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加速!
2024年12月26日,广汽集团发布了自主研发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并计划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
其实,车企跨界人形机器人赛道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稍早些,小鹏汽车推出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艾伦”,而特斯拉早在2022年就推出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
那么,车企为何热衷人形机器人?
从技术层面看,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在电池管理、电机驱动、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上具有较高的共通性。
从业务逻辑看,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的背景下,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而跨界布局机器人领域有望为车企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但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人形机器人,两者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都离不开关键零部件的突破。
其中,电机作为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动力来源,决定了整车的能耗和续航里程,也决定着人形机器人的灵活性。
比如,2025年春晚中灵活地转动手绢的人形机器,靠的就是电机精确地控制手臂和手指的动作。
又如,脚踩油门车能一下子冲出去,靠的也是电机瞬间爆发的动力。
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两个新技术的加速渗透下,如果有一家企业能同时切入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其成长预期会更强。
或许有人会想到拓普集团。的确,拓普集团不仅深度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还成功进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供应链,成长动力足。
不过,江苏雷利作为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的“卖铲人”,也具备较高的成长潜力。
江苏雷利是国内微特电机龙头,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微电机模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占率国内第一。
从产品结构上看,公司产品线很专注,主要围绕着电机展开。
2024年上半年公司步进电机营收占比为37.21%,MA-电机及组件营收占比为19.94%,可见这两块业务是江苏雷利核心利润的主要来源。
我们都知道电机行业中同时布局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企业众多,比如鸣志电器、兆威机电、卧龙电驱等等。
并且,江苏雷利2024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也不过24.76亿元,远比不上卧龙电驱的121.9亿元。
同时,2024年前三季度,江苏雷利净利润同比轻微下滑4.42%。
为何还说江苏雷利成长潜力高呢?
业绩反映的是企业的过去,而成长潜力则更取决于公司在产业链中的布局深度和未来发展空间。
比如,拓普集团产品几乎涵盖了新能源汽车所需要的大部分汽配产品,实现业绩连续五年高增长。
再比如,低空经济万亿蓝海下,万丰奥威、中信海直也迎来了戴维斯双击。
第一,产品布局的深度上
首先,人形机器人
江苏雷利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独特竞争优势在于,其既布局了执行环节的电机、丝杆、齿轮箱等产品,又布局了驱控环节的控制器、驱动器、编码器等。
不仅如此,江苏雷利子公司鼎智科技已自研完成8mm有刷空心杯和10mm无刷空心杯电机,最高转速可达10万转。
其中,8mm空心杯电机及配套精密齿轮箱可应用于灵巧手,样机已迭代3版,产品测试性能可对标海外龙头。
当前,鼎智科技已绑定AIDIN Robotics,为其提供传感器,订单较为稳定。
除了人形机器人外,江苏雷利在投资者活动中表示公司还与服务型机器狗客户达成合作,为其提供无刷电机、齿轮箱以及行星执行器等。
可见,江苏雷利产品深度参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叠加其已绑定优质客户,公司具备一定成长潜力。
其次,新能源汽车
同行对比来看,卧龙电驱、鸣志电器、兆威机电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侧重于电机产品。
而江苏雷利既包括车用激光雷达电机、抬头显示电机、电动空调压缩机电机组件等电机产品还包括电子水泵、精密冲压件等非电机产品。
2024年上半年,江苏雷利在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收2.31亿元,同比增长27.78%。同时,2020-2023年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年复合增速高达近40%,成长性凸显。
第二,成长空间上
公司成长空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产品的下游需求是否旺盛。
江苏雷利核心产品电机应用场景包括家用电器、新能源、医疗、工业控制等领域。
其中,家电和医疗领域增量空间不大,因此公司的成长性主要依赖于新能源汽车和人形机器人的渗透。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正处于高速渗透阶段
2024年1月到12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32.8%迅速提高至51.9%。
50%多的渗透率是什么概念呢?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可见需求的旺盛。
与此同时,高渗透率下,汽车电子、智能驾驶正成为车企竞争的焦点。
截至2024年8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功能装车率达到66.6%,同比大幅提升21个百分点。
江苏雷利激光雷达棱镜电机、振镜电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驾驶领域,是目前新能源汽配需求量较高的产品。
凭借产品技术优势,江苏雷利成功进入华为供应链。在行业红利和大客户加持下,公司未来的成长潜力无疑更为稳健。
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进入0到1阶段
目前,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阶段类似于2019年的新能源汽车。其量产与商业化落地的核心驱动力,实际上源自AI技术的快速突破。
Kimi、豆包、DeepSeek等AI大模型的加持下,2025年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爆发元年,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
总之,凭借在电机领域的深度布局,江苏雷利有望享受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需求爆发的红利。
最后,别忘了点击右下角“”
给大家推荐个优质的公众号「机会早知道」。在这里,可以更快更及时获取最新题材机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