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呢?就是一颗念念利他的菩萨之心。菩提心是所有大乘菩萨的心地、品质,是成就佛果的种子。
什么是利他之心?从世俗角度讲,有爱心、无私而不在意回报地帮助别人就是利他之心、利他之行。
如人世间的善行,小到两元钱的赈灾捐款、做义工,大到致力于慈善事业、给贫困地区办学修路送电、呼吁关注地球环境污染、关注濒临灭绝的动物等等。
世间的利他之行还包括利用自己的所学与聪明才智为人类带来福利,如科学家的种种发明创造。但对佛教的大乘行者,利他之心、行的重点却是: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从而舍去自我,以身证道,求取佛果。
世俗的利他是有限度的。即使是父母对子女倾其全部、尽其一生的照顾,最多也只能让子女衣食无忧,但子女的一生也不一定就幸福快乐。
科学家的发明使人类摆脱愚昧、贫穷与落后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杀伤力、足以毁灭人类的战争武器和环境污染。但并非如此我们就因噎废食,放弃世间法的利他之心、行,变成极端自私自利的人,为社会、为别人每付出一点都要求回报,这绝非佛弟子所为。
佛法认为,人是有生生世世的,每个人今生的命运会受前面许多世行为的影响,这些影响称业力。
人的欲望与贪、嗔、痴、慢、疑使这些业力不断转化成果报,有善报也有恶报,这些果报又形成下一世轮回的因和新的业。所以人因业力不断在六道轮回(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如果不能证道,人是无法从轮回之中解脱的。
而已解脱轮回、身心获大自在的佛菩萨,看三界六道对人都是烦恼的苦海。所以,佛教中的大乘菩萨以救度三界六道众生从轮回中解脱为己任。
在大乘菩萨的智慧中,发心并帮助众生从轮回中解脱才是最彻底、最究竟的利他之行,即使这一世不能解脱,也会为下一世累积解脱之因。
为此,每一位初发心的菩萨都首先以身证道,求取佛果,为救度众生把自己变成一只拥有无量方便、拥有佛陀智慧的大法船。
所以,菩萨有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在佛法中,还分“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菩萨的发心和发愿; “行菩提心”就是行愿,指菩萨的行持和品质,如普贤菩萨十大愿行等。
佛法中,还有分“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指凡夫初发菩提心,在触及到自我利益的时候,可能会失去利他之心,菩提心时有时无; “胜义菩提心”是指菩萨在佛“空性”智慧指导下的发心,如菩萨普度众生,但知实无众生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