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糖浆、奶油和煎面包其实对健康无益,但我无法抗拒。
○ greatbritishchef
白露之后,开始从心理上缓慢往秋冬过渡,比如脑海里开始想着“贴秋膘”,放松对脂肪和香气的警觉,只需要纯粹享受“好吃”。
今天要聊的主角就是好吃中的尖子生——法式吐司,好吃又邪恶,可以质朴可以华丽,可以甜香可以咸鲜,可以花几分钟准备也可以花上一夜的时间等待。
○ FALLOW
无论欧美亦或亚洲,法式吐司都呈现出落地繁茂的态势。下面就一边简单拆解法式吐司在不同区域的发展风貌,一边来看法式吐司的出品都有着哪些有意思的呈现👇:
01
法式吐司的演变
法式吐司和法式薯条一样,从起源上都跟法国没太大关系。
法式吐司并不诞生于法国
法式吐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15 世纪的食谱中也发现了类似法式吐司的踪迹。但法式吐司(French Toast)一词至 17 世纪才在英国的一本名为《The Accomplisht Cook》的书中出现。随着爱尔兰大饥荒(1845-1851)期间人们逃荒,被带去了北美。
○制作中的法式吐司,balmuda
根据研究食谱起源的网站 Kitchen Project 的主编 stephen Block 的说法,之所以起名法式吐司,则是因为大家觉得法国菜精致又美味,加上“法式”的前缀更利于作为商品推出。同吐司的历史一样,法式吐司也是随着美国铁路的发展,作为随车餐食大受欢迎从而普及开来的。
○ table magazine
在法国,法式吐司被称作“pain perdu”,意为“失去的面包”,旨在使用老化的面包避免浪费。当然,如今几乎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法式吐司版本,只是出品上略有差异,但核心步骤无外乎将面包浸润在牛奶+鸡蛋或是其他的混合液中,然后煎/炸/烤。
法式吐司在中国香港
法式吐司在中国香港的普及也是近几十年的事,如今更为大家熟知的名字是“西多士”(法兰西多士的简称,或直接简化为“西多”)。早期仅香港酒店和高级西餐厅提供欧美版本的法式吐司,1950s 开始有大排档提供平民版本,即以平价白吐司替代法包,并将轻煎的方式改为油炸。
○港式西多,明报
通常法式吐司还会提供浇淋糖浆,在那个糖浆物价高昂的年代,老字号兰芳园推出了吐司中间涂抹自制咖椰酱(新鲜椰汁、鸭蛋、糖炖熬)来增添鲜甜度,替代贵价糖浆版本的西多。待到 1980s,香港经济腾飞,茶餐厅和冰室越开越多,将西多普及开来,也逐渐出现了花生酱替代咖椰酱的版本。如今,无论涂抹咖椰酱亦或花生酱,都已经成为港式西多的经典版本。
○吐司涂抹的咖椰酱,明报
2019 年,香港「healthyD」的调研中,西多以 57% 的投票率稳坐茶餐厅人气小食第一名,人均每周必吃一次。在 2021 年美国 CNN「World food: 50 best dishes」名单里,港式西多以在地名产排名 38。
法式吐司在日本
法式吐司在日本蓬勃发展的时期同香港类似。根据「フレンチトースト研究会」的说法,在深受美国文化和美食影响的 1980s,由于同时期的喫茶店热潮和《克莱默夫妇》作品中达斯汀·霍夫曼和儿子做法式吐司的场景,使得法式吐司在日本的认知度大幅提升。
1983 年,至今仍活跃在日本法式吐司界的喫茶店「CAFE AALIYA」开店。1990-2000s,法式吐司随着咖啡馆热潮出品也变得多样化。进入 21 世纪后,以法式吐司为主打的烘焙专门店和咖啡馆也不断涌现,开始将法式吐司往更具品质感的甜点化方向推进。
○「CAFE AALIYA」的法式吐司菜单,townguide
近十年,随着诸如日本”御三家“之一的大仓饭店公布法式吐司配方,唤起了消费者对不同制作方式带来的不同质地的关注和在家复刻的热情。如今,基于”品类融合“的流行趋势,市场上也开始出现不同面团类型和搭配方式的法式吐司产品,会在第二部分进行举例说明。
○「Cafe wapi」出品的法式吐司,夏日桃子版
02
法式吐司的丰富出品
正如上面提及的,法式吐司在香港、日本等亚洲区域取得了广泛认知度,并数十年根植于饮食历史,所以出品上相比欧美更卷。
考虑到港式西多作为茶餐厅的常备产品和如今较为平民的价格,各家的出品差异更多在吐司厚度、浸泡方式、煎炸时长上,而在面包的选用、出品造型等维度探索有限,所以下面举例还是以日本的法式吐司出品为主👇:
○「Lon Cafe」的法式吐司
面团类型更为多元
法式吐司最初是为了不浪费剩面包,并考虑如何做得更好吃而发明的,所以什么类型的面包都可以使用这种加工方式。不过目前市面上确实仍以吐司为主。
即便如此,相比过去质朴的白吐司,不少品牌也开始在胚体上下功夫。比如「New York French Toast」就是使用了自制玫瑰酵母,加入了北海道浓缩牛奶制作成生吐司,并在面团中加入了日本国产米粉来获得独特的嚼劲,再进一步加工成法式吐司。
不拘泥于吐司面团,如今在欧美和日本,使用布里欧修制作法式吐司也较为常见。相比白吐司,布里欧修面团更为松软、馥郁,经过蛋液、牛奶甚至稀奶油的浸润后再煎烤,主打把好吃的食物加工成更好吃的模样。
○「CAFÉ TANAKA」的布里欧修法式吐司
也有使用贝果代替吐司制作的法式吐司。开在树屋上的咖啡馆「なんじゃもんじゃカフェ」此前在社交媒体上很受欢迎的法式吐司就是使用的贝果制作,所以有着耐嚼的质地。法式吐司专卖店「せるくる」也有推出使用贝果制作的法式吐司块。
○「せるくる」使用贝果制作的法式吐司
此外,伯爵茶专卖店「&EARL GREY」在今年也推出了卡斯特拉法式吐司,只不过出品上更接近甜品,顶部搭配有打发蛋白、黑醋栗酱和可生食鸡蛋的蛋黄……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举例并非单一鼓励为了差异化而硬要更改胚体。比如文明堂作为卡斯特拉蛋糕老品牌,旗下咖啡馆制售卡斯特拉版本的法式吐司就很合理,可以在既有产品基础上实现多元化出品,而不会增设太多额外的生产、人力负担。
可甜可咸可辛,可煎可烤
接下来再看风味与制作。
经典法式吐司配方,浸泡液基本都是由牛奶和鸡蛋组成,只是基于个人偏好,两者的比例略有不同。近年,使用一部分稀奶油代替牛奶的做法也相当普遍,可以让面包拥有更馥郁的风味。
风味上,大家也各有表达。本身法式吐司在欧美就可咸可甜,并不拘泥。许多版本在浸泡液中也会添加少许香草精来提亮风味,或是额外加入肉桂、豆蔻等香料元素来增添一点辛辣感。欧美也有厨师在浸泡液中加入胡椒粉来增加味道,并使用辣椒酱来替代传统的糖浆作为浇淋酱汁。香港有些茶餐厅也会在液体中加入橙汁来获得清新果味。
○橙汁奶油法式吐司,LAHB co
加热方式上,也较为自由。日本一部分喫茶店会用具有年代感的铁板煎炙,类似铜锣烧的制法;一部分独立咖啡馆也会不辞繁琐,先煎再送入烤箱烘烤;香港则多用油进行煎炸。
○上-Cafe AALIYA 铁板煎法式吐司,Parismage;下-茶珈堂入炉烘烤的法式吐司,さんたつ
法式吐司甜品化/餐食化
至于出品时法式吐司通常会浇淋的酱汁,则结合法式吐司甜品化的趋势一起举例。
随着喫茶店的升级迭代,作为主力单品的法式吐司往往也是肩负重任的角色,因此我们看到许多品牌对这个品类的创新在往品质感、甜品化的方向发展。法式吐司的 topping 或浇淋酱汁也因此演化出了多元版本。
「パンとエスプレッソと嵐山庭園」的法式吐司就将糖浆替换为了抹茶风味的糖浆,凸显差异化和品质感。店里也有搭配冰淇淋的版本,酱汁也是抹茶汁。
以「Cafe wapi」为代表,则是通过造型和食材搭配营造出甜品质感。下图可以明显看出产品非常注重摆盘,会精心装饰,凸显品质感。同时,品牌也非常注重时令搭配,譬如夏日桃子、秋日栗子、冬日草莓等风味的应用。
品类融合也是一大趋势。法式吐司专卖店「Toasty'sトースティーズ)」今年秋天就推出了法式吐司版本的蒙布朗。
上面提及过的「せるくる」目前在售的法式吐司也有两款品类融合的产品。下图一是较为畅销的法式吐司和 Maritozzo 的融合。下图二则是在法式吐司上加覆一层曲奇面团,类似于法式吐司+蜜瓜包的融合,创造了一种新式产品。
此外,许多法式吐司专卖店或主打法式吐司的喫茶店也会推出法式吐司搭配沙拉、肉类的 brunch 版本,来丰富店内 SKU 和提高单值。
○「Lon Cafe」的法式吐司 brunch
以上,就是今日的内容了。因篇幅有限,还有许多产品未做介绍,比如将法式吐司做成冷冻烘焙品,消费者只需要回家复烤再淋上随附的蜂蜜;也看到亚洲有米其林餐厅的品质感黑松露法式吐司。正是因了法式吐司有广泛的接受基础,所以大家才有经典或创新的探索空间。
大家有吃到过哪家面包店/咖啡馆/茶餐厅还不错的法式吐司呢,欢迎留言分享哦~~(中秋台风期间,就在家用芝麻法棍做了简易版法式吐司,表皮煎至焦香酥脆,组织又很柔软,是很日常又熨帖的美味呀~)
最后,若您有任何面包、蛋糕等烘焙产品开发需求,也可以联系「大所:cibtsh01」,CIB 具有专业的研发能力,可以提供定制化产品开发和提案服务🍞~
文 | Mogu
图 | 除注明外,均来自品牌官方
参考资料:
Pourquoi le pain perdu se dit-il "French toast" aux Etats-Unis ?-Hugues de Saint-Quentin
フレンチトーストの現代史-フレンチトースト研究会
西多与时并进变心又变面-明报专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