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曾任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专注于宏观历史社会学、微观社会学、知识分子社会学和社会冲突等领域。他的著作包括《 互动仪式链》、《发现社会》、《哲学的社会学》、《文凭社会》和《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等,在学术界和社会理论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原标题为“Writing With Force and Ease”,原文地址见:https://www.drrandallcollins.com/creativity-via-sociology/2019/7/3/writing-with-force-and-ease 感谢韩亦老师推荐这篇文章! 写作,是将繁复多维的思想和论点凝练成单一维度的流程。我们的思考往往纵横交错,而写作则需将词汇和句子串联起来,沿着时间的轴线,一一展开。 宏观结构先行 结构设计关乎观点的呈现顺序,涉及微观的字句排列与宏观的论证布局。通常,宏观结构塑造了微观结构,理解整体框架对于细节的雕琢至关重要,反之则不尽然。通过提纲确定结构列提纲是确立结构的直接途径,也是写作中极具挑战性的智力活动。但即使非常困难,你也可以使用下列方法来强行推进。将散布各处的笔记和想法汇总,无论是书籍边缘的批注、零散纸片还是阅读摘要,都应归纳为要点,并整理至纸上(必要时,也可以多写几页;但之后你需要重新总结,需要多少次就写多少次,直到你能一次性看完为止)。然后使用彩色笔等工具,尝试不同的排列组合,直至找到能够清晰表达论点的顺序。这个过程虽然看似单调,实则是创新的温床。如果你找不到理想的顺序,甚至无法决定从哪一点开始,那就随意一点:选一个起点,然后从那里开始。若难以确定接下来的步骤,同样随意选取,将其余部分逐一串联。重要的是,不要让任何一个点显得过于突兀或支配其他点,而应将它们视为同等重要的元素。避免在这种选择上耗费过多时间,确保论证的流畅性才是关键。遇到困难时,回过头来修改提纲在写作实践中,我们常会遭遇瓶颈。或许是下一句话无从着笔,或许是用词难以达意,或许是对接下来的叙述一筹莫展。若你陷入这样的困境,这通常意味着你的宏观结构需要调整,而非仅仅是句子层面的问题。你可能迷失了论证的方向。此时,回顾并修订你的提纲是关键——有时,我会根据已有内容重新构思提纲——我常发现,自己之所以停滞不前,是因为提纲未能指引下一步的方向。适时调整提纲,可以避免重写的繁琐;与修改不满意的初稿相比,重新规划提纲要简单得多。提纲可以只是你的想法如果你对所要表达的内容了然于胸,书面提纲或许并非必需。当你感觉文思泉涌,准备一泻千里时,那就顺其自然地写下去。即便如此,你的脑海中仍会有一个基本的框架,你会对自己说:先谈这个,再谈那个,接着是……。写作本身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你可能会有新的想法闪现。但只有在写作过程中构建起合理的论证结构,这些新想法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当你能够如此流畅地写作时,你应该感到庆幸。如果这种流畅中断了,或者你发现自己无法继续前进,那么回到提纲上来,重新梳理你的思路。完成后拆除脚手架提纲可能经历了从杂乱无章地搜集笔记和灵感,到将这些零散的思绪有序排列,再到最终精炼为一系列井然有序的标题。这些标题中,有些将直接转化为你论文或书籍的核心结构。然而,精炼的文笔不会沉溺于繁复的层级标记,如“I. IA. IA.1 Ia.2”等,这些过于学究气的编号。虽然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引导读者的阅读路径有所裨益(详见后文“TRAFFIC”部分),但文章内部的逻辑结构应当自然而然地引导读者,而非依赖于这些外在的标记。(若想见识这些标记的笨拙应用,可以参考奥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的《市场与等级制度》(Markets and Hierarchies):这部著作虽然内容丰富、见解深刻,但阅读体验却颇为生硬。)这些序号和字母的标记,原本是为了确保论证的条理清晰,但在最终的稿件中,这种需求应当通过文章自身的流畅性来实现。因此,大多数时候,你应该摒弃这些数字、字母和小标题的层级。如果某些标记确实不可或缺,可以将它们巧妙地转化为既生动又贴切的章节标题。仅在你确实需要列举一系列无序的、缺乏内在联系的观点时,才考虑保留这些编号和字母。切勿将小标题流于俗套在撰写文章时,标题和小标题是向读者传达关键信息的重要工具。作者不应该将这些宝贵的位置用于放置一些陈词滥调的标签,如“引言”、“摘要”或“讨论”。相反,应该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标题,使它们能够精确地反映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从而引导读者理解你的观点。作者应该以哲学家尼采的风格来写作,即富有思想深度、文学性和创造性,而不是像官僚那样使用刻板、公式化的语言。利用空白作为论证的隐性框架当你的论证被恰当的空白所环绕,它们将更加醒目。这是一种视觉上的技巧,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的感知。而且,通过在文章中巧妙地增加空白,通常能够提升整体的写作质量。如果段落过于冗长,不妨将其拆分成几个小段。这样做并不复杂,即便有时需要根据直觉进行分割。你可能认为,将复杂的论点集中在一个段落中有助于保持连贯性,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往往会使论点变得模糊不清。对于句子的处理也是同样的道理。当句子过于冗长或复杂时,最好将其拆分为几个简单的句子。这样做并不难,哪怕需要重复主语。伯特兰·罗素——一位文笔极为清晰的作家——曾建议,在表达复杂概念时,至少应将其中一部分内容单独成句。皮埃尔·布迪厄则是一个反面教材。他在《区分》一书的序言中,为自己的长句和长段落辩护,声称其思想的复杂性和微妙性,以及所涉及的所有条件,都需要通过这种写作方式来表达。然而,这种观点并不成立。罗素、维特根斯坦等哲学家已经证明,即使是最微妙的问题,也能以清晰流畅的散文形式来阐述。布迪厄的作品同样可以通过改写,使其在思想内容和文体上都更加出色。尤尔根·哈贝马斯的思想同样复杂,但他的表达更加有序;如果说他的文章有时显得沉重,那更多是因为他在概念表述上的方式。欧文·戈夫曼的作品不仅结构清晰,而且文笔轻快、优雅。罗素在构建文章结构方面显然非常擅长。掌握了这种技能,你就不必频繁地重写。罗素曾幽默地说:“我一生中只重写过一次,结果远不如初稿,所以我决定再也不重写了。”为句子排序的艺术遵循上述指导,撰写句子将变得轻而易举:把握文章的宏观结构,明确每个论证部分的归属;拆分那些冗长的句式(这同样会简化你的句法构造)。在处理特定句子时,以下建议或许能提供帮助: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而非被动语态。这是一条经典建议,至今仍极具价值。但你也不必过于拘泥,关键在于听起来要自然。通常,易于写作的表达也易于阅读。(萨特在撰写《辩证理性批判》时,就曾面临不小的挑战。)尽可能将动词短语的各部分紧密相连。首先让读者捕捉到句子的主要动作,随后再将修饰语置于句尾。这可能并非你最初的构思,不必担心,先将句子草拟出来,随后再进行“文字加工”,调整至最恰当的顺序。随着经验的积累,你重组句子的速度将越来越快,最终在落笔之前便能在心中形成清晰的结构。写作的关键在于流畅性。如果你觉得某个句子需要拆分或重组,而此刻处理它显得乏味且偏离正轨,那就暂时搁置。只要你对自己的写作目标了然于胸,后续的修改总有时机。写作过程中最艰难的部分在于将初稿付诸文字。一旦初稿完成,你便可以随时进行润色。如果你在两个词或两种表达方式间犹豫不决,不必过分纠结。记住,不存在所谓的“完美词汇”。面对这种选择时,我会将两种选择都记录下来,一个置于另一个之上(或旁边),然后再次审视并划去其中一个。如果两个选项相差无几,那么选择哪一个实际上并无太大差别,随意挑选即可。随着写作经验的增长,这样的选择将变得更加迅速和容易。无论如何,保持写作的流畅性始终是首要任务。当犹豫不决时,选择舍弃我的岳父,一位资深的报社编辑和专栏作家,曾赠予我一条宝贵的写作箴言,它始终成效显著。在修订文章的过程中,或是在艰难地抉择如何更贴切地表达时,删除往往利大于弊。若你对某个词、短语或段落的去留感到犹豫不决,那就大胆将其删除。交通句的妙用文章中存在两种句子:实质性句子和交通句。由于复杂的论点并非总是线性排列,有时我们需要明确指出这些论点的逻辑顺序——换言之,就是对语言进行引导。优秀文章与平庸之作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前者大胆运用交通句,而后者则回避之。若你的论述在复杂性上遇到挑战,不妨直言不讳。向读者坦诚问题所在:“这个话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要深入理解,我们必须关注这些特点......”。我将按照以下顺序展开论述......”(尤尔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便是一例。尽管哈贝马斯的文风并不煽情,但他清晰的结构层次和恰当的交通句使用,使得作品条理分明。相比之下,学生论文常因忽略这一点而显得混乱不堪。)总结,作为交通句的一种,通常在论证结束时回顾进展。这可以大有裨益,但你必须审慎判断,何时的总结真正有助于清晰思路(尤其是当它引出下一部分论证时)。那些过于机械或打断论证流程的总结,实际上属于“脚手架”之列,应当果断去除。问题(包括修辞性问题)可以优雅地铺垫接下来的论证,或作为局部的交通句。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便是一位精于此道的作家,他以此技巧巧妙地组织了大量密集的材料。(“参与土匪活动的另一个因素是贵族的一部分,但究竟是哪些贵族呢......”《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第142页。“我们的论证进展如何?”)问题往往能够使文章流畅,并减轻沉重的指示性语言。专业术语运用特定的专业术语往往涉及个人品味。在多数情况下,避免使用术语能够更直截了当地传达思想。正如物理学家开尔文勋爵所言,一个真正有内涵的理论,应该能够用连酒保也能听懂的语言来阐释。这一观点虽略显夸张,但在社会学领域却常常适用。一些作家,如伯特兰·罗素,通过将术语以平实语言重新定义,不仅为读者带来清晰,也从中获得了不小的乐趣。(C.赖特·米尔斯在评论塔尔科特·帕森斯时,就曾巧妙地运用此法。)然而,若在写作中完全摈弃专业术语,也需意识到你正承担一定的风险。术语的使用往往标志着作者在特定学术社群的身份,而某些专业人士可能会不自觉地轻视那些不使用术语的人。是否采纳专业术语,不仅仅是风格上的选择,更是一种社会性的决策;它反映了对知识领域不同的策略。至少,我们应该诚实地面对自己所采取的写作策略。当代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包括许多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解放运动的学者——在这方面往往失之偏颇。他们使用的术语之多,反映出他们倾向于为一小群精英知识分子撰写晦涩难懂的文章,这对于自称为反精英主义者和倡导解放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讽刺。相比之下,马克思本人的文风则要清晰得多——这或许是因为他与德国杰出诗人海涅交往甚密,也可能是因为马克思真心希望他的思想能为大众所理解。日常词汇在社会学领域,许多作品之所以平庸,是因为它们充斥着抽象的概念:大量名词和动词,而这些往往不过是带有动词后缀的名词。在这种情况下,恰当的隐喻和生动的口语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这些表达必须是自然流露的;生硬的隐喻或陈词滥调只会适得其反。如果你发现自己无法写出生动有趣的文字,那么最好不要强行为之。个性化的指代平庸作者常常回避个性化表达,他们极少使用“我”这个第一人称代词。与此相对,生动的写作风格则不避讳直言“我将在后文探讨这一点……”或“我们在此发现……”。在引导性的语句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至关重要。当直接表达个人观点时,回避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不仅是笨拙的,而且显得不必要地正式。过分追求形式化,往往是表达能力不足的表现。(遗憾的是,在编辑和审稿人中,这种现象并不少见,与他们打交道有时是一种职业上的风险。)然而,也有例外:那些以“我认为……”或“我相信……”开头的句子,往往显得多余,可能会引起读者的反感。直截了当地表达观点即可。如果你觉得这样写能帮助文章流畅地展开,那无伤大雅,但最终修订时,记得剔除这些冗余的措辞。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在抽象的社会科学写作中尤为常见,那就是作者在句中完全避免使用主动语态。例如,乔治·赫伯特·米德在《行为哲学》一书中写道:“我们的任务是从社会公认的人类视角组织回溯到社会产生的物理世界中的视角组织。”这种表述方式,以及其他类似的原因,使得米德的文风显得笨拙。相较之下,马克斯·韦伯即便在处理抽象概念时,其结构也显得清晰得多。精心打磨成就卓越文笔文章的平庸与卓越,往往仅在一念之间——那就是在完成初稿后,能否投入时间回顾并修订你的作品。这正是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或书籍与一篇索然无味的作品的分水岭;也是一篇成绩优异的论文与一篇成绩平平论文的差别所在。就我个人经验而言,我偏爱重读自己的文字(当然,如果写得不尽人意,这意味着还有大量工作待完成)。即便是一篇已经写得很好的文章,也总有改进的空间:比如修正错别字(留下错别字等于告诉别人你并不在乎文章的质量);简化表达以使意思更加明了,或是在必要时提供更清晰的解释;补充那些能增色文章的好点子,或是删减那些过于冗长的部分,将它们留待他日再用。同时,要剔除那些陈腐的表达,除非你是有意为之以表讽刺。更棘手的是避免在文章中重复自己之前的观点。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我是否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下重复这一观点?如果确有必要,自然可以保留;如果并非如此,重复则可能使读者感到厌烦。因此,我会将这些重复之处一一标记,并审视我在何处已经阐述过这一观点;接着,确定最合适的表述位置,并删除其他重复的部分。我认识的一些杰出作家在这方面可能稍显疏忽,但这种疏忽可能会成为作品发表的障碍。那么,我为何如此重视这一点呢?因为随着文字的不断精炼,它的节奏感和流畅度也会随之提升,直至达到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开始写作“写作障碍”是许多作者常挂在嘴边的抱怨:似乎总是难以迈出写作的第一步。这通常与能否顺利进入写作状态有关。如果你能够坚持每天写作,就会发现第二天下笔时会变得更加轻松。许多作家在开始新的写作之前,会回顾前一天的内容,或者重温他们的大纲,抑或是阅读一些激发争议的资料。但即便如此,你可能仍旧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冷启动。无论如何,最重要的是开始行动。不用担心初稿中写下的第一句话是否完美,因为它随时都可以被修改或删除。文章的流畅性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至关重要。因此,在找到自己的节奏之前,持续不断地写作,然后将不满意的部分果断舍弃。当我发现自己在键盘前无法流畅地表达时,我会拿起纸笔,迅速勾勒出我能想到的最简单论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提醒自己,初稿并不需要完美,它只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起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文章会逐渐变得流畅(当然,前提是我已经对文章的宏观结构有了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这时,你会感觉到一种释放——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当我把想法写在纸上后,我会告诉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它们输入电脑。尽管事实往往并非如此简单,但一旦你开始写作,就会发现更好的表达方式和新的想法会源源不断地涌现。有时,这种写作的冲动会让我持续写作很长时间:虽然理智告诉我应该适时休息,补充一下水分——但一旦你踏上了写作的征程,就会渴望走得更远,探索更多的可能。明晰、有力、自如埃德蒙·威尔逊,这位杰出的作家与评论家,将“明晰、有力、自如”奉为经典散文的灵魂。明晰,是所有结构建议的终极目标;一旦你掌握了其精髓,并且培养出对语言节奏的敏感,自如的表达便会水到渠成。那么,文章的力量源自何处?它主要源自于作者内心强烈的表达欲望。这种欲望,正是推动写作的原动力。如何激发这种表达欲望?关键在于积极参与你所在领域的知识讨论,深入理解各种论点,并致力于推动它们的发展。为自己设定高标准,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要成为优秀作家,就要广泛阅读优秀作家的作品社会学家之所以常常写作不佳,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读了太多其他社会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的平庸之作。在风格上,不要局限于社会科学领域的作品。我个人认为,阅读诗人的作品——无论是耶茨还是迪伦·托马斯,或是任何你喜欢的诗人——是掌握语言节奏的关键。当然,你不能只读那些文体优美的作品,很多时候,内容本身同样重要。但无论阅读谁的作品,都要思考:他们写得好吗?无论如何,都要留心他们是如何做到的。D.H.劳伦斯的《美国经典文学研究》(Studies in Classic American Literature)便是一本洋溢着写作活力的书。劳伦斯,这位激情澎湃的作家,对写作的热情甚至超过了他对性的热爱。这本书虽然是一本文学评论,但它所展现的激情,揭示了劳伦斯对文字的深刻理解。阅读劳伦斯的作品,你会感受到一种触电般的快感——他的能量是具有感染力的。这就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让你的文字充满活力,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