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约翰·H·戈德索普|因果性、统计学与社会学
文摘
2024-09-28 13:35
美国
约翰·
H
·戈德索普,英国社会学家,以其在社会分层、流动性和社会学方法论方面的研究而闻名。他是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的荣誉研究员,同时也是欧洲科学院成员、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成员以及皇家统计学会的荣誉研究员。戈德索普对社会学理论、方法论和实证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发展和应用定量研究方法方面。他与同事合作开发的
EGP
(
Erikson-Goldthorpe-Portocarero
)阶级分类框架是社会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工具,它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结构。戈德索普的工作强调了社会学研究中理论构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重要性。
本文为节译(已标页码),全文见:
Goldthorpe, J. H. (2001). Causation, statistics, and sociology.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17(1), 1
–
20.
本文从社会学家的角度审视了因果关系的三种不同理解方式,每一种都深受统计学家工作的影响:作为稳健依赖(
robust dependence
)的因果关系、作为结果操控(
consequential manipulation
)的因果关系,以及作为生成过程(
generative process
(的因果关系。第三种理解方式被推崇为社会学中因果分析的基础。它有助于阐明统计学和理论各自的角色,并且适合于社会学这门主要依赖非实验方法的社会科学,其中行动的概念占据核心地位。
引言
Bernert
(
1983
)在其一篇极具洞察力的论文中指出,社会学家对于因果关系概念及其在研究中的应用长期存在不确定性。
19
世纪后期的
“
无批判性崇拜
”
让位于
20
世纪初的
“
彻底拒绝
”
,随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几年里,又转变为
“
实用主义应用
”——
我们不妨补充,这一立场自
Bernert
的综述以来,也日益受到批评。正如
Bernert
所展示的,要理解
“
一个概念的生涯
”
中的这些变迁,不仅需要考虑社会学本身的发展,还要考虑更广泛的科学和哲学辩论的背景。在本文中,我本着
Bernert
贡献的精神,旨在提请大家关注统计学家越来越多地参与此类辩论所带来的一些成果,并进一步探讨社会学对由此产生的对因果关系新理解的接受度及其潜力。
现代统计学的奠基者们或许可以被视为一个时代的代表,在那个时代,因果关系的概念受到了怀疑。至少对于皮尔逊(
Pearson
)(
1892
)而言,因果关系不过是一种
“
迷信
”
,它是从形而上学的前科学思维中延续下来的,应该被抛弃,并由相关性的概念所取代,因为相关性既更加普遍也更加精确。然而,统计学家有机会做出更具建设性贡献的时刻在后来到来,那是在
20
世纪
40
年代和
50
年代,哲学家们引入了
“
概率性
”
(
probabilistic
)(而非
“
决定性
”/deterministic
)因果关系的概念:即大致上,原因不应被视为其效应的必然性,而应仅仅被视为提高其发生概率的因素(有关评论和最新发展,参见
Salmon, 1980; Eells, 1991
)。因果关系的概率性观点可能与世界本身是非决定性的论点相联系;但这种观点也可能仅仅因为,无论世界是否决定性的,它都过于复杂,我们对它的认识也过于容易出错,以至于除了提供概率性解释之外,无法提供其他解释,而受到青睐。至少,后一种立场似乎很可能会受到大多数社会学家的推崇
——
尽管最近有人试图在社会学中维护完全决定性的因果解释的可取性和可能性(参见例如
Ragin, 1987; Becker, 1992;
以及批评性评论,
Lieberson, 1992, 1994; Sobel, 1995; Goldthorpe, 1997a, 1997b, 2000
)。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将探讨三种不同的因果关系理解,这些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统计学家贡献的影响。我将它们标记为:(
1
)作为稳健依赖的因果关系;(
2
)作为结果操控的因果关系;(
3
)作为生成过程的因果关系。
p1
那些坚持将因果关系视为生成过程的统计学家倾向于将其描述为对之前探讨的两种因果关系理解的必要补充。然而,这两种情况下是否涉及相同的关系,这一点可能会受到质疑。就作为稳健依赖的因果关系而言,作为生成过程的因果关系确实似乎是一个明显的补充。它立即允许提出反对意见,即因果关系不能仅仅通过统计推断的一般程序来确定,而无需主体的输入。如果需要对那些被认为产生了统计学上证明的依赖性的过程进行解释,那么这种解释就必须主要基于主体来提供;而且,这种解释越是深入地基于现有理论,而不是仅仅临时性的,它就越是连贯
——
并且可检验(参见
Bradford Hill, 1965; Cox and Wermuth, 1996: 225-6
)。然而,就作为结果操纵的因果关系而言,作为生成过程的因果关系不仅看起来是补充,而且在某些方面也是修正。首先,关注因果效应是如何产生的,有助于降低对不同类型自变量的重要性。因此,即使认为将一个属性视为因变量的真正原因而不仅仅是与之相关是不恰当的,关键问题仍然可以被视为是如何实际产生这种关系,无论其如何标记。例如,即使
“
她在考试中表现良好,因为她是女性
”
被认为是指固定的性别属性(而不是可能改变的性别),重要的是对所依赖的关联背后的性质和有效性的解释
——
比如,一个解释可能是女性的大脑硬件以某种方式进化,使她们在这种考试中比男性有优势。同时,在社会科学的背景下,将因果意义附加到行动上,不仅不是困难的来源,反而可以被视为构建因果过程的标准方式:
“
她在考试中表现良好,因为她为此而学习
”
,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再是问题。
p9
此外,同样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对因果过程的强调有助于将注意力重新引向结果的原因,而不是(假定的或据说已知的)原因的结果。这种转变意味着从一种强烈的
“
验证主义
”
(
verificationist
)立场上退一步,这种立场认为因果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原因的效果,通过实验方法,以一种
“
一劳永逸
”
的方式,而这种方法不仅在哲学上存在疑问,而且在社会学实践中几乎无法支持。实际上,从生成过程的角度理解因果关系,更符合
“
证伪主义
”
的立场。提出对这些过程的假设性但充分的解释
——
即,原则上设想的过程能够产生所讨论的统计关系
——
然后进行进一步的经验调查,尝试检验这些过程是否确实在起作用。这可能导致一个负面的结果,但即使是积极的结果也仅仅是暂时的,因为正如前面提到的,人们接受的是,对因果过程的最终解释永远不会达成。
那么,如果将因果关系视为生成过程的观念,不仅能够看作是对作为稳健依赖的因果关系和作为结果操纵的因果关系的补充,而且在后者的情况下,还意味着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和重新定位,那么我相信,确实可以辨识出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出一种适合社会学研究的替代性因果分析方法。也就是说,这种方法将使社会学家能够超越对因果关系概念的单纯
“
实用主义应用
”
,例如,通过不加反思的因果建模,然而,这并不要求他们接受一种过于狭隘的因果关系理解,以至于无法追求他们自己的合理目标。
社会学的替代方案
这里提出的因果分析路径,部分基于并部分扩展了我在其他地方已经部分发展的观点(特别参见
Goldthorpe, 1996a, 1998, 2000
),以三阶段序列的形式呈现:
(i)
确定待解释的现象;
(ii)
在社会行动层面假设生成过程;
(iii)
检验这些假设。
然而,应该强调的是,这种表述主要是为了便于说明。实际上,在任何特定的社会学研究中,这三个阶段不太可能像这种模式化的处理方式所暗示的那样容易区分开来。
p10
结论
我认为,从上述讨论中可以得出一个非常清晰的总体观点,可以这样表述:如果统计学家对因果关系理解的贡献要在任何特定的研究领域中得到有效利用,那么至关重要的是,统计学和主体内容之间必须存在正确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如果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预测
——
特别是现实世界的预测,而不是实验室中的预测,换句话说,是预测
——
那么将因果关系视为稳健依赖性的观念确实具有一定的适宜性。然而,如果研究的最终目标不是预测本身,而是因果解释,那么以预测能力来表达因果关系的观念
——
例如,
“Granger”
因果关系
——
可能会显得不足。这是社会学理论家和统计学家对定量社会学家基于基本上是
“
部分化
”
程序的因果关系概念的实用或理论性使用进行批评的结果,从
Lazarsfeldian
的精细化到因果路径分析。
同样,将因果关系视为结果性操纵的观念适合于那些主要通过实验方法进行的研究,特别是回归到库克和坎贝尔,回归到
“
实用科学
”
,在这种科学中,核心关注点确实是
“
实施特定行为的后果
”
。
p14
这种想法在医学和农业研究中的发展,与因果关系在应用计量经济学中作为稳健依赖的发展一样,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将操纵性方法扩展到社会学中似乎并不乐观,除非在相当特殊的情况下。这不仅仅是因为在社会学研究中,经常会出现对实验或干预的实际和道德障碍:可以承认的是,统计学家在准实验研究的方法论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后者几乎不可能像真正的实验那样提供
“
一劳永逸
”
的结果。更根本的困难在于,在
“
没有操纵就没有因果关系
”
这一高度以人为中心的原则下,对个人行为具有因果力量的认可实际上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说,它只扩展到那些实际上处于实验者或干预者角色的人:否则,
Holland
所称的行动的
“
自愿方面
”
,包括对干预采取的行动,会造成重大问题。
作为生成过程的因果关系概念,并不像之前讨论的另外两种因果关系概念那样,与特定的统计学工作直接相关。然而,正如我最终试图展示的,它似乎提供了最佳的基础,使得在社会学的因果分析中,统计学和实质性问题可以相互关联。首先,它强调效果的原因:换言之,这意味着此类分析始于寻求因果解释的效果
——
现象。在社会学中,统计学在本质上以描述性模式,在确立现象方面发挥了基本作用。其次,生成过程的概念是在比构成解释对象的数据更
“
深层
”
或
“
微观
”
的层面上定义的,这与至少那些坚持方法论个人主义原则的社会学家的分析方法紧密相连,他们因此坚持认为对社会现象的因果解释最终必须建立在个体行为和互动的描述上,并从这个角度批评了纯粹的
“
变量社会学
”
。第三,承认对生成过程的最终、确定性的描述永远不会达成,意味着对这些描述的实证评估
——
关于它们所建议的过程是否确实产生了归因于它们的效果
——
并不期望实现一次性的验证,而是证伪,或者至多可以描述为有待改进的暂时性确证。统计学在通过其特定的、可经验验证的含义来测试这些描述方面,目前可以发挥明显的作用。但是,如果社会学家能够将他们对生成过程的描述发展到统计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创建这些过程本身的
“
实质性
”
模型的程度,那么这种作用就会扩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g5MzYxNTAxNw==&mid=2247487492&idx=1&sn=0537a4b50ef4a85e133881613931ff17
文献清除计划
自然与自然的奥秘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已照亮。
最新文章
新书速递 | 《城市中的布迪厄》
申请时的SOP(个人陈述)重要在哪里?如何写SOP?
申请Q&A|美国社会学博士有奖学金吗?有多少?足够生活吗?
菲利普·S. 戈尔斯基:杜威式的道德社会学:描述性的文化史还是批判性的社会伦理学?(许松影、李钧鹏译)
当我们使用文献管理工具时,我们到底在管理什么?|十月编辑部在看
深层故事、怀旧叙事和虚假新闻:特朗普时代的叙事
读博记录(8月-10月):生活在赋魅之地
彼得·伯克|后期布罗代尔
怎样写套磁信?欢迎来匹兹堡大学GSPIA读博
弗朗西斯·福山|尊严的政治
“实践与理论”系列讲座预告及征集启事
张勇军(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社会科学导论课程大纲
研究生生存秘籍:如何组建自己的师友团
差生文具多系列|在博士生阶段怎样发挥生产力
飞哆|利落
差生文具多系列|如何克服写作拖延症
计算社会科学有哪些老师和项目
阿西莫格鲁(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经济增长》(课程大纲)
陈立夫|《构建国家:意大利、德国的形成与联邦制之谜》译者序
读博记事(2024年9月14日—10月11日)|一只鸟接着一只鸟
读博记事(2024年8月-9月13日)|Everything is OK
Isaac Reed|对安·斯维德勒《谈情说爱:文化如何重要》的长书评
文化社会学博士资格考书单(耶鲁大学)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给机器学习了!社会学可以怎样与机器学习融合
什么是自然语言处理?
求求你们写点正常的博士申请个人陈述(SOP)
MIT商学院博士生个人书单|集体行动:奥尔森之后?
文献驿站02|《性别与社会》(Gender & Society)2024年8月,第38期第4卷
文献驿站01|《古典社会学刊》(Journal of Classical Sociology)2024年8月,第24卷第3期
约翰·H·戈德索普|因果性、统计学与社会学
世界社会与民族国家(一修)
梅根·R·布雷特| 主题建模:基本介绍
《欧文·戈夫曼:现代社会思想巨擘》:一部精心编纂了近百篇戈夫曼研究文献的大部头
吴飞(浙江大学)戈夫曼的戏剧、仪式和游戏观
《皮埃尔·布尔迪厄:现代社会思想大师》:一本汇编了80多篇重要文献的布尔迪厄研究辑录
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生产的社会学
读博记事(2024年8月-9月13日)|Everything is OK
文献驿站01|《古典社会学刊》(Journal of Classical Sociology)2024年8月,第24卷第3期
安德鲁·阿伯特:如何进行有效的学术阅读?
兰德尔·柯林斯:如何让学术写作笔力雄健、挥洒自如
缅怀|刘阳:《<巨变>与<大转型>的一些译文比较》点评
“实践与理论”系列讲座预告及征集启事
新书书评!《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1930年代》
李钧鹏 王东猛|历史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路径
古与今(第三期)|解释与解读书单
古与今(第二期)|官僚制研究书单
古与今(第一期)|十本涂尔干研究专著
今天19点讲座|香港社会学/人口学博士申请
互助讲座第七期|香港社会学/人口学博士申请
吴靖|奇观美学与奥运政治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