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佛法 | 佛学基础知识》【小乘】第三课,因果与业报

文摘   2025-01-06 15:04   江西  

第三课  因果与业报

佛法注重因果律,讲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因果的。如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佛法中,业的意思,是指众生有意识的一切活动。在人道,一般多指身、口、意三业。

身业是指身体所做的一切事;口业是指说话、发声、吟唱等;意业是指生命的意识活动。由于身口二业基本都由意识发动,所以意业也贯穿于身、语二业中。

业在人道可以分为善、恶、无记三业。善业就是对自己的今生后世有益,或能利益别人,顺于人道共通的道德准则的言行、举止、所想。反之则为恶业。

无记业是不善不恶的言行、举止、想法。佛法认为,由善、恶业会产生业力,其力量非常强大。无记业虽然不产生受报的业力,但仍会留有痕迹,形成习气。

佛法中的业报就是指一切众生在现世的生存中,受宿世业力的影响支配,不可避免地受当前环境中苦、乐、忧、喜以及不苦不乐等境况的领受,也即常说的果报。

“因果报应”,是佛法因果理论与业报理论相结合产生的。主要有几点:

(一)善业有善报,恶业有恶报,无记业不受报(但留有痕迹),善恶杂业得善恶杂报,报应丝毫不爽。

(二)因果报应都是自作自受。即造业所生果报,必由造业者自己或自己的来世承受,不能由他人替代。

(三)果报的成熟需具足成熟的条件。若条件不具足,就不会有报应。但由于果报通生生世世的轮回,今生即使不报,不管相隔多少劫,只要因缘具足,终有受报之时。

(四)广修善法可以使恶业报应无具足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修行成道后,即使善恶果报成熟,但自己已获清净自在之力,外在环境的苦乐,或身心的觉受,已不能破坏得道者内在的宁静祥和,故“自心”实不受报。

局外人stander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