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提高人才竞争力是高校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使命和担当。本刊编辑部联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当前,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教师“引育留用”等方面面临缺乏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方式、评价机制不健全、个性化的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支持缺失等挑战,影响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基于对当前高校人才工作理念与目标的阐释、现状和问题的研判,专家学者对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地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提出思考和建议。在人才评价方面,应该从树立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理念、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评价专家、建立世界领先的人才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人才评价体系。在高校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路径方面,高校应以多维赋能为目标,明确人才工作逻辑起点;以有效聚能为保障,筑牢人才工作发展根基;以动态蓄能为核心,增强人才工作内生动力;以充分释能为驱动,促进人才工作提质增效。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方面,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持续强化人才培养基础作用,汇聚高水平人才,打造科技自立自强先锋队。在高校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可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以党管人才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学科调整为契机,全面整合资源搭建优势平台;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深化机制创新助力人才汇聚;以优化服务为保障,营造人才环境激发创新活力。
关键词:世界重要人才中心;高等教育;人才评价;创新高地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4.11.02
引用格式:王云海,张皓,林松涛, 等.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高等教育的使命(笔谈)[J].世界教育信息,2024,37(11):8-20.
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 构建中国特色人才评价体系
王云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和显著优势。”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党中央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做出的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
人才评价是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的指挥棒和助推器,人才评价体系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人才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人才评价理念、人才评价主体、人才评价标准、人才评价机制等多个维度要素。构建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人才评价体系应该从树立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理念、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评价专家、建立世界领先的人才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四个维度出发,进一步开拓思路,创新性地解决人才评价体系中“谁来评、评什么、怎么评”等根本问题。
一、树立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决定评价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力量。做好人才工作的关键在于树立先进的人才评价理念。人才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体系应该把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发展作为价值取向和核心理念。一是要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中国特色的人才评价理念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为指导,以改革发展的实践为依托,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二是要促进人才的高质量发展。要把培养更多的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作为推进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把发现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打造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作为人才评价理念的核心理念。三是要促进人才的现代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才的现代化发展,要建立在人才的全面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时代使命。
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现代化发展和自由发展,是中国特色人才评价体系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中国特色人才评价体系的根本特征。作为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24年重大课题“中国高校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追踪调查研究”首席专家,笔者调研访谈100余所高校人事人才负责人和青年教师,回收1万余份高校教师调查问卷,结合相关理论和实践,创新性地提出“学术体检”概念,以促进高校学术人才个人或团队的学术发展为目标开展评价,是高校学术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的创新举措,是中国特色人才评价理念在高校的积极探索。
二、培养世界一流的人才评价专家
评价专家决定评价的质量。人才评价的质量从根本上讲是由人才评价专家决定的。世界一流高校大都采用国际学术共同体的同行专家评审评议作为甄别和选拔世界一流人才的主要手段。中国的一些新型研究型大学,如西湖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也在人才选聘、考核和晋升过程中引入国际同行评价。以西湖大学为例,2018—2023年,该校仅用五年时间就从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聘用209位具有国际一流影响力的博士生导师,实现高质量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在中国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树立了良好典范。甄别和选拔世界一流人才的重要前提是培养和塑造一大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人才评价专家。
一方面,世界一流的人才评价专家应当是学术领域的专家,应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专业知识,能够准确评估相关领域的学术成就和研究潜力。他们应当熟悉国内外本学科专业领域的研究前沿动态,了解国外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研究情况,准确把握其所在领域的学术研究重点、难点和发展方向,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他们应当是评价领域的专家,具备相应的评价素质、评价技能和评价方法,能够遵循既定评价导向和评价标准,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
具体而言,世界一流的人才评价专家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能力:一是崇高的价值取向,能够坚持“四个面向”的高标准;二是优秀的个人品质,具备坚持客观公正不敷衍的态度;三是融会贯通的评价能力,能够准确找到研究的关键点、闪光点及薄弱点,并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简而言之,既要精通学术,又要精通评价,才能成为一流的人才评价专家。
三、建立世界领先的人才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评价的“指挥棒”。人才评价标准是人才评价理念的突出体现,是评价理念与评价实践之间的“桥梁”。人才评价理念往往是宏观的、整体的、指导性的,而人才评价标准是微观的、具体的、系统的、可操作、可度量和可监督的。要建立世界一流的人才评价标准,必须在先进的评价理念指导下,持续提升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所谓科学性,一是要确保评价标准的设计符合人才成长与发展规律。世界一流的人才评价标准,要符合世界一流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规律。例如,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且越是一流人才,其成长和发展所谓的“规律性”和“阶段性”特征就越模糊。评价标准首先必须具备“长期主义”导向,不能只看人才的短期表现;其次应当具有多元性,分级、分类、分维度地评价人才的表现;最后评价标准还应当具有包容性,以匹配人才成长的不确定性规律。二是要确保评价标准的设计符合评价科学的一般规律。评价是一门科学,应以科学的方法论为基础,对特定对象进行全面、客观、系统的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一方面,评价标准应主要基于事实和数据,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另一方面,评价指标不应过度量化,忽视评价对象的复杂性和变化性特征。
所谓合理性,是指评价标准应具备“因时因地”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世界领先的人才评价标准,不仅应在引领人才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发展和知识生产方面具有先进性,还应在引导一流人才服务国家发展、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具有前瞻性。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一定是符合时代发展主旋律的标准,是有效链接人才成长发展与当时、当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标准,是能够促进人才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实现人生追求和人生价值的标准。
四、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实现评价目标的根本保障。其设计需要考虑众多因素,一流的评级机制必须处理两对核心关系:一是有效协调评价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二是有效协调评价的稳定性和变革性。
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工作必须做到“上下一条心”,下好“全国一盘棋”,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的基本原则,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下统筹推进新时代人才评价改革工作。同时,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备。这就需要各级各类人才评价应当具备充分的灵活性。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体系,高等教育的类型化发展方兴未艾,高校学术人才的类型化发展特征也愈发明显。高校应当充分调动各地、各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据知识生产的基本规律和学术人才发展的基本规律,遵循高等教育基本职能,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人才、不同类型高校和不同区域发展需求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提升人才的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凝练院校的比较优势,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人才评价机制还应当是稳定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人才评价改革应当发挥“稳预期”作用。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不是线性的,特别是在基础学科、创新攻关和重大项目领域,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且成果产出的不确定性高。因此,人才评价机制一方面在时间维度上应具有阶段甚至长阶段的稳定性,避免“朝令夕改”;另一方面在价值和理念导向上应具有稳定性,坚持以人为本,鼓励人才潜心发展、踏实创新。只有确保人才评价改革的稳定性,才能让相关领域的人才静心、安心和专心从事相关工作,厚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同时,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持续变化,人才自身的偏好和发展路径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稳中有变、以变求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适时、合理、有序地进行变革和优化,不断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克服评价机制的固化和僵化。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2024—2025 年度重点课题“教育、科技、人才战略协同背景下高校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研究”(编号:ZLA2024080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世界人才中心建设背景下高校学术人才流动调查研究”(编号:24SY01))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打造高校人才工作能量场
张皓
(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首次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目标,对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有效举措,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为牵引,努力打造适应新时代更高要求的新模式、新格局,是未来人才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笔者认为,高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建设高质、高效、稳定、兼容的人才工作能量场,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一、以多维赋能为目标,明确人才工作逻辑起点
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核心逻辑链条是将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创新第一动力,进而转化为科技第一生产力,最终应用于生产生活。结合新时代强国建设发展布局,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应重点从以下几个维度持续赋能社会发展。一是要赋能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需要通过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正是基于新成果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和迭代升级。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和关键,新质生产力的壮大反过来又会吸引更多人才聚集,形成良性循环。有效赋能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核心要义,也是促进人才中心自身发展的有效路径。二是要赋能于“三位一体”协同发展。优质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发展反哺教育和人才培养。教育、科技、人才共同构成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三者的发展及其相互促进,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通过系统的政策设计和资源配置,为促进教育、科技、人才高效协同与共荣互促提供了高质量资源平台,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赋能“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三是赋能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价值最终需要通过创新技术、发展动力、优质产能、实际产品等形式体现。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应积极推进创新驱动、技术引领、业态创新,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为产业深度转型提供动力;而产业的转型升级又为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创新实践的机会,在双向赋能过程中形成人才与产业共同繁荣的格局。
二、以有效聚能为保障,筑牢人才工作发展根基
“架高炉、拢硬火”才能“炼好钢、铸重器”。人才第一资源只有达到“燃点”,才能在推动创新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进步中发光发热。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要充分聚集能够点燃人才远大志向、释放人才发展潜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助力人才高效产出的“活化能”。首先,要持续以创新政策体系聚能。各级政府作为人才工作的主导者,要充分发挥政策制度的催化作用,在工作平台、科研经费、薪酬待遇、税收减免、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医疗保健、创业资金支持等方面持续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支持“政府+市场”模式,更好运用社会力量助力人才中心建设;健全开放的教育政策和积极的移民政策,加大对外人才吸引力度。其次,要注重以创新体制机制聚能。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作为人才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注重因地制宜建立和完善人才评价、激励和保障机制,创建更加开放、灵活、高效的人才管理和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加强有组织科研;破除传统官本位、行政化管理思维,赋予科研人员及团队更大的资源支配权、人事管理权、发展决策权等,更好地为人才松绑;引导人才大胆拼搏、大胆创新,营造自主发展、公平竞争、轻松阳光的工作生活氛围,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更好地为人才减负。最后,要加强以创新人才结构聚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是由不同学科、领域、类型人才交织而成的密集资源网络,学术型、工程型、管理型、经营型、服务型等各类人才互为资源、互促共生。人才的多样性不但能够有效增强人才中心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还可以增加创新的可能性。因此,要结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科学做好人才结构布局,以增强人才多样性促进技术创新、推动科技突破。
三、以动态蓄能为核心,增强人才工作内生动力
创新是增量的突破,而非存量的累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要在开辟新领域、创造新价值、建立新规则等方面实现“从0到1”的飞跃,进而持续为未来发展提供稳定充足的新动能。人才自身的成长是蓄积发展动能的源头活水,要多措并举提升人才的能力和素养。一是促进人才全面成长发展。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引导各类人才心怀“国之大者”,逐梦民族复兴;深入实施人才评价改革,充分发挥“指挥棒”价值导向作用,坚持“破五唯、立新标”;深化实施分类评价,根据不同类型人才成长规律与特点,制定差异化评价标准与方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延长评价周期、强化团队评价,鼓励人才投身于高质量、有影响力的长期研究;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评估平台,建立“智能+专家”的新型人才评价模式,通过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拓宽人才发展新路径,全面赋能人才成长。二是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深刻认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培育覆盖面广、适应性强的拔尖创新人才;充分发挥教育的前瞻性、引领性作用,依托未来技术学院、创新实验室、科技孵化器等重要平台,培养大批能够适应未来十到二十年前沿技术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三是促进各类人才有序流动。传播创新思想和先进技术,是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为社会发展提供新鲜动力的重要路径。有序的人才流动能有效促进区域人力资源最优化配置,为不同层级人才中心蓄积最优发展动能。结合地区和行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通过建立人才定向派驻服务机制、区域人才保护机制、人才“编制池”等形式,鼓励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或行业流动、支持重点行业领域发展,为提高社会整体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充分赋能。
四、以充分释能为驱动,促进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发挥人才的关键作用、创造经济价值、推动创新发展,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根本要义。在追求效能最大化的过程中,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充分释能。一是坚持“四个面向”,实现高效释能。着眼国家发展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进一步加大政策导向力度,通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计划等多样举措,引导各类人才致力于产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高质量能量输出。二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稳定释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助力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的增长引擎,同时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智能化升级;积极探索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通过成立政产学研合作联盟、支持校企共建基地与研发中心、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平台等形式,努力构建起人才、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的完整链条,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产业、产业聚集人才的良性循环。三是服务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定向释能。服务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既是人才中心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促进人才中心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与人才结构特点,因地制宜推进科技城、产业园、创新港等功能区建设,分梯次建设人才中心。根据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发展需求和未来趋势,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允许高层次人才在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灵活流动,实现教学、科研、管理等多岗位锻炼,探索高层次人才校地、校企共引共育共用机制,努力实现区域发展与人才中心建设协同发展。
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中发挥高校人才培养地和创新策源地作用
林松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其中蕴含重大机遇,也面临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各国将人才资源的竞争作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部署,为我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地和创新策源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理应更好地发挥其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力量。
一、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战略意义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人才集聚和创新发展区域,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致力于推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有助于塑造发展新优势。通过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能够培养和汇聚全球顶尖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塑造新的发展优势。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这些领域的创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这些优势不仅提升了我国在科技领域的地位,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二是有助于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建设,为广大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的创新环境。通过吸引和培养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可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是有助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可以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国一些高新区和科技园区建立了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汇聚研究机构、高校、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这种协同创新的模式,不仅提高了创新效率,也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高校在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作为知识和智慧的聚集地,一直是培养和吸引人才的重要场所。纵观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历史,高校在其中都发挥关键作用。从意大利到美国,每一个科学和人才中心的崛起都与当地高校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推进,高校逐渐从单纯的教学机构演变为科研和创新的策源地,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对于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关键作用,主要通过人才培养、人才汇聚、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来实现。
其一,高校通过系统的教学计划和丰富的课程资源,为社会培养大批专业人才,为产业输送创新者和领导者。其二,高校吸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和教师,促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高校强大校友网络为高校的人才聚集提供持续的动力和支持。其三,研究型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积淀,能够产出具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为科技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创新的重要途径,高校拥有多学科的人才和资源,为交叉学科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有助于产生颠覆性的创新成果。其四,高校通过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我国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全球领先的创新中心相比,仍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储备与需求不匹配。尽管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庞大、人才储备丰富,但高端创新型人才依然稀缺,众多领域缺乏领军人才,限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二是科研环境与创新氛围不足。部分科研机构和高校仍存在行政化的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充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三是资源配置不均衡。一些地区、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资金、设备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资源短板,制约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四是国际合作与交流受限。在某些领域,我国高校的国际合作受到限制,影响了先进技术和知识的引进与交流。
三、高校助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路径
强化人才培养基础作用。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且有不少高校和部分学科已跻身世界前列,这为自主培养高水平人才提供坚实的基础。全面提升自主培养人才的质量,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优质的教育体系,同时应着重培养国家当前急需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在这一过程中,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始终牢记教育的初衷是为党和国家培养人才,强化价值引领,科学设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着力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此外,还应优化和重构核心知识体系,以适应全球科技融合发展的新趋势。通过构建深厚、广泛的知识体系,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而建立起一套有利于自主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学科、教学和教材体系,特别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复合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
着力汇聚高水平人才。高水平大学,特别是“双一流”高校,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打造高层次人才集聚区。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高校应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当前面临的关键技术瓶颈,强化有组织科研攻关,发挥学术领军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的头雁引领作用,利用大平台、聚集大团队、承接大项目、培育重大科技成果,培养出更多站在科技最前沿、具备出色科技领导和组织能力的科研工作者。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新鲜血液,高校应加强高层次人才梯队构建,完善优秀青年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更为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积极引进海外的战略科学家,充分利用全球的智慧资源和创新要素,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
打造科技自立自强先锋队。高校应聚焦“四个面向”,优化组织动员架构及科技资源配置策略,力求在核心原始创新上取得突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高水平研究型高校肩负着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重大责任,应通过布局能够支撑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加强长期培养计划和提供持续支持,进一步落实“强基计划”。同时,高校应科学布局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应用支撑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增强高水平大学在持续推动基础研究方面的能力;持续推动在重大需求和应用场景下的科技创新,构建从基础创新、核心技术突破到产业化应用的产学研用全链条;重点关注并推动一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以提升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贡献度。
(基金项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2024年度重大课题“中国高校学术人才发展与评价追踪调查研究(CUSS)”(编号:RCZWH0001),重点课题“新时代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策略研究”(编号:RCZWH0004))
打造人才高地: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有效路径
张春雷
(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其改革与发展既具独特优势,也面临诸多挑战,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提出正是基于国情对教育需求多元化的深层次回应。2016年以来,各高校以“变”为“切口”,以“改革永远在路上”的共识,充分把握改革的核心任务,充分总结“改革红利多与少的关系”,成功完成高校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进入深化改革的阶段,在建设目标上更加注重中国特色,在内容上更加聚焦于服务新发展战略,在方式上更加灵活多样,基本形成了“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建设格局。这不仅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也对高校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在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方面,高校要正确认识改革背景、理性思考现实矛盾、全面把握建设路径,勇于“破题”,全面“解题”,锐意改革创新,在直面问题、破解难题中不断开创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正确认识改革背景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秩序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智能化为“关键词”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正悄然来临,我们面临着来自各领域的全球竞争,特别是在关键技术和突破性创新方面。其根本矛盾仍聚焦于人才竞争。建设人才高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转折点作出的战略布局,是新时代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的有机融合,是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动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人才作为生产第一要素,深度影响创新活力、创新效益、创新质量,人才高地建设是中国适应产业变革、推动绿色发展的主动选择。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应更具国际视野和时代视野,主动融入国内外人才“双循环”体系,坚持供给侧和需求侧双侧驱动,推动以人才高地为优势特色的高水平“双一流”建设。
二、理性思考现实困难
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为高校综合改革的重要一环,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跨越式”的改革步伐释放了巨大政策红利,在速度与效益上实现短期目标的同时,也策略性地暂时搁置了一些细节问题的调试,一些特殊问题的处理,一些均衡问题的兼顾。例如,人才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共生性极强、高校人才高地建设区域差异性较大的问题,人才管理服务“最后一公里”还需持续畅通的问题,人才评价体系如何“破而后立”的问题等,都亟需深入探索。前期改革的“全面”推开为后续“个例”“特例”“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的改革打下基础和积累经验。通过“点”的突破,为深化发展“面”上的改革补足弱项、优化方案、平衡矛盾,以实现点面结合、全面推进的效果,将是下一步人事人才改革的“重中之重”。
三、全面把握建设路径
东北林业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东北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立足“双一流”建设任务,全面推进人事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从重点领域入手,从关键环节着力,以点带面,激活全盘改革。
以党管人才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富有特色的新农林人才高地的根本保证。学校党委围绕“抓改革方向”“抓顶层设计”“抓统筹谋划”三个方面,持续在党管人才的组织实施上进行创新,重点把握人才工作方向和大局,有目标、有方向地制定各学科专业人才发展规划;科学推进人才工作的组织实施,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人才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才专项工作;宏观协调校内各部门在人才引进、培育、稳定、激励工作中的关系,整合校内资源,促进形成合力,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与氛围。
以学科调整为契机,全面整合资源,搭建优势平台。针对学校学科专业领域重叠性多、博士点覆盖面不够、基础学科相对传统、创新不强等情况,学校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特色,对标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等机构在“双碳”、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重点布局,推进学科专业体系优化调整与区域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打造“林工交叉、林理支撑、林文相融”的优势学科群,为人才高地的形成搭建孵化平台。
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深化机制创新,助力人才汇聚。学校围绕“引进—培育—稳定—激励”等方面重点工作,出台系列文件政策,遵循人才成长路径,构建全过程、贯通式人才发展体系。通过引进人才“一人一本”合同管理,实现青年人才的跟踪问效;通过人才评价“一院一策”,推动职称、岗聘制度改革,激发存量人才活力;通过绩效改革“一人一岗”,压实关键绩效指标(KPI)目标责任,强化学院管理主体作用,实现优劳优酬;通过特聘岗位打造“人才特区”,稳定激励高层次人才“挑大梁”“带队伍”。在网络性、系统性政策制度的全方位覆盖下,基本形成了引才聚才“强磁场”,学校人才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以优化服务为保障,营造人才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固巢引凤”“筑巢留凤”的关键一方面在“引”“留”的政策执行,另一方面在人才服务、基础环境的建设,在“巢”的打造。学校全面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保障能力,在思想上,进一步破除“官本位”“行政化”的传统管理思维,坚持“管理科学、服务到位”的人性化管理服务理念,以解决人才“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在提高服务体验感上“下功夫”。在行动上,从保障细节入手,围绕社保办理、安居保障、子女入学、就医保障、交通出行等与人才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学校对接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服务目标、细致服务态度、细密服务举措,着力打通人才服务保障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让人才在黑土地、在东林这片沃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加快建设世界人才中心的高校力量
隋熠
(中国农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对加快建设新时代人才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十三五”规划以来,高校建有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聚集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获得了60%以上的国家科技奖励“三大奖”,牵头完成了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校不仅是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殿堂、社会服务的重镇和文化传承的高地,还是基础原创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和拔尖人才培养的主战场。
一、坚持党对人才工作全面领导,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坚持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一体推进,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抢抓全国三大人才高地建设机遇,做到统一谋划、校地联动、高位发展。一是落实党管人才要求,树立“人才至上”的共识。切实履行党委“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全过程造就人才、成就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着力将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二是加强人才联系交流,引导人才心怀“国之大者”。落实学校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工作制度,构建校院两级管理服务体系,深入了解人才在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加强人才教育培训与国情研修,培养人才的家国情怀,引导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三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在人才重大战略、重大任务和重大工作中坚持协同指挥、突出重点、梯次推进、创新突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不断聚集、为我所用。
二、实施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解决“卡脖子”核心技术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中国农业大学作为龙头的“双一流”建设高校,需要尽快摆脱过去唯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数量的发展惯性,不断创新完善目标导向的有组织科研治理体系和组织形式。一是始终对标国家需要,与祖国共奋进。高水平大学应主动将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落实到学校发展规划,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瞄准制约未来国家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强化有组织科研,服务真需求、破解真问题。二是发挥团队作战优势,推动产学研联合体建设。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以重大任务为驱动,组建跨区域、跨领域、跨单位的大平台和大团队,形成人才集团军,围绕“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国家重点科技领域展开协同攻关,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应用的贯通式研究,减少“科研孤岛”“另起炉灶”等问题。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深度合作,完善校企联聘制度,不断完善“企业出题、高校破题”的科研攻关组织模式,加快卓越工程师培养,切实解决科研与实践脱节问题。三是探索建立高效协同的科研管理服务机制。按照“资源围绕目标转、机制围绕目标转”的原则,加强资源统筹整合和协同发力,实现资源和要素一体化配置,发挥有组织科研之网的群体效能,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从0到1”突破,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飞跃。
三、强化新时代人才对外开放,坚定不移推进国际化交流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坚持对外开放,创新完善人才引进和派出工作机制,坚定不移地支持人才国际化交流合作。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探索“柔性+全职”引才新模式,将“灵活引智”与“全职留人”相结合,把引进战略科学家和全球顶尖人才作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主动出击,着眼从世界各国的优势技术领域引进各层次国际化人才。二是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支持利用合作办学、举办高层次交流会议、互派访问学者和留学生等活动,支持各类人才、博士后赴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交流。支持优秀人才到国际学术组织任职,参与国际学术治理,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和传播力。三是为人才来华、留华工作提供便利。减少国际人才的出入境成本,提升国际人才的归属感,如简化签证审批和工作许可证办理流程,适度延长签证期限,研究放宽对高端人才永久居留的限制,探索建立技术人员移民相关制度等,积极营造包容开放的工作氛围,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良好局面。
四、多措并举为人才授权松绑,解决人才成长成才后顾之忧
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让各路人才大展其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焦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环境营造等关键环节,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对标国际一流高校,建立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机制,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一是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鼓励人才轻装上阵,给予人才兼蓄包容的政策环境和灵活科学的评价机制,发挥好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以创新、贡献和实绩为评价核心,科学合理设置人才评价周期,确立“质量”胜于“数量”、以原创突破论英雄的一流成果评价新标准,鼓励创新和冒尖。二是给人才队伍充分信任、放权和引导。面向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等,建立以信任为前提的团队带头人负责制,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或定向委托等方式承担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签订“军令状”,赋予团队带头人自主决定研究路线、经费使用、团队组建、知识产权等权利。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引育并举,打破论资排辈的弊端,打通职称破格通道,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青年人才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初期,提供长周期、高强度、稳定的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三是满足人才发展实际需求,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既要完善科技奖励和收入分配等制度,让更多优秀人才获得合理回报,也要解除他们在住房、就医、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
五、发挥农林高校领头羊作用,建设全球农科人才向往之地
强国先强农,农大做先锋,人才是根本。中国农业大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重要回信精神,坚持以人才引领学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开放、包容、多元的“大人才观”。一是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八个坚持”的新理念、新战略和新举措,召开学校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构建“三强一高”(即人才强院、人才强校、人才强国,在此基础上形成高水平农科人才高地)人才引领发展新格局,打造“四纵六横”(“四纵”即后备人才、青年人才、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六横”即教学为主型、教科并重型、科研为主型、社会服务型、教辅支撑队伍和管理服务队伍)人才分类发展新体系。二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让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充分发挥高水平大学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势,发挥战略科学家的引领作用,吸引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在服务国家战略、承担一流大学建设重任的征程中培养人才。持续创新“人才特区”模式,启动专职科研引才专项,启用经费自理事业编,开辟校企联聘新领域,打造“学校选派、企业使用,经费分担、成果共享、产教融合”的用人模式。在生物育种、农业绿色发展、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兽医公共卫生等领域,谋划牵头组织申报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联合攻关。三是深化农科特色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使人才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并举,拉高标准、争当标杆,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统筹解决人才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强农必有担当,发展必有通道,付出必有收获。四是立足农业中关村建设,抓住国家农业科技创新港的重大建设机遇,打造政府、企业与高校的“金三角”合作模式。促进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资金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农业板块和农业中关村建设的主引擎,加快建设农业领域的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作者简介:王云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育与开放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北京 100029);张皓,东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沈阳 110819);林松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西安 710071);张春雷,东北林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哈尔滨 150040);隋熠,中国农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兼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北京 100083)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