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招商是靠“跑”出来的……
在“跑”之前,项目信息从何而来?
商协会,互相置换、企业转介绍、乡情资源、各地驻点、行业展会、招商机构合作……
各地招商线索获取,差不多也就是这些。
现阶段,招商引资趋势进化,创新方式层出不穷,资源获取渠道冗杂。
在《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后,各地对项目信息也更加关注。
有的地方,年底招商冲刺阶段,正在寻找项目资源;也有的地方,要求考核每月对接企业的数量。
实际上,只要挖到项目信息,且能对接到企业联系人,等于外出少跑几十趟,比各种蹲点守位节约精力。
当招商重回“起跑线”,如何正确获取项目信息?有哪些渠道?怎样找到企业关键人?
在招商工作实操中,与企业对接需要聊得来、答得出,产业投资趋势、热门行业分析、细分领域关注,又是怎样呢?
以上这些内容,我们会在线下与各位面对面分享——《进化,为产业蓄力》,11月28日将在上海与大家见面。
无论是招商现状的交流,还是产业趋势的分析,我们一起复盘今年的阻碍与困境,共同研讨碰撞明年的想法与实践。
不等于有投资需求的企业
“我们是招商局负责项目引进来,开发区推动项目建起来,经信局负责项目运营起来。”
——来自长三角区域的招商负责人这样说。
为获取项目信息,大家都是频繁参加各种产业峰会论坛或行业展会。
就招商而言,一方面是拓展行业知识面,另一方面就是蹭人脉建立联系。
有相关招商人透露,整个会议下来,自己不断调整座位,换一个位置,左右相邻的两个人就变了,还能多加几个企业的微信。
乘坐飞机、高铁,察言观色不会错过结交老板的机会,总得唠上两句,留个联系方式。
各个招商群里,也能看到这些信息:
“有无优质的XXX企业可以推荐?”“有无具有潜力XXX项目可以介绍?”…
除此之外,各地招商尝试不少渠道,看下来是“拍脑门式”的获客。
为什么,这么说呢?大类上划分,三种情况:
一是,主流的社交平台上找企业,挨个扫一遍获取联系方式。
二是,在分类信息平台上发布载体,注册几个账号按年付渠道费。
三是,合作个人或者机构,三五千到一两万不等,购买企业信息。
甚至,还有3000块钱+5个落地项目激励的这种合作方式。
暂不说这些方式是不是有效,咱先看两个问题:
项目信息,是不是投资需求的企业?是否对接的就是企业决策人?
项目成本,挖掘一个有投资需求的招商线索,背后需要付出多少?
如果,有投资需求的项目资源,这么容易获取的话,招商至少不愁第一步的项目挖掘问题。
这种广撒网的项目获客方式,基本上属于中彩票的概率了。
前期项目资源获取,或是不真实、或是没有投资需求的企业,后面自然也没谈下去的可能性了。
当下,“一级市场的水比较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成为每个招商人员的必修课。
我们认为项目获取渠道不在于多,而在于你获取的是有需求的投资企业,并能直接对接,【招商网络】解决的就是项目资源获取的问题。
即使全部渠道铺一遍,没有找到投资企业的关键人,也没有紧锣密鼓的跟进下去,最后招商工作就是没有结果导向。
这次,在《进化,为产业蓄力》的分享会上,我们会在项目信息获取与挖掘上,给大家一些建议与思考,以供各位互相交流。
区域产业投资热度与趋势
“在得知项目信息后,招商小组跑了多个地方、数十个项目学习考察”。
我们与一位园区资深的招商负责人交流,提到了“真正的招商人,就是一名企业投资顾问”。
现在招商人头衔,从“销售专员”上升到“企业顾问”的高度。
“顾问式”招商,更重要的是以专业视角、深度思维、前瞻眼光,灵活切换看待问题,协助企业洞察到“盲区”范围。
这可能是选址区域,并不适合企业发展,也可能是这个行业发展必须具备的要素,从而引导企业做出更符合自身发展的决策。
接触企业之前,对行业现状周期、产业转移趋势、发展内外驱动力,越深研就越有谈下去的可能。
之前,一位苏州地区的招商人,提到了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
行业、产品、企业的细节数据,你懂得越多,项目谈成的可能性越大。
项目对接前,对投资方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如投资规模、生产工艺、投资效益、投资风险等。
就招商人而言,产业趋势、行业动态、上下游产业链,选址关键要素等,这些方面都需要如数家珍,几句话接不上或者接得不贴切,往下谈就比较难。
比如,哪些企业正在向中西部转移?哪些行业的企业瞄准出海?哪些热门产业呈现了规律性的投资趋势?
就招商而言,现在需要下更多功夫,了解产业、行业、市场,找准“风口”,有针对性地对接相关企业。
在《进化,为产业蓄力》分享会上,我们也将会对全国产业热度分析,重点投资趋势讲解,协助招商人先把产业、行业研究透了,做一位资深的企业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