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记事(2024年8月-9月13日)|Everything is OK

文摘   2024-10-13 08:30   美国  
从八月八号下飞机算起,转眼已过月余。打算开始记录自己的读博生活,不过都是一些碎片化的记录,但它们构成了我回忆最深刻的印象。

回想起申请季,虽然有不少好的回忆,但更多的还是创伤,都会引起PTSD了,所以就没想写那段申请的经验贴。不过,我之前还是搞了一些系列申请分享的讲座,希望能够后来者规避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也非常感谢来做讲座的友友们!

虽然经常在网上和孟鉴(公众号“子金”的号主)互动,但实际上,我们是三年的网友。七月底,我去北京签证的时候,我们才第一次见面。在此之前,我跟大源、厚朴、静姐都面过基了,现在只剩下鱼姐!去北京的时候,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如予哥、森哥、小冯和红姐,而且恰逢飞哆也在。有一天晚上,我第一次喝白酒,结果醉得不轻,后来只记得不停地跟飞哆说话。在那几天里,孟鉴、予哥他们还很煽情地说起我们各自独特又相似的经历让我们千里缘分一线牵。

在北京将近一个星期,这群人没带那些著名景点,就只是带我去他们经常去的地方,吃他们喜欢吃的东西,今天这个酒吧,明天那个胡同餐馆,还有他们学校里面喝酒的楼梯。他们说是让我感受他们当时的情绪和体验,将心比心是吧。但不管这样,我的毕业仪式在那几天完成了。然后,又开始新的起点。我们满怀憧憬地开启新旅程。

生活
从下飞机开始,我几乎没经历太多的波折,就迅速安顿下来了。T学姐开车来接我和另一位通行的朋友。在我落地之后的第三天,T学姐就带我逛了四家超市,挑选最具适配的必需品,然后跟我说了一大波在美生存的注意事项。

此外,我的合租室友都超级nice,一共有三位。N是隔壁学校的教授,今年刚跳槽来,所以暂时和我们合租。特别巧的是,他的专业是社会工作。他的本硕都在国内,工作一段时间后,放弃了公务员工作在2005年左右来美国读博。他跟我说了很多八卦。

我感觉他就是青年版的硕士室友强尼。N老师和强尼一样超级爱看国内的脱口秀综艺,也欣赏赵晓卉。当他拿出零食,邀请我一起看脱口秀的时候,梦回在寝室和强尼一起嗑着瓜子看综艺。仿佛回到了与强尼一起在宿舍嗑瓜子看综艺的日子。N教授对运动充满热情,饮食健康,他以自己的经验传授了我许多在美国生活的默会知识。我对此深表感激。

JX是一对夫妇,人也超级好。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几乎没有遇到任何生活上的障碍,也没有经历过留学生常见的“第一晚睡地板”的窘境。J的专业是运动康复,他非常注重锻炼,经常邀请我一起跑步,甚至想教我散打。我则与他分享了华康德作为拳击手的田野故事。

家门口有一棵巨大的树,直到前几天我才知道那是一棵核桃树。新鲜的核桃是青色的,我在尝试去除核桃的青皮时,手上沾满了它的汁液,结果手黑了整整一个星期。

大家最多的共同活动就是卤肉吧……我们疯狂卤牛肉、猪排、鸡爪、茶叶蛋等等。平时也一起去运动。有一次我们三人去跑步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但硬是玩到天黑,然后拉着我去看他们学校池子里的乌龟,结果什么也没看到。前几天,我们一起穿越了一片小树林,大约走了5英里。树林里面有个沼泽,特别像狂蟒之灾的场景。

在来美国之前,我就听说这里的人工费用特别昂贵,所以我尽量自己安装所有能自己处理的东西。但上上周,我不小心弄坏了马桶,去小红书一搜,发现维修费用可能高达数百美元,我的天塌了。但后来是公寓管理员免费维修的。

昨天下午去上课时,我自行车的脚蹬子也坏了。我把车锁在路边,急忙跑去上课。当我跟加盐她/他们说的时候,她安慰我她的自行车被偷了,相比之下,我已经很好了。

我也尝试过自己包饺子,但发现冷冻后再煮很容易散掉。看来以后我还是直接买速冻饺子比较方便。这里的肉蛋奶也非常便宜。每个月的TA工资扣除掉吃住后,还是可以生活得不错。

刚到美国不久,我就开始购买一些在国内时就很想买的书,或者是没有电子版的书籍。此外,我还买了一些关于英文学术写作的书籍(差生文具多”系列持续更新)。不过,N老师最近一直在劝我不要再买了,因为搬家时会很麻烦。我听从了他的建议,暂时不再购买新书。我们每学期有40美元的打印额度,这是图书馆提供的。而我们系的助教办公室里有一台不限量的打印机,所以我打印了不少课程论文和自己想看的论文

我应该也像子金一样,每周设定一个专门的阅读日,只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学术
在学校,我主要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生,目标是完成每门课的要求,最终顺利拿到博士学位;另一种助教(TA),它是我的工资(生活费)来源,系主任也强调我们要认真把TA当作一份工作。不过,虽然名义上我们每周要工作过20小时,但其实轻松很多。作为TA,我的职责是协助两位高年级博士生进行教学工作,主要涉及批改作业和撰写反馈,其中一位博士生来自巴西,另一位来自巴基斯坦。也许是因为系里很多国际学生,所以大家都能感同身受,沟通氛围非常好。

最初,我对听力和口语感到相当焦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焦虑已大大缓解。我逐渐发现,无论背景如何,我们总能找到沟通的方法,而且我的同学和老师们都非常友好。尽管如此,我还是未能通过学校组织的助教语言能力测试,这意味着我需要参加额外的语言培训。幸运的是,这个培训是免费的,并且不会影响我继续担任助教的职责。此外,我发现我的几位国际学生朋友也同样没通过测试。

这学期需要修三门课,两门课必修,一门课选修。必修课是理论课和统计课。选修课则选择了医学社会学。这个选择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术同辈的影响。尽管我对医学社会学一点都不了解,但后来身边的胡煌、北子哥、响哥、子金都在做这个大方向,所以在选课的时候,我鬼使神差的也选了这门课。

医学社会学的作业形式比较繁琐:(1)每周交一页纸的文献阅读反馈,每周会发68篇文章(有的是论文,有的是书的章节),其中必须要读的有34篇,其他自己看着办。(2)期中做两次展示,一次是与课程主题相关的(Co-Leading Discussion),一次是展示医学社会学领域三个顶刊的最新研究方向(Journal Presentation)。(3)写一个18-20页的文献综述。(4)自己列一份课程大纲,对列出的每篇文献给出简要的评论。(5)写一份研究草稿,要求包括:

*引言和具体目标:为什么你的想法很重要?它有何意义?

*背景和意义:提供并讨论文献,引用相关研究。你的工作将如何为该领域做出贡献?

*方法:研究设计将是使用主要公开数据集或教授提供的数据集进行二次数据分析。样本、测量均取决于您选择的数据集。

*数据分析:本部分并非必须,但强烈建议。

*结果:本部分并非必须,但强烈建议。

*讨论与结论:本部分并非必须,但强烈建议。

在理论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围绕两本教材展开,每周的阅读量大约是两章内容,偶尔还会附加一些学术论文。每周的作业要求我们从阅读材料中提炼出三个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引用原文(并提供具体页码),但必须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每个问题的回答长度控制在150250字之间。课程的授课方式是,每周K老师会从我们提交的问题中挑选大约四个进行课堂讨论。讨论结束后,K老师会进一步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这门课程给我带来最大挑战的是,我们有三次随堂考试,这些考试要求手写完成,不允许使用任何电子设备,但可以携带书籍和笔记。这让我对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感到有些担忧。

在第一周,我未能注意到每周作业也有截止日期(deadline),结果错过了两门课程的作业提交。事后,我通过邮件向教授解释了情况。

统计课程的阅读量相对较小,主要聚焦于两本核心教材,重点在于实践操作。在课程的第一周,我投入了一整天的时间来完成统计作业,这包括理解Stata代码、为教师提供的代码添加注释,以及运行代码以生成所需的结果。对我而言,掌握Stata代码的难度不亚于学习一门新语言……但老师真的手把手教学,什么问题都很耐心回答,还要经常抱歉自己讲得不够清楚。

然而,北子哥提醒我,相比于StataRPython会更难,而我打算以计算社会科学(CSS)作为研究方向之一,任重而道远。我的导师I教授的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学理论和计算社会学,近年来也开始关注健康不平等问题。但比较难受的是,I导今年去其他系去当系主任了,不在社会学系开课了,但可以指导学生。不过,他与其他学校计算机系教授合作出了一本计算社会科学方面的教材,我最近主要照着上面来读和做。这成为了我近期的主要学习资料。此外,我还在网上找到了几份CSS的课程大纲,包括华人学者张勇军教授的公开大纲。目前,我还处于非常初级的探索阶段,距离真正入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CSS涵盖了多个方向,之前Chen建议我阅读Michael Macy的论文,他的方向包括用ABM来做社会学理论。我已经打印了他的论文,但还未开始阅读。目前来看,我打算先学习文本挖掘及其中的主题模型。

我的博士项目为期五年,要求在第二年完成硕士论文的撰写并通过答辩,之后才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但根据系里的规定,我必须在这个学期确定我的硕士研究题目和硕士论文委员会成员(共三位),且论文必须是基于实证研究的。如果是定量研究,下学期我还必须先修高级统计课程。我觉得特别不合理!进度太赶了。

最后,虽然买了不少关于英文写作的书,但发表的压力还是很难克服。我会尽我所能去努力,但如果最终成果不如预期,我也愿意接受。毕竟大家真的好松弛……我甚至想过重新申请个其他能搞钱的专业。毕竟来都来了,就奔着进可卷,退可躺的生活。我最近也疯狂劝J姐速来。

来这里后,系里的老师和同学也经常问我是否适应。我目前的答案是:Everything is OK.

也感谢全球化,我在美国的许多经历其实和国内没有很大区别。但也会体验到韩亦老师所说的文化冲击。比如,韩老师之前说,在公立,你可以跟导师们一起畅饮……果然,下午系里组织活动,所有学生、教师和员工都去酒吧喝酒。喝酒结束后,去跟室友们一起做月饼。

文献清除计划
自然与自然的奥秘在黑夜中隐藏,上帝说:“让牛顿去吧!”。于是,一切都已照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