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苦瓜高光效栽培技术,采收期延长14天以上,亩增收超2400元

文摘   三农   2025-01-09 06:30   湖北  
-广告-

苦瓜是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春夏重要的瓜菜种类之一,以食用嫩瓜为主,具有降低血糖、抗肿瘤及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是浙江地区人们喜爱的蔬菜和制药研发的热门植物。全省陆域面积中山地占74.6%,低丘缓坡等山地资源优势显著,且适宜苦瓜的生长,产业前景广阔。

苦瓜高光效栽培技术(图1)对苦瓜栽培架式进行改进,采用“五蔓辐射形”对植株的株形进行调整,将叶片数量、大小及茎蔓(包括主蔓、子蔓和孙蔓)空间分布作为构成株形的主要因素,最大限度对植株进行生长定量调节,减少营养生长冗余,提高群体光截获量和光能利用率,达到果实干物质平衡补偿点,对单位面积的产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该项技术进行生产,结果期苦瓜的综合表现优于传统棚架,可延长采收期14 天以上,较常规种植每 667 ㎡增收2 400元以上,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现将浙江丘陵地区苦瓜高光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供适种地区参考。


1   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生产,市场需求量大,且优质、高产,高光效,抗性强,商品性好,耐贮运的品种,如璧绿、碧月、苦中乐等。


2   育苗


浙江省山地栽培一般3月中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育苗,5月中旬至6月中旬定植。将种子用40~45℃温水浸泡20 min待水冷却后浸泡4~6 h,捞出放在30℃恒温下催芽。种子萌芽约3 mm时即可播种,播种深度为1.0~1.5 cm。非重茬地可选用实生苗,采用50孔穴盘育苗。重茬地需选用嫁接苗,嫁接苗的砧木种子播于50孔穴盘,接穗种子播于72孔穴盘,采用单叶贴接法进行嫁接。

苗期管理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白天25~28℃,夜间15~20℃;同时应注意控制湿度。中午阳光强烈或温度过高时,适时遮荫降温;冬季连续阴雨天时应及时补光。


3   整地施肥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前作为水稻或非瓜类作物的田块种植,忌连作。每667 ㎡施腐熟厩肥1 500 kg、过磷酸钙20~30 kg或三元复合肥60 kg作基肥。畦宽含沟2 m,覆黑色地膜。


4   定植


待幼苗真叶3~4片,茎粗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时,即可定植。宜选择晴天下午进行,淘汰病株、杂株,先浇足水再起苗移栽。株距2.5~3.0 m,每667 ㎡种植80~120株。


5   田间管理


5.1   高光效株形调整
对苦瓜植株采用“五蔓辐射形”的株形调整方法(图2),可有效提高群体光截获量和光能利用率。搭建水平棚架,高度为1.8 m,上覆攀爬网。抽蔓前期,摘除1.5 m以下的所有侧蔓,保持主蔓直立生长。待苦瓜株高达1.5 m时,选留4条健壮侧蔓,与主蔓一同引蔓上架,记为Ⅰ级蔓,共5条,相邻蔓的水平夹角控制在70°。Ⅰ级蔓在水平蔓长1.5 m处摘心;在每条Ⅰ级蔓上,选留3条健壮的Ⅱ级蔓(间隔0.35 m),3条Ⅱ级蔓模拟“互生叶序”的方式轮流引蔓,其他Ⅱ级蔓全部摘除,Ⅱ级蔓与Ⅰ级蔓的水平夹角为45°,Ⅱ级蔓在蔓长0.6 m处摘心。
5.2   辅助授粉
苦瓜开花前期及遇阴雨天,宜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7:00~10:00进行,以提高坐果率。当苦瓜Ⅰ级蔓长达1.5 m时,喷施1次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花果元素(Mn+Zn+B≥10.0%),以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授粉质量,防止生理性脱落及减少僵果。
5.3   水肥管理
苦瓜采收期长,需肥水量大,除施足基肥外还应多次追肥。通常在苦瓜苗定植成活后,用0.3%~0.5%尿素液及时灌根追肥,以促进根系发展。若遇暴雨天,应注意排水。结果早期(6月)即“株形塑造期”,水分灌溉频率为1天/次,水溶肥(20-20-20)每周使用1次;结果中晚期(7~8月)即“夏季修剪期”,水分灌溉频率为0.5天/次,水溶肥(13-6-36)每周使用2次;达到节水节肥,延缓植株早衰,降低畸形瓜率等目的。
5.4   病虫害防治
浙江丘陵地区苦瓜较为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枯萎病、霜霉病、斜纹夜蛾、蚜虫、瓜实蝇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的规定。

白粉病发病前期,用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露娜森)1 500倍液或25%乙嘧酚悬浮剂750倍液等喷雾,每隔7天喷1次,连喷2次。枯萎病,可用250 g/L嘧菌酯悬浮剂(阿米西达)1 500倍液防治,每隔5~7天1次,连用2~3次。霜霉病,可用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普力克)300~500倍液防治,每隔5~7天1次,连用2~3次。斜纹夜蛾,可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康宽)3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1次,连用2~3次。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4 000倍液或25%氟啶虫胺腈悬浮剂(特福力)3 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5~7天1次,连用2次。瓜实蝇,可用黄板+诱粘剂、昆虫性诱剂等诱杀成虫;在成虫盛发期,于中午或傍晚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艾绿士)1 500~2 500倍液防治,隔3天喷1次。


6   采收 


开花至采收一般15~18天。适时采收,及时追肥,有利于苦瓜连续坐果。采收宜在清晨进行,瓜皮绿色发亮、圆瘤饱满时即可采收。

原标题:《浙江丘陵地区苦瓜高光效栽培技术》 

作者介绍




基金项目:金华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2-002b);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N21C150010)


周秦,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徐恒辉,徐诚,邵雷,项敏,金华金麦田种业有限公司
郭子卿,杨爱怡,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余苏凤,金华市金东区经济特产站
朱璞,通讯作者,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扫一扫或点击下方二维码

购买《长江蔬菜》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5年1月上
-广告-



点亮【在看】

为辛苦的农业人点赞


点在看

点点赞

     

↓↓↓

长江蔬菜
中国百强期刊,荣获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长江蔬菜》于1984年创刊。其公众号“长江蔬菜”传播蔬菜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设施、新经验,每天更新蔬菜产业热点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