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平乐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东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310 d及以上:年均日照时数1 414~2 094 h,年均气温19.9℃,年均降雨量1 355~1 865 mm,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莲藕、慈姑是该县的特色农产品,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3 000 h㎡。长期以来,当地种植结构多采取春季种早稻、莲藕,秋季种晚稻、慈姑、莲藕的模式。常见的种植模式有早稻+慈姑、春藕+晚稻或双季藕。种植模式相对稳定,但收益有限,农户种植积极性降低。自2016年平乐慈姑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后,平乐慈姑的市场影响力得到提升,市场对慈姑的需求量增加;此外,受双季莲藕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农民为降低种植风险,稳定种植效益,逐步以春莲藕—慈姑轮作模式代替双季莲藕、早稻—慈姑的种植模式。该模式较传统种植模式普遍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可。
选择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疏松软烂,pH值5.5~6.8,水源条件好的水田。为更早抢占市场先机和迎合喜欢脆、粉糯消费人群的口感,莲藕应选择适应性强,早熟、优质高产的品种,如鄂莲5号、鄂莲6号和鄂莲9号。慈姑宜选择生长势强,抗逆性好,大果率高,产量高,品质优的品种,如桂慈1号、平乐慈姑本地种、桂林白慈。采取莲藕—慈姑轮作制度,即莲藕2~3月种植,5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收;慈姑8月下旬种植,12月底开始采收。
①藕种选择 选择藕身健壮、芽头完整(确保藕芽健康)和无病无伤的藕种。要求单个藕种的顶芽数不少于1个,完整节间数不少于2个,节数不少于3个。采取种藕随挖、随选、随消毒、随栽的原则。藕种消毒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泡10 min。②适时栽植 2月下旬至3月中旬栽植,株行距70 cm×60 cm,定植密度1 600株/667 ㎡左右,栽培时将藕头斜插入泥中,露出藕芽,一般与土表呈30°,排成三角形或同一朝向,田四周藕梢向里。③肥水管理 a.施肥管理。施足底肥,每667 ㎡施腐熟农家肥1 000 kg+复合肥(15-15-15)40 kg;合理追肥,于植株长出1~2片立叶时,每667 ㎡施腐熟粪肥1 000~1 500 kg或尿素10~15 kg,促进藕苗生长;封行前期(一般栽种后50 d)当田间有少量植株抽出后把时,每667 ㎡施复合肥(15-15-15)50 kg;结藕期,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液,促使藕身膨大。追肥时应降低藕田水位,并注意避免灼伤叶片。b.水分管理。以前期浅、中期深、后期浅的原则进行管理。露芽前保持2~3 cm浅水层,立叶后保持5~8 cm水层,最后1次施肥至采藕前保持5~10 cm深水层。④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有褐斑病、斜纹夜蛾、蚜虫等。褐斑病用25%咪鲜胺乳油1 000~1 500倍液防治;蚜虫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0 000倍液喷雾防治;斜纹夜蛾用性诱剂诱杀,每200 ㎡安装1个诱捕器,连片设置,及时更换诱芯。⑤适时采收 5月下旬开始采收嫩藕,7月下旬8月上旬采收完毕。①播种育苗 4~5月育苗,6~7月假植。育苗田∶假植田∶大田的面积比为1∶5∶30。采用球茎育苗,选择充分成熟、顶芽粗壮、无病虫为害,单球质量约100 g的球茎作种,667 ㎡用种量25~30 kg。播种前,将种球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种消毒1~2 h,按株行距50 cm×60 cm浅栽于秧田。秧苗高约20 cm时开始追肥,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667 ㎡施尿素5~10 kg。7月左右进行假植扩繁,植株成活后,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每667 ㎡施尿素10~15 kg,以促进分株。同时注意防治黑粉病和蚜虫。②大田管理 a.适时定植。选择长有2~4片叶,高30 cm左右的健壮苗进行定植,株行距30 cm×60 cm,每667 ㎡定植约3 700株,深度约15 cm。b.及时摘除老叶并带出。定植至球茎膨大前,结合耘田除草,共进行3~4次摘除植株外围老叶和无效匍匐茎作业,保留中央新叶3~4片。最后1次摘除老叶宜在霜降(10月23~24日)前结束,最后1次摘除无效匍匐茎宜在霜降前后5 d结束。③肥水管理 a.施肥管理。追肥原则,前期以速效氮肥为主,促进秧苗快速生长;中期以有机肥为主,促进植株抽生匍匐茎;后期以复合肥为主,加施钾肥,促进球茎生长。一般追肥4次,其中前期2次、中期1次、后期1次。8月下旬9月上旬追施促苗肥,每667 ㎡穴施尿素10~15 kg;9月下旬追施促苗肥,每667 ㎡施尿素10~15 kg;10月中下旬追施抽生肥,每667 ㎡施生物有机肥40~50 kg、腐熟农家粪肥800 kg或发酵麸肥40~50 kg;霜降后至立冬(11月7~8日)前追施球茎膨大肥,每667 ㎡追施45%复合肥30~40 kg、氯化钾10~15 kg。b.水分管理。慈姑生长遵循“浅-深-浅”的原则。定植成活前保持2~3 cm浅水层,成活后保持7~10 cm深水层,10月下旬保持2~3 cm浅水层至收获。④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黑粉病、福寿螺、蚜虫、白螟等。黑粉病,于发病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 d喷1次,连喷3~4次。福寿螺,可每667 ㎡用茶麸30 kg或6%密达杀螺剂拌细土15 kg撒施。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喷雾防治。白螟可用20%三唑磷乳油800倍液喷雾防治。⑤适时采收 12月上旬,当慈姑叶片逐渐枯黄,球茎充分膨大成熟时,进行采收。如延迟采收,球茎在田里越冬,需保持土壤湿润。采收时,防止损伤球茎,采收后用水冲洗干净,带泥量不超过5%。
①调节土壤肥力 不同作物的生物学特性不同,从土壤中吸收养分的种类、数量、时期和利用效率也不同。莲藕和慈姑轮作可协调养分供应,均衡利用土壤中的各种养分,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和结构。②增加经济效益 莲藕和慈姑轮作可丰富作物的种类和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轮作茬口安排,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作物种植结构,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③改善土壤环境 莲藕、慈姑的秸秆、残茬、根系等可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调节土壤肥力状况,从而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和化学性状,有助于保持土地生产力,为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④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莲藕和慈姑轮作有助于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①经济效益 以2023年当地莲藕、慈姑产量和价格分析,春藕平均每667 ㎡产量为1 650 kg,平均售价5.2元/kg,产值8 580元,扣除平均成本4 000元,纯利润4 580元;慈姑平均每667 ㎡产量1 310 kg,平均售价5.4元/kg,产值7 074元,扣除成本1 100元,纯利润5 974元。莲藕—慈姑种植模式每667 ㎡纯利润10 554元,比早稻+晚稻、早稻+慈姑、春藕+晚稻种植模式利润增加1倍以上,经济效益高。②社会效益 莲藕—慈姑种植模式是一种技术要求低,成本投入少,经济效益高的“短平快”农业种植模式,在收获完莲藕后,可直接种植慈姑,从而减少翻耕成本,降低肥料投入成本,提高生产效益,得到平乐县广大农户的认可。③生态效益 将莲藕—慈姑种植模式的藕叶、慈姑叶还田,一方面可增加田块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可减少化肥投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降低对环境的损害,在保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原标题:《桂林市平乐县莲藕—慈姑高效轮作模式及效益分析》 基金项目:广西重点研发计划(桂科AB23026151);广西平乐慈姑试验站(合同编号TS202109);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CARS-24-G)
陶运荣,广西平乐慈姑试验站,E-mail:xmb1158@163.com胡一凤,高美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江文,通讯作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扫一扫或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购买《长江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