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12月13日,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王川教授牵头开展的“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non-pCR)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中曲妥珠单抗联合马来酸吡咯替尼和卡培他滨用于术后辅助治疗的开放标签、多中心研究”在2024年SABCS大会进行了Poster展示。本研究旨在探索对于新辅助治疗后non-pCR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吡咯替尼+曲妥珠单抗+卡培他滨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此联合方案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共发生6例无侵袭性疾病生存(iDFS)事件,总体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有望为新辅助治疗后non-pCR的高危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壁报号:P5-09-29
研究背景
新辅助治疗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表现出更好的预后[1]。KATHERINE研究表明,对于新辅助治疗后未达到pCR(存在残留肿瘤病灶)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与曲妥珠单抗相比,术后辅助治疗给予TDM-1可显著降低疾病复发风险[2]。本研究旨在评价曲妥珠单抗联合吡咯替尼和卡培他滨治疗新辅助治疗后non-pCR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设计
本研究为单臂、开放、多中心、前瞻性试验,从2021年7月至2023年11月共纳入102例新辅助治疗后non-pCR(残留浸润性肿瘤≥1cm或淋巴结转移)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吡咯替尼(400mg/d)+曲妥珠单抗(6mg/kg)+卡培他滨(1000mg/m2)治疗。所纳入患者既往新辅助治疗阶段需接受至少6个周期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标准治疗(例如TCbHP、EC-THP等方案)。研究主要终点为3年iDFS率,次要终点包括无远处疾病生存(DDFS)、总生存期(OS)、安全性等。本研究采用了洛派丁胺一级预防以降低吡咯替尼所导致发生的腹泻。
研究设计
研究结果
本研究所入组患者100%为新辅助后non-pCR(残留浸润性肿瘤≥1cm或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且肿瘤残余病灶相比KATHERINE研究,残余病灶负荷更大。89.3%的患者原发病灶残余为T1及以上,66.7%的患者术后有淋巴结转移。TCbHP是最常用的新辅助治疗方案,71.6%的患者采用了TCbHP方案。
基线特征
截止2024年10月,共发生6例iDFS事件,期中3例骨转移,2例淋巴结转移,1例胸壁复发,未发生远处内脏转移。主要终点3年iDFS率尚不成熟。最常见不良反应为腹泻,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整体≥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最常见≥3级不良反应为腹泻,发生率为14.7%,经过洛派丁胺一级预防管理后,≥3级腹泻发生率明显降低。
主要终点结果
研究结论
对于新辅助治疗后non-pCR(残留浸润性肿瘤≥1cm或淋巴结转移)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吡咯替尼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卡培他滨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可能改善预后。该方案的总体安全性良好,未发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在吡咯替尼辅助治疗期间,洛哌丁胺一级预防有效降低了≥3级腹泻的发生率。此联合治疗方案相比目前标准治疗,血液学毒性更低,经腹泻积极管理后,安全可控,有望为新辅助治疗后non-pCR的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者介绍
王川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形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乳腺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福建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外科学组组长
参考文献:
[1] Broglio K R, et al. JAMA oncology, 2016 Jun 1;2(6):751-60.
[2] von Minckwitz G,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Feb 14;380(7):617-628.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更多前沿学术内容,敬请关注“爱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