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1477名新生拟放弃入学”的舆论观点剖析

科技   2024-10-24 19:01   上海  

广东白云学院《关于2024级录取新生拟放弃入学资格名单的公示》显示,该校1477名新生未请假或未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视为放弃入学资格。此事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关注和讨论。

1 事件复盘

广东一高校1477名新生拟放弃入学

10月15日8时,广东白云学院官方网站发布《关于2024级录取新生拟放弃入学资格名单的公示》称,新生应按学校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校办理入学手续,未请假或未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公示显示,该校1477名新生未请假或未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

10月21日11时,上游新闻报道,校方工作人员回应称,放弃入学新生可能由于对高考成绩不满意想复读,或有工作打算,放弃入学是学生的自主选择,学校按规定进行公示。
10月21日15时,@潇湘晨报 消息,校方工作人员表示,一千多名新生包括普通高考学生和专升本学生,学校每年招生在1万人左右。

21日16时,@上游新闻 消息,校方工作人员就学费问题回应称,今年的学费(含住宿费)有所上升,约为39000元。

10月 21日18时,广东白云学院官方网站发布情况说明称,统计到未到校报到学生为1477人,整体报到率为89.08%,属于正常范围。在1477名未报到学生中,709名是专升本学生,这类考生群体有工作的比例较高,叠加考公等多种选择,放弃入学可以理解。对相关情况进行公示,是按照教育部规定履行的正常程序。 

2 传播特征

客户端成主要舆论场 媒体带动信息传播

根据新浪舆情通统计,10月15日8时至22日14时,事件相关的全网信息量为8021条,客户端信息量为5165条,占64.39%,是信息传播的主要平台。多个话题登上微博、快手、网易等平台热搜榜单,侧面说明相关话题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从全网信息走势图可见,10月15日8时,学校发布公示后,并未引起舆论较大关注。21日11时许,上游新闻发布事件报道引发讨论;15时、16时@潇湘晨报 、@上游新闻 分别跟进事件报道,助推信息量波动上升;18时许,校方发布情况说明,推动信息量于22时达到一波小高峰,为355条,随后信息量下降;22日6时许,经央视网、@津云新闻 等媒体转发报道后,推动信息量快速上升,话题#学院回应1477名新生拟放弃入学#登上百度热榜、网易热搜榜,全网信息量于9时达到峰值1064条,随后信息量呈整体下降态势。

3 舆论情绪

敏感信息占比超七成 舆论负面情绪显著

该事件敏感信息占比为71.26%,舆论负面情绪突出。经分析,舆论中的负面情绪主要集中在不满该校学费高昂、招生人数过多、质疑民办学校敛财等。 

由舆论热议期的敏感信息占比趋势图可见,10月21日11时,自上游新闻发布报道后,敏感信息占比便呈现出较高态势。21日18时许,校方发布情况说明,敏感信息占比短暂下降,此后呈现出上下波动的趋势,最低值出现在21日22时,敏感信息占比为51.55%。截至目前,敏感信息占比为83.92%,说明当前舆论负面情绪依然较为强烈。 

4 网民观点

聚焦民办高校收费高等问题

网民观点抽样结果显示,网民围绕学校收费、招生人数等方面展开讨论。

37.61%的网民质疑学校学费过高。较多网民认为该校每年近四万元的学费过于昂贵,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负担过重。由于可选择性较多,学生选择放弃入学,转而寻找更经济实惠或更贴合自身需求的教育途径,部分学生或直接进入就业市场。

21.58%的网民认为民办学校以创收为目标。部分网民认为涉事民办学校的招生竟高达万人,质疑民办学校以创收为目的办学招生。评论提及广东地区民办高校收费高,将教育做成“生意”的声音较为突出。

19.72%的网民讨论教育的“性价比”。部分网民指出,在学历贬值、就业市场不景气的社会大环境下,教育支出与收获不成正比,“不匹配”“性价比过低”。

5 媒体观点

高校需突出办学特色才能吸引学生

媒体认为,鉴于可选择性增多,学生对高校的选择更加挑剔,高校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

澎湃新闻:千余新生放弃入学,给高校提了个醒

放弃入学的现象,确实给高校招生带来了挑战。在供求关系已经大为改变的当下,高校也要做好准备——无论是教学质量还是办学特色,都应当进一步提升、突出,真正吸引学生也留住学生,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

新京报:1477名新生放弃上大学,不足为怪

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后,大学不能再追求规模发展,而要走特色办学之路,通过提高教育回报率,吸引学生报考,提高被录取学生报到率。那些办学质量不高的学校会因被学生放弃而失去生存、发展空间

大象新闻:1447名新生放弃入学,倒逼高校更“接地气”?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反而会倒逼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变得更“接地气”,能够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行专业调整,新设一些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那些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并在学费收缴和就业服务等方面更“亲民”。让学生上得起学,也愿意来上学,这或是高校未来不被淘汰的唯一理由。

极目新闻:广东白云学院1477名新生拟放弃入学,也不必大惊小怪

民办高校应该明白,高收费的背后是社会的高期盼,要让学生学有所成,让他们觉得很值。如此,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新蓝网:千余人放弃入学 高校为何留不住学生?

学生放弃入学现象的出现,既是对当前教育选择的多样化态度的体现,也是对高校招生机制提出新的时代要求。

半岛都市报:“1477名新生放弃入学”实属正常,也应反思

“1477名新生放弃入学”这一事件虽属正常,但也应该反思。不断完善教育政策和管理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发展机会,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元化的选择。
6 专家观点
大学不能再追求规模发展

专家认为,选择不入学是未来很多学校可能出现的情况,办出特色,办出质量,提高教育回报率,高校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这是未来很多学校可能出现的情况。如果学生认为没有进入合适的学校,他可以选择不入学,因为成本与收益不匹配,这是高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高校可在招生环节跟学生确认是否入学。对于确认不报到的学生,可考虑选择递补录取。关键是高校应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学科建设,让所开的专业跟市场需求对应起来,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如果在同类学校中报到率较低,学校应反思和调整,跟踪分析做出整改。大学不能再追求规模发展,走特色办学之路,通过提高教育回报率,吸引学生报考,提高被录取学生报到率。

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樊秀娣:公示入学率可以倒逼学校办出特色,办出质量。现在,学校申请增加专业、学校升级、学校扩招得由教育主管部门审批或审核,但是教育质量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大家是否愿意选择来学校就读。只有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吸引学生,这对学校也是一种促进。同时,这也提醒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引导高校有序、合理地竞争,从根本上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教育创新人才。

往期推荐:





【案例库】过期大米销往乡村学校   监管部门“未予立案”引质疑


【案例库】“假冒央媒”骗取公众信任 舆论呼吁严厉打击防止出现破窗效应


【案例库】景区禁止游客吃泡面 地方文旅“待客之道”引舆论争议


微热点WRD
微热点,基于海量全媒体数据,致力于打造热点发现-热点分析-传播效果评估-热点事件案例库的媒体传播大数据应用平台,用大数据解读热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