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的重要特征,也是高等教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重大机遇。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向创新驱动经济转型的需要,以及斯特拉斯堡大学提升作为研究型大学创新能力的需求,构成区域协同发展的两大动力。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在人力资源培养与输送、知识技术转化与创新、文化符号浸润与辐射方面形成了特有的协同发展路径,同时也面临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失衡、社会协同主体激励与补偿机制不够完善等挑战。其在发展中彰显的特色与不足,可为我国提供镜鉴。
关键词:协同发展;法国高校;斯特拉斯堡大学;阿尔萨斯地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4.04.06
引用格式:倪好,丁可欣.法国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路径与反思——以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24,37(4):38-4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逐步进入以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后工业化时代,创新成为提升国家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作为知识的重要生产者和传播者,高等教育成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动力,与区域的协同发展已然成为高校的必然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而高校作为三者的结合,可为区域人力资本供给、区域创新系统和区域治理体系的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法国阿尔萨斯欧洲集体地区(Collectivité européenne d’Alsace,以下简称阿尔萨斯地区)①位于法国、德国和瑞士三国的交界处,有强大的工业和创新基础;斯特拉斯堡大学(Université de Strasbourg)②作为该地区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机构,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硕的智力资源,促进了与阿尔萨斯地区的协同发展。本文旨在剖析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辐射等领域的协同发展,为我国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一、现实需求
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科学研究的主体力量,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推动教育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平衡,高等教育往往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产教融合等举措,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人才。同时,高校开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区域与高校协同发展的驱动力,往往是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等教育创业型发展的二元结合。
(一)外在拉动力:区域向创新驱动经济转型
阿尔萨斯地区是法国最早开始工业化的地区之一。19世纪中期,该地区的纺织业、木材业、造纸业等轻工业取得飞速发展。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外来竞争加剧、传统工业没落以及阿尔萨斯地区的企业扩张放缓等因素,导致阿尔萨斯的传统工业开始衰退。与此同时,机械、电器、化工、汽车等重化工业在阿尔萨斯的比重逐渐上升。阿尔萨斯地区从2000年后经历了长达十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低速增长,2000—2009年的GDP仅增长3.9%[2],经济放缓显而易见。阿尔萨斯地区经济因工业专业化而受到影响,产业面临新的国际竞争,部分重工业领域支柱产业(如机械制造、精密仪器、电子电器、汽车等)也面临转型压力,2000—2009年,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低于全法平均水平(-0.8%)。[3]此外,阿尔萨斯地区的大部分经济活动集中在密集型增长行业。因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技术密集型高端制造业,同时致力于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实现向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是阿尔萨斯地区的当务之急。
(二)内在推动力:高校科技创新动能不足
斯特拉斯堡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作为一所建立在悠久传统基础上的年轻大学,它致力于以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发展,催生新学科前沿与新科技领域。斯特拉斯堡是欧盟议会所在地,被誉为“欧洲第二首府”,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国际化是斯特拉斯堡大学四大核心战略(国际化、创新、包容、开放)之首。[4]但是,法国研究与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于2023年发布的评估报告指出,与法国顶尖科研型大学相比,斯特拉斯堡大学在科研产出数量和成果转化率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5]斯特拉斯堡大学在与世界领先的研究型大学竞争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其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雄心不匹配。因此,斯特拉斯堡大学亟需加大在战略新兴产业的科研投入力度,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
二、路径与举措
大学创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认为,资源和能力的双向流动,可以在行为主体之间产生互动和价值共创。[6]高校与区域的协同发展互惠互利、共荣共生。高校不仅是人力资本和知识的提供者,而且是从区域生态系统流向高校的资源和能力的受益者。高校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三要素是人才、知识和制度。[7]在区域生态系统的框架下,首先,高校通过人才培养为区域发展注入智力资源;区域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也为高校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其次,高校作为知识创造和传播的主体,通过科研成果、技术转移及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其他主体(如政府、企业等)通过与高校合作,能够为高校提供科研资金支持,推动高校自身研究的深入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最后,高校可以为区域建设提供战略指导,并发挥文化辐射作用,提升区域文化品质。本文围绕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的智力资源、创新体系及文化品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人力资源培养与输送
智力资源是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要素是支撑发展的各种生产要素中最有力的支撑,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要素。[8]重视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吸纳高素质人才成为区域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为阿尔萨斯地区最大的公立高校,斯特拉斯堡大学承担着为地区人才市场输送高质量人才的责任。为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并促进阿尔萨斯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平衡,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相关组织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开展多样的合作项目。例如,开设专门的就业与实习资源中心“未来空间”,分领域、分行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并进行职业规划辅导。在此基础上,斯特拉斯堡大学每年举办“阿尔萨斯科技论坛”,促进160多家企业与阿尔萨斯地区的合作院校毕业生进行面对面交流,为毕业生求职提供指导。此外,斯特拉斯堡大学致力于提供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服务,推动区域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开设由大学教师和专家讲授的针对企业员工的培训课程,覆盖健康体育、新闻传媒等40多个领域,有超过900门培训课程,2022年度有3172人次参加培训。[9]这些措施促进了区域智力资源的开发。
同时,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高校也需在其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中做出回应和尝试。20世纪70年代,阿尔萨斯地区的汽车制造、精密机械、化学等产业快速发展,对工程技术和科学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基于区域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前身之一的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③于1971年开设土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业,大力发展工科学科。到了21世纪,随着阿尔萨斯地区逐渐向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斯特拉斯堡大学也分别在欧洲化学、聚合物和材料工程学院及生物技术学院开设新的前沿交叉学科。在区域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斯特拉斯堡大学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新兴交叉学科,折射出对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敏锐度和前瞻性。
(二)知识技术转化与创新
研究型大学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主体,承担着培育创新人才、开展基础研究、知识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等关键职能[10],是推动所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的核心动力源泉。促进区域发展的政策应充分考虑大学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以建立和协调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生态系统。[11]高校能够通过研发投入中的知识溢出效应以及成果转化,推动区域产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形成。此外,高校还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从而提升区域整体创新活力。[12]与此同时,区域内其他主体也通过不断加强与研究型大学的产学研合作,促进大学知识创新能力的提升。
斯特拉斯堡大学在知识技术转化与创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通过积极的科研成果、产学结合和技术转化,推动阿尔萨斯地区创新生态系统的发展,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13]阿尔萨斯地区特色产业和大学的合作关系,为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斯特拉斯堡大学在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得到“未来投资计划”第一阶段项目资助是其科研优势的体现。法国于2010年启动“未来投资计划”,由法国投资总秘书处管理,旨在为创新和有潜力的领域提供资金,从而促进法国经济增长,激发就业市场活力。2011年,法国政府发起了一项征集提案,以选出未来投资计划第一阶段获得资助的大学,即面向法国大学的“卓越计划”,该计划设立77亿欧元资金,斯特拉斯堡大学成为第一批入选的8所大学之一。
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卓越计划”项目专注于四个优先事项,即研究、培训、技术转移,以及数字经济、社会文化开放。斯特拉斯堡大学于2012年成立高等研究所,实现了多学科领域的前沿交叉研究,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学科领域的杰出学者,为科研创新注入新的思想和动力。前沿交叉研究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的多维度应用,为产学协同奠定基础。此外,作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斯特拉斯堡大学结合区域的优势产业,专注于生物、医疗等领域的创新研究,在“卓越计划”的资金支持下,开展了许多具有开创意义的项目(见表1)[14]。
表 1 斯特拉斯堡大学“卓越计划”部分合作项目
为了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化产品,斯特拉斯堡大学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联合成立埃尔加尼奥技术转让公司。该公司自2012年以来,共投资4650万欧元,支持了144个创新科研项目,完成了159个技术转让,累计技术转让收入达1500万欧元。[15]该公司的成立不仅提升了科研成果的商业转化效率,使得斯特拉斯堡大学在知识技术转化方面更具灵活性和实效性,也为阿尔萨斯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进一步完善了该地区的创新生态体系。
(三)文化符号浸润与辐射
“学术科学转变为经济引擎”[16]并不能作为高等教育的唯一目标。高等教育通过知识的创造和传播,为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公共产品。但除了促进经济方面的知识创新与进步,高等教育也应该服务于公共利益,关注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关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价值。[17]大学文化的浸润能够增强学生对大学所在地区的认同感,进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往往体现并传播着一种文化传统甚至意识形态,更是文化复兴和创新的有力推动[18],能够在提升区域文化品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区域的文化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提升也有助于高校拥有更优质的招生资源。
文化多样性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社会文明发达的标志,而高校是承载地区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主体,也是推动区域国际化的重要支柱。阿尔萨斯地区位于法国、德国和瑞士三国的交汇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提供便利。斯特拉斯堡大学每年吸引大量来自欧洲其他国家的学生,国际学生占比约为1/5。这不仅加强了大学在国际学术交流方面的影响力,也为区域注入新鲜的国际文化元素,有助于培育阿尔萨斯地区的国际化氛围,为区域国际交流和合作打下基础。此外,作为位于欧洲议会和欧洲人权法院所在地的高校,斯特拉斯堡大学积极参与欧洲政治与法律领域的研究,为国际领域事务提供学术支持,不仅为大学赢得了国际声誉,而且在阿尔萨斯地区建立了一个在欧洲事务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知识中心。
高校也是保护区域内传统文化特色、弘扬文化符号的重要主体之一。阿尔萨斯地区历来重视本土语言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斯特拉斯堡大学积极参与阿尔萨斯特有的德语文化传承,开设阿尔萨斯语言文学专业,并与地方政府合作修缮历史建筑,这些举措既挖掘了阿尔萨斯地区的独特魅力,也增强了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的文化认同。此外,高校在社会服务方面的贡献也是引领道德风尚、提升区域文化品质的重要途径。斯特拉斯堡大学开设社会服务学习课程,同时开展各类走进社区的服务活动,通过积极参与区域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在加强自身影响力的同时,通过文化的辐射作用提升了阿尔萨斯地区的文化品质。
三、 特色与不足
(一)彰显特色
在经济和教育水平上,阿尔萨斯地区与法国巴黎等发达地区相比,发展基础和成就还有差距。但回顾近年来斯特拉斯堡大学与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围绕从人才培养到科研成果转化,再到文化辐射方面的层层推进的合作路径,为阿尔萨斯地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奠定了基础,未来发展实力不可小觑。近年来,在经济总量、战略产业集群、劳动力素质等方面,阿尔萨斯地区均取得了长足进步。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协同发展的实践,主要体现了以下特色与经验。
首先,多元合作机制的构建。政府、企业与高校在创新过程中相互作用,形成政产学研的螺旋机制。[19]只有实现具有不同价值体系的政府、企业和高校这三方主体的有机统一和协同一体化,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多重主体建立了务实高效的合作平台与机制,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区域创新生态圈。大学与地方政府开展战略对话,参与区域未来发展规划。斯特拉斯堡大学与米卢斯④政府合作开展了城市规划项目,为地方政府在可持续城市发展战略的制定方面提供了理论支撑。阿尔萨斯地区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创新的财政补贴政策,为大学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大学与地区内核心产业形成紧密联结,与当地企业深度对接,共建研发机构,开展市场导向的创新项目,实现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及时转化。
其次,立足于需求导向的定制化协同。信息获取是有效衔接的必要条件,供需方信息匹配是衔接和协同的基础。[20]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一大核心理念便是以需求为导向。斯特拉斯堡大学根据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同时通过创立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技能,提高教育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匹配度。大学还专注于区域产业转型需求,着眼于区域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推动与区域产业升级需求相关的科研项目。此外,大学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加速器等原始创新机构和中介机构,深度对接当地企业,实现了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匹配。
最后,体现出全局性的协同。协调发展是社会发展系统中的重要理念,是通过人口、社会、经济、科技、环境、资源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具有良性循环态势的社会发展。[21]因此,只重视区域内的经济和科技要素,罔顾区域发展的其他方面,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关注阿尔萨斯地区的产业和经济创新,斯特拉斯堡大学还发挥了文化的辐射作用,积极参与地区语言文化的传承,与地方政府合作保护历史建筑,并立足于国际化战略,提升区域的国际影响力。这种文化辐射对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具有深刻长远的意义。
(二)存在不足
斯特拉斯堡大学在与阿尔萨斯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斯特拉斯堡大学的国际化与本土化战略存在一定失衡。就“地理性”来说,高校首先是属于区域的,应首先保证本土化战略的实施。[22]斯特拉斯堡大学将国际化作为首要的发展战略[23],尽管该战略也致力于推动区域走向世界,但在这一过程中,应当确保与区域自身特色以及发展的独特性相结合,将服务区域同样作为关键战略之一。斯特拉斯堡大学应注重平衡区域贡献者和全球参与者角色,进一步为区域竞争力的提高贡献大学力量。
另一方面,社会协同主体激励与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协同即是由具有相同或相近利益的不同主体组成的行动共同体。在实践中,一旦利益主体之间发生分歧,协同共同体的构建就会受到阻碍。[24]诚然,斯特拉斯堡大学由于人才培养的正外部性而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但鉴于存在成效滞后性和起步晚等情况,高校作为公共机构而并非营利性机构,难以直接对社会协同其他主体提供相应回报。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科研资金支持措施,但仍然存在各主体间利益补偿不平衡等问题。未来该地区各主体协同利益的制度化保障仍值得关注。
四、 结语
建立“大学—区域”命运共同体,推动高等教育与区域协同共生,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本文尝试对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与阿尔萨斯地区协同发展的个案分析,揭示高校与区域互动的内在机理。高校与区域之间存在着客观的需求导向,高校需要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能力;区域需要依托高校的人才和科技资源,实现经济转型。同时,需要注意高校对区域文化品质提升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高校与区域可以通过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定制化的协同创新,促进各领域的交流合作。这种全局性的协同能够实现高校与区域的良性互动,共同提升各自核心竞争力。诚然,这种协同也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机制,平衡各方利益,防止出现战略定位偏差、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
注释:
①阿尔萨斯欧洲集体地区是法国的一个领土集体,于2021年1月1日由下莱茵省和上莱茵省的领土集体合并而成,与前阿尔萨斯大区完全对应,此后上、下莱茵二省作为法国大东区的省级行政区存在。
②斯特拉斯堡大学成立于1538年,拥有1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1名菲尔兹奖获得者。截至2022年底,有学生5.6万人,研究人员3300人。
③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学、第二大学、第三大学于2009年合并成现在的斯特拉斯堡大学。
④米卢斯是法国东部城市,是上莱茵省最大的城市,也是阿尔萨斯地区仅次于斯特拉斯堡的第二大城市。
作者简介:倪好,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杭州 310028);丁可欣,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杭州 310028)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24年第4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