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湿气是怎么产生的?

文摘   2025-01-14 12:25   山东  
*本号目录分类-》
*老徐微信,随时交流,票圈每天分享=》加二维码

咱们整天讲湿气,湿气到底是什么呢?

古人早就做过形象地描述:"如油入面",面粉加点油进去,可以想象有多黏腻,粘手上很难去掉,想再把油面分离,太难了!当然,湿气不是油,也不是面,而是一种粘稠的东西,一旦产生,顺着经络跑到哪里粘到哪里。

为何会大便黏腻不爽,冲好几遍都冲不掉?为何明明有便意就是出不来,湿气充斥其中,粘在肠道,如同双脚陷入泥潭沼泽地,走都走不动。更要命的是湿气跑到大脑,经络堵塞不通,会昏沉难以保持清醒,没了之前的神清气爽了,此类案例极多,身体不虚,就是头脑沉重。

现代人普遍多湿,真正身体清爽的不多,湿本质属致病因素,为六淫(邪)之一,属于毒的范畴,而且是较难缠的那种。有的人用尽各种办法祛湿排毒,吃药管用,不吃药又反复,还有的清肠洗肠,统统没用,因为人活着总要吃饭 ,一吃饭湿气又来了,重新充斥肠道。关键是湿气会演变,聚而成型,是很多生理性疾病的根源诱因。

【那湿气怎么来的呢?】
回忆下,小时候或很早的时候,压根没有湿气,后面就有了。要想对付湿气彻底摆脱其纠缠,就必须弄懂其来源。

直接原因是脾虚运化不了饮食水谷,即无力充分加工成精微物质气血阴津来滋养身体,只能加工到5分或7分8分的样子,就好像煮东西一样,就是没法煮沸煮熟,火力不够,只能煮出半生不熟的东西,这种半生不熟的东西成痰成湿,有的喝口水马上吐痰,而且喝多少水都不解渴,说明没真正转化为阴津,这是虚到一定程度了。

【那为什么脾虚呢?脾的加工能力为何变差了?】
每个人诱因不一样,总结了几种:

1、饮食失当。
*暴饮暴食吃撑。
简单讲,吃的太多把脾累到了,偶尔吃撑没事,经常这样,脾会透支过劳而成脾虚了。7-8分饱即可,饿得快,可适当加餐。

*饮食过重。
吃的不多,但过重,比如大量摄入肉类,一次性吃太多油炸/甜食等,需耗费更多的脾气加工,也容易把脾累到。常遇到小朋友吃肉不吃素,常常搞的腹胀食积,年龄那么小舌苔就很厚腻了,种类结构尽量均衡些。再者,这类食物最易生湿。

*过度节食挨饿。
朋友圈(二维码)说过多次,指望过度节食减肥有难度,后遗症太大,尤其容易伤到脾胃气血。摄入过少,气血原料就不够,必然导致气血化生不足,脾气胃气不足,久则变成脾胃虚弱,一饿就腹痛,一吃就腹胀。

*强迫大量喝水。
请酌情饮水,可多次少量补水,但每次不多饮,就不会伤到脾。

吃饭看起来简单,但要长期保持好就不容易,相当多的脾虚是饮食不当造成的,加工能力下降,湿气要慢慢滋生了。

2、阳气受损。
脾的运化能力需要命门火(肾阳)的温煦,如果肾阳不足,则必然削弱脾的运化能力,甚至演变为脾肾阳虚,脾胃虚寒等症,一受凉或吃点凉的马上腹泻,牛奶水果都不耐受了。

长期大量吃寒冷之物,喝冷饮,吃雪糕凉菜,冰啤酒等都会快速耗损阳气,久则成脾虚了。另外,长期纵欲伤肾阳/久处寒冷环境等等也是常见诱因。

此类脾虚,严格讲归于脾阳虚,多伴随怕冷手脚冰凉等并发症。

3、情志失调
肝郁脾虚,肝脾不和等等,根源在肝,光调脾胃还不行,必须养心调情绪,疏肝理气才行。

此类问题,春天会比较明显,春气通肝,肝不好,承接不住春气,疏泄不力,人也开心不起来,就容易各种淤堵胀痛/反流,这时候脾胃往往会受到伤害,灼烧食欲下降等等。

4、环境因素
此点主要强调外湿,脾胃功能正常,但长期久居潮湿阴冷环境,在水中作业,夏天受湿热侵袭等等仍易受外湿侵袭,不过外湿多侵袭体表/经络/关节/肌肉,出现全身困倦沉重/关节肌肉疼痛肿胀等。

这4点主要讲湿气的来源,前3点强调各种原因导致脾虚运化不力滋生内湿,第4点讲的外湿来源。

弄清了湿气的来源,再来祛湿就不难了,思路很清晰,就是必须控制源头诱因,具体要结合自己的情况看了,属于哪种就重点改善哪种,然后再健脾温阳祛湿,祛湿又分苦温燥湿,芳香化湿,淡渗利湿,通过食疗或吃药都行。关键是要源头控制,这个做到位就能避免停药后反复的问题。

至于具体吃什么,补阳之类的,在中医基础入门课,以及之前的文章中都讲过,不重复讲了,可以参考:舌苔厚腻,破解之法!

付费方案推荐(会员免费,请看专享目录

女性保养必读-7篇合集>>>
男性保养必读-5篇合集>>>

店铺&联系
* TB 搜店铺  花儿小雨超级种植园   进入首页即可。
*老徐微信(二维码)
* 微店   戳(阅读原文

黑芝麻坊
【内容原创】黄帝内经资深研究,脏腑/气血/纵欲/生活方式等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