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 | 49、神池里的红蟹与仙人洞的云

文摘   2024-10-07 00:00   浙江  

No.49

神池红蟹见无由,

杲杲骄阳剧可忧。

仙洞云生欣有望,

只愁移脚到他州。

诗原注:道峰山麓有神池,方四五尺,中潜金色红蟹,岁旱,居民祷之出则有验。仙洞,在太平乡,晓有云气,则其日必雨。

《正德兰溪县志》:“道峰山在玉华峰前,前山之麓有神祠,祠前有池,方四五尺,深亦如之。中有金色红蟹,岁旱,居民祷之,此物出即有雨。”

《光绪兰溪县志》:“(上河西)……由界址岭东南分为对铁岩,经寺岔大公山芳茗叶至午塘山鸡宝岭,又由界址岭左,东分为郭偲山,有洞曰仙洞,俗传龙居之。”

此首棹歌表明了汪启淑鲜明的科学观。他巧妙地运用相距不远的一池一洞,阐述自己的科学观点。

先是说神池。神池所处之地为清代瑞山乡太平里,今建德市檀村镇的白下叶(今名新叶)、汪山等村庄,昔为二十二都,神池在道峰山麓位于白下叶庄北。汪启淑首先对池中有无金色红蟹表示怀疑。金色指蟹的螯毛,红蟹是蟹的实体,池中有无红蟹尚难确定,即使祈祷后爬出来,太阳的炎威仍然施虐大地,这样于祈雨无补,白白浪费抗旱时间和人力物力,太令人生忧了。

明代叶一清把道峰比拟为立竖的一枝笔:“一峰高卓与天联,毛颖从空出自然。星斗夜横凭指点,风云时变任题甄。花生绝顶千年梦,兔走悬虚万丈笺。安得巨灵为一秉,从头细把道真研。

次说仙洞。清代太平乡仙洞里,《光绪兰溪县志》:“又由界址岭左,东分为郭偲山,有洞曰仙洞(二十四都三图),俗传龙居之。有郭偲寺,昔郭偲炼丹于此。其右,一为包坞,一为翠峰山……”

如果依“郭偲炼丹"之说,郭偲寺应属道教,但今已正式命名为郭偲禅寺,演变为佛教。郭偲禅寺依岩而建,2004年12月,经批准正式开放。显然,仙洞并非指郭偲寺所依的岩崖,而是在郭偲山上。1986年下半年笔者到双牌乡出差,请人带路,经管村垅坂,上郭偲山寻觅仙洞,洞在山腰,洞口宽广,导者解说洪杨之际村民曾来洞中避难。笔者试图一穷究竟,冒然入洞,但越深入越阴森,岩壁也越低矮,竟至需匐伏方可入内,因遍地皆鸟、蝠粪便,笔者遂放弃穿越之念而返。

县志载明此洞“俗传龙居之",这有可能是前志因袭的原句,汪启淑不可能不知道,他有意略去此段话,写诗曰:"仙洞云生欣有望",注云:“仙洞,在太平乡,晓有云气,则其日必雨。”早上,水气聚集成云,气压低难以上升,聚集多到极点才成雨降下。这是经过仔细观察得来的结论,但这首棹歌最后一句:“只恐移脚过他州”。他担心云气太薄,被风吹到别处。笔者当年虽未能穿越仙洞,但已望见黑黝黝的岩洞深处有一线光明,我询导者:“山洞那边是不是属寿昌管?”导者说:“不是,山那边归龙游管。"以前,寿昌县属严州辖区,龙游县属衢州辖区,而兰溪县,则属婺州管辖。汪启淑对此洞此山的自然环境及地理情况了如指掌,无怪乎要请他来编撰县志呵!

(注:兰溪的六大名泉分别为石门槛的“北津第一流”、“石叠泉”,诸葛镇双牌郭偲寺的“龙井泉”,黄店镇蟠山龙王庙,梅江镇密溪泉以及香溪的甘泉。)

《兰溪棹歌》原序及译文

《兰溪棹歌——诗路兰溪文化寻踪》解读汪启淑

诗意兰溪 | 1.兰溪的古地名是否属于姑篾

诗意兰溪 | 2、爱煞溪山凝碧处

兰溪棹歌 | 3、慎独斋前的那棵树

兰溪棹歌 | 4、城南那片临水高楼

兰溪棹歌 | 5、有关胡应麟的一段公案

兰溪棹歌 | 6、兰溪的篆刻艺术

兰溪棹歌 | 7、中洲寻芳触乡思

兰溪棹歌 | 8、兰江边上的那些风景

兰溪棹歌 | 9、兰溪的传统节日民俗记忆

兰溪棹歌 | 10、兰溪的造船业

兰溪棹歌 | 11、灵洞山房今何在

兰溪棹歌 | 12、望江楼上的梦橹声

兰溪棹歌 | 13、福建会馆的天妃宫

兰溪棹歌 | 14、石门槛的唐家花园

兰溪棹歌 | 15、西门外,只见官舫不见官

兰溪棹歌 | 16、孟婆庙里的香火

兰溪棹歌 | 17、一瓣余香出和安

兰溪棹歌 | 18、幽居庵的戏曲文化

兰溪棹歌 | 19、一百年前的兰溪水果

兰溪棹歌 | 20、兰阴深处兰阴寺

兰溪棹歌 | 21、南山的同仁塔

兰溪棹歌 | 22、横山上的浪漫诗意与艰难记忆

兰溪棹歌 | 23、大云山东南峰“山意亭”考

兰溪棹歌 | 24、兰溪的道家高峰和大仙传说

兰溪棹歌 | 25、高眉山的故事

兰溪棹歌 | 26、新安阁与兰溪的徽商朋友圈

兰溪棹歌 | 27、金龙庙与板桥

兰溪棹歌 | 28、兰江边上的武安王庙

兰溪棹歌 | 29、女人最爱去的花园巷解元坊

兰溪棹歌 | 30、桃花坞里乐颜斋

兰溪棹歌 | 31、兰溪自古小苏州

兰溪棹歌 | 32、灵泉寺与告天台

兰溪棹歌 | 33、香菇(菰)老板退妾生子

兰溪棹歌 | 34、瀫水驿与鸬鸟船

兰溪棹歌 | 35、马鞍徐的美味

兰溪棹歌 | 36、仁惠寺前的灯会

兰溪棹歌 | 37、中秋日的偷瓜习俗

兰溪棹歌 | 38、横山殿求雨记

兰溪棹歌 | 39、寒食节的红杜鹃

兰溪棹歌 | 40、栖真寺畔的“三苏墓”之谜

兰溪棹歌 | 41、大云山、挂榜山、大寺山那些充满乡愁的地名

兰溪棹歌 | 42、东门外的五贤祠

兰溪棹歌 | 43、兰溪历史上的老“教育局长”李白夫

兰溪棹歌 | 44、摄胜楼前的猫竹

兰溪棹歌 | 45、洞源栖真院枯木复荣记

兰溪棹歌 | 46、胡应麟的二酉山房

兰溪棹歌 | 47、兴教禅寺豢龙潭

兰溪棹歌 | 48、东南西北中,兰溪在心中

三白草堂小李渔
他向世界白了三眼,一白为人须清白,简单点好;二白为市须傻白,糊涂点好;三白为文须明白,通俗点好。正所谓白一眼不足为奇,白两眼怦然心动,白三眼引人入胜,此为自由呼吸之三白也。
 最新文章