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佛法 | 佛学基础知识》【大乘】第一课,缘起性空思想

文摘   2025-01-04 14:19   江西  

前 言

佛法在印度的不同时期,因大部分众生根器的成熟和需要,某些教理和法门便成为弘扬的重点。

比如:佛在世时主要弘扬小乘教理;佛灭后四百年,小乘教法分裂为很多派别,开始向大乘过渡;佛灭后第二个五百年,大乘教理成为学习佛法的主流;第三个五百年,密乘教理成为重点。

但三乘佛学并无严格的分界线,只是佛法对应不同根器众生的执着施设的方便导引,佛教授三乘弟子最终的愿望是一致的,即希望弟子们都能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

因此,大家在面对这三乘佛学内容的时候,应当有正确的认知。

第一课 缘起性空思想

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后,立即说出了佛法中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多么奇妙不可思议啊!众生原来都具足圆满的佛性,具足佛的智慧、功德、品质,只因分别、执着不能证得。

这对当时仍在苦修成佛,以及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止的众生是多么欢欣鼓舞的一个消息。成佛并非那么遥不可及,每个众生已经是了,只需要破除分别、执着,回归自性就可以了。

但怎样破除分别执着?佛陀在未来的教授中,虽说出了无量法门,但在“缘起性空”思想指导下的禅修,却是大乘佛法修证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途径。

何为“缘起性空”?

佛法认为,这世界万事万物的形成并非有一个造物主,或由一个自然的、非自然的力量生发,而是由因缘聚合而成。因缘聚合则生,因缘消散则灭,称“缘起”。

每个事物本身只是一个假名,并无生灭,生灭只是缘的聚散。因万物本无生,所以称“自性空”。佛法把万事万物存在的这个实相,称“缘起性空”。

如:一把茶壶,是由设计师设计、工人用陶土制坯、高温烧制等一道道工序制造出来,每一道程序都是一个缘,诸缘具足,这把壶才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给它起名叫茶壶。

对这个物品来说,“茶壶”只是根据它的外相和作用起的一个假名,“茶壶”本身并不生,所以也谈不上灭,故茶壶“自性空”。但对每个缘,也是由其它缘具足才形成,所以每个缘也“自性空”。

佛法的修证,就是实证“缘起性空”的境界。大乘行者要透过三界六道,包括自己的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分别、执着呈现的种种现象,而不被迷惑、牵引,破“我执”,实际证入诸法“自性空”的境界,这即是成道或成佛。

成佛后,行者从轮回中解脱,身心获大自在。但不被万事万物的“假名”、“相”和“用”迷惑,对人类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等于要完全放下“自我”的执着、分别,不再被世间的一切诱惑牵引,不再被自己的欲望主宰,还要发菩提心,在利益社会和众生的过程中,真正彻底破掉自己与宇宙万物的分离和分别,实证自己与万物同一法性、都“自性空”,这即是修证与功德的圆满。

所以把真正的大乘行者称“大丈夫”,把佛殿称“大雄宝殿”。即是说“求道者”所行是世间难行之事。

但从有“生老病死”的六道轮回中解脱、获得身心的大自在,却永远是人类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愿望,所以真正明了佛智慧的大乘行者,会为此生生世世追求,在所不惜。

因为实证这一真理的过程较困难,为了让修行者对佛见地有更深的了解、获得正信,佛法中常用分析的方法或辩证法来讲“缘起性空”的道理。

如,在现代人们常用物理学的分析法来证明我们看得见、摸得到、认为实有的物质在本质上是空的、是缘起的。

下面引用的一篇文章片段,就用分析的方法论述了物理学家在实验室推断的结果与佛见地的共通之处。

“科学家证实,物质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而原子由电子、中子和质子组成。科学家们把比原子核次一级的小粒子,如质子、中子等统称为基本粒子。而后来,科学家又发现,中子和质子并非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颗粒,它们由更微小的东西‘夸克’构成。

为了寻找夸克,全世界优秀的物理学家奋斗了二十年。虽然实验现象证实了它的存在,然而单个的夸克至今未找到。粒子学家们对此的最终解释是:夸克是极不稳定的、寿命极短的粒子,它只能在束缚态内稳定存在,而不能单个存在。

不仅如此,目前人们所知道的三百多种基本粒子中,除少数寿命特别长的稳定粒子(如光子、中微子、电子和质子)外,其它都是瞬息即逝的,也就是说,它们往往在诞生的瞬间就已夭折。

寿命最短的,则要算通过强相互作用而衰变的“共振态粒子”。它们占基本粒子家族成员的一半以上,共两百多种。它们的寿命之短达到了惊人的地步,以于人们很难用确切的形容词来描述它们的衰变过程。

粒子物理学家即使利用最先进的实验手段也无法直接测量它们,而只能用间接的方法推算出它们的寿命,大致是10⁻²⁸,即它们只能存活一千万亿亿分之一秒左右。

为什么绝大多数基本粒子都如此短命?如何理解我们的物质世界就是由这些瞬间即逝的粒子构成的?(物质是即有即空的,这正是佛眼中的世界。

二十世纪的后期,物理学的一个前沿领域“弦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对物质的看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弦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元,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等,看起来像粒子,实际上都是很小很小的一维弦的不同振动模式。

正如小提琴上的弦,弦论中的弦我们姑且为它起个名字叫宇宙弦,可以作某些模式的振动。每种振动模式都对应有特殊的共振频率和波长。小提琴弦的一个共振频对应于一个音阶,而宇宙弦的不同频率的振动对应于不同的质量和能量。

所有的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等,都是宇宙弦的不同振动模式或振动激发态。每条宇宙弦的典型尺度约为长度的基本单位,即普朗克长度(10³³厘米)。

简言之,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组成的大海,那么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们不断地产生、瞬息湮灭。我们现实的物质世界其实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壮丽的交响乐。

有人会说,把物质世界看作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交响乐,不正是与物质的对立面——意识有些相同了吗?

按当前世俗观点,意识不是一种具体的物质存在,没有人在人体解剖中发现有形的意识存在。如果我们把意识当作是大脑或整个身体演奏的交响乐,那意识与物质是相同的。而这与佛法中“心物一元”的观点相吻合。

有人还可能说,无论宇宙弦多么小,无论人们能否观察到它们,宇宙弦终归是客观实在,它们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因此物质世界也是客观实在。

此话不准确,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元是宇宙弦的各种可能的振动态,而不是宇宙弦本身。就组成交响乐的基本单元是乐器上发出的每个音符,而非乐器自身一样。

而佛法认为,宇宙世界一切如梦幻泡影,众生执着、分别追逐的只是一些虚幻的不真实的幻相,如太阳照射下地面生起的阳焰,一切都是假名假象,本质上连暂时的生灭也不存在,一切自性空。包括佛法修证本身,也是在以幻制幻,只待梦醒。

物理学发展到了“弦论”,宇宙的万有都已“自性本空”,物质并非是客观实在。

于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发展中,用“关系实在”来取代绝对的物质实体。即主张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物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

每一存在者,都以它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存在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

比如:我们看见一束红光,这是一个事实,是一个果,这个果是由多种因缘聚合而产生的。

首先,是光的波长值,借用哲学家们熟悉的语言,这是“第一类性质”。这类性质还有如物体的广延性等,是物体自身内在所固有,它既不依赖于观察者,也不依赖于它物。也就是说,它是无对而自行确立的。我们把这些第一性质,又称为“因”。

其次,我们还需具备一些其它条件,如:眼睛正好睁开,没有色盲,往正确方向看以及眼与光源之间无障碍物等。我们把这些条件称为“关系参量”,佛法称为“缘”。

这些因缘聚合,产生了红光这个果。红色这类颜色性质是“第二类性质”,其存在至少部分地依赖于观察者。

“关系实在论”就是说,关系参量是不可消除的,没有它们,就不会有看见红光这个果,因而是实在的。

再举一个例子:要得到一棵苹果树,首先要有一粒苹果的种子,这是“因”。但是,单靠这粒种子,也不会长成一棵苹果树。比如:把种子放在库房里,无论放多久,也不会长出树来。

所以,单有因,是结不出果的。一定要将种子放在土壤里,并且要有适当的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的配合,种子才会发芽、长大,最后长成一棵苹果树,结出苹果来。

这里的土壤、水分、阳光、温度、肥料等等就是缘。所以,“因”一定要配合适当的缘,在“因”“缘”和合之下,才能生出果来。

缘是许多的配合条件。缘有好缘,也有不好的恶缘。因此即使是同样的种子,结出的果也是很不相同的。

比如:把种子放进贫瘠的土壤中,或者施肥不够,苹果树必然长得不大,结出的苹果也不会好吃。假如把种子放在肥沃的土壤中,加上细心照料,结出的果实就会香甜、好吃。

由此可见,同样的因,遇到不同的缘,结出的果,便会很不相同。同时,由于缘是由很多条件配合而成的,所以缘会不停地变化着。

既然缘会影响果,而缘又在那么多条件配合下产生作用,假如某个条件改变了,甚至消失了,那么果便可能不再存在(或由此产生新的果,而新的果又成为另一事物的“缘”,即轮回或转生)。

在苹果的例子中,如果天旱缺水,苹果树便会因之枯萎。所以,当因缘散尽之时,果就会灭。换句话说,“因缘和合而生,因缘散尽而灭。”

科学当中讲的“关系实在论”与佛法中的“缘起”说、“因果”说有共通之处。

总之,在二十一世纪开始的时候,以“弦论”为代表的物理学,已步入“缘起性空”的佛学境界。

(以上资料摘录于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写的“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一文,及潘宗光教授《佛教与人生》一书中的事例。)

如果说,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推导出了“物质本性空”、“宇宙万物缘起”的论断,那么,佛教中的佛陀是用怎样的方法来得出这个结论的呢?是利用佛法的修证——生命的内证过程来达成的。

佛法的修证与科学实验虽可获得相通的理论和观点,但在佛教中,证得此智慧的行者,就能有力量知幻即离,彻底从时空的束缚中解脱,身心获大自在。

并且在修证的过程中,了知因众生的分别、执着使我们所住的时空呈现出种种缘起的世界,如三界、六道等,人不断地在其中轮回而不自知,而六道的生命也各有其意识形态。不过,一直到今天,还没有科学家通过实验推导出人有六道轮回的幻境等。

现代的科学发展开始打破人们头脑中固有的物质是实体的观念。如果科学再证明时空的虚幻性,那世界在科学那儿就一片寂灭了。

而佛教中,证入寂灭与性空境界的行者会积极入世普度众生,利用种种缘起作妙用,使仍被执着、分别心所转的众生能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这就是佛教中出污泥而不染的大乘菩萨。

佛教中有两句话来形容大乘果位菩萨入世普度众生的境界: “心如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局外人stander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