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和郑州农业科技研究院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河南省胡萝卜集中产区的开封、商丘、周口和许昌等地积极推广和应用春播胡萝卜轻简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生产机械化、技术标准化、方式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2020年以来,多地均已实现春播胡萝卜每667 ㎡产量超5 000 kg,平均每667 ㎡效益超过1万元;春播胡萝卜轻简化栽培已成为河南省胡萝卜集中产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和各地竞相发展的优势产业项目。该技术适用于河南及周边省份的春播胡萝卜轻简化优质高产栽培。
1 种子加工
包括种子精选:清洁、分级、去杂、去劣、包装等;种子丸粒化:硬脂酸镁、改性淀粉、糊精、杀菌剂和杀虫剂等按比例混合,包裹在胡萝卜种子表面,形成外观形状统一的颗粒;数控编绳:用数控种子编织机械和特殊的遇水即溶的纸带和线绳,将种子加工包裹起来,达到单位距离固定、单位种子数量固定的一种种子播种前加工成的带状物品,采用“3-6-3”单粒种子布线法。
2 春播准备
2.1 地块选择
宜选择交通好、地势平、土层厚、疏松肥沃、旱能浇、涝能排,上茬为非伞形花科的作物,没有根结线虫病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
2.2 施肥整地
①施足底肥 大雪(12月6~8日)前,每667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3~5 m³、根茎类专用生物菌肥80~100 kg、控释型平衡复合肥50 kg、纯硫酸钾聚谷氨酸-氨基酸-腐植酸-有益菌有机无机及复混肥(15-15-15-15-15)40 kg、过磷酸钙40~50 kg,深耕40 cm,确保肥土混匀。
②精细整地 施入底肥后,利用机械进行深耕细耙,确保活土层厚度,做到土质松、地势平、墒情好、地面整齐、土壤细碎。
③土壤处理 播种前,每667 ㎡用5亿孢子/g淡紫拟青霉颗粒剂(或10%噻唑膦颗粒剂)3 kg、2%百树菊酯·噻虫胺颗粒剂(或1%联苯·噻虫胺颗粒剂或3%辛硫磷颗粒剂或5%噻虫嗪颗粒剂或1%氯虫苯甲酰胺·氟氯氰菊酯颗粒剂)3 kg,均匀撒施2次,旋耕后起垄播种,可防治根结线虫病和地下害虫。
④垄作栽培 宜采用北斗导航的胡萝卜多功能播种一体机旋耕起垄,栽培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垄距70 cm,垄高28~30 cm;垄面宽32~35 cm,垄底宽50~55 cm,垄沟宽15~20 cm。
2.3 优选品种
春播胡萝卜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及市场需求,选择前期耐低温后期膨大快,冬性较强,耐寒、耐抽薹,优质、高产、抗病、早熟,适合春播的杂交种。要求种子净度≥95%、发芽率≥90%、水分≤10%。
3 机械播种
3.1 播种时间
根据保护设施的不同,双膜覆盖种植于12月中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单膜覆盖种植于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播种。总的原则是地下10 cm土层的温度稳定在8℃以上即可播种。
3.2 一体机播种
宜采用北斗导航的多功能播种一体机,一次性完成旋耕、起垄、开沟、播线、覆土、镇压、铺设滴灌带、封闭除草等多种工序,一垄双行,两条种子带间距15~18 cm,种子带距垄面两侧边缘6.0~7.5 cm,每667 ㎡保苗量34 600~38 000株。
3.3 滴灌系统
主管道宜采用直径110 mm的黑色厚皮软管,每40~50 m铺设1根63 mm支管;垄面2行种子带间铺设1根滴灌带,每667 ㎡约需1 000 m滴灌带。
3.4 封闭除草
覆土镇压随播种机同步进行,覆土厚度1.0~1.5 cm。播种后,每667 ㎡用38%二甲戊灵·噁草酮悬浮剂120~150 mL对水30 kg均匀喷雾,以封闭除草。
3.5 扣棚上膜
小拱棚覆盖栽培,宜采用2 m的竹片或碳纤维杆,跨2个垄面扎1排拱架,覆盖棚膜,四周压严;双层覆盖的,待小拱棚扣好后,采用钢管弯成跨3排小拱棚,宽度为5 m的中拱棚。宜选用透光性好,保温性强,厚度为0.08~0.12 mm的无滴膜覆盖。
4 田间管理
春播胡萝卜采用单粒播种,不需间苗。
4.1 水分管理
采用滴灌系统,播种后滴灌1次透水,幼苗期间基本不浇水,进行蹲苗。齐苗后控水10~15天,促进主根充分下扎;8片真叶后,保持地下15 cm土层土壤湿润。12片真叶后,根据土壤墒情见干就浇,做到适时滴灌,水肥一体化管理,雨天及时排涝。
4.2 温度管理
播种后出苗前,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8~30℃。出苗后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视天气情况适当放风,降低棚内温度和湿度;夜间的气温、地温尚低,密闭风口以保温为主。进入3月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可在棚膜上方打孔放风降温,开孔间距由2 m变成1 m,再由1 m变成0.5 m,放风孔由稀变密,将棚内最高温度控制在28℃以内,以利于直根快速膨大。
4.3 追肥管理
胡萝卜齐苗后(播后20天左右),每667 ㎡滴灌追施矿源黄腐酸钾1 kg或海藻酸水溶肥2 kg+高氮水溶肥(30∶5∶0)5 kg;控水结束后,每667 ㎡滴灌追施生物蛋白菌液5 kg+高氮水溶肥(30∶5∶0)10 kg;封垄前期,每667 ㎡滴灌追施富含腐植酸或氨基酸和中微量元素的平衡水溶肥(20∶20∶20)10 kg;封垄后,每667 ㎡连追3次富含腐植酸或氨基酸和中微量元素的高钾型水溶肥(15∶5∶38或18∶9∶40),每次15 kg。施肥时期、施肥方式、施肥种类与每667 ㎡施肥量、施肥次数可参照表1。收获前10天停止追肥浇水。
叶面追肥:春播胡萝卜,撤棚后每隔10~15天,结合防病治虫叶面追肥1次。每次每667 ㎡用胺鲜脂10 g(后期用芸薹素10 g)+氯化胆碱15 g+富含氨基酸或腐植酸和中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益施帮氨基酸水溶肥,或叶硕13元素水溶肥,或春暖叶果宝氨基酸钙镁肥)20 g对水20~30 kg叶面追施。
4.4 中耕培土
胡萝卜封垄前(3月20日左右去除棚膜和拱架后),用微耕培土机或大型培土机机械培土1次,培土厚度3~5 cm,将细土培至胡萝卜根头部,防止胡萝卜肉质根头部见光青头。
4.5 预防歧根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滴灌追肥,少量多次,避免肥害或肥料烧伤主根;多次防治地下害虫,避免害虫咬伤主根;精耕细耙,增施生物菌肥,疏松土壤;全面捡拾土壤中的异物(石块、瓦砾)等。
4.6 预防裂根
5 病虫草害绿色防控
主要病害有根结线虫病、黑腐病、软腐病和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粉虱、蚜虫、蓟马、根蛆、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主要草害有狗尾草、藜、反枝苋等一年生杂草。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为主,化学措施为辅的原则,确保胡萝卜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5.1 农业措施
选用多抗品种,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合理轮作,精耕细作,清洁田园,水肥一体化科学管理,合理喷施叶面肥,创造适宜胡萝卜生长的环境,避免侵染性病虫草害的大面积发生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5.2 理化诱杀
①杀虫灯诱杀 每0.67~1.00 h㎡安装1套频振式光感杀虫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直翅目害虫,距离地面1.2~1.5 m,于日出日落时自动开关。
②糖醋液诱杀 将糖、酒、食醋、水按1∶1∶4∶16的比例配制成糖醋液,可诱杀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每5 kg糖醋液中加入20~25 g敌百虫晶体后混匀,每667 ㎡均匀放置6个敞口诱盆,距离地面1 m左右,每周更换1次。
③诱虫板诱杀 诱杀粉虱和蚜虫,可每667 ㎡悬挂25 cm×(20~30)cm黄色诱虫板20~30张;诱杀种蝇(根蛆成虫)和蓟马,可每667 ㎡悬挂25 cm×(20~30)cm蓝色诱虫板20~30张。诱虫板底边距离地面85~100 cm,粘满虫体后及时更换。
④性诱剂诱杀 诱杀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地老虎等,于害虫羽化初期使用性诱捕器,每667 ㎡安装3套。每个诱捕器放置1枚复合诱芯,进虫口距离地面85~100 cm,及时处理诱捕的成虫。根据产品说明及时更换诱芯。
5.3 生物措施
①种子处理 使用10亿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拌种包衣或丸粒化,用量为种子质量的1%~3%。
②田间处理 用淡紫拟青霉、白僵菌、新植霉素、中生菌素、枯草芽孢杆菌等生物菌剂和植物源农药防病治虫;用寄生蜂、草蛉、七星瓢虫等有益昆虫防治害虫。结合病虫害发生情况,推荐使用的生物防治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见表2。
5.4 化学措施
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用药。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或国家规定在蔬菜生产上禁止使用的农药。结合病虫草害发生情况,推荐使用的化学防治农药品种及使用方法见表3。
6 适期收获
6.1 收获时间
春播胡萝卜生育期90~110天,当肉质根充分膨大,末端收尾良好,圆润光滑,下部叶片发黄,选择晴天无霜冻、无露水条件下适期收获。双层覆盖的春播胡萝卜于4月下旬5月上旬收获;单层覆盖的,于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收获。
6.2 机械收获
采用全自动或半自动胡萝卜收获机收获。目前生产上多采用震荡式收获机配合人工切秧的方式进行收获,配套收获机作业幅宽为140 cm,作业深度为35~40 cm。
7 档案管理
作者介绍
基金项目: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3);国家宜机化和加工用的胡萝卜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NK2022090303);河南省胡萝卜轻简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及应用研究(232102111007);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项(HARS-22-07-Z1);根茎类作物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2022KJHM0037);河南省三区人才项目;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和郑州市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推广应用项目
扫一扫或点击下方二维码
购买《长江蔬菜》
点亮【在看】
为辛苦的农业人点赞
点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