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维护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走出产业人力短缺的困境,尹锡悦政府于2022年发布《半导体相关人才培养方案》,并在此框架下出台了一系列新举措。大体上,半导体人才培养战略主要由“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和“着力培养各类型半导体专业人才”两大要点构成。一方面,韩国强化对半导体人才培养相关机构的支持,放宽大学师生增员条件限制,并改编职业高中课程和减少校企合作限制。另一方面,韩国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构建基础设施网络推进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借助学科内知识融合和交叉学科培育融合型人才,以及基于职业院校、产业技术大学和一系列长短期项目培养在校和在职实务技术人才。总体而言,尹锡悦政府半导体人才培养战略具有目标上着眼于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主体上汇聚各界力量,以及地域上强调释放非首都圈地区潜力的战略特色。
关键词:韩国;尹锡悦政府;半导体产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3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4.07.06
引用格式:金恩喜,董丽丽.韩国政府半导体人才培养战略:要点与特色[J].世界教育信息,2024,37(7):41-48.
一、引言
半导体产业不仅是韩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是其重要的战略资产。2023年,韩国半导体市场规模达到约1156.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400.1亿元)。[1]2023年第3季度,韩国半导体供应商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在半导体核心领域“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的全球市场份额高达73.2%。[2]2024年第1季度,两家企业在半导体关键领域“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全球市场中占据了46.3%的份额。[3]虽然韩国半导体产业在世界范围内遥遥领先,但近年来也面临严峻挑战。疫情下远程教育和工作的快速增长,以及电子产品、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AI)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幅提升了全球半导体需求,使韩国半导体制造商面临的供应压力陡然加剧。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面临着与英特尔、台积电等知名半导体企业的激烈竞争。加速培养半导体人才以推动技术革新与产能提升成为韩国的当务之急。
为应对半导体危机,2022年初尹锡悦上台后,韩国政府针对半导体产业作出打造“半导体未来城市”、设立汽车用半导体园区、建设最大半导体工厂等重要战略布局。在人才培养方面,2022年7月,韩国教育部发布《半导体相关人才培养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计划至2027年增加半导体相关学科的招生人数5702名,至2031年联合产业部、科技部等部门培养半导体人才共15万名。[4]截至2023年,韩国已初步形成半导体人才培养的基础格局。在长期人才培养方面,韩国设立了8所半导体特色大学与13所尖端领域创新融合大学[5];在短期人才培养方面,10所大学与161家企业合作开展“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训练营”,为1255名大学生开设159门半导体课程,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和电子通信研究院合作开设31门半导体课程,支持857名人才的短期培训[6]。在《方案》的基本框架下,韩国教育部随即出台“部门合作型人才项目”和《大学设立与运营条例(修订案)》,为半导体人才培养战略提供支持,并通过2023年和2024年教育部预算集中支持半导体等尖端产业人才培养[7][8]。随着一系列战略的落地,韩国于2022年9月宣布建设半导体人才培养支持协作中心[9],2023年2月底宣布向8所半导体特色大学进行大规模投资[10],3月宣布建设半导体联合研究所[11],5月宣布AI半导体人才培养计划“头脑韩国21工程”第四阶段追加选定7所大学[12],并于2024年6月再次追加选定3所大学加入[13]。由此,韩国一系列半导体人才培养措施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
二、半导体人才培养战略要点
(一)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1. 新设专门机构,增援科学技术院
在尹锡悦政府半导体人才培养战略出台之前,韩国半导体人才培养专门机构几近于无。尹锡悦政府新设半导体特色研究生院、AI半导体研究生院、半导体特色大学,并推动科学技术院与半导体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
半导体特色研究生院、AI半导体研究生院、科学技术院是韩国教育部重点支持的机构。半导体特色研究生院主要负责培养半导体各细分领域的专门人才,AI半导体研究生院致力于培养最高水平的AI半导体硕博研究人员,科学技术院则与SK海力士、三星等半导体企业合作培养产业所需的半导体人才。其中,面向AI半导体研究生院,韩国政府推出了“AI半导体全球领导者计划”,拨款16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695.5万元)供其研究生前往普渡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等美国著名大学开展短期学习,以提高相关学术研究水平。[14]
除以上三类机构,韩国还为半导体特色大学废除运营相关限制,并予以大规模财政支持。半导体特色大学建设是《方案》的后续措施之一,韩国通过财政支持和规制特例,对半导体特色大学的基础设施、教师、教育课程等方面予以支持,以培养半导体最高级人才为基本目标。[15]2023年2月28日,韩国教育部宣布向8所半导体特色大学投资54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3亿元),2024年韩国教育部预算案追加指定10所半导体特色大学,投资内容包括人工费、教育课程开发和运营费、基础设施建设费、企业合作费等。[16][17]教育部计划通过运营半导体特色大学、增设半导体相关学科和运营融合教育课程等措施,扩大相关学科及非专业人员的受教育机会,提高相关行业的就业率。
2. 调整硕博增员条件,放宽教师聘用规制
为满足半导体产业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建设培养相关高层次的人才的师资队伍,《大学设立与运营条例(修订案)》对韩国增加硕博名额的四大条件作出修订。修订前,韩国大学须满足教师、教地、教员、收益性基本财产四大条件才能够增加硕博研究生招生名额。此次修订则允许在高级专业人才紧缺的半导体等尖端学科领域,仅满足教员确保率即可增加硕博名额。韩国教育部允许此类研究生院于2023年立即选拔硕博新生并运营课程。由此,当年度增加硕博名额1303人,其中半导体领域占621人。[18]2024年度新增硕博名额582人,半导体领域占70人。[19]韩国希望通过此举,加快培养能够引领韩国新技术发展的高级人才。
除放宽硕博名额限制外,韩国教育部还将国立大学专职教师确保率的标准由80%放宽至70%[20],以推动国立大学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自主调整定员。同时,为利用半导体实务专家等教学人力资源,韩国修订《国家尖端战略产业法》《产业人力革新特别法》,放宽大学半导体教师的兼任和聘用资格条件,取消优秀教师聘用费用上限,以进一步支持大学招聘一线专家。
3. 改革职业高中学科和课程,减少校企合作限制
面对英特尔、台积电等国际半导体企业的激烈竞争,韩国半导体人才培养须紧密贴合产业实际需求,以推动半导体产业高速且可持续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尽快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一方面,改革职业高中的学科和课程。2022年的学科改革重点支持半导体等新产业领域的特色教育,尤其是国立工业高中的AI半导体教育,共对102个学科作出调整,其中电气和电子相关学科占学科总数的17%,机械相关学科占16%。[21]2023年,韩国进一步加强对半导体相关学科的关注,在总计96个拟改革学科中,半导体、软件、智能工厂、人工智能等半导体相关学科共计53个,相比于2022年的11个提高了约5倍。[22]另一方面,减少校企合作限制。韩国放宽《终身教育法》中企业大学的设立条件和入学资格等要求。企业大学是由韩国企业或组织设立的专门培训员工和提供职业教育的机构,类似于内部大学或企业学院,通常提供与该企业或组织相关的课程,旨在提高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韩国希望通过放宽相关规制,推动企业直接培养所需人力并实现企业大学运营“活性化”①。为培养与企业精准对口的人才,韩国对半导体合同学科制②相关法规作出改革。原有合同学科制规定在企业指定院校中单设学科来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方案》则允许大学在与企业协商的基础上,将半导体合同学科的学生直接安排于现有学科,以减轻大学和企业的负担,并培养具备交叉学科能力的半导体人才。此外,韩国还减免半导体合同学科的相关运营费用,为其扣除《税收特例限制法》中规定的人力开发费税额。
(二)着力培养多类型半导体专业人才
1. 高级专门人才
为维持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国际优势,不断拉大其他国家与韩国之间的技术差距,韩国重点投资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大规模改善其研发与教育的条件和环境。在宏观预算上,2023年,韩国教育部将半导体研发预算由2022年的358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9.63亿元)提高至412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63亿元),投资重心为新一代AI半导体、“嵌入式神经网络处理器”(NPU)与“内存中处理”(PIM)等半导体高精尖研究,投资内容包括设立国家旗舰半导体实验室,以集中攻破企业特殊难题并开发下一代技术;建立3所卓越中心集体研究机构,以加强半导体应用技术研究;建立3所半导体相关基础科学领域的高校重点研究所,以夯实半导体研发基础等。[23]2024年,韩国教育部针对半导体等尖端领域人才培养的预算在2023年的基础之上增加181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9.81亿元),主要用于追加指定10所半导体特色大学并予以支持,以加速培养具备半导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新增32个“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训练营”,提供半导体等尖端产业的短期密集型教育,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满足半导体就业市场需求;新设5所尖端领域创新融合大学,以推动大学合作开发半导体创新教育模式;为“部门协作型人才培养项目”增加13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0.73亿元),以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24]具体举措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韩国支持企业与政府共同投资高校研发以增进大学半导体教育和研发的企业导向,同时通过高端人才联合培养项目推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韩国政府倡导官民联合投资半导体核心技术开发,即由政府与企业共同投资大学研究所。除研发投资外,企业还为高校半导体硕博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指导,并与其积极开展就业合作。韩国实行了“领域特色高端人才培养扶持项目”“产学研协作培养高端人才项目”。在前者框架内,韩国教育部不仅联合产业部推行“产业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培养电力半导体元件制造、系统半导体设计、不良分析及质量管理、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还联合科技部设立系统半导体融合专门人才培养中心,以培养AI、物联网(IoT)、生物、医疗、汽车、能源等领域的系统半导体硕博人才。在后者框架内,科技部增设大学ICT研究支持中心,运营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PBL)课程,以培养AI半导体设计的高级人才;设立内存中处理半导体设计研究中心(PIM HUB),开设人才培养项目,推进韩国高校与三星、SK海力士等知名企业开展校企技术交流、企业工程技术开发、相关教育课程设计与运营等工作。此外,韩国以促进半导体领域就业为导向,开设了“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训练营”,通过校企合作为10所大学的学生提供为期1年的密集型短期教育,由企业和大学共同颁发微证书,旨在帮助更多准毕业生顺利进入半导体企业就业。
另一方面,韩国更新和完善了相关机构的设施设备,并试图以此类机构为基点建立起高效、有序的教研基础设施网络。韩国政府正逐步将大学发展为全国半导体研究、教育和实习的中心。作为半导体教育和研究的中央枢纽,首尔大学半导体联合研究所获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并进行改造。2023年3月,韩国教育部指定4所国立大学(全南大学、釜山大学、庆北大学和忠南大学)作为区域联合研究所,与首尔大学一同为区域研究、教育和实习构建人才和设施设备集成协作体系。[25]2023年5月与2024年6月,聚焦于AI半导体的“头脑韩国21工程”第四阶段,在2020年选定3所大学的基础之上,分别追加选定7所和3所大学设立半导体教育研究中心,予其高额项目资助,用于研究生奖学金、新晋研究人员的人事费、课程开发费、国际交流、科研活动及产学合作支持等。[26][27]韩国计划通过数字平台连接国家产、教、研各领域的尖端纳米/半导体工程、测定、分析等基础设施,建立起供各主体共同利用的“纳米基础设施连接系统”。韩国不仅对相关机构的半导体装备作出更新和升级,供半导体设计的试制和验证相关的教育和研究使用;还利用国家纳米基础设施,持续扩大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半导体实习教育,进一步加强半导体实操力度。
2. 融合型人才
在半导体专业内部,韩国推行各类半导体短期集中课程,通过半导体专业内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在半导体领域的综合能力。其一,韩国推动校企合作建设“半导体启动基地”,在大学开设融合了半导体设计、元件、工程、沉积、素材、研究等方面的短期集中培训项目,并向进修学生授予微证书。其二,韩国雇佣劳动部大力推动半导体企业设计和运营职业培训项目。SK海力士自2022年运营的半导体短期训练项目“青年Hy-po”由SK海力士工程师组成的讲师团队开设从半导体基本概念到器件、工艺、质量、安全等方面的课程,旨在为大学生体验半导体相关工作提供机会。在半导体专业之外,韩国试图提升半导体教育和职业的可及性,鼓励不同专业和背景的学生参与到半导体教育中,以此培养更多具备交叉学科能力的半导体高级人才,从而推动韩国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和突破。在2022年选定系统半导体和AI半导体领域33所大学、1300名学生的基础上,韩国进一步扩大“部门协作型人才培养项目”的规模,于2023年和2024年分别追加选定3所和5所大学,选拔更多电子、计算机等专业的本科生参与为期2年的AI半导体专业衔接课程。[28]
3. 实务技术人才
在校实务技术人才是韩国半导体产业稳步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力量,以职业院校和产业技术大学作为主要培养基地,以实践作为主要培养方式,以半导体产业现场所需的技能与实践能力作为主要培养内容。一方面,韩国支持职业院校根据产业需求,组织和提供半导体相关实务课程,如试点运营“特色高中—专科衔接课程”,增设2所半导体领域特色先导专业院校,在职业高中采用工作与学习并行(往返于半导体产业现场与教育机构之间)的教育模式等。同时,韩国教育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咨询和培训,并加速建设市道教育厅职业教育中心及联合实习所。另一方面,韩国雇佣劳动部在韩国产业技术大学(Korea Polytechnic University)设立半导体学科并改编半导体学科课程,推动学生利用企业生产设备开展为期10个月、1200小时的集中实地培训。韩国产业技术大学安城半导体融合校区是韩国第一所半导体特色大学,配备有仿真半导体工厂及各类大规模生产设备,旨在培养可以直接投入产业现场的实务人才。韩国政府将于半导体产业带推广整合了半导体培训课程的安城特色模式,并在清州建立半导体融合教育中心。
与此同时,韩国也推出许多面向在职人士的实务技术人才培养措施。在职实务技术人才主要指在半导体行业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技术能力,能够在实践中独立完成一定技术工作的人员。他们通常在解决实际问题、应对技术难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职人才的培养主要从短期教育和长期教育两方面入手。在短期教育方面,韩国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开设了“在职者等短期实务教育课程支持项目”[29],具体内容包括:推动企业在现有15所半导体联合训练中心共享和活用训练设备和设施,建设半导体设计教育中心并开发相关课程,以在职者与预备创业者为对象举办为期10周的“半导体设计短期课程”,面向代工设计和装备配件封装的就业准备生与在职者开设半导体学院开展实务教育,为半导体材料、备件和装备,以及无厂半导体中小企业在职者开设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等。在长期教育方面,韩国回应企业需求,为在职者提供为期1~2年的长期课程,旨在将半导体中小、中坚企业劳动者培养为半导体产业核心中高级人才。为此,韩国教育部和中小风险企业部为在职人员开设了“麦斯特(Meister)大学支持项目”与“中小企业‘合同学科’”。在前者,韩国政府指定以实务为中心的专科大学为半导体麦斯特大学,支持其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依托政策支持与产学合作,半导体麦斯特大学不仅配备了前沿的半导体制造与测试设备,为学生创造了接近实际工业环境的学习和实践条件,还与半导体行业的企业、海外大学以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网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国际交流机会和充足的就业支持。在后者,韩国为中小、中坚企业劳动者开设半导体专业学位课程,以提升其职业能力。
三、半导体人才培养战略特色
(一)目标上着眼于国家战略与产业需求
尹锡悦政府的半导体人才培养战略,紧密贴合韩国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方案》强调,韩国一切半导体相关教育政策都是为“确保未来产业的核心和作为国家安全资产的半导体技术的国际优势……在充分供应所急需的人力的同时,培养开拓半导体新市场的技术创新先导人才。”[30]在国际上,半导体产业是韩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具有战略价值。在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中,如何保持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是韩国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巨大人力需求,迫切要求韩国尽快构建起人才培养与产业增长的良性循环体系。2022年,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以企业产值和劳动系数为依据做出预测,预计未来10年韩国半导体产业人才需求将增长12.7万人,达30.4万人,年均增长约5.6%。[31]若维持现行人力供给体系,至2031年韩国半导体产业将面临5.6万人力短缺,且这一问题将持续恶化。[32]
因此,韩国政府针对人力供求、就业现状等信息作出实态调查、展望和分析,加速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构建,灵活应对半导体产业未来的庞大需求。韩国教育部发布的《人力供需前景改善方向方案》提出,应充分考虑半导体等新产业瞬息万变的产业特点,提高相关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分析力,并为此统一产业人力需求标准(如是否为离岗、转岗人员,技术水平等),掌握非学位和民间教育课程的实况,以更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完善对产业人力需求的预测和展望。
(二)主体上汇聚各界力量
为广泛收集产业界和教育界的意见,发掘半导体人才培养相关政策议题,韩国开展多项部门协作、官民合作、产学研融合的行动。其一,教育部与多个政府部门和专门机构合作建立尖端产业人才培养特别小组[33],以进一步投资具备潜力的半导体相关教育机构,并审查半导体人才培养政策推进情况和及时反馈产业意见。其二,实施“部门合作型人才培养项目”,该项目作为“大学革新支持项目”的子项目,以各部门、各企业的人才需求为基础,开展半导体等新尖端产业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通过与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合作,开设以培养创新核心人才为目标的特色教育课程。其三,建设创新城市产学研合作区,活用创新城市的公共机关及半导体相关企业资源,通过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实习、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加速培养实践性与社会导向型人才。其四,建设半导体人才培养支援协作中心[34],由韩国政府(教育部、产业部等)、教育界(韩国大学教育协议会、全国大学生代表者协议会、市道教育监协议会)、产业界(半导体协会、SK海力士、三星电子、纳沛斯等)、研究界(半导体工学会等)跨界合作。政府部门负责募集专业教师、开发教育课程、探索研究课题等事项。教育界负责传达半导体教育需求及现状,探讨和共享半导体人才培养相关案例。产业界负责传达半导体产业的意见,与学校在设备支持、现场实习、课程开发等方面进行合作。研究界负责传达半导体研究意见,提供和共享半导体相关技术动向和未来展望等方面的信息。
(三)地域上强调非首都圈地区潜力的释放
尹锡悦政府将着力点置于具有巨大发展空间的非首都圈③地区,以期充分发挥地方半导体教育与研究潜力,实现半导体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效用的最大化。《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区域与中小企业均衡增长与共赢支持体系”。一方面,韩国极力推进以地方自治团体④和大学合作为基础的地区革新事业,倡导地方自治团体与区域主导产业相关的大学构建合作体系。2024年,韩国教育部预算案为新设5所尖端领域创新融合大学提供201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85亿元),推动首都圈与非首都圈大学组成教育联合体,共同开发和运营涵盖半导体、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先进材料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的跨学科创新教育模式。[35]韩国还倡导非首都圈大学与半导体中小企业建立起“相生合作体系”,与中小企业定期举办“相生协议会”,推动产学合作解决半导体中小企业生产困境,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另一方面,《方案》多次强调区域国立大学在国家战略产业及区域人才培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求推进国立大学在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为此,韩国正在制定《国立大学法》,计划将国立大学培育为地区均衡发展的据点,并在尖端产业领域营造优质教研环境。
韩国教育部2023年预算案[36]显示,“为支持‘地方大学时代’推进地区针对性人才培养”,提出新增2个基于地方自治团体—大学协作的区域创新平台(RIS)并提高对现有8个RIS的资助金额,构建4个区域半导体共同研究所来推动地区半导体研究、教育、实习及人才培养事业。同时,韩国对地区国立大学半导体相关实验和实习设施设备的资助也由2022年的4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525.11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5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07亿元),增长了约12倍。此外,在对半导体特色大学项目的拨款中,非首都圈的3所大学各获财政支持10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5818.74万元),为首都圈3所大学的2倍,充分展现了韩国对于释放非首都圈大学半导体人才培养潜力的决心。
作者简介:金恩喜,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1620);董丽丽(通讯作者),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教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 201620)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2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