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文章探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才作为国家核心资源的重要性与全球流动趋势。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教育国际化驱动人才全球流动,各国和企业采取主动策略引进人才。我国正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助力构建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通过分析我国引进人才目标、举措、成效,以及国际经验,文章提出强化顶层规划、深化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环境、加强国际合作等建设路径。
关键词:人才引进;高端人才;人才中心;人才流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2-3937.2024.11.01
引用格式:李志民.全球人才流动与高端人才引进:国际经验与本土路径[J].世界教育信息,2024,37(11):3-7.
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才已经成为国家进步的核心资源。全球人才流动促进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为世界各国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挑战。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全球产业链重构,人才流动更加复杂多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1],以应对国际竞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一、全球人才流动的动因、影响和趋势
全球人才流动是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才,在全球范围内跨越国界、地区进行工作、学习、交流等活动的现象。它是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人才竞争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世界各国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也是推动全球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动力。
(一)全球人才流动的动因
经济发展推动人才流动。尽管全球化进程在短期内受到地缘政治影响,但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企业的跨国投资、经营与国际合作愈发频繁。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更好发展机会的趋势愈发明显。这一趋势促使人才在全球范围内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为了拓展业务、提升竞争力,跨国企业积极在全球范围内聘用与调配人才,使得多层次人才的跨国流动成为常态。
科技进步加速人才流动。科技发展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数字化技能、人工智能、金融、医疗和绿色能源等行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成为人才全球流动的主要领域。信息技术发展为人才的全球流动提供前所未有的便利,使得人们能够轻松获取全球各地的招聘信息与工作机会;交通的便捷大幅缩短了跨国流动的时间。科技创新领域需要全球各地人才的共同参与,这进一步促进了科技人才的全球流动。
教育国际化促进人才流动。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走出国门,接受不同文化和教育体系的熏陶。在完成学业后,有的留学生选择留在留学国家工作,有的则返回祖国或前往其他国家发展,从而推动了人才的跨国流动。此外,各国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为人才的跨国流动提供了更多机会。
各国政府和企业采取更主动的人才引进策略。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人才竞争,传统的依赖市场信息自然流动的方式已难以满足需求。如今,通过与中介机构合作、开展校园招聘、创新人才引进模式等方式,更精准地吸引和获取所需人才已成为新的趋势。
(二)全球人才流动的影响
对于人才输出国而言,全球人才流动既带来了积极的经济收益与文化交流,也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影响创新能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人才的流失可能会对其经济与社会发展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如何平衡人才流动与本国发展,成为输出国面临的重要课题。[2]
对于人才输入国而言,全球人才流动带来了诸多好处。高端人才的引入能够弥补该国在某些领域的人才短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竞争力。同时,海外人才的到来也促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然而,大量人才的涌入也可能带来文化冲突、就业竞争加剧等问题,需要输入国妥善应对。
(三)全球人才流动趋势
近年来,全球人才流动环境发生深刻变革,区域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使得人才国际流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和本地化特征,而依托前沿热点科技开展的科研合作则加强了人才国际流动的组织化、项目化和联盟化特征。[3]此外,受地缘政治影响,一些国家对人才流动进行限制,进一步复杂化了这一态势。
当前世界主要国家推进人才“外引”和“回流”政策,且引才对象偏向高端人才。主要国家在减少一般技术移民配额的同时,均大幅增加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配额。[4]新兴经济体凭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吸引力,逐渐成为全球人才流动的重要目的地。这种区域化的人才流动趋势使得各国在吸引人才方面更加注重专业化和务实化。
随着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人才交流边界不断扩展。人才合作方式由长期人才计划转向短期人才交流、柔性引进和灵活交流等方式。线上人才流动形式爆发式增长,为跨国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高端人才培养“在地国际化”趋势显现[5],各国进行联合人才培养的趋势加强。
二、国际经验
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凭借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丰富的科研资源、卓越的人才培养路径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成功吸引全球高端人才。
美国硅谷,不仅是全球顶尖高科技产业的摇篮,更是世界人才汇聚的磁场。它充分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创造特色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学术交流机制、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路径以及包容开放的文化气息,吸引并培育无数高端人才,成就了其在全球科技版图中的显赫地位。
英国剑桥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卓越的教育品质、强大的科研动能和蓬勃的创新氛围,在全球大学城中独树一帜,同样成为世界人才竞相追逐的圣地。英国政府推出的“全球人才签证”计划,特别是新增的研究与创新领域,不仅简化了高端人才的引进流程,加速了其融入本土科研的步伐,还以开放的姿态降低了语言门槛,极大地增强了国际吸引力,为全球人才引进策略提供了宝贵经验。
新加坡虽然国土面积小,但凭借卓越的地理位置、一流的基础设施、高效的政府治理和开放的经济体系,以及尊重人才的氛围,在全球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人才中心。新加坡政府对人才培养与引进的高度重视,以及一系列精准政策的实施,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北京的中关村地区,作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领航者,以全国首个人才特区的政策优势,展现了在吸引与留住高端人才方面的非凡能力。中关村通过构建高技术人才生态,推广“中关村智慧”与“中关村方案”,不仅促进了区域内人才的共同成长,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人才生态建设提供了宝贵思路。中关村的成功实践证明,设立人才特区、优化创新生态、深化国际合作,是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需汇聚政府、大学、社会与企业等多方力量,共同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培育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唯有如此,方能吸引并留住全球顶尖人才,为国家和地区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三、我国高端人才引进的目的与举措
高端人才作为特定领域内拥有卓越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的佼佼者,不仅具备创新能力与突出贡献,而且通常拥有高学历、专业素养,以及杰出的业绩与成就。他们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提升的关键所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人才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已达2.2亿人,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也实现了大幅提升。在化学、材料、工程科学、生命科学等学科领域,我国高水平科学家数量增长迅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6]英士国际商学院(INSEAD)、笛卡尔未来研究所(Descartes Institute for the Future)和人力资本领导力研究所(HCLI)联合发布的2023年“全球人才竞争力指数”显示,我国在过去十年中取得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优异的人才培养能力。在“成长”这一指标中,我国排名第15,在“正式教育”这个“子指标”中排名第9。[7]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人才引进工作的巨大成就,也为我国未来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主要目的
推动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与核心。他们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前瞻性的创新思维,能够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为国家科技水平的跃升提供强大动力。引进高端人才,意味着引入先进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有助于推动我国产业的升级与转型,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提升经济竞争力。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白热化的今天,高端人才的竞争已成为各国角力的关键。引进高端人才,不仅能为我国企业注入新的发展理念与管理模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能吸引更多的投资与项目,促进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人才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引进高端人才,带动和培养更多人才,意味着提升我国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高端人才在国际舞台上的卓越表现,将为我国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与合作机会,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二)主要举措
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制定优惠政策。政府人才管理职能加快转变,以用好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制定一系列具体政策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8]从高额的科研经费、优厚的薪酬待遇,到住房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持,为高端人才来华工作与创业创造了良好的工作与生活条件。
搭建引才平台,提供信息与服务保障。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我国搭建多元化的引才平台。一方面,通过与国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人才交流与合作机制,定期举办国际人才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驻外使领馆、海外华人社团等机构的力量,加强面向海外人才的宣传与推介,为人才引进提供信息支持与服务保障。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管理体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是吸引与留住高端人才的关键。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不断完善人才管理体制与服务体系,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制度保障。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高端人才的创新成果提供法律保障;加强社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社会氛围,提升人才的社会地位与荣誉感。
四、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路径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全球人才流动的新格局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国亟须加速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从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在积极采取措施吸引高端人才。二是我国的人才体制机制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如评价标准单一、流动不畅、激励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人才分层固化,制约了人才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发挥。三是文化差异与语言障碍是影响人才全球流动的重要因素。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化和语言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可能会给海外人才来华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定困难。
一是强化顶层规划与政策引领。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的首要任务是强化顶层设计,明确战略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加速推进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建设,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协调发展,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优势。这要求我们站在更高的起点,瞄准更高的目标,对人才强国与创新驱动战略进行科学规划与系统部署。面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加剧,我国需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策略,既要紧跟国际引才动态,不断完善海外人才政策,又要精准定位,引进国家急需的紧缺人才,构建具有国际吸引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二是深化人才培养,强化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是构筑人才中心的基石。我国应加快“双一流”建设,提升教育质量,以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包括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升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与竞争力的高端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资源,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因此,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的质量。既要拓宽培养渠道,创新培养模式,坚持自主培养之路;又要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推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突破,以应用研究引领产业向中高端升级。
三是优化人才环境,构建创新生态。良好的人才环境是吸引与留住人才的关键。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须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氛围,以及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9];进一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为众多人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提供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条件。通过举办人才交流活动、设立人才奖项等方式,提升人才的社会认同感与荣誉感。此外,需加强文化交流与语言教育,提高人才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语言水平,为人才的全球流动创造有利条件。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共享全球智慧。推进人才国际化是建设人才中心的必然要求。我国应加强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以吸引更多国际人才来华工作与发展。同时,鼓励我国人才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科研项目与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我国人才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合作对于提升我国人才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技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全球创新资源。通过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建研发中心等方式,加强与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同时,鼓励我国企业“走出去”,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吸引当地高端人才。
作者简介:李志民,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兼职教授(北京 100083)、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 100191)、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100081)
来源:《世界教育信息》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