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ADC药物通过选择性的向肿瘤细胞递送细胞毒性药物,显著降低细胞毒性药物的全身毒性,提高复合治疗指数,扩大药物治疗窗[1]。ADC药物相关的毒性,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靶点依赖性毒性,另一类是非靶点依赖性毒性。靶点依赖性毒性是由ADC在表达靶点的正常细胞中的结合和内化介导的,而非靶点依赖毒性是由其他因素介导的,包括ADC的不稳定性、正常细胞的非特异性摄取,以及抗体与正常细胞的非特异性结合等[2]。本文主要介绍ADC药物相关的口腔炎/口腔黏膜炎。
口腔炎/口腔黏膜炎的主要表现
ADC药物相关
口腔炎/口腔黏膜炎是ADC药物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主要表现包括口腔黏膜充血、红斑、水肿、糜烂以及不同程度的溃疡等,患者往往表现为局部疼痛、进食困难、口干以及味觉障碍等。口腔炎/口腔黏膜炎的高危因素包括:既往患有中度或重度口腔黏膜炎或口腔并发症的患者;具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全身免疫系统疾病等。
图1. ADC药物相关口腔炎[3]
口腔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机制
ADC药物相关
对于ADC药物导致的口腔炎/口腔黏膜炎发生机制可能与非肿瘤组织靶标的生理功能和表达情况、连接子的性质、细胞毒性药物的数量和类型等多种因素相关[3-5]。如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HER-2 ADC)可导致超10%的患者出现口腔炎/口腔黏膜炎,这可能与其载荷美坦辛衍生物(DM1)有关[6-7]。根据既往的研究报道,ADC药物所致的口腔炎/口腔黏膜炎主要发生在靶向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的ADC药物治疗中,发生率高达50%(以1-2级为主,CTCAE 5.0)[8-10]。这可能与TROP-2蛋白表达于健康人体组织(唾液腺)的黏膜表面有关[3]。
口腔炎/口腔黏膜炎的管理
ADC药物相关
对于口腔炎/口腔黏膜炎,临床上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及时积极处理,分级管理(参考表1),包括采用药物和非药物防治,主要原则是控制口腔炎症,缓解疼痛,保护溃疡面,促进及早愈合;保持口腔清洁,防治多重感染;阻止黏膜炎进一步恶化发展。必要时,需要肿瘤专科医师、口腔科医师以及营养师等多学科进行协作,在治疗口腔黏膜炎的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防止水电失衡和酸碱紊乱等并发症;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注意口腔卫生、配合口腔评价和护理[5]。
表1. 口腔炎/口腔黏膜炎的分级管理
总 结
ADC药物相关口腔炎/口腔黏膜炎
综上所述,ADC药物相较于传统化疗药物具有显著优势,但其不良反应也需重视。ADC药物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之一的口腔炎/口腔黏膜炎,表现多样,高危因素明确,发生机制涉及多种因素。临床中,对这类不良反应的管理至关重要,需通过分级管理多学科协作以及患者健康教育等综合手段,以降低其对患者的影响,保障ADC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者的治疗体验与生活质量。
下期预告:
ADC药物安全性管理——优化策略
往期回顾:
其他ADC内容专栏:
1
2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更多前沿学术内容,敬请关注“爱医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