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亩纯收5.48万元,这8个轮(套)作模式亩产值都过万元!

文摘   2025-01-09 06:30   湖北  



-广告-

本文汇总了8个种植模式,大家可结合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参考试用(文中所列模式收益数据均来源于文献原文作者依据当地当年测算,仅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part1


稻菜轮作模式



1    水旱轮作(早稻—大棚藜蒿)


水旱轮作(早稻—大棚藜蒿)模式已在湖北省阳新县、云梦县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模式可改良土壤环境,有效防治藜蒿青枯病和降低藜蒿镉积累

茬口安排

早稻茬口:早稻种植宜采用直播、机插和抛栽3种方式。早稻机插、抛栽于3月上中旬播种,保温育苗,4月初机插、抛栽;直播的于4月上中旬进行;7月底前收获。


大棚藜蒿茬口:云梦模式为6月中下旬截枝扦插育苗,9月上旬截枝扦插到大田,10月中下旬割茬,11月底12月初大棚扣膜保温,翌年1~2月大棚内加盖小拱棚保温防寒,于11月下旬、翌年1月上中旬、3月中下旬分别收获3次;或于7月中下旬截枝催芽,8月上中旬扦插,11月中下旬割茬,11月底12月初大棚扣膜保温,春节前后收获1次。


品种选择


早稻:宜选择苗期耐寒性强,综合抗性好,稳产丰产的中早熟品种。湖北省推荐的早稻品种有华夏香丝、隆稻3号、金早香1号、E两优32、冈早籼11号、两优152、源香早104、鄂早21等。



藜蒿:宜选择抗病、高产、茎秆粗壮、香味浓郁、商品性状良好的品种。湖北地区宜选用昆明大叶白藜蒿、南京大叶青藜蒿、云南绿秆藜蒿、昆明夏蒿、南京冬蒿及野生驯化品种等。


效益分析


早稻—大棚藜蒿水旱轮作模式,每667 ㎡可年产早稻400~500 kg,产值1 120~1 400元;年产藜蒿1 000~1 500 kg,产值1.6万~2.4万元

2  稻菜瓜双模式栽培技术


大棚稻菜瓜蔬菜双模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福建地区推广应用。该模式在一地块交替采用两种模式进行蔬果生产,可有效减轻连作障碍,明显提高产量、品质,降低农民种植风险,增加瓠瓜种植效益,提高大棚综合利用率,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茬口安排


模式一  越冬早春瓠瓜—单季晚糯稻轮作栽培模式   第1茬瓠瓜于1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次年1月上中旬定植,3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采收;第2茬单季晚糯稻于6月上旬播种育秧,6月下旬插秧定植,11月中旬收获。采收完毕后该地块采用越冬早春瓠瓜—夏茬厚皮甜瓜—秋冬茬大白菜轮作栽培模式进行生产。



模式二  越冬早春瓠瓜—夏茬厚皮甜瓜—秋冬茬大白菜栽培模式   第1茬瓠瓜栽培时间同模式一;第2茬厚皮甜瓜于7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中旬定植,9月下旬收获;第3茬大白菜于9月下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2月下旬收获。


品种选择


瓠瓜选择抗寒能力强、早熟、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长瓠类型如榕瓠2号、福州芋葫等,短瓠类型如闽瓠1号、浙蒲 9 号等。晚糯稻推荐杂交稻新品种紫两优737。厚皮甜瓜选择伊丽莎白、晶莹雪等品种。大白菜选择优质、抗病、丰产、适应性强、商品性好的散叶大白菜品种,如天津白、早熟5号、紫夏等。

经济效益分析


每667 ㎡产量,大棚瓠瓜约3 500 kg,收益约12 000元,净收入约9 000元;单季稻约500 kg,收益约5 100元,净收入约3 500 元;厚皮甜瓜约2 000 kg,收益约8 000元,净收入约5 000 元;大白菜约1 500 kg,收益约6 000 元,净收入约4 000 元。双模式平均每年每667 ㎡净收入约15 250元。


3   豇豆-水稻轮作


湖南省南县武圣宫镇,常年种植豇豆333.33 h㎡。采用豇豆—水稻轮作对于丰富种植业结构、丰富水稻—蔬菜轮作品种、增加农民收入有一定意义

茬口安排

南县豇豆一般清明节(4月4~6日)前后5天播种,注意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避开冷空气。一般采用直播方式,每667 ㎡用种量1.5~2.0 kg,开穴点播,每穴2粒,每垄2行,穴距33 cm左右,以确保4 000苗以上。 种植要及时结束,确保水稻能及时播种和安全齐穗。一般7月15~22日,结束后及时扯蔓拆架整田,并将竹架整理打捆,妥善保存备来年使用。



品种选择

南县豇豆生产品种选择,除高产外,还需满足加工和鲜销的要求。一般选择生育期适中、不易早衰、抗病性强、爬蔓性好、高低温结荚性强(特别是高温时)、双荚率高、长度60~70 cm、条形均匀、肉质较厚不易鼓籽、鼠尾少、浅绿色或绿色、盐渍后为金黄色的品种。南县豆农一般选择湘研美豇彩蝶二号等品种。其中湘研美豇连续结荚能力均匀稳定,结荚不间断,集中采收矛盾不突出,更适合种植大户。



效益分析

一般每667 ㎡产量3 000 kg,高产可达4 000 kg,产值0.6万~1.0 万元,纯利润在4 000~8 000元,水稻种植还可产生纯利润700~1 000元。纯利润合计4700~9000元。


相关阅读

亩产值1.71万~2.54万元,水旱轮作模式效益显著,已大面积推广应用  

稻菜瓜双模式栽培技术,亩年均净收入约15250元!

亩纯利润9000元,采用稻菜轮作模式,种植效益较高

8种蔬菜轮作模式,最高年收达2.15万元/667㎡,全国都可参考  

part2


瓜菜轮作、套作模式



1    薄皮甜瓜、秋大白菜1 年2熟模式


吉林省四季分明,气候资源佳,是我国薄皮甜瓜栽种面积较大的省份,通过合理规划播期,充分利用种植薄皮甜瓜后的闲置土地,合理安排茬口复种秋大白菜,配套薄皮甜瓜复种秋大白菜的相关栽培技术,可以实现薄皮甜瓜、秋大白菜1年2熟的栽培目的,增加土地使用价值,提高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茬口安排


第1茬早春薄皮甜瓜,可根据气候状况于4月初开始播种育苗,4月下旬定植,6月初至7月上旬采收。上茬采收后及时清除田间残秧杂草,进行深耕晾晒,以免影响下茬作物播期。第2茬秋大白菜,8月上旬开始播种育苗,8月下旬定植,可视天气情况于11月中旬采收,避免发生冻害。



品种选择


吉林省气候冷凉,早春气温低,易发生倒春寒现象,所以早春薄皮甜瓜应选择具备耐低温、抗性好、品质佳、高产早熟等特点的品种。当前吉林省主栽品种有八里香、甜帅、金飞等。


后茬秋大白菜可选择抗性强、品质佳的德丰1号、中白7号及适合作秋储菜的吉优白菜等品种。


效益分析

对薄皮甜瓜和秋大白菜每667 ㎡的成本进行统计,投入包括种子、肥料、水电费、人工等支出,测算产量进行效益分析,吉林省薄皮甜瓜春夏季收购平均价格3元/kg,秋大白菜收购平均价格0.5元/kg,效益分析如表。由下表可知,薄皮甜瓜复种秋大白菜每667 ㎡收入可达25 800元




2  立体套种栽培


通过立体套种栽培,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农民收入。瓜类蔬菜立体套种栽培的基本原则是高、中、低搭配,合理套种,湖南省冷水江地区线瓜+辣椒+苋菜的立体套种栽培模式为例,介绍了瓜类蔬菜立体套种栽培的技术要点,但不限于这些品种,具体搭配还有很多,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种植安排


辣椒选择耐低温弱光、早熟的丰产品种,如冷江1号、冷江2号、冷江3号、湘研系列等,春提早栽培可提早在10月播种,若不在大棚种植可推迟到2~3月播种。

线瓜3月上旬播种,播种前温水浸种和催芽,可用营养钵育苗,整好地的也可直播,播种前浇透水,播种后覆土2 cm左右,由于线瓜后期生长势强,蔓藤极长,应适当稀植。



苋菜不耐霜冻,因此在无霜的春夏秋季都适合栽种,最适种植时间是春季,以3~4月最为合适。


效益分析

据初步统计,每667 m²线瓜产量3 500 kg,产值14 000元;每667 m²辣椒产量3 000 kg,产值18 000元;每667 m²苋菜产量2 500 kg,产值10 000元。每667 m²总产值42 000元左右,收入可观,立体套种配套栽培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3  甜椒+丝瓜套种栽培


福建闽南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配合设施栽培,利用甜椒+丝瓜套种栽培技术可促使丝瓜在2~3月结瓜提早上市,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该地区回暖较快,可促进丝瓜植株快速生长,4~5月即可大量上市,可与露地丝瓜错峰上市。

茬口安排


秋冬季大棚甜椒播种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宜,12月至翌年3月采收,3月底4月初拉秧。丝瓜10月底至11月播种,11月中旬至12月中下旬移栽,翌年2~7月采收。

品种选择


甜椒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性强、耐寒强、产量高的甜椒品种,如 3964、陆帅、布兰妮、中椒105号和格瑞300。



丝瓜选择耐寒性好、早熟性好、抗病性好、连续坐果性强和产量高的丝瓜品种,如福研1号和福研9号、福农805和阿里山等。


效益分析

甜椒平均每667 ㎡产量3 000~4 000 kg,收入约1.5万元。丝瓜平均每667 ㎡产量5 000 kg,其中2~4月产量约1 000 kg,近3年该时期田头价4~8元/kg,5~7月田头价2~5元/kg;丝瓜产值1.2万~2.0万元。甜椒—丝瓜套种栽培模式年产值2.7万~3.5万元/667 ㎡

每667 ㎡生产成本甜椒平均9 800元(大棚折旧2 000元,种子500元,农药500元,有机肥和复合肥一共2 000元,劳务4 000元,其他800元),丝瓜平均为5 600元(种子200元,农药300元,复合肥300元,劳务4 000元,其他800元)。扣除生产成本甜椒套种丝瓜生产模式平均每667 ㎡纯收益1.16万~1.96万元。

4   丝瓜与其他蔬菜轮作


浙江绍兴地区展开了丝瓜与其他蔬菜轮作试验,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条件,在大幅提高土地综合生产率和种植效益的同时,能有效克服土壤连作障碍,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茬口安排及作物类型



从上表可看出,丝瓜于2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至8月底采收。与丝瓜轮作的主要作物有小棠菜、苏州青、小白菜、芹菜以及莴苣等,自7月下旬至翌年3月按季节多批次播种。


成本效益分析


全年开展春小拱棚丝瓜、秋冬叶菜类蔬菜轮作,连续种植3年以上,长年人工1个,产品以市场零售为主。基地种植的成本包括土地租金、农资投入、人工等,产出效益取决于丝瓜和叶菜类产量和价格,具体见下表。



可以看出,该模式每667 ㎡种植综合成本每年1.60万元左右,人工成本占比70%以上;丝瓜每667 ㎡产值2.50万~3.00万元,叶菜类产值1.30万元,扣除种植成本,每667 ㎡利润2.22万~2.73万元

5  温室水果番茄-小型西瓜轮作


河北冀东地区全年日照时数2 600~2 900 h,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最高气温32.9℃,最低-14.8℃,常年降水500~700 mm,适宜设施高品质蔬菜生产。近年来,当地水果番茄和小型西瓜设施栽培发展迅速。

茬口及品种选择


水果番茄,果形圆,色红带青肩,单果质量50~100 g,风味浓郁,酸甜度适中,口感细腻、甜,堪比水果,深受消费者欢迎。越冬茬水果番茄建议11月上旬定植,春节期间上市,翌年5月拉秧。宜选择抗逆性强、耐低温弱光、坐果能力强、低温转色好的水果番茄品种,如原味番茄、京番、京彩、农博粉等。



小型西瓜,单果质量1~3 kg,小果型、品质优、生长期短,适宜多样化栽培,种植效益高。越夏茬小型西瓜建议7月中下旬定植,10月拉秧。宜选择耐高温干旱、抗病性强、品质好的小型西瓜品种,如L600、京秀、京颖等。



效益分析


采用温室水果番茄—小型西瓜地上槽无土栽培轮作模式,可有效解决土壤连作障碍,提高设施利用率,增加蔬菜产量,同时提升蔬菜品质,平均每667 ㎡纯收益5.48万元


相关阅读:
亩产值25800元,瓜菜复种高效栽培技术,马上就能用!

亩产值42000元!“苋菜+辣椒+线瓜”是高收益的完美组合,值得推广

甜椒+丝瓜套种栽培,可错峰上市,亩纯收益1.16万~1.96万元!

“瓜+菜”种植模式,经3年连续试点,亩利润2.22万元以上

这样轮作,蔬菜提质增效,亩纯收益5.48万元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编辑:陈浩
审稿:鲁丹

信息来自于长江蔬菜

-广告-



点亮【在看】

为辛苦的农业人点赞


点在看

点点赞

     

↓↓↓

长江蔬菜
中国百强期刊,荣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长江蔬菜》于1984年创刊。其公众号“长江蔬菜”传播蔬菜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新经验,每天更新蔬菜产业热点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