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产64.3%,关键在于用对了地膜覆盖方式

文摘   三农   2024-12-31 06:31   湖北  
-广告-

近年来,早春大白菜在我国北方种植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相应的品种和栽培技术需不断更新迭代。大白菜定植时期应根据地域、无霜期的长短、品种熟性、耐抽薹性等综合考虑。播期过早,易受到冻害,耐贮性能下降;播期过晚,大白菜病害严重,会影响结球及紧密度,产量降低。早春前期低温,大白菜易抽薹,直接影响其成熟期的长短及产量;后期遇阴雨天气,会引发叶球腐烂而导致种植失败,因此早春大白菜栽培宜选用早熟优质、抗抽薹、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地膜覆盖主要是在土表覆盖聚乙烯薄膜,通过地膜进行物理阻隔,优化生长环境,从而实现早熟和高产。本试验旨在对不同地膜覆盖方式下4个早春大白菜品种特性进行比较,以筛选适合河南地区栽培的品种和覆盖方式组合,为早春大白菜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品种 

本试验选用4个早春大白菜品种,包括豫园新春1号、豫园新春4号、豫春娃4号(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千腾65(无锡普威农业科技公司)。

1.2   试验方法 

4个大白菜参试品种于2023年2月10日在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N 35.0°、E 113.7°)玻璃温室统一进行育苗,3月12日在田间按照高畦种植,密度40 cm×30 cm。每畦设1个品种-覆盖组合小区,设3次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3.2 ㎡。覆盖的地膜均采用山东华鑫塑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聚乙烯吹塑薄膜,长约400 m、宽120 cm、厚0.01 mm。水肥等各种农事操作按照日常统一管理,防治虫害,不防治病害。

豫园新春1号与白膜、黑膜、无膜的组合依次为处理1、处理2、处理3;豫园新春4号与白膜、黑膜、无膜的组合依次为处理4、处理5、处理6;千腾65与白膜、黑膜、无膜的组合依次为处理7、处理8、处理9;豫春娃4号与白膜、黑膜、无膜的组合依次为处理10、处理11、处理12;以处理8为对照(CK)。当试验小区80%的叶球达到商品成熟度时开始进行调查,根据叶球紧实度确定生长期天数,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调查植物学性状(株高、株幅)和叶球性状(外叶数、球形指数、短缩茎),并测定单株质量,统计净菜率和病害情况。计算小区净菜产量,折算667 ㎡产量。

1.3   性状项目及标准 

生长期:定植至成熟的天数。

短缩茎高、横径:球内叶球茎基部至茎顶的高度为短缩茎高,叶球内短缩茎最宽处为短缩茎横径;短缩茎分扁圆、圆、长圆、锥4种形状。

叶球紧实度:于收获期,叶球抱合后用手进行按压,通过触感硬实程度确定叶球紧实度。

株高:结球后期,植株最高处距地面的垂直高度。

株幅:结球后期,植株莲座叶开展最大的水平距离。

外叶数:结球后期,叶球外部包括初生叶在内尚存留的外叶和脱落外叶的叶痕的数量。

产量:每小区随机连续取10株,按照上市菜的标准去除黄帮、烂叶,分别称量各小区的毛菜质量,称量毛菜质量后,按当地净菜标准除去外叶后称量净菜质量。净菜率(%)=(净菜质量/毛菜质量)×100,根据小区产量,计算净菜667 ㎡产量。上述性状调查参照李锡香描述标准进行调查。

病害调查:测产结束后,调查各处理霜霉病、病毒病、软腐病及干烧心等主要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按柯桂兰所述标准进行。

1.4   数据处理及分析

所测定的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21和SPSS 25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采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品种与覆盖方式组合的生长情况、叶球性状和短缩茎性状比较

不同品种与覆盖方式组合的生长情况、叶球性状及短缩茎性指标,见表1、2。

由表1可知,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10、处理11早熟性好,叶球紧实,生长势旺,外叶数少;处理3、处理6、处理7、处理8(CK)和处理12成熟较晚,叶球较松,外叶数较多,生长势中等或偏弱。处理9不结球,生长势极弱 ,外叶数最多,出现未成熟的情况。株高方面,处理3、处理6、处理9、处理11、处理12均低于35 cm。株幅方面,处理3、处理6、处理12均低于50 cm,因处理9不结球,株幅最高,达到60.00 cm。球形指数方面,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叶球形状较为相似。

从表2可看出,处理4、处理5、处理7、处理8(CK)、处理9、处理10、处理11的短缩茎高度都小于2 cm,形状均为扁圆。处理3、处理6、处理9、处理12均为无膜覆盖处理,短缩茎都为锥形,说明地膜覆盖可导致短缩茎形状发生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白菜春化。

2.2   不同品种与覆盖方式组合的产量比较

由表3可知,白膜覆盖处理的(处理1、处理4、处理7、处理10)667 ㎡产量和单株产量位居前列,而无膜覆盖处理的(处理3、处理6、处理9、处理12)667 ㎡产量和单株质量均较低。净菜率方面,处理1最高,处理2次之,处理4和处理10较高,处理8(CK)较低。处理9的单株质量、667 ㎡产量和净菜率均居末位。其中,处理1、处理4、处理7、处理10较处理8(CK)分别增产11.53%、9.99%、8.37%、13.29%。

2.3   不同品种与覆盖方式组合的抗病性比较

由表4可知,处理1~12均未发生霜霉病和病毒病,这可能是该试验年份的气候条件不利于这2种病害的发生,或所选大白菜品种对这些病害的抗性较强。

处理4~6不同程度发生软腐病,发病率分别为13.3%、11.5%和10.3%,病情指数分别为10.37、9.68和9.11,表明大白菜品种豫园新春4号对软腐病的抗性较弱。

干烧心的发病率在不同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处理7~9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其他处理高,发病率分别为55.6%、52.8%和100%,病情指数分别为47.78、45.66和77.77。表明发生千腾65对干烧心的抗性非常低,可能是缺钙或其他原因导致。

相比之下,处理10~12的干烧心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分别为8.9%、8.1%和5.2%,病情指数分别为6.54、6.17和2.33。表明大白菜品种豫春娃4号对干烧心的抗性较高。

3
结论


3.1   植物生长情况、叶球性状和短缩茎性状

植物学、叶球性状方面,白膜和黑膜覆盖的处理(处理1、处理2、处理4、处理5、处理 7、处理8、处理10、处理11)在生长势、紧实度、成熟期均优于无膜覆盖的处理(处理3、处理6、处理9、处理12),这表明地膜覆盖可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发育,提高品质。

短缩茎方面,所有处理在生长过程中未出现开花情况,说明4个大白菜品种具有较好的耐抽薹性。无膜覆盖处理的短缩茎都为锥形,白膜和黑膜覆盖处理的短缩茎都为扁圆形。这可能是地膜覆盖提高了地温,导致短缩茎形状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大白菜春化。

3.2   丰产性

667 ㎡产量方面,处理1、处理4、处理7、处理10均较处理8(CK)增产,其中处理10(豫春娃4号-白膜)的单株质量和667 ㎡产量最高,处理1(豫园新春1号-白膜)的667 ㎡产量略低,但净菜率高。处理8(CK)的667 ㎡产量和净菜率偏低,处理9的667 ㎡产量和净菜率均居末位。

3.3   抗病性

处理1~12中均未发生霜霉病和病毒病,这可能是该试验年份的气候条件不利于这2种病害的发生,或所选品种对这些病害有较强的抗性。大部分处理的软腐病发病率为0,以处理4~6的发病率较高,表明豫园新春4号对软腐病的抗性较弱。不同处理干烧心的发病率存在显著差异,以处理7~9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其他处理高,表明千腾65对干烧心的抗性低。相比之下,处理10~12的干烧心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表明豫春娃4号对干烧心的抗性较高。

综上所述,所有品种不宜采用无膜处理。无膜处理下生长期长,667 ㎡产量和净菜率低,尤其是千腾65在生长期间不结球,不仅丧失经济价值,还发生了严重的干烧心。白膜覆盖较黑膜覆盖对早春大白菜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以处理10(豫春娃4号-白膜)较其他处理的产量高,早熟性好,生长势旺,抗病性好,综合表现优异,适合在河南省范围内进一步扩大示范推广。
原标题:《早春大白菜不同覆盖处理比较试验

作者介绍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3-G15);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0205020);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科技支撑行动计划(202305)


李林(1996-),男,在职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等研究工作,E-mail:15037565062@163.com
王志勇(1978-),男,通讯作者,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等研究工作,E-mail:nkywzy@163.com


点击下方图片购买《长江蔬菜》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4年12月下
-广告-



点亮【在看】

为辛苦的农业人点赞


点在看

点点赞

     

↓↓↓

长江蔬菜
中国百强期刊,荣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长江蔬菜》于1984年创刊。其公众号“长江蔬菜”传播蔬菜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新经验,每天更新蔬菜产业热点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