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政策 | 刘晨曦 刘欣悦 王建梁: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才引育用政策动向与趋势

教育   2024-06-07 11:25   北京  


摘要 


随着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科技人才成为保持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资源与保障。近年来,美国、英国、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在科技人才的引进、培育、使用以及STEM领域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不断加大改革和支持力度,采取多项创新举措,包括以全面的服务保障与灵活的签证制度促进科技人才引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科研实践训练、构建国际多边合作关系促进科技人才培训与发展、以抢占话语权与成果转化为导向使用科技人才、重视STEM人才引进与培养等,旨在为提升全球科技领导力提供重要人才支撑,这可为我国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才;人才引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510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4.05.04

引用格式:刘晨曦,刘欣悦,王建梁.主要发达国家科技人才引育用政策动向与趋势[J].世界教育信息,2024,37(5):26-36.


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工业4.0时代促使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涌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顺应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1]科技人才成为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第一资源。为打造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不仅出台政策加大对国外科技人才的引进,而且更加注重通过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成果转化等方式,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与使用,其科技人才相关政策呈现了重视青年人才、创新人才、STEM领域人才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趋势,致力于掌握数字经济时代的主要话语权,保持全球领先优势。科技人才主要是指在前沿性、多样性的科研优先发展领域具备锐意创新意识、尖端专业知识与先进研发能力,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高层次人才。本研究主要阐述当前主要发达国家引进、培育、使用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趋势,旨在为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提供参考。


一、以全面的服务保障与灵活的签证制度促进科技人才引进


为了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壮大科技人才队伍,多数科技强国均加强了国外科技人才引进,并为其设立全面的服务保障与灵活的签证制度,旨在促进其为该国科技事业作贡献,助力建立科技优势。以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出台了多项促进科技人才引进的政策制度。


(一)为各类人才提供服务保障


美国、英国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研究,为科技人才开展研究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与政策保障。为提高美国未来产业技术创新的效率和活力,打破科研管理中的行政和监管壁垒,2020年6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首次提出要创建一种新的世界级、多元参与的研究所作为新型研发机构。[2]2021年PCAST在向拜登政府提交的咨询报告中正式提出建立未来产业研究所(IotFIs)的设计框架,为构建多元互联、紧密协同、开放共享、管理灵活的研发生态系统提供指导,助力科研人员开展研究。[3]2022年《美国竞争法》要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审查NIST聘用和留住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年轻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政策和程序,并评估这些措施的影响及存在的障碍;要求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开展关于影响创新能力的风险研究,包括创新激励机制、薪酬结构等;要求制定指标衡量联邦政府在人才开发和投资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为进一步促进人才发展提供证据支撑。[4]2024年2月,英国科学、创新与技术部提出要消除科学研究中不必要的官僚主义,建立世界上最灵活、最精简、最快速的研究体系,并提供了全面的改革计划,指出当前英国正在改革研究资助方式,精简研究资助审批流程,开发更好地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方式,创新评估方法,从而减轻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负担,加速研究决策,为吸引和留住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研究环境。[5]


法国、日本制定法律、计划以提高科技人才的薪资待遇。为确保科研类职业的吸引力,法国制定《2021—2030年研究规划法》,全面提高科研类职业待遇,计划10年内投入250亿欧元用于公共研究,提高研究和高等教育人员的工资,给予新聘研究员1万欧元的研究启动资金,并实现二战后法国科研界最大规模的提薪。[6]2020年1月,日本政府通过了“强化研究能力和支持青年研究人员综合计划”,为青年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资助,设立最长为期10年的创发性研究支持项目,每年为700~1000人各提供1500万~3000万日元(约70万~140万人民币)的研究经费。[7]


(二)提升签证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开放灵活的签证制度和移民政策是吸引全球科技人才的关键因素,美国、加拿大、英国改革制度体系,为引进科技人才提供便利的途径与条件。


美国为STEM领域杰出人才成功申请签证和顺利移民提供政策支持。2022年1月,美国移民局更新了关于O-1A非移民签证资格的政策指南,指南提供了满足O-1A标准的证据示例,包括在特殊情况下申请人可以提交的可比证据示例;讨论了与评估此类证据相关的考虑因素,重点是STEM领域的高度技术性以及所提交证据的复杂性,为STEM领域的杰出人才获得美国签证资格提供了具体政策指导。[8]美国移民局也为STEM领域高学历人才和企业家使用国家利益豁免(National Interest Waivers)提供指导,豁免其永久性工作承诺要求及漫长繁琐的劳工证申请,使他们可以直接向移民局提出移民申请,获得绿卡。[9]拜登政府强调,美国最大的优势之一是有能力吸引全球人才,上述举措将恢复美国建设合法移民生态的信心,吸引更多国际STEM人才来美创新创业。[10]


加拿大改进和创新工作签证类别以促进移民及其工作的灵活性。2023年6月,移民部长肖恩·弗雷泽启动了一项技术人才战略,为世界各地的杰出人才在加拿大工作和创业提供便利。第一,为1万名美国H-1B特殊职业签证持有者创建开放式工作签证类别,该类别签证允许持有者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任何雇主工作,并为其随行家庭成员提供学习或工作签证。第二,在国际流动计划下开发专门面向STEM领域雇员的创新类别的工作鉴证,包括为在加拿大政府认定为对促进工业创新目标作出贡献的公司工作的员工提供最长五年的特定工作签证,或为从事特定STEM职业的高技能工人提供最长五年的开放式工作签证,允许他们在加拿大任何地方工作。第三,恢复“全球技术战略类别工作签证申请在14 天内审理结束”的服务标准。第四,推出数字游民战略,允许外国远程工作者以访客身份来访加拿大6个月,他们同时可为外国企业雇主远程工作,若在加拿大收到工作邀请,将被允许留在加拿大工作。第五,改进吸引世界各地企业家在加拿大创业的创业签证计划,包括增加计划名额、延长工作签证年限、允许申请开放式工作签证、将工作签证申请权限扩展到创业团队的每个成员、优先考虑有资金支持承诺或企业孵化器认可的申请等。[11]


英国科学、创新与技术部2023年3月发布《科学技术框架》,阐明到2030年使英国成为科技超级大国将采取的行动举措,指出为吸引全球各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将建立高技能签证系统,帮助全球的创业创新者、高潜力个人和留学生获得签证。[12]


二、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科研实践训练


科技人才的本土培养是增加科技人才储备、推动国家科技实力持续提升的必然选择。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国家从基础教育阶段便开始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将新兴科技融入基础教育课程,加强学生的科技熏陶,在高等教育阶段重视通过科研项目进行创业实践,加速奇思妙想“破茧成蝶”。


(一)加强基础教育阶段的科技熏陶


基础教育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奠基阶段,也是科学技术的兴趣启蒙阶段,加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科技熏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索精神,为其将来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打下基础。


其一,注重培养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日本文部科学省2019年提出人人参与全球创新学校构想,通过建设网络教学系统、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台计算机等方式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培养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创新人才。[13]以色列作为创新强国,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设立面向高中生的“青年企业家”计划。该计划利用教育部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设施,以及以色列创新局在以色列高科技生态系统中的广泛网络,让学生接触各个行业、学术机构、初创公司、技术孵化器和创业实验室。


其二,将新兴领域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近年来着手将新兴科学技术融入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与工业界和学术界建立“国家Q-12教育伙伴关系”,计划将量子教育扩展到全国初中和高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此投资近100万美元。[14]当前,美国已建立将量子信息科学融入高中计算机科学、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数学、初中STEM课堂的教育框架,以帮助18岁以下的学生学习量子信息科学的关键概念,向青少年介绍第二次量子革命,并激励他们成为量子通信和传感领域的未来贡献者和领导者。因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容易令人生畏,美国强调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等激励目标与技术、知识目标处于同等地位,并提出将量子信息科学整合到课堂时应注意保持鼓励提问和探索的支持氛围,提供协作、探索性活动,提供低风险的教育环境等。[15]


(二)重视高校学生科研项目的孵化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创新人才储备,是各国技术研发和科技转化的必由之路。美国举办面向学生的创新挑战赛,促使社区学院大学生能够发现并展示他们使用STEM为解决现实世界问题提供潜在变革和创新方案。2023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美国社区学院协会合作,通过创新挑战赛促进学生的创新、沟通和创业技能的发展。在创新挑战赛中,学生团队提交创新提案,最终至多选出12个团队在创新训练营期间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提案,创新训练营旨在让学生有机会和STEM领域的领导者和行业利益相关者会面,并帮助学生在私营和公共部门推进创新。[16]


以色列每1万人中就有约150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该数值在世界范围内领先,这得益于以色列高校注重学生科研项目的孵化。2019年,以色列高等教育理事会在10所顶尖大学实施为期5年的“新校园愿景”计划,旨在让所有学科的学生和教师接触创新与科研成果转化。该计划在大学建立创新中心,汇集来自多个行业的领先研究人员,学生可在创新中心接受培训,并与讲师、研究人员和专业导师合作,推广开拓性想法和前沿项目。以色列规划和预算委员会主席亚法·兹波谢茨称:“技术的快速变化要求学术界做出必要的调整,并将创新思想融入以色列的每个学术机构。”[17]


荷兰、美国、英国的顶尖高校设立学生研究中心,支持学生参与研究与创业实践。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设立了由学生组成的跨学科团队,这些学生通过开发创新技术应对社会重大挑战。学生团队与埃因霍恩理工大学的各院系、研究所、700多个外部合作伙伴或赞助商合作,解决能源、智能照明、医疗诊断等问题。目前已有40个学生团队,每学年约有650名学生加入,由这些学生创立的初创公司已达10余家。[18]哈佛大学成立技术与创业研究中心,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设立“创新大师班”,邀请世界领先的创新者分享经验,开办创新挑战赛促进学生的创业实践。[19]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成立学生研究网络中心,该中心是一个围绕特定多学科主题形成的学生研究社区,为学生提供参与更真实的专业研究的机会。[20]


三、构建国际多边合作关系以促进科技人才培训与发展


各国主要以推动国内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努力抢占国际科技领导地位为目标,构建国际科技人才合作关系,通过政府、科研机构和高校组织的进修交换项目,实现国内外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


(一) 政府组织的进修与交换项目


美国政府组织一系列面向高校学生和科技人才的国际进修与交换项目。其一,美国国务院的“美国科学特使计划”遴选杰出的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国际事务,加强国际科技关系,推进美国的科学和外交政策目标,解决世界科学难题。自2010年以来,该计划已有23名“特使”对非洲、中东、中亚、南美和东南亚的数十个国家进行了60多次访问,并与包括国家元首在内的众多政府官员进行接触。[21]其二,美国政府资助的富布赖特项目支持美国和外国研究人员的学术交流,每年向全球约8000名学生、研究人员、教师和其他人员提供资助,自1946年成立以来,富布赖特项目已资助了来自美国和165个国家的40多万人。[22]其三,美国国防部的科学、数学和研究转型奖学金计划,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英国STEM领域的学生提供教育和就业发展相结合的机会,为21个STEM学位学科的本科生、硕博研究生提供全额学费、年度津贴、实习机会等。[23]其四,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办公室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交流计划”作为一项互惠的交流计划,通过与合作国家签署双边谅解备忘录促进军事、民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交流合作,开辟国际技术合作的新领域。[24]


(二)科研机构和高校组织的交流交换项目


以色列在研究机构和大学两个层面与国外相应组织机构保持广泛的交流计划和合作项目。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拨款资助国际学生赴以色列攻读博士学位,资助国际学者赴以色列从事博士后研究。以色列高校的高级教师和研究员通常去欧美高校从事合作研究,实地追踪世界科学研究的前沿;高校鼓励学生通过交换培养、联合培养、短期交流等方式赴国外高校学习,高达65%的大学毕业生在国外接受过教育或进行过实践。


美国、日本的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促进高校学生、研究人员、科学家的进修与交流。美国国际开发署创新、技术与研究中心开展的“加强研究参与伙伴关系”项目向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科学家提供资助,帮助他们与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人员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自2011年启动以来,该项目已为50个国家或地区的400多名科学家提供了支持。[25]担负“科学技术创造立国”重任的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积极促进其资助的日本研究人员的全球活动,并利用全球网络来增强日本的科技进步及其国际化。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开展了多项国际合作项目,促进日本研究人员与全球研究人员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具有当地和全球意义的问题。[26]


四、以抢占话语权与成果转化为导向使用科技人才


在全球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时代,抢占新兴技术话语权与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占领国际竞争高地的关键因素,科技人才作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在抢占新兴技术话语权与转化科技成果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


(一)以抢占新兴技术话语权为导向


国家的综合实力建立在科技实力基础之上,因此全球各国积极探索新兴科技领域,企图抢占新兴科技的国际话语权。而使用科技人才来为技术制定国际标准是占据前沿科技的优势与话语权、提升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其一,利用人才合作,构建国际技术标准与政策。美国政府通过建立以科学为基础的标准,并与国际机构和论坛合作,就技术标准和政策达成一致。例如,2022年,美国围绕“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等强大的新兴技术建立国际标准,CRISPR可用于基因编辑和人工智能,以维护美国的科技领导地位。[27]2023年5月,拜登政府发布《美国政府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标准战略》,更新美国基于规则的标准制定方法,强调联邦政府对制定关键和新兴技术国际标准的支持,强调将培养和培训一批能够有效推动技术标准制定的科技人才,继续扩大国际合作以促进广泛参与,这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领导地位和竞争力。[28]


其二,资助开展科技创新,确保对国际法规与技术标准的影响力。英国2023年的《科学与技术框架》指出,英国政府将建立利于创新、易于操作、促进科技商业应用的监管和标准体系,将利用其科学技术优势和国际关系,确保对国际法规和技术标准的影响力,监管机构将给予人才创新尝试经费,提升英国创新者的国际竞争力。[29]


(二)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


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成果的产业化、商业化,实现技术创新价值的最大化,促使科技人才完成科技成果的实际应用是推动产业结构持续升级,提升国家生产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以色列作为科技创新强国在这方面积累了有益经验。


其一,在具有商业价值的科研项目中大量投入科技人才。以色列大学中的科研人员几乎承担了所有的基础研究项目和培训,建立了应用研究基金或实验室,重点关注和开发有商业价值的科学研究项目。许多大学及大部分研究所开设了科工贸一体化的开发公司,专门从事应用研究,推广研究成果,寻找外部投资者和战略伙伴,在大学和生产企业及应用部门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些公司经常代表大学参与新公司或技术“温箱”的筹建,与国内外企业合作,建立起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特定商品的附属工业企业。


其二,科技人才主导科学成果转化机构,并提供咨询服务。以色列将技术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平台主要是商业化运作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孵化器。例如,世界上盈利最多的技术转移研究机构之一的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建立了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商业用途的组织机构,是世界上最先设立此类机构的研究所之一。[30]如今,以色列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高效转化的科技成果平台,为持续的科研创新、成果转化奠定厚重的基石,而科技人才正是这些平台的中坚力量。以色列多数大学都设有跨系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所,院所的科技人才专门从事跨学科的课题研究,如大规模集成技术、旱地生态系统等,这些研究所成为国家的应用研发中心,为建筑、运输、教育等领域服务。此外,有很大比例的大学教员和研究员还会以顾问身份为产业部门提供技术、行政、财务、经营管理方面的咨询服务。


五、重视STEM人才引进与培养


STEM是前沿科技创新领域,STEM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尤其重视STEM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并注重农村地区学生、少数族裔、女性等代表性不足群体的STEM教育,以占据前沿科技创新领域人才优势,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领导者。


(一)重视国际人才招聘


成功的研发和创新依赖于多元化且知识渊博的劳动力,美国重视吸引并留住国际STEM人才。2019年,美国19%的STEM领域工作者来自国外,在美国从事科学和工程职业的博士工作者中,近一半是持有临时签证的外籍学者。2021年,美国学者基思·克兰等人的研究指出,外籍STEM研究人员提供了关键的研究,并为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约1.7%~1.9%的增加值。[31]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于2022年1月发布“早期职业STEM研究计划”,旨在通过与东道国组织(包括企业)的研究、培训或教育交流访问者计划,为来美的非移民交流访问者提供便利。教育和文化事务局还发布了指导方针,为持有J-1签证的STEM领域本科生和博士研究生延长签证期限,使其能够接受最长36个月的学术培训。同时,美国国土安全部在“STEM可选实践培训计划”中新增22个研究领域,并允许在某些STEM领域获得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F-1签证学生在美国可停留36个月,以提高在STEM领域学习的非移民学生的贡献。[32]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2022年提出:要探索支持中低收入国家的学生和博士后参与美国科技企业合作的机制;要开展研究以了解STEM人才离开美国或选择前往其他国家的原因,包括审查整个创新渠道,以确定STEM人才聘用和留住方面的研发、监管、法律、能力、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挑战。[33]


技术移民是澳大利亚STEM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并留住国际STEM人才对于推动澳大利亚创新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澳大利亚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在2020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56%的大学STEM劳动力和26%的职业技术培训STEM劳动力出生在国外。在工程领域这一比率更高,60%的工程人员出生在国外。为吸引更多国际STEM人才来澳,澳大利亚科学与技术委员会提出改革签证设置,设立便利、高效、透明的签证流程,在签证制度中包括明确的永久居留权途径。[34]


(二)促进国内人才培养


除了招聘国际STEM人才进行科技研究,培养本土STEM人才也是维持科技强国的重要资源与保障。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多个发达国家近几年逐渐完善本土STEM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首先,成立STEM教育的专职部门,并在财政、法规等方面完善STEM教育体系。其一,2022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成立STEM教育专职部门——STEM教育理事会,该理事会将进一步加大投资,以改进STEM教与学、培训和评估。[35]其二,拜登政府公布的“STEM一揽子计划”中提出投入1000亿美元用于人才培养。根据美国预算管理办公室数据,2021和2022财年STEM教育总预算分别为39.22亿美元和42.28亿美元,比2020年的35.04亿美元有明显提升。[36]2022年12月,拜登政府宣布将投资超过12亿美元用于STEM和医学(STEMM)教育,保持美国在STEMM领域的全球竞争力。[37]其三,美国重视STEM立法,这反映了美国政府对STEM的承诺,有助于推动国家科技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其次,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STEM教育与监测,激发学生的STEM学习兴趣,创建终身教育体系。2023年5月,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发布“国家STEM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将在各级教育中促进和支持STEM领域的学习和教学,增加STEM领域的教学、支持资源及传播渠道,增强学生对STEM相关学科的兴趣与素养;加强职业学校和应用科技大学与地方和企业的合作,以加强STEM领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对STEM领域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实施情况的监测与研判,并提出改进建议。[38]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2019年颁布“数学、计算机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MINT)教育战略框架”,拨款5500万欧元为10~16岁青少年提供定期的MINT教育[39];2022年德国联邦教育部长提出“STEM行动计划2.0”,拨款4500万欧元为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培训中开展更优质的STEM教育提供新动力。[40]英国农民联合会2021年发布《通过农业激发STEM学习》,旨在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农耕、营养等相关知识,激发青少年探究STEM课题的学习兴趣[41];英国科学、创新与技术部提出,到2030年之前将创建一个反应迅速的技能体系,以支持STEM领域的世界级劳动力,以及创建积极主动的职业咨询项目,助力接受STEM培训与教育的求职者找到高薪工作,创建终身教育体系。[42]


最后,培养、招聘并留住STEM高素质工程师和教师。芬兰在2023年“国家STEM战略行动计划”中提出将加强各级教育中教师的STEM教学能力,开展数学和科学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强STEM领域的教师教育,培养高质量STEM教师。[43]2022年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指出,将建立一个为期十年的国家STEM教师试点计划,以招聘和留住高素质的STEM教师;为扩大教师参与,改革教师激励机制,将扩大“总统卓越数学和科学教学奖”与罗伯特·诺伊斯教师奖学金计划的覆盖范围,扩大至覆盖美国一些海外领地的教师,以及黑人学院、少数族裔院校等的教师。[44]


(三)关注代表性不足群体的STEM教育和劳动参与


为促进STEM教育公平,扩大STEM人才规模,促进STEM领域人才多样化,美国、澳大利亚关注代表性不足群体在STEM教育和工作中的参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他们在STEM领域的教育和劳动参与。


美国重点关注农村学校学生和少数族裔学生的STEM教育。为促进农村学校学生获得高质量STEM教育机会,发掘农村地区在促进劳动力发展和区域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2021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农村STEM教育研究法》。该法规定:国家科学院对农村STEM教育进行评估,并就改进方法提出建议;国家科学基金会提供赠款以研究和开发创新方法支持农村学校的STEM教学,并评估农村学生在获得高质量的STEM教育方面面临的障碍,开发创新解决方案以提高P-12农村学校在STEM教育研究中的参与和进步,为农村STEM教育工作者提供同伴支持、指导和实践研究经验,以建立教育工作者、研究人员、学术界和当地行业之间的合作生态系统;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开展奖励竞赛,以推进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农村地区提供负担得起且可靠的宽带连接。[45]为进一步支持少数族裔高等教育机构的STEM教育,提高少数族裔群体在STEM劳动力中的代表性,202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少数族裔机构STEM成就法案》,在少数族裔机构的STEM教育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并提供资金支持,以了解少数族裔机构在STEM教育中面临的挑战、取得的成就,提高少数族裔学生在STEM领域的成就,同时为少数族裔机构的STEM教育和研究的投资制定统一的政策指南,提高投资少数族裔机构STEM教育的透明度,落实问责制。[46]


澳大利亚关注女性、原住民等代表性不足群体的STEM教育和劳动参与。2023年澳大利亚工业、科学和资源部数据显示,女性劳动力占STEM劳动力的15%,十二年级STEM学科就读女生占十二年级STEM学科就读学生的47%,但工程和技术学科就读女生比率明显偏低,分别为23%和24%。[47]2021年,低于1%的原住民持有大学STEM文凭,低于5%的原住民持有职业教育与培训STEM资质。为构建多元化和包容性的教育和工作环境,满足新兴行业日益增长的对具有STEM技能的员工的需求,2024年2月,澳大利亚工业、科学与资源部发布关于促进STEM劳动力多元化的报告,提出进行结构和文化变革的11项建议,包括:使每个雇用STEM员工的组织机构都采纳、公开和实施关于吸引、留住和晋升更多代表性不足群体的计划;提高中小学生在STEM科目中的参与度和成绩;支持教育工作者以满足多元化群体需求的方式教授STEM课程;政府拨款优先考虑原住民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拨款申请,以增加澳大利亚STEM系统的多样性。[48]


六、结语


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在科技人才的引育用等方面采取了多项举措,这些举措为他们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做法和经验可为我国提供参考。第一,建立开放、灵活、多元的科技人才引进机制,并为留住科技人才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持;第二,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将新兴前沿科技领域向基础教育阶段有机延展,加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第三,加强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使科技人才建立全球视野与国际思维;第四,引导科技人才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实现科技领域的领先优势,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第五,重视STEM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积极引进国际优秀STEM人才;完善STEM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关注代表性不足群体的STEM教育,促进STEM教育和劳动力参与的多元化,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EB/OL].(2024-02-06)[2024-02-21].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402/t20240206_1363980.html.

[2]PCAST. Recommendations for strengthening American leadership in industries of the future[EB/OL].(2020-06)[2024-01-25]. https://science.osti.gov/-/media/_/pdf/about/pcast/202006/PCAST_June_2020_Report.pdf.

[3]PCAST. Industries of the future institutes: a new model for Americ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eadership[EB/OL].(2021-01)[2024-01-25].https://science.osti.gov/-/media/_/pdf/about/pcast/202012/PCAST---IOTFI-FINAL-Report.pdf?la=en&hash=0196EF02F8D3D49E1ACF221DA8E6B41F0D193F17.

[4]U.S. Government Publishing Office. America competes act[EB/OL].(2022-08-24)[2024-01-26].https://www.govinfo.gov/content/pkg/COMPS-11490/pdf/COMPS-11490.pdf.

[5]Department for Science,Innovation & Technology. Government response to the independent review of research bureaucracy[EB/OL].(2024-02-09)[2024-02-11]. 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media/65c532309c5b7f000c951b95/independent_review_of_research_bureaucracy_government_response.pdf.

[6]Vie-publique. Loi du 24 décembre 2020 de programmation de la recherche pour les années 2021 à 2030 et portant diverses dispositions relatives à la recherche et à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EB/OL].(2020-12-28)[2024-01-26].https://www.vie-publique.fr/loi/275347-loi-de-programmation-de-la-recherche-2021-2030-lppr.

[7]文部科学省.研究力強化·若手研究者支援総合パッケージ[EB/OL].(2020-01-23)[2024-01-26].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00707-mxt_sanchi02-000008577_7.pdf.

[8]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O-1 nonimmigrant status for persons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 or achievement[EB/OL].(2022-01-21)[2024-01-24].https://www.uscis.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policy-manual-updates/20220121-ExtraordinaryAbility.pdf.

[9]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USCIS updates guidance on national interest waivers[EB/OL].(2022-01-21)[2024-01-24]. https://www.uscis.gov/newsroom/alerts/uscis-updates-guidance-on-national-interest-waivers.

[10][32]The White House. Fact sheet: Biden-Harris administration actions to attract STEM talent and strengthen our economy and competitiveness[EB/OL].(2022-01-21)[2024-01-24].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1/21/fact-sheet-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actions-to-attract-stem-talent-and-strengthen-our-economy-and-competitiveness/.

[11]Government of Canada. Minister Fraser launches Canada’s first-ever tech talent strategy at collision 2023[EB/OL].(2023-06-27)[2024-01-24].https://www.canada.ca/en/immigration-refugees-citizenship/news/2023/06/minister-fraser-launches-canadas-first-ever-tech-talent-strategy-at-collision-2023.html.

[12][29][42]GOV.UK. U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amework[EB/OL].(2023-03-06)[2024-01-24].https://assets.publishing.service.gov.uk/media/6405955ed3bf7f25f5948f99/uk-science-technology-framework.pdf.

[13]文部科学省. GIGAスクール構想の実現へ[EB/OL].(2020-06-25)[2024-01-27].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00625-mxt_syoto01-000003278_1.pdf.

[14]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expands quantum education to students nationwide in collaboration with industry, academic leaders[EB/OL].(2020-08-05)[2024-01-27].https://www.nsf.gov/news/special_reports/announcements/080520.jsp.

[15]National Q-12 Education Partnership. QIS key concepts for early learners:K-12 framework[EB/OL].[2024-01-27].https://q12education.org/learning-materials-framework.

[16]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AACC call all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 innovators[EB/OL].(2023-01-17)[2024-01-27].https://new.nsf.gov/news/nsf-aacc-call-all-community-college-student.

[17]The Jewish Link. Startup nation to revitalize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on university campuses[EB/OL]. [2024-01-27]. https://thejewishlink.com/startup-nation-to-revitalize-entrepreneurship-innovation-on-university-campuses/.

[18]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tudent-teams[EB/OL].[2024-02-21].https://www.tue.nl/en/our-university/student-teams.

[19]Technology &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at Harvard. Overview[EB/OL]. [2024-02-21].https://tech.seas.harvard.edu/overview-1.

[20]Imperial College London. Student research networks hub[EB/OL]. [2024-02-21]. https://www.imperial.ac.uk/students/academic-support/graduate-school/community-development/student-research-networks-hub/.

[21]U.S. Department of State. U.S. science envoy program[EB/OL].[2024-02-02].https://www.state.gov/programs-office-of-science-and-technology-cooperation/u-s-science-envoy-program/.

[22]State Department Bureau of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 Fulbright program overview[EB/OL].[2024-02-02].https://eca.state.gov/fulbright/about-fulbright/fulbright-program-overview.

[23]Department of Defense. About DoD smart scholarship program[EB/OL].[2024-02-02].https://www.smartscholarship.org/smart?id=about_smart.

[24]Secretary of The Air Force International Affairs. Engineer and scientist exchange program[EB/OL]. [2024-02-21]. https://www.safia.hq.af.mil/Force-Development/Engineer-and-Scientist-Exchange-Program/.

[25]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for enhanced engagement in research(PEER)[EB/OL].[2024-02-02].https://www.usaid.gov/innovation-technology-research/research/peer.

[26]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International activities[EB/OL]. [2024-02-21].https://www.jst.go.jp/EN/international/index.html.

[27][33]The White House. Biennial report to congress on inter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operation[EB/OL].(2022-09-09)[2024-01-27].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09/09-2022-Biennial-Report-to-Congress-on-International-Science-Technology-Cooperation.pdf.

[28]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tandards strategy for critical and emerging technology[EB/OL].(2023-05-04)[2024-02-02].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3/05/US-Gov-National-Standards-Strategy-2023.pdf?ref=internet.exchangepoint.tech.

[30]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Innovation & technology transfer[EB/OL].[2024-02-16].https://www.weizmann.ac.il/pages/innovation-technology-transfer.

[31]CRANE W K, COLVIN J T, GOLDMAN R A, et al. Economic benefits and losses from foreign STEM talent in the United States[EB/OL].(2021-10)[2024-01-28].https://www.ida.org/-/media/feature/publications/e/ec/economic-benefits-and-losses-from-foreign-stem-talent-in-the-united-states/d-31855.ashx.

[34]Australia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Australia policy submission[EB/OL].(2023-03-19)[2024-02-21]. https://scienceandtechnologyaustralia.org.au/wp-content/uploads/2023/05/STA-Submission-Migration-pathway-to-nation-building-WEB.pdf.

[35]U.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announces name changes to education directorate[EB/OL].(2022-10-25)[2024-01-28].https://new.nsf.gov/news/nsf-announces-name-changes-education-directorate.

[36]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拜登政府科技人才政策最新动向及对我影响[EB/OL].(2023-03-02)[2024-01-28].https://www.cnais.org.cn/cms_files/filemanager/119595095/attach/20234/b16431dfe43b4fea8c4d09918eeb7f62.pdf.

[37]White House 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Biden-Harris administration announces historic actions to advance national vision for STEM equity and excellence[EB/OL].(2022-12-12)[2024-01-28]. https://www.whitehouse.gov/ostp/news-updates/2022/12/12/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announces-historic-actions-to-advance-national-vision-for-stemm-equity-and-excellence/.

[38][43]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Finland. Finnish national STEM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EB/OL].(2023-05-16)[2024-02-20]. https://julkaisut.valtioneuvosto.fi/bitstream/handle/10024/164953/OKM_2023_22.pdf?sequence=1&isAllowed=y.

[39]BMBF. Mit MINT in die Zukunft[EB/OL].(2019-02-13)[2024-02-20].https://www.bmbf.de/SharedDocs/Publikationen/de/bmbf/1/31481_Mit_MINT_in_die_Zukunft.pdf?__blob=publicationFile&v=9.

[40]BMBF. MINT-Aktionsplan 2.0[EB/OL].(2022-10-05)[2024-02-20]. https://www.bmbf.de/bmbf/de/bildung/digitalisierung-und-mint-bildung/mint-bildung/mint-aktionsplan_ node.html.

[41]NFUonline. Inspiring STEM learning through agriculture[EB/OL]. [2024-02-20].https://www.nfuonline.com/media/strpgvph/inspiring-stem-learning-through-agriculture.pdf.

[44]U.S. Senate Committee on Commerce, Science & Transportation. CHIPS and science act of 2022 section-by-section summary[EB/OL].(2022-07-29)[2024-01-28].https://www.commerce.senate.gov/services/files/1201E1CA-73CB-44BB-ADEB-E69634DA9BB9.

[45]Congreess.GOV. Rural STEM education research act[EB/OL].(2021-05-19)[2024-02-02].https://www.congress.gov/bill/117th-congress/house-bill/210/text.

[46]House Committee on Science, Space and Technology. The MSI STEM Achievement Act[EB/OL].(2021-03-15)[2024-02-03].https://democrats-science.house.gov/imo/media/doc/MSI%20Intro%20EBJ.pdf.

[47]Department of Industry,Science and Resources. STEM equity monitor[EB/OL].(2023-07-20)[2024-02-21].https://www.industry.gov.au/publications/stem-equity-monitor.

[48]Department of Industry,Science and Resources. Pathway to diversity in STEM review:final recommendations[EB/OL].(2024-02-13)[2024-02-21]. https://apo.org.au/sites/default/files/resource-files/2024-02/apo-nid325545.pdf.

作者简介:刘晨曦、刘欣悦,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武汉 430079);王建梁,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武汉430079)

基金项目: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管理与决策研究服务专项2022年度委托课题“需求导向的国外教育学术信息的检索与使用研究”(编号:EMIC-YJC-20220004)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24年第5期

@

推荐阅读

《世界教育信息》2024年第5期目次


世界教育信息

投稿网址:

http://jyxi.cbpt.cnki.net

电话:010-63027288

世界教育信息
《世界教育信息》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围绕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报道世界教育发展新趋势、新动向和新战略、新案例。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扩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