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意味着一年最寒冷的季节来了,也预示着今年快过完了,人又长大一岁。冬天除了有大雪纷飞,也有寒风寒邪肆虐,对阳虚以及体质较弱者,还有老年朋友极不友好,稍微保养不当就易出各种状况,所以,从立冬开始,有必要做好充分保养。立冬,宣告秋天结束,开始进入冬天了,最后一个季节。自春天万物生机勃勃,到冬天生机收藏休养,无数年来,循环往复,生生不息,这是天地间生命赖以生存的自然法则。由于每个地方气候差异,立冬的表现各有不同,东北已大雪纷飞,北方寒意渐浓,南方高温不再,渐感凉爽,但仍然不低,有的仍穿着短袖。季节变换,本质蕴含着阴阳变化,立冬后,大环境阴盛阳衰,天地之间阳气急剧闭藏,身体阳气也内藏,按说要休养生息,但今天的环境又不允许什么也不干光休息,只能各方面比其他季节收敛些。立冬能否顺利,取决于前面的季节是否保养到位,所谓“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如果前面各种折腾伤害,那冬天收藏过程就不顺利,尤其夏天该出汗宣泄的,天天呆在空调房,那收藏动力可能弱些,有的会出现不适感,比如头疼低热、极为怕冷、燥热烦闷等,这都表示阴阳转换不顺。立冬三候:候,即每个节气的特定自然现象,每候5天,依次出现。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鸟之类看不到了,海边可见大蛤蜊。几个关键原则:阳气为本,休养生息,滋补适度,重视闭藏。阳气重要性,已强调多次,天地无太阳,万物不生,人体阳气不足,则动力衰弱,寒邪易侵,运化不力,痰湿堆积,必然影响气血化生及生命力。有的湿气重,一味祛湿也无法治本,还是要提升阳气,所谓阳气,是脏腑功能(动力),犹如汽车发动机,这个不行,有多少汽油也跑不快。阳气在冬天显得格外宝贵,大环境寒邪较盛,阳虚者不仅怕冷、手脚冰凉了,可能会频繁感冒、鼻炎困扰甚至抑郁倾向,尤其冬天万物萧条,人也容易滋生不良情绪。年轻朋友还好,随着年龄增加,中老年人阳气渐衰,每年冬天都不太好过,所以,呵护阳气是过冬第一要务。“春夏养阳”,自春天起,就反复提醒多养阳气,为冬天做准备,不知几人听进去了。*养护肾阳为本,重在节欲,此点讲过太多次了,受其害者极多,有纵欲习惯的,建议立即止损节制;*睡前泡下脚,倒没必要恒温桶什么的,水不热了,就停止;*现在的环境,避开抗生素难,只能说适可而止,不滥用;*大冷天,不碰寒凉东西了,水果牛奶不空腹,都要耗损阳气腐熟,脾胃虚寒者直接腹泻。*补阳之法:有的追求速成,吃一些大热比如鹿茸附子之类,结果搞得人很干,睡不着,欲望也亢盛,这没补进去,都变成火邪了,反而耗阴伤津。没有比滋补更简单的了,无非花点钱吃点喝点,但身体是否承受的住?>真的阳虚,平时穿插吃点:羊肉汤、大米生姜葱白肉丝粥、大米核桃桂圆粥、干姜甘草茶、韭菜炒虾仁、核桃、公鸡肉等都可以;>有的较为严重了,可酌情辅助理中汤/小建中汤/金匮肾气丸之类,或去辨证看看。天冷后,天地生机闭藏,休养生息,比如土地、花草树木、动物等等,按理说,人也应适当休整下,因为从宏观角度,人也是大自然一员,虽然科技进步,让人不再受季节变迁、气候波动约束(被迫休息),但从“天人合一”角度,有意识的在冬天休整,无疑符合自然之道。再有,就平时所接触及观察而言,许多人长期处于过劳状态,这是早衰及疾病多发的根源诱因。所以,建议朋友们在冬天“刻意休养”下,让历经春、夏、秋忙碌的身体,不再那么忙碌,尤其身体较差者,冬天出汗少,消耗也少了,正是恢复的好时机,宜把握住。*睡好觉,不熬夜(11点前)、不早起,锻炼没必要起太早,太阳出来再起,尤其老年人;*放慢生活节奏,不过分加班、过分操劳、劳心耗神,久则损及心阳;*控制看手机频率,不沉迷,过则耗血伤神,遇到很多眼睛模糊的了;*天冷人的胃口变好,但也不宜暴饮暴食,引发五脏过劳,出现腹胀、痰湿、变胖等问题;*心灵休养,可回顾总结这一年过的如何,年初计划有无实现,有哪些不当之处,展望下明年计划,光阴似箭。人还是要有点作为,不能受“躺平摆烂之风”洗脑,求知学习提升也是一种作为,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也是不错的。总的说,身心各方面都充分放松,尤其想长胖的朋友,希望明年开春能胖一圈。滋补,既简单又复杂,如上所讲,不是单纯吃点喝点的事,要看身体是否需要,能否补进去也需要技巧,强吃硬灌有害无益。现代的生活水平及环境,缺营养需要滋补的不多,肥胖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整天想着减肥的也不少;很多人觉得要补,多因过劳透支所引发的“虚损”感,这种情况,滋补可以缓解。单就滋补而言,相比于春夏,秋冬无疑更适合,具体补什么,还是看个人体质偏向。*感觉良好,精神状态佳,那没必要折腾,好好过日子就行,尤其不迷信跟风各种洗脑保健品什么的;*如偏于阴虚,牡蛎/大白菜/冰糖/雪梨/黄精/枸杞/蜂蜜/百合/鸡子黄/哈密瓜/柚子/石榴等,黄精枸杞等偏于滋腻,直接吃容易生痰腹胀,最好配合食物做做药膳。*如偏于气虚/血虚,常用党参/黄芪/蒸山药/白术/白扁豆/蒸红枣/甘草/黑木耳/栗子/牛肉等,也可辅助:黑米山药大枣桂圆红豆粥,糯米大枣阿胶粥,当归党参炖母鸡等等。至于用量和频率,宜少不宜多,宜缓不宜急,以防虚不受补,如果脾胃不好,一补就腹胀痰多之类,可配合少许砂仁或陈皮;如果吃多食积,可吃点生山楂或白萝卜之类。闭藏的反面是发散/开泄,闭藏的季节,各种行为就不宜反着来。*寒冷和闭藏是一体两面,如果身体素质尚可,倒无需过度保暖(耐冻训练),受点冻能助长闭藏,头脑也更清醒;身体较弱,那还是好好保暖吧,别冻到了。*有意识节制或减少房事频率,有利于肾阳和肾精的保养;*睡眠也是闭藏过程,适当增加睡眠,入睡点、起床点两头都调整,睡够6-8个小时;*暖气或空调的话,不宜搞得温度过高,每年都会遇到相关案例,太干燥了甚至失眠、出汗、上火流鼻血;*睡前不妨增加一个静坐清心,不用长,1分钟就好,全身放松,一点力气不用,头脑清空;*适当养阴,阴不足则阳亢易扰,出现心烦失眠、欲望亢盛难以自制,这种情况,藏都藏不住,还是适当养阴,阴足则阳安;有相关症状者,辛辣刺激温燥油炸高盐之物,还是少吃点。闭藏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只要不刻意扰动阳气,倒也不用过度的去做什么。立冬以后,几个核心点,就先说这么多,大家根据自己所处气候特点及体质情况,灵活调整行为,倒无需跟风。.
【超级会员】学生特价!
>体质调理|付费方案|中医入门课程|典籍传承分享|在线咨询 |会员群)详情=》>配套“会员系统”,集成所有模块,随时查资料,在线阅读提升!【中医基础入门课】连载,会员永久性免费看!
绕不开的中医术语、概念、含义、辨证等基础知识,不管是日常养生还是调理身体,还是从事健康行业,都是必备的基础知识。详情=》
* TB 搜店铺 花儿小雨超级种植园 进入首页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