的侵害,对舆论监督的野蛮挑衅,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破坏,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侵蚀,绝对不可容忍!

北京日报发文表示,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问题哪能瞒得住?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到头来只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和更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责任方注定吃不了兜着走。

法治日报评论称,一味地瞒、堵,甚至采用暴力手段阻挠记者采访,不仅不会让企业的经营和事件的发展回到正轨,反而会导致问题越来越严重,等到捂不住的那一天,付出的代价只会更惨重。

通过网民观点抽样分析,“谴责施暴行为,呼吁严惩”的观点占比最高,达27.69%。这部分网民谴责涉事单位工作人员行为粗暴,呼吁对此严查严惩。

★舆情知识


舆论危机应对十大原则之控制情绪

在舆论危机事件中,当涉事主体与公众认知不同时,涉事主体的工作人员有时会将个人的情绪化表达通过工作渠道传递出去,从而导致舆论危机进一步恶化。例如S省辱母杀人案中的某公安官方微博的“毛驴怼大巴”事件,再例如L市教师维权上访事件中“L市发布”在评论区与网民互怼事件,都是工作人员没有区分开工作与个人情绪,主管部门没有做好人员培训与管理所导致的。

摘自《智能化时代的舆论危机新应对》



往期推荐:




【舆情课堂】野猪侵线致列车延误 应对失当酿次生危机


【舆情课堂】“刷脸逃生”为保证学生安全  回应逻辑不清扩大事件影响


舆情课堂】从“姜萍事件”看倾听舆论声音之重要性


微热点WRD
微热点,基于海量全媒体数据,致力于打造热点发现-热点分析-传播效果评估-热点事件案例库的媒体传播大数据应用平台,用大数据解读热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